?

從修辭角度看貴州方言俗語

2023-07-12 07:13周敏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8期
關鍵詞:修辭俗語

【摘 要】方言俗語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本文以貴州方言俗語為研究對象,以《貴州省志·漢語方言志》為語料來源,從俗語的語音、特色詞匯、辭格三個方面所體現的修辭效果來探索貴州方言俗語。希望能起到進一步認識并傳承貴州方言俗語的作用。

【關鍵詞】貴州方言;俗語;修辭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8—218—03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其語言、生活習慣、風俗等常常受少數民族影響,呈現出一種多姿多彩風貌,其方言俗語當然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包括解釋地名、總結物候、揭示生活哲理、用動植物形容人的神(形)態、評價社會現象等等。貴州方言俗語的語言形式也因其獨特而多彩的語言展現了獨特的修辭特色,其主要表現在語音、特色詞匯、辭格三個方面。

一、充滿韻律節奏的語音

陳望道先生認為:“辭的聲調是利用語言文字的聲音以增飾語詞的情趣所形成的現象。語詞的聲調,也和語詞的風味一樣……甚或在語詞的風味以上,為過去的許多執筆者所留心講究。(陳望道1954)”可見,語音所展現出來的修辭效果不容小覷。而貴州方言俗語中押韻、諧音的運用以及語音節奏的講究使得其語言充滿濃厚韻律特色。

(一)押韻

押韻在貴州方言俗語,特別是諺語中最為常見,主要有押尾韻和押同字韻兩種。押尾韻是最經典的一種押韻方式,如:

(1)鹽罐返潮,大雨難逃。茅廁起泡泡,大雨即將到。(押“ao”韻)

多薅幾道[幾次]草,禾苗結元寶。(同上)

(2)早晨發霞,等水燒茶;傍晚發霞,干死客螞[khei ma][青蛙]。(押“a”韻)

(3)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菜正合時。(押“i”韻)

(4)雷公蟲[蜈蚣]爬墻,大雨有一場。早不忙,夜慌張,半夜起來補褲襠。(押“ang”韻)

(5)養兒不讀書,等于喂個豬。(押“u”韻)

另外,押同字韻也是貴州方言俗語中常見的一種押韻方式,意思是字同音同的字相押,包括首字、中字、尾字相押,如:

(6)有米無柴,四周撈來;有柴無米,燒破鍋底。

(7)壓逼不成生意,捆綁不成夫妻。

(8)懶人急在嘴上,勤人忙在腿上。

押韻使得俗語在運用時便于記憶,朗朗上口,在聽覺給人一種回環的音樂美。

(二)諧音

貴州方言俗語中諧音的運用隨處可見,其中以歇后語最為經典,如:

(9)土地老爺賣房子——承(神)不住了。

(10)跛子進醫院——自覺(治腳)。

(11)燈草當拐棍——難處(拄)。

諧音是修辭格雙關中的一種,即相同的音表示兩種或以上意義。例(9)“土地老爺”指傳說的“土地神”,“承”貴州方言讀[sen],音同“神”,表層意思是“土地神把房子賣了,不住了”,深層意思是“承受不住了”。例(10)“覺”“腳”兩字貴州方言都讀[?io],表層意義為“治腳上的病”,深層意義為“告誡人們萬事需自覺”。例(11)“燈草”是一種莖狀草本植物,“拄”貴州方言中與“處”同音,一層意思是“燈草做的拐杖難用”,另一層意思是比喻“某一個人難相處”。俗語中諧音的使用使得語言充滿音趣,既能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也能體現出說話人的幽默。

(三)節奏

本文節奏是指音節搭配和內部語音停頓。貴州方言俗語大多上下分句音節相同,部分兩兩相對,同時再加上押韻,使得其語句工整韻律和諧。如:

(12)樹不育成彎木,人不教成廢物。

(13)在生不孝爹和娘,死后何必苦短長。

(14)真是烏骨雞,洗也洗不白[pei];不是烏骨雞,染也染不黑。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上下句音節相同,兩兩相對,且都尾字押韻。以簡潔、精煉、富有節奏韻律的語言總結了意義深遠的生活哲理。除此之外,貴州方言俗語內部音節的語音停頓也有一定的規律?!霸诩冺嵚上到y中,三個音節跟兩個音節一樣,組成一個自然音步” (馮勝利2000),貴州方言俗語在不考慮語法的情況下也遵循這個規律,內部音節停頓一般以兩個或三個音節一次停頓,如:

