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群眾文化發展中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現實意義

2023-07-13 03:23董雅寧
百花 2023年5期
關鍵詞:現實意義群眾文化電視節目

董雅寧

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快節奏的生活。近年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逐漸回暖,意味著大眾轉念期盼讓快節奏的生活偶爾慢下來,他們希望通過節目凈化心靈、陶冶情操。重視文化類電視節目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它不僅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的引領導向作用,更為激發群眾文化的內在動力奠定堅實的基礎?,F如今,文化類電視節目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具體體現在有利于堅定群眾的生活理想、有利于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以及有利于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等方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可以具體從以多元題材擴充文化內容、以美學理念鑄就審美范式、以技術創新激活文化靈感等層面展開,探索文化類電視節目在群眾文化中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文化類;電視節目;群眾文化;現實意義;探索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高度強調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重要意義與現實價值。文化類電視節目中往往蘊含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文化底蘊,既是中華民族賴以支撐與發展的精神動力,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保障,更是引領中華民族在世界昂首向前的民族瑰寶。本文通過研究文化類電視節目在群眾心目中的內容形式與主題呈現,為樹立社會大眾的文化自信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相關概念簡述

(一)群眾文化

群眾文化主要強調的是人民群眾在文化創新創造的過程中應時刻發揮主體性與重要作用,在堅持主體性地位的同時,發揮首創精神。因此,人民群眾應是文化類電視節目生產制作的主體。與此同時,群眾文化是一種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表達方式與呈現形式,群眾作為創作者、參與者與體驗者,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既要做到服務大眾,又要自覺接受大眾的認可與檢驗,在文化創作上不斷推陳出新。

群眾文化離不開人民群眾既具深度又具廣度的社會實踐,在凝結著人們智慧的同時,以精神價值的形式進行呈現。伴隨著全媒體、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群眾文化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電視文化的傳播方式與喜好選擇,為我國的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群眾性的動力支撐?,F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業態逐漸滲透大眾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與群眾文化發展之間的雙向互動與良性循環關系,進一步刷新了群眾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滲透廣度與深度。人民群眾通過電視節目等平臺展示自身的內心情感,反過來電視節目亦將這種群眾文化以生動多樣的形式加以闡釋與講述,讓老百姓不斷聆聽屬于自己的真實故事,從而找回自我,彰顯自我的價值。

(二)文化類電視節目

文化類電視節目深刻呈現著各式各樣的文化現象,在文化傳播、審美鑒賞、輿論引導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高度重視文化類電視節目在內容呈現與制作方面的重要意義,以牢固樹立人民群眾在文化類電視節目中的核心地位,保持人民群眾獨有的底色、亮色、特色。除此以外,文化類電視節目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對于意識形態的把關定向與統籌指導,是駕馭文化類電視節目方向的關鍵要點,意識形態貫徹得堅定不移,從根本意義上筑牢了文化類電視節目主體性、歷史性、生活性的根基。

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作源泉來自社會大眾的實踐經驗與生活體驗,其生產制作的標準與質量也必須接受群眾的監督與檢驗,只有獲得大眾的青睞,以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出最好的呈現,才能真正彰顯出文化性與藝術性的價值。文化類電視節目同樣需要人民群眾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群眾性的眼光與智慧能夠科學精準與真實有效地對每一個文化類電視節目做出客觀的打分與評判,為打造優良的電視文化鑒賞環境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支持。與此同時,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命脈在于傳播環節,節目內在的價值導向、內容底蘊、形式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節目的收視率與傳播度,影響著文化類電視節目的推陳出新?,F如今,文化類電視節目為了更好地提升群眾影響力,在與大眾的互動交流上進行了緊跟時代的新的嘗試與突破,從之前的群眾來電、短信投票發展到時下流行的線上實時評論與互動,這些都無不彰顯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時代性特征,為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文化類電視節目提供了嶄新的創作理念與思維格局。

