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老年教育創新設計探究

2023-07-13 07:36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共同體群體老年人

□ 嚴 春

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的深層涵義

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最早在《共同體與社會》中提出了“共同體”的概念,將其定義為相互聯結的關系,即:“是指具備統一歸屬感的集體組織”。該實體組織是血緣聯結、地域共生、精神同感三重條件共同存在的產物,組內成員需要相互協助。而社會的深入發展促使學術界將“共同體”作為研究熱點開展了系列論述,并為該詞賦予了全新的時代價值?!肮餐w”是社會內生關系逐漸發展轉變的多元關聯產物,基于以上的情況,這種建立于多元化時代的共同體,不斷增添全新的時代要素與內涵,而具備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從而與社會以及人類的發展訴求緊密關聯。

通過延伸至其他領域,如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法律層面、教育領域等,共同體的類型日益豐富化,其中與教育領域相關聯的被稱作為“學習共同體”。作為全新的學習組織之一,學習共同體要求“全體學習者經過相互激勵與相互幫助,運用已有的學習工具與學習資源,鍛煉自身的心智發展能力與主體性,從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因學習對象的多樣化,如學生群體、教師群體、成年群體等,學習共同體的類型也相對豐富,其中主要面向老年群體的被稱為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是指綜合考慮老年人的學習需求以及老年群體的學習態度,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由老年人及其助學者(包括老年教育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學習團體。區別于傳統的老年教育組織,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強調人際心理相容與溝通,在學習中發揮群體動力作用。

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的建構要義

面向老年群體身心特征的“內在訴求”

老年群體是社會領域中的重要力量,但隨著身體功能逐漸衰弱、親情支持逐漸淡薄、行為表現逐漸差異于其他群體,老年人智力水平與認知能力逐漸下降,情感孤獨與情感依賴日趨強烈,因此便需要打造出相應的群體組織,增強老年群體與社會的關聯性。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老年群體的隸屬與支配關系逐漸淡薄。此類情況同樣損害老年人的生活完整性,進一步影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質量,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為老年群體打造科學的學習團隊或相關小組,增強老年群體的團體支持與小組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就老年教育實踐來看,老年人學習具有多樣的學習目的、多元化的學習動機、差異性的個體特征、周期性的學習時長、隱晦性的學習效果等特點,這也需要依托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幫助老年群體快速適應學習環境,有效掌握相應的知識,強化其人際互動網絡,提升人際情感與日常生活水平。

面向終身教育發展趨勢的“外在訴求”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可以看出,長期貫徹執行城鄉統籌民生保障機制,對接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期盼,進而打造出面向全民的終身學習教育體制已成為面對人口老齡化發展的必要途徑。老齡化社會的趨勢日益嚴重,促使我國的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提升。根據預測可知,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將于2040年超越總人口的30%,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將會上升為總人口的22%,加劇了我國全面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的速率。

在此背景下,提升老年人的素質水平,將會深刻影響著全民素質提升效果??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態勢為知識更新提速,這需要老年群體樹立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適應社會發展態勢。老年學習共同體具備著組織開放性、內容豐富性、方式靈活性、地域脫域性等屬性,促使“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逐漸成為老年群體的全新特征。因此,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舉措。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老年教育創新設計路徑

以終身學習為導向,明確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的基本理念

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結構的轉型變動,帶動了生產、消費、流通等領域正在逐漸轉變內在的結構與功能,同時也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模式與家庭生活。為幫助老年群體融入社會生活,提升其社會參與感,必須首先使其樹立全新的思想認知,注重學習掌握全新的知識技能,如此才能夠保持與社會的發展進度統一,提升老年生活的質量。經過調查研究可知,老年群體對終身學習存在著積極態度,主要的學習動機表現為適應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掌握全新的知識技能、化解前期知識匱乏的困境,并將學習視作個人業余生活拓展、實現健康生活與高品質生活的必經之路。由此可知,終身學習既是學習理念,又代表了老年人的積極態度,這是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必須遵循的基本導向。積極老齡化社會要求老年群體保持長期的學習態度,使其自主適應自然發展,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的健康前行。

以互動環境為抓手,創建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的外在條件

打造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必然離不開學習互動,且學習共同體也是建立在互動與交流的基礎上,但不可忽視的是,互動與交流具備著條件性,必須打造出積極互動的學習環境。這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互相尊重原則。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是老年群體因自身內在統一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追求,而自發創建的學習組織,組內成員的民族、曾經的職業、經濟以及生活狀況等情況有所不同,但彼此的價值與尊嚴應該保持一致。組內的不同成員必須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互動與學習,打造健康的互動環境。第二,樂于分享原則。老年學習共同體的成員一般具備豐富的工作閱歷、人生智慧、職業技能以及社會人脈等資源,可在學習環節中分享自身的社會知識。但資源共享并非停留于學習資源分享的層面,還包括成員之間的互動分享。第三,共同協商原則。老年群體應該共同協商并決定老年學習共同體成員的學習內容、課程規劃、教學模式、教學時間等,全體成員相互協助,發揮自身優勢,激發學習興致,共同創建積極的學習氛圍。

以資源共享為渠道,筑牢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的關鍵支撐

資源供給是建設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的關鍵渠道,老年教育課堂資源、教師資源等能夠推動老年學習良性氛圍的長效保持。因此,應該大力建設老年教育共享課堂,充分利用“一堂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制定“有陣地、有活動、有品牌、有特色”的優質教育目標,積極推動“一校一品”的發展。在師資方面,尤其是鄉鎮的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要引進“共享師資”理念,一方面可以要求社區學院或成校校長擔任老年大學或老年學堂的分校校長,成校的工作人員擔任分校的教師。同時,可以引進在職的中小學教師前往老年大學任教,并將其視為一次支教的機會,聯合醫院、行業協會等社會各界,招募多元化資深教授和技術精英,為老年教育學習共同體“師資庫”“課程庫”建設提供保障。

再者就是,要推動共享富裕。積極引導老年大學學員主動開展黨建實踐、數字學習、關懷引領等活動。同時,加快“家門口老年大學”延伸,滿足更多老年人文化養老需求,并統籌社區公共服務資源,打造“精神共富”高地。

結語

作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關鍵因子,老年教育可有效對接老年群體豐富的學習發展訴求,推動其生活質量逐步優化,是保持社會秩序長期穩定的有力措施,同時也可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發展困境,推動教育體系逐漸符合現代化發展標準,構建學習型社會。充分考量老年群體的學習訴求,樹立明確的終身教育學習理念、構建老年學習互動環境,既能為老年人持續學習、有效學習提供幫助,更能為實現老年教育的穩定、優質發展提供推動力?!?/p>

猜你喜歡
共同體群體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愛的共同體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