(15)高興/不知/愁來到,挨打/不知/哪一天。(二二三式)

(16)鼻子/生嘚矮,說話/會轉拐。(二三式)

(17)眼睛/一鼓,不認/公母。(二二式)

另外也有小部分俗語為了表示強調,存在一個或四個音節一次停頓,促使語言具有跌宕起伏、節奏鮮明的語音修辭特點。如:

(18)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19)豬來/窮,狗來/富,貓來/有孝服。

二、獨具特色的詞匯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的豐富程度體現著一種語言的豐富程度。貴州方言俗語中豐富多彩的特色詞匯蘊藏著極大的審美價值,在用于交際活動時這些詞匯也具有鮮明的修辭效果。

(一)方言詞

充滿濃厚地域色彩的方言詞是貴州俗語的一大特色,如:

(20)三十夜嘞公雞——是茲么多咯。

(21)大姑娘上轎——臉上哭,心頭笑。

例(20)中,說的是貴州除夕夜大多會殺雞殺鴨慶祝;例(21)說的貴州傳統的哭嫁習俗,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兩例都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

(二)數詞

貴州方言俗語中常常會插入一些數詞,用于非計數的語言場景中,不具備計數功能。而是用來代指或形容某些人和行為。比如:

(22)問三不問四[指事情沒問清楚]、不問三不問四[指不管不顧]、一來二去[指頻繁來往]、說個幺二三[指說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23)一兇二惡[o][形容很兇惡]、千翻[形容愛折騰好動]、妖二活三[形容妖嬈艷麗]、正一作二[形容很正經]、東二東三[形容糊涂蠢笨]、假巴一二[虛情假意]、七不是八不是[形容人心神不寧]。

例(22)是借用數詞和動詞結合來表示具體的行為,例(23)是用加數詞的方式組成新的詞組來形容人。俗語中運用數詞與其它詞融合一種新的意義,極大的豐富了俗語的修辭手段。同時將復雜的意義以簡潔靈巧的數詞表達出來,不僅使語言形式更加多樣化,俗語更加的生動形象,具體可感,還有一定的加強語氣的效果。

(三)粗俗詞

粗俗詞即不文雅的詞語,貴州方言俗語中這類詞的修辭效果不是通過詞本身的表義功能來決定的,而是由詞語在人們心理上引發的聯想和感受來決定,它具有非常鮮明的感情色彩。如:

(24)吊頸鬼脫褲子——死不要臉。

(25)老母豬啃人參——分不出貴賤。

(26)馬屎兩面光。

(27)茅廁板上打瞌睡——隔死(屎)不遠。

(28)狗吃牛屎——只圖多。

(29)癩蚵[kei]寶背簸箕——款天磕地。

以上例子中的詞本身沒有感情色彩,但用在不同的俗語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例(24)到(26)都具有貶義色彩,例(26)是“比喻人虛有其表”;例(27)用粗俗詞加諧音,具有調侃的意味;例(28)(29)都具有諷刺意味,前者是“諷刺某些人在做選擇只貪圖數量而不求質量”,后者是“諷刺那些喜歡說大話的人”。

以上三種特色詞匯的運用使得貴州方言俗語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風格色彩、感情色彩也更鮮明。

三、多樣化的辭格

(一)單獨使用一種辭格

貴州方言俗語為了更具有表現力、吸引力,而常常使用一些修辭格來增強其語言的生動性和意義的情趣化。其中常見的辭格有譬喻、對偶、雙關、擬人、夸張等。

1.譬喻

譬喻是俗語中最常見的一種修辭,它常常將一些復雜問題或深奧的道理用一些形象化的語詞表現出來,且貴州方言俗語中譬喻種類繁多。如:

(30)銀錢如糞土,臉皮值千金。

(31)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

(32)響鼓不用重錘。

(33)陰溝里的篾片,總有翻身之日。

例(30)是有本體、喻體、喻詞“如”,是明喻;例(31)喻詞為“是”,是隱喻;例(32)(33)是借喻,前者借“響鼓”為“聰明的人”,比喻聰明的人有了缺點或錯誤,只要稍微提醒就會改正;后者“陰溝里的蔑片”本義是“陰溝里的干竹片”,整句的意思是:比喻失敗或處于低沉期的人總有一天會取得成功?!敖栌饕蚱涫÷员倔w和喻詞的特點迎合了俗語語體表述簡潔的要求,在俗語譬喻中占有絕對優勢?!背似┯魍?,在貴州方言俗語中還有一種運用極為廣泛的辭格,即陳望道先生題出的意境上的辭格——諷喻。貴州方言俗語中多用人事物來寄托諷刺或教導義。如:

