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趨勢及優化對策探析

2023-07-17 01:50笙婷婷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4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對策建議吉林省

笙婷婷

摘 要 吉林省是我國糧食主產區之一。農業作為吉林省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在促進吉林省經濟增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當前,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正處于戰略機遇期和重要轉型期,為促進吉林省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深入研究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并針對吉林省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縮小農業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引進專業人才,優化農業經濟發展環境;完善監管機制,注重政策的可行性;注重需求導向,提升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 農業經濟;發展趨勢;對策建議;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8.036

當前,我國經濟正從快速增長穩步轉向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農業經濟面臨著農業結構調整、生態破壞和農民收入較低等問題。吉林省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為我國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地域與自然環境的差異性使吉林省各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存在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區域內部不協調、發展資金短缺、政策扶持力度不強及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因此,在黨中央“東北振興”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結合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針對性開展對策研究,對進一步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效率、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吉林省土地總面積18.74萬km2,耕地面積相當廣闊。截至2022年底,吉林省可耕種土地面積高達553.46萬hm2,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3;人均可耕種土地面積約0.2 hm2,是全國人均可耕種土地面積的

2倍以上;農村人口1 279萬,占吉林省總人口的46.7%。

1.1 吉林省農林牧漁總產值

由表1可知,2015—2022年吉林省的農林牧漁總產值雖有波動,但整體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從2015年的2 292.97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3 217.91億元,增長幅度達到40%。

1.2 吉林省農作物播種面積

由圖1可知,2022年吉林省農作物播種面積已達6 073 730 hm2,相較于2015年的5 997 900 hm2增幅不大,2021年農作物播種面積有較大波動,但2022年迅速回穩。

近年來,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但區域內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總體呈現“中間高兩邊低”的態勢,即存在地區農業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2018—2022年不平衡趨勢明顯加劇。長春市的農業經濟綜合實力一直處于領先水平,四平市、吉林市緊隨其后,但差距逐漸擴大。白城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白山市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處于落后位置,并且與全省的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就發展速度而言,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及松原市等農業基礎較好的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自2013年以來持續位居全省前列,而遼源市、白山市等農業基礎較差的地區農業經濟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就綜合指數變化趨勢而言,進入2023年以來,長春市持續保持領先,四平市和吉林市雖然仍位列前茅,但綜合指數呈現下降趨勢;而白山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出現了明顯下降,農業經濟綜合實力差距逐步擴大[1]。農業經濟區域差異不僅限制了吉林省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也削弱了省內農業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2 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趨勢

在農村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吉林省農業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目前,吉林省經濟結構的優化集中體現在綠色農業方面,發展綠色農業是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新模式,也是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最終結果?!笆奈濉逼陂g,吉林省以生態文明建設、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和農牧業可持續性發展為總體目標,大力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2.1 對綠色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顯著提升

2017年12月,原農業部等8部委公布了第一批40個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和試點區名冊。吉林省舒蘭市和通化縣被列入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和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先導區[2]。國家頒布多項發展綠色農業的政策和戰略方針,對綠色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顯著提升,有效推動吉林省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對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1)2021年5月,中共中央強調要加強吉林省黑土地的保護。在此背景下,吉林省出臺了《吉林黑土地保護條例》,并確定了每年7月22日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2)長春市將產業基地基本建設有關工作列入縣(市)政府機構本年度績效考核指標;松原市發布了《松原市培育和建設綠色農業基地方案》,明確提出以創建總面積1.0萬hm2以上的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為工作規劃;四平市頒布獎補政策,對“三品一標”工作給予資金支持。3)在品質管控層面,吉林省每年進行100多次綠色產品、食品類、無公害及有機農產品的抽樣檢驗。4)吉林省綠色發展補貼項目開設至今,制定了補貼資金實施辦法,確保了補貼資金的時效性、合理化和實效性。吉林省對綠色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為農牧業綠色發展帶來了關鍵保證和強力支撐。

2.3 綠色消費意識不斷增強

早在20世紀末,我國就提出了“三大綠色工程項目”,并提到要培養綠色銷售市場,倡導綠色消費。多年來,我國倡導的綠色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吉林省城鄉居民的綠色消費和綠色飲食搭配意識也不斷增強。隨著吉林省綜合實力的顯著提升,吉林省城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消費觀也從傳統式交易向綠色消費轉變。隨著市場需求持續提升,綠色食品類的營銷推廣也在逐漸加速,推動了綠色農業產品的交易,有效促進了綠色農業發展[3]。

