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活動理論下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實踐教學中的融合應用

2023-07-13 09:26張臨濤
公關世界 2023年11期
關鍵詞:虛擬仿真

摘要:高校傳媒教育中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是專業實踐要求較高的實驗課程,基于活動理論下展開對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使專業教師和學生在媒體背景發生巨變的環境下整體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得以提升,而且契合了文理科融合交叉發展的傳媒教育新格局。本文從技術與理論融合應用出發,探討了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專業教學應用中出現的若干現實問題,提出了活動理論結合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教育中的積極意義和現實場景,提出了教學方法革新、實驗方法涌新、效果成績突出的可持續化發展路徑,為深化傳媒教育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關鍵詞:活動理論,虛擬仿真,傳媒實踐教學

康德與黑格爾的古典哲學塑造與發展了活動理論,后經維果斯基、列昂捷夫等俄國心理學家不斷探索與總結,形成了社會化的活動理論成果?;顒永碚摻忉屃嘶顒釉谥R技能內化過程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不僅影響到個體層面,而且也聯接到社會層面,促進了人類與客觀環境之間通過中間橋梁——媒介彼此影響著、交互著。而虛擬現實技術(VR)正是這種集視覺、聽覺和觸覺等高仿真模擬虛擬環境的橋梁性媒介,它具有三個特性: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想象性(Imagination),虛擬現實技術是建立在虛擬環境中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其特點是創建性和體驗性下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高仿模擬逼真環境,呈現出融合、交互下三維動態視景嵌合實體行為的全系統仿真,不僅使人的思想意識沉浸到該環境中,而且身體與虛擬現實技術在交互中產生了信息流,實現了跨介質傳播的邏輯通道。本研究在綜合參考有關活動理論組成要素和框架結構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借鑒虛擬仿真技術已有相關研究,試圖對構建高?;顒永碚?虛擬仿真傳媒專業互嵌式教學活動生態系統進行探究,試圖建立適合傳媒專業特點的“三位一體”教學體系。

一、虛擬仿真技術與活動理論融合發展現狀

美國、日本等國對虛擬仿真技術應用的研究較早。美國科學家 Burdea.G聯合Philipe Coiffed在1993年的世界電子年會上發表了題為“Virtual Reality System and Applicatin”的論文,首次指出了虛擬現實技術可產生沉浸、交互和想象三個特性。2005年,谷歌公司使用Google Earth軟件,在地球的三維模型上把GIS系統以及航空照相、衛星照片聚合在一起,提供了全新的游覽方式與視覺體驗。2016年Sony、 Microsoft、Facebook先后推出了PlayStation VR、HoloLens、Oculus Rift虛擬現實設備,其主要特征為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隨著數字多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在傳媒領域多種媒體相互交融與不斷聚合下,以虛擬仿真技術為主要載體之一的虛擬媒介,形成了跨媒體呈現與生產的獨特生態鏈,而這些特性對于傳媒專業的基礎教學具有顯著的優勢。

虛擬現實技術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了我國的傳媒領域教學改革當中。前期如學者張薇薇(2011)等人對于活動理論研究框架首次構建了互聯網用戶協同創作與內容共享的活動系統模型;范玉鳳(2013)等人基于活動理論框架的建立,從活動理論視角重新審視了虛擬學習共同體的構成要素,闡述了其與虛擬學習共同體架構的映射關系;而申倩倩(2013)以前者們的研究為基礎,總結出用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虛擬學習環境如電子學習、虛擬學習社區、遠程教學系統等被普遍開發和應用,計算機網絡在教育環節中的應用價值也逐漸呈現出重要結論;學者王天曉(2017)從學理上另辟蹊徑,提出加強基于活動理論對教師教育共同體的學術邏輯的研究與分析;徐能(2017)通過實踐總結指出,新媒體設計中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與實踐創新活動等部分需緊密結合虛擬仿真技術創建與模擬傳媒領域的學習環境,將大幅提高學生對傳媒專業的學習興趣。以上學者們基于活動理論下對虛擬現實場景中的人機交互在傳媒領域的研究,開辟了傳媒教學研究對虛擬媒介傳播與意識及教育本質關系的探討。但遺憾的是,后續在主流傳播研究中出現了乏力現象,缺乏新的研究成果充實其二者結合的內涵。并引起學界足夠的關注。

二、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專業教學應用中的現實問題

2019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首次將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納入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中,該計劃明確指出,到2021年將建設1500門左右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到目前為止已認定為“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有700余門,含有41個專業類,共計168個專業。截止到 2020年10月,新聞傳播類的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取得45項立項。從目前我國新聞傳播類課程內涵建設來看,隨著網絡與新媒體、影視類、數字應化等專業社會需求的拓展,將虛擬仿真技術作為新的教學手段融入課堂已是趨勢。