(34)樹干生得堅,不怕大風刮。

(35)屎脹了才挖茅廁——來不及了。

例(34)用“樹干”來教導人只要本身能力強,再大的困難也不怕。例(35)是諷刺那些做事沒有準備的人。

2.對偶

對偶以其整齊、對稱的句式將俗語內容簡潔醒目的表現出來,在貴州方言俗語中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可分為正對和反對。當然,作為訴諸口語的貴州方言俗語,其對偶形式并不像舊體詩中那樣嚴格,且其不避諱上下句同字相對。如:

(36)刀在石上磨得快,人在世間學得乖。

(37)當倒嘻嘻哈哈,背到嘰嘰喳喳。(諷刺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38)塘大好養魚,量大好容人。

(39)勤耕苦作般般有,好吃懶做樣樣無。(反對)

對偶反對類似于對比辭格,這類用法在貴州方言俗語中占比較多。通過鮮明的對照使說理更為深刻,使語句更具有藝術表達力。

3.雙關

雙關在貴州方言俗語,特別是歇后語中最常見,可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諧音雙關上文已討論過,語義雙關主要是同一個詞表示不同的意義,說出的話往往言內意外,具有一種幽默詼諧的修辭效果。如:

(40)百家姓差第二個字——缺錢。

(41)耗子打架——爭顆米。

(42)草房上的椽角——出頭者爛。

例(41)中“爭顆米”在貴州方言中意思為“差一點點”,這也是其第二層意思。

4.擬人

擬人是通過聯想將事物賦予人的特性。貴州方言俗語中擬人有三種,一是動物擬人化,二是植物擬人化,三是用具擬人化,如:

(43)癩蚵[kei]寶打呵嗐[xo xai]——口氣大。

(44)八月的高粱——老來紅。

(45)和尚賺錢,木魚吃虧。

例(43)“癩蚵寶打呵嗐”意思是“癩蛤蟆打哈欠”,將動物擬人化,用來諷刺那些說大話吹牛皮的人。例(44)植物擬人化,比喻老年交好運。例(45)指被人利用,上當吃虧。

5.夸張

貴州方言俗語中偶見夸張辭格的使用,其故意對人事物作出超前、擴大或縮小的描述,使俗語具有一種調侃或諷刺的喜劇效果。如:

(46)麥稈做吹火筒——小氣。

(47)搭起梯子上天——沒門兒。

(48)抵門杠當牙簽——大材小用。

例(46)貴州農村使用柴灶時會用竹筒做為吹火的工具,而麥稈很很小,吹出來的氣也很小,這里用來諷刺那些沒有肚量的人。例(47)梯子根本無法搭上天,比喻做某事完全不可能達成。例(48)抵門杠是指早期沒有鎖時,農村用來“鎖門”的木棍,用來調侃那些將大本領用于小地方的人。

(二)多種辭格兼用

以上辭格的運用,從顯性層面來看雖只有一種辭格,但實際上其中還存在著一些潛在的辭格,其與顯性層面的辭格兼用,一起服務于俗語,使俗語在滿足大眾化的同時又具備一種藝術審美效果。比如:

(49)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

(50)膽大騎龍騎虎,膽小欺負雞母。

這四個例子從宏觀上來看都運用了對偶辭格,除此之外,例(49)中還有擬人;例(50)還包含對比、夸張,三種辭格兼用。

四、結語

方言俗語人民大眾生活經驗的總結與反思,甚至可以說是方言的精華所在。貴州作為一個舊時以農業為主,而后迅猛發展的地區,其方言俗語以獨特的方言口語承載著貴州的各種文化風俗。本文從修辭的角度對貴州方言俗語進行探索,再一次的認識了貴州濃厚的地域風情以及一代代貴州人所傳襲下來的智慧結晶。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4.

[2]馮勝利.韻律句法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汪如東.漢語方言的語音差異對修辭的影響[D].上海:復旦大學,2003.

作者簡介:周敏(1999—),女,侗族,貴州石阡人,貴州財經大學文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修辭俗語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俗語知多少
客家俗語巧誦讀
數字俗語
淺析設計中的修辭
可口可樂廣告語修辭應用及其漢譯分析
淺談語文寫作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運用修辭
李白詩歌修辭與英譯賞析
韓國俗語翻譯中的幾點問題——舉例分析中韓國俗語的誤譯
植物詞“杏”的國俗語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