3 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優化對策建議

3.1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縮小農業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

吉林省農業經濟要樹立開放、綠色和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優化空間布局和農產品種植結構,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新模式,以“優先發展、均衡發展”為指導思想,全面推進農業經濟發展。1)積極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吉林省應打造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群,促進其協調快速發展;扎實推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綜合利用等關鍵性技術的示范與研究工作;加速農副產品(水果、菌類和中草藥材等)的商品化處理;積極推進玉米、大豆精深加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商品化玉米和榆樹干豆腐等特色產業的競爭力。2)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吉林省應重點培育和積極扶持吉林玉米、吉林大米、吉林雜糧雜豆等傳統農作物和長白山人參、吉林山珍等新型經濟作物兩大類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叫得響、信得過的綠色農產品品牌,爭取讓“有機、綠色、無公害”等名詞成為吉林省農產品的標簽。3)積極推進設施農業發展。吉林省應該加強對土建溫室、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簡易大棚等的推廣,并在敦化市和白城市洮北區重點發展食用菌菇棚,加快設施農業發展[4]。

3.2 引進專業人才,優化農業經濟發展環境

多年來,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黑土地,吉林省探索建立了合理的機制,并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但提升吉林省未來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路徑之一,是要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從根本上研究如何改善農業發展的環境。良好的環境是發展綠色農業的基礎,吉林省要注重對環境的保護,重視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盡量減少對化肥的使用,并利用秸稈還田和沼氣肥提高土壤的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5]。

3.3 完善監管機制,注重政策的可行性

吉林省應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監管機制,注重政策的可行性,促進農業健康有序發展,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制止耕地“非農化”、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增產保供的決策部署,堅持實事求是、問題導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1)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監管機制,須創建健全的鄉村治理管理體系,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趨勢有機結合,要以綠色發展示范園區和鄉村設備基本建設系統化考評結果為關鍵,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安全事故關鍵責任者,健全農業綠色發展最新法律法規。2)注重政策的可行性。吉林省有關綠色農業發展趨勢的宏觀政策已經不斷完善,但從高產到綠色發展的政策重心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F階段必須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詳細實施意見,如把農業綠色發展放到首要地位,創建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制度體系,讓農民增收致富,建設美麗鄉村。

3.4 注重需求導向,提升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

為進一步推動吉林省農業生產的騰飛與蓬勃發展,農民應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在網絡時代下發展農業,讓電腦成為“新農具”,視頻成為“新農活”,信息成為“新農資”。為了提升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吉林省可采取以下措施。1)通過實施傳統農村產銷區的數字化改革不斷升級農產品價值,積極開發農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創新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著力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合作項目,運用各種電子商務手段形成品牌效應,增加農民收入,有效推動傳統農村經濟社會發展。2)重視鄉村技術的革新,加強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落實力度,提升鄉村農業勞動生產率。3)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依據自身情況和需求,適當調節農村產業結構,發揮區位資源優勢。4)造就有文化水平、懂技能、會管理、高質量的新型職業農民,通過提升勞動者素質帶動吉林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4 結語

吉林省農業經濟區域差異較為突出,且仍有進一步擴大趨勢,結合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未來綠色農業是吉林省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也是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吉林省應該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強對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持;引進專業人才,改善農業經濟發展環境;完善監管機制,提高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實現吉林省農業經濟的平衡、穩定、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敬然,湯晉.吉林省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經濟發展協調性研究[J].情報科學,2019,37(10):87-90.

[2] 賀云昊.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7.

[3] 劉澤亞,劉嘉南.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趨勢及優化對策[J].吉林農業,2017(22):51.

[4] 徐清潔,徐傳明.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推進農業經濟發展[J].農業經濟,2022(5):27-28.

[5] 孔玥,趙冬梅.數字經濟賦能農業可持續發展[J].中國外資,2022(5):60-62.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對策建議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廳新年賀詞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學之歌
吉林省完成1.4萬公里農村公路“暢返不暢”整治
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研究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