(一)實踐教學資源匱乏

虛擬仿真技術的特點決定了它在傳媒教育中未來的發展前景及地位。傳媒類虛擬仿真研究的國家級和省級實驗教學項目立項率逐年在提高,但遠遠達不到國家智慧教育戰略升級發展的要求。究其原因,實踐教學資源的匱乏以及虛擬仿真項目立項評估標準的差異化,導致項目建設重復率高,轉化為成果不突出的現象層出不窮。很多地方性的院校在實訓場地、專業設備、人力建設、財力與資源投入方面存在普遍不足現象。傳媒實踐教學活動脫離了實訓場地和專業設備,教育成果無法彰顯,與社會應用需求不能高效接軌。缺乏體系性的綜合實訓模式,使得學生專業技能培養面臨脫節的局面。[1]

(二)融合理論研究欠缺

自教育部提出從 2017 年起開展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工作以來,基于虛擬仿真技術本身應用類的研究較多,而融合某種理論+虛擬仿真技術研究明顯不足。隨著教育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建設與共享應用規范(試用版·2020)》正式發布,虛擬仿真實踐教學技術及理論積累已成為各大專院校由信息類大學轉型為智慧類大學的重要抓手。因此,以理論結合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無疑會將二者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理論加實踐手段才能在此領域探索的更深、更遠、更廣。新聞傳播類教育多以學生學習活動作為實驗類設計核心,可依據活動理論設計人機之間沉浸式的自我學習、合作學習,并研究學習形式,設計出多維度的問題式教學環節,構建活動理論指導下智慧學習大環境。

(三)師資人才培養不足

我國全領域數字化高速發展,也推動了各高校積極申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并建立各個專業與學科的虛擬仿真實驗室。隨著新媒體時代對技術和人才要求不斷的提高,傳統的新聞傳播類師資人才培養體系需進行重構與優化。譬如,虛擬現實和仿真兩個部分構成了虛擬仿真技術。其中,虛擬現實以計算機、網絡與傳感技術為核心可實現高效的人機交互場景,而以建模實驗達成仿真的情景,給學生沉浸式的全景體驗。這就需要師資人才必須是文理多學科培養下的復合型人才才能滿足實驗構建與流程的順利進行。就目前而言,由于復合型人才的嚴重匱乏,多數院校在傳媒專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方面存在技術、理論與實踐三重缺失的現象。有些院校雖然建立了全媒體虛擬仿真實驗室,但利用率和知識轉化率都不高。這種師資力量的不匹配也影響到了虛擬仿真類實驗課程的推廣,例如,在已經獲得審批的19個新聞教育類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中,僅有5個項目的“做實驗人數”超過1000人。[2]

三、活動理論+虛擬仿真技術融合在教學中的意義

(一)豐富了學術價值

活動理論其分析的基本單位是活動本身。在新聞傳播類教學設計中,活動系統包含有主體(專業學生)、客體(教學目標)和共同體(其他共同學習者)三個核心部分,以及工具(硬件與軟件的設計)、規則(人機交互關系)和勞動分工(完成不同任務)三個次要成分。以活動理論來研究虛擬仿真技術與現象,不僅能起到深入研究傳媒教學領域網絡與新媒體、視覺傳達設計與制作等新專業的教學發展路徑,而且能煥發與拓展如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廣告學老專業的生命力,并在新文科背景下,實現與虛擬仿真技術理論體系在相互交叉學科上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從而更準確、具體、精細、深入地提供活動理論支撐下虛擬仿真技術對傳媒基礎性教學研究的學術價值,擴展教學研究的視域范疇。

(二)增強了應用效果

從研究內容上,以活動理論應用為依據,將虛擬仿真技術貫穿在新的教學方法及課堂活動教學模塊中。其核心是以學習活動為中心思想,學生運用虛擬仿真技術在各種學習語境中,充分體驗與掌握數字媒體融合下的新專業知識,建構自己相應的專長技能,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對教學內容適應傳媒產業發生深刻變革下社會對專業的實際需求提供合理化建議?;顒永碚撆c虛擬仿真技術互嵌式研究方向,將活動理論方法用于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實際教學中進行多維梳理,拓展了傳媒專業中對于教學應用方式研究的視角。通過對活動理論與虛擬仿真技術實踐融合教學的應用分析與總結,可構建和豐富應用部分在全媒體傳播體系以及相關技術中實現技術變革、模式變革與思維變革,從而引領傳媒專業教學創新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夯實了實踐內涵

根據《2020中國融合媒體發展指導報告》詮釋出的媒介融合新形勢:APP+MCN(專業性、多渠道、商業變現)將成為內容融合主要技術形式。對于傳媒教育而言,課堂教學向數字化+技術化+虛擬化+藝術化傾斜是新媒體的呈現特點和走向趨勢。根據以上情況,傳媒教育在實踐上、育人上必須追求最新傳播技術,充分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實現移動電子教學環境場所下的教學,創建三維立體可視化虛擬新聞發生場景,將部分教學放在虛擬演播室中實現。這就為增設新技術環境下網絡與新媒體課程中 “虛擬現實技術”等相關新教學模塊做出了技術準備。新技術的使用不僅會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興趣,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更能務實符合傳媒產業發展趨勢及社會實踐的教學模式。