二、新時期群眾文化發展中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現實意義

文化類電視節目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堅定群眾的生活理想

對于廣大人民群眾而言,文化類電視節目可以將積極的價值觀弘揚傳導給人民,提高大眾的生活動力。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存在意義,就是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充滿理想且精神富足的幸福生活,這也是文化類電視節目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其最終的奮斗目標與航向。例如,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里身患癌癥的白茹云、第三季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賣小哥雷海等人,他們對詩詞的熱愛與生活的堅守,向人們展現了理想至上的臻美境界,這種高潔的情操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觀眾。因此,文化類電視節目不僅是引導大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源泉動力,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有利于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

在當今時代大背景下,人民群眾對于物質生活的需求在不斷增加的同時,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成為重要的主題。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快速發展,極大促進了其在內容傳播方式、話語表達形式等方面發生新的變革。除此以外,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大眾的社會生活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應用,這些新興科學技術與文化類電視節目之間呈現出良性循環與雙向互動的關系,為文化類電視節目邁向融媒體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高質量發展態勢不僅推動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日趨完善,更為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不竭的動力與支撐。

(三)有利于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對于文化內涵與品質的全方位展現與提升。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廣泛興起與蓬勃發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對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精髓與厚重底蘊一直以來都是電視媒體關注與挖掘的重點,例如明清時期的“四大名著”、《封神演義》等一系列古典文學著作在熒幕上的多種版本的不斷翻拍再現,如今悉數成為熒屏經典。伴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國家寶藏》等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類電視節目在收獲一大批粉絲青睞的同時,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陳出新,讓觀眾更深刻地領略到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精神內涵。另一方面,一些文化紀錄片也是圈粉無數,例如《故宮100》《河西走廊》等,這些紀錄片以生動寫實的方式,經典再現了傳統文化獨特的時代性特征,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與活力,反過來也為文化類電視節目講述中國故事、呈現中國風格、彰顯中國氣派提供了嶄新的發展思路。

三、新時期群眾文化發展中文化類電視節目的探索路徑

為了深入拓寬文化類電視節目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創新空間與傳播廣度,可以從以多元題材擴充文化內容、以美學理念鑄就審美范式、以技術創新激活文化靈感等路徑展開探索與實踐。

(一)以多元題材擴充文化內容

文化類電視節目在題材選擇方面,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精髓,涵蓋了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多重領域,將厚重的文化底蘊進行經典再現的同時,激發起了廣大人民群眾強大的文化自信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多元題材的選擇與展現上,還可以進行深入而持續的挖掘。例如,在神話故事、發明創造、經典技藝等題材上依然可以嘗試一些綜藝形式的創新,對各類視角的文化選題進行細化深化及專項化,真正意義上契合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促進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廣泛傳播。近年來,我國的文化類電視節目以其豐富的內容博得了大眾的青睞,在秉承多元化原則的基礎上,又不失內在的風雅之美。例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戲曲頻道就一直引領著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潮流,《角兒來了》作為一檔媒體互動類節目,在講述經典傳奇故事的同時,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戲曲新的內生動力。同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中國考古大會》在建構情境化、沉浸式、文化場的三重維度的背景下,以文物考古為核心切入點,通過塑造中國考古的世界性意義,深度呈現了華夏文明的恢宏篇章。此外,浙江衛視在開拓多元題材上,時常能夠營造出引人入勝的境地效果?!睹钅袊摹诽N含著濃重的書法美育情懷,以沉浸的交互式情感交流為基點,引導觀眾用心品味書法藝術的價值真諦?!度f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是一檔深受歡迎的互動紀實節目,通過講述中國各地的文化遺產,描摹了一幅幅動人的風雅畫卷。