四、活動理論+虛擬仿真技術在專業教學中可持續化應用

在活動理論支持下,虛擬仿真技術給傳媒專業教師在基礎教學方法上提供了多維度的能力與手段,以3D技術建立逼真的學習環境,強化學生教與學的沉浸、空間和立體感,數字三維立體圖像化教學使傳統的口述講授進入到實時授課模擬和感知360度教學環境與圖像中,可長時間抓取和提高學生課堂的注意力,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活動效率,而且學習效果突出,是教學方式、實驗方法的變革,在教學形式上形成質變。虛擬仿真技術還將使近、遠程教學與實訓從單一的音像二維環境轉變為立體三維圖像環境,有利于傳媒學生以虛擬仿真為手段實現傳媒節目制作與訓練。比如,可在“虛擬合成技術多訊道演播室” “新聞視頻采集”“新聞采訪與寫作”電視導播、影視制作等課程中實踐。

(一)重構了傳媒基礎性教學格局

例如,同濟大學依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推出了城市風險突發事件新聞全景報道虛擬仿真實驗課程,使學生在掌握新型采編技術與方法的主體上,達成培養具有廣闊的新聞視野,掌握前沿技術,具備專業新聞素養的復合型人才的客體目標。同濟大學在建設虛擬仿真平臺時,充分考慮到特大人口密集城市突發事件對全社會輿論(共同體)的沖擊和影響。要全方位無死角沉浸式報道真實的城市突發事件,核心技術是運用全景相機采取最新的全景拍攝手法,深入突發危險事件的區域,并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匯集到第一手新聞素材。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掛牌成立了城市防災傳播研究中心,人員采用多學科跨專業的方式組建而成,凸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理念,創新了多樣的實驗教學方法,培養了技術+傳播理論類虛擬仿真技術新聞傳播人才,提高了學生在該項目中的應用和協作能力。

(二)強化了傳媒基礎教學優勢

隨著互聯網+5G+AI運用下傳播新技術的更迭,這些技術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除了顛覆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還破解了高校實驗實訓環節無法落地的問題。虛擬現實技術3D建模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已使傳媒專業演變成為多元化學科。要學好傳媒專業,必須具備一些理科知識。如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導入仿真云工具、模擬實驗流程新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真實場景、實驗節點、教學環節進行仿真,并以活動理論為依據,嵌入虛擬仿真現實技術在傳媒專業課程中的運用,實現虛擬場域漫游、虛擬師生交流、虛擬工作流程實操等內容,凸顯了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基礎教學中的優勢,可建設具有安全性、交互性、可逆性、共享性的虛擬現實教學科研平臺。

(三)推動了傳媒基礎教學發展

在推動傳媒技術教學工作上,浙江大學先行先試,以2019年國家級認定項目“重大時政新聞智能生產虛擬仿真實驗”為突破口,全系統仿真新聞智能化生產流程,做到了內容仿真、場景仿真、工具仿真智能化的新聞素材采集、制作、編輯工具的場域化效果。分別營造出了城市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社會安全事件與事故災難等模塊化場景,并注重在3D建模技術下,學生利用VR等可穿戴設備進行全媒體新聞稿件的編輯,運用在線虛擬生成發布工具實現了重大時政新聞現場環境與智能新聞生產工作環境兩個虛擬場域。全方位虛擬業界實操流程,有助于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如臨實地、如觸實物的真實體驗,這種以假修真全面掌握時政類新聞智能生產工作流程的實驗,[3]無疑起到了以理工學科建設思維促進人文社科領域教學發展的新方法。

結語

隨著2019年“四全”媒體新概念被提出,其建設“四全”傳播體系,打造“四全”傳播矩陣的構想,對我們高校傳媒教育提出了新時代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和研究基于活動理論下,以全息媒體為研究核心對象的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實踐教學中的融合應用問題,成為高校傳媒教育虛實結合實踐與研究的新領域。 PR

本文系2020年度玉林師范學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攻項目“基于活動理論下虛擬仿真技術在傳媒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XJJGYB18。

參考文獻:

[1]賴宇. 跨媒體教學:虛擬仿真技術在影視傳媒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 2021(04):106-110.

[2]楊帆,余曉鈺. 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新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探索[J].新聞知識,2021(10):74-78.

[3]姚倩. 虛擬仿真技術在新聞傳播實驗室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新西部,2017(01):139-148.

(作者簡介:張臨濤,職務:副教授;學歷:博士;研究方向:融媒體、鄉村振興與文化傳播)

(責任編輯:李雪威)

猜你喜歡
虛擬仿真
機械電子專業課程的網絡教學與實驗
面向復雜工程問題的計算機人才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研究
高職證券專業虛擬仿真實訓應用研究
虛擬仿真在飛機維修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畜禽解剖課程虛擬仿真實訓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
淺析虛擬仿真技術在海軍院校教學中的應用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數字積分法插補仿真實驗教學系統開發
網絡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建設研究與實踐
基于虛擬仿真的電路實驗教學改革方案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