(二)以美學理念鑄就審美范式

推動文化類電視節目高質量發展,不僅體現在對內容題材的開拓完善層面,實現傳統文化內涵底蘊與當代審美的有機結合也是重中之重。我國的文化類電視節目通常繼承了傳統美學的價值精髓,在內容表現上擅長制造意境,通過高端寫實的手法表達內容精粹。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類電視節目所傳遞的生活之美,從人民群眾共享精神文化發展成果的視角,重新詮釋新時代美學精神的獨特范式。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傳統的詩詞在得到傳播的同時,也讓眾多酷愛詩詞歌賦的人齊聚一堂,以華山論劍的形式共同肩負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這檔節目在豐富大眾精神世界的同時,展現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獨特的美學意蘊。另一檔節目《經典詠流傳》則以意境美的形式,通過吟詠唱生動再現了詩詞中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家國情懷,向大眾傳播了文化的內在魅力?!秶覍毑亍犯菍⑷祟惷\共同體理念深刻貫徹其中,為彰顯大同世界的和諧之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文化類電視節目在未來的創作中,應始終堅持差異化、多元化的選題方式,在立足時代基調的大背景下,鮮活展現我國的傳統美學意蘊,為新時代美學精神注入強勁的活力。

(三)以技術創新激活文化靈感

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在年輕受眾群體中頻頻“出圈”,多次引發現象級的話題,使國風國潮成為審美主流,這彰顯了此類綜藝節目年輕態融合創新的極大成功。在文化類電視節目的推動下,中國傳統文化逐漸打破了在觀眾心中嚴肅古板的刻板印象,真正以時尚、現代、前衛的面貌實現了傳統文化的突圍破圈。究其原因,除了內容選題層面的不斷創新,技術的加持和突破也是重要原因。依托現代發達的新媒體技術,文化類電視節目得以生動地實現情景化敘事、沉浸式空間和文化場建構。眾多文化類電視節目通過AR、XR等技術,讓觀眾在虛擬和現實之間自由穿行。例如《中國考古大會》通過XR技術創造了完全沉浸式體驗,XR是AR+VR+MR的綜合技術,將虛擬植入、虛擬場景與現實場景、現實主體進行無縫融合,將觀眾帶入遠古的遺跡之中,感受文物的時空感和歷史感。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如《唐宮夜宴》《龍門金剛》等,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打造出唯美浪漫的中國畫風。內容和選題的前衛貼切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持和創新,因此內容與技術之間已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關系。除此之外,依托不斷迭代的新媒體技術,文化類電視節目不僅強化了內容的表現力和代入感,也在傳播過程中實現了場內與場外、大屏與小屏的全程緊密聯動,促進了節目的高效傳播和超強輻射。未來,文化類電視節目需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打破思維設限,不斷升級新技術、創造新理念、實現新表達。

四、結 語

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創造必須樹立不忘初心的態度,堅定久久為功的精神,堅持做文藝創作的先鋒帶頭人,通過創設多元化的節目和欄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髓以現代化、創意化的方式進行表達和呈現。與此同時,還要不斷突破行業內的邊界,打造文化類電視節目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人民群眾創作出更多喜聞樂見的優質節目,進一步突顯新時代群眾文化發展中文化類電視節目的意義與價值,為實現中華優秀文化在世界上的廣泛傳播提供強有力的動力支撐。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宣傳處)

參考文獻

[1] 謝成紅.淺談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對群眾文化的建設[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210,228.

[2] 王瑩.文化自信背景下新時代群眾文化工作高質量發展研究[J].天津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1(2):62-64.

[3] 趙莉.多元文化發展背景下的群眾文化建設[J].文化月刊,2021(9):98-99.

[4] 王越.移動互聯網在群眾文化中的應用與發展空間初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2,6(21):66-69.

猜你喜歡
現實意義群眾文化電視節目
村志在鄉村文化承傳中的現實意義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周五廣播電視
電視節目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關于電視節目創新的幾點思考
電視節目的移植與創新
《怦然心動》的情感與現實意義
思索《鯢魚之亂》生態危機的現實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