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流市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思考

2023-07-17 01:50伍思璇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4期
關鍵詞: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

伍思璇

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滿足不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因此要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提出要主動打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攻堅戰,在鄉村振興發展建設上走在前、做表率?;诖?,分析北流市開展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存在的品牌意識不足,品牌建設投入較少;龍頭企業缺失,市場影響力較??;品牌服務配套不完善及產品精深加工不足,科技含量較低等問題,并針對性提出堅持政府主導作用;強化品牌意識,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強化特色農產品品牌規模聚集效應及增強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攻堅戰的對策。

關鍵詞 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廣西北流市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8.039

2019年出臺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桂政發〔2019〕7號)提出,要充分發揮廣西資源稟賦優勢,走差異化的特色發展路子,大力發展體現廣西特色的農產品,打好廣西特色牌、富硒牌、長壽牌;要突出品牌導向,全力打造“桂”字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業企業品牌、農產品品牌,提升廣西農業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及區相關文件精神,2022年2月,北流市第十五屆黨代會二次會議上的報告指出,北流市要主動打好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攻堅戰,在鄉村振興發展建設上走在前、做表率,這對推動北流市農業經濟發展、全域推進北流市鄉村振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優勢

1.1 農業資源豐富,綜合實力較強

近年來,北流市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產品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為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1)糧食生產優勢不斷鞏固。2021年,北流市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0.11萬hm2,年糧食產量30.02萬t,蔬菜產量95.59萬t,水果產量40.23萬t。

2)水產畜牧養殖業持續向好。2021年,北流市生豬出欄75.21萬頭,豬肉產量5.87萬t,家禽出欄4 213.03萬羽,禽肉產量6.11萬t,漁業產量2.94萬t。3)產業布局初步完善。截至2021年底,優質水果種植面積

5萬hm2,荔枝種植面積約2.55萬hm2,百香果種植面積約0.48萬hm2,沉香種植基地13個,種植面積

0.27萬hm2,中藥材種植面積約0.67萬hm2,品種有桂圓、八角、牛大力等。

1.2 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北流市不斷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每年不斷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截至2020年底,北流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84萬hm2,占耕地面積比重超過54%,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到0.71;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高質高效,建成高標準農田2.72萬hm2,

占基本農田總面積的72.30%,農業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農業機械總動力達658 648 kW,農作物機耕面積達8.18萬hm2,機收面積達6.59萬hm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6.97%,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37%。北流市共有區級核心示范區6個,縣級示范區7個,鄉級示范園42個,村級示范點199個,擁有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10個、縣級示范區10個。

1.3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增加

北流市通過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規范提升,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家庭農場,不斷增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更多的可提升打造的農產品品牌。截至2021年底,北流市累計有玉林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0家(其中自治區級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38家(其中區級示范社36家,玉林市級示范社79家),家庭農場262家(其中區級示范場11家,玉林市級示范場58家)。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成為北流市調整農業結構的生力軍,“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電商/物流+基地+農戶”等產業發展新模式成為農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1.4 特色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北流市結合特色示范區、產業集群、糧食安全、生豬調出大縣等重點項目的實施,采用“公司+基地+

農戶”“企業/電商+基地+農戶”等模式,已形成荔枝、百香果、沉香等一批特色主導產業,成為糧食高產示范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和全國三黃雞產業集群重點縣,為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供品牌建設方向[1]。1)在休閑農業方面,北流市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建成中國休閑美麗鄉村2個,自治區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4個。2)在綠色生態農業方面,北流市建立起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和綠色防控示范點3個,2021年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面積達3.68萬hm2,覆蓋率達35.1%。3)在現代特色農業方面,北流市獲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稱號,富硒水稻產業示范區被認定為自治區5星級示范區,3家企業被認定為區級農業龍頭企業,北流荔枝項目獲得自治區優秀項目榮譽稱號,北流百香果入選2021年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項目。

1.5 電子商務發展較好

北流市數字農業、電子商務等新產業得到新發展,截至2021年底,該市通過推行“電商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依托廣西桂龍翔農貿物流產業園,共發展有2 218家電商企業,其中有東云、中鼎、尋味君、鑫旺盛等13家大型龍頭企業。目前,北流市的百香果占水果整體線上銷量的70%以上,農產品網上銷量排名廣西第一,北流市物流快件數位居全國前十,成為全國農產品電商百強縣。其中,從事水果銷售的電商有320多家,主要交易平臺是阿里巴巴、淘寶、天貓、京東等,網上銷售百香果、火龍果、番石榴、荔枝、龍眼、沙田柚、檸檬等北流市特色水果?!笆濉逼陂g,北流市通過電商平臺農產品年銷售額約9.8億元,同比增長11.7%。

2 困境

2.1 品牌意識不足,品牌建設投入較少

從農產品品牌市場發展來看,北流市部分農業企業只聚焦在短期的經濟收益上,眼光短淺,沒有在戰略高度上對品牌建設與培育進行布局,較少考慮市場競爭的緊迫感和壓力,缺乏培育品牌和開拓市場的主動性,在品牌創新與建設培育上關注度還不夠,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都比較淡薄。此外,北流市多數農業企業老板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是農村經紀人、經濟能人、村干部、外出經商老板和本地農技服務人員,雖然經驗豐富,但由于缺少現代企業管理培訓,企業內部組織不夠緊密,不利于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化發展[2]。

2.2 龍頭企業缺失,市場影響力較小

目前,北流市知名的農產品品牌不多,特色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比較分散,體量較小,主要是農民自產自銷,很難形成規模,尚未構建起現代化農產品品牌體系。北流市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 500多家,但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的不到10%,缺少對全產業鏈建設起到主導作用的實力強、規模大的龍頭企業。同時,由于農民的分散產銷,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產品五花八門,一家一戶自行產銷,未能形成農產品的產業化生產,更未能實現品牌的規模效應[3]。例如,北流荔枝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當地部分鎮村和企業趁機亮出自己的荔枝品牌,這就造成北流荔枝品牌數量眾多,沒有一個統一的品牌,分散了北流荔枝的影響力,直接拉低了北流荔枝的市場價值,同時導致其他農產品如萬年龍有機大米、鴨塘魚、茶山土雞蛋、大同仙果、大利砂糖橘等農產品品牌影響力更低。

2.3 品牌服務配套不完善

北流市特色農產品大多數是鮮活農產品,保鮮期短,在產銷過程中存在著品牌服務不配套的現象。1)物流體系不完善,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當前,北流市農產品的保鮮、冷藏、加工和配送過程發展較為緩慢,冷鏈物流設施不夠完善,缺乏物流安全監督。2)北流市特色農產品仍然處在品牌建設的初期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特色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質量不達標現象時有發生。北流的農產品龍頭企業主要產品是荔枝、百香果,以銷售鮮果為主,還沒有配套完善的冷鏈物流,品牌建設發展受到阻礙。

2.4 產品精深加工不足,科技含量較低

北流市的農產品由于科技含量較低,對農產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程度都比較低,普遍附加值不高。多數農產品如蔬果和畜禽等都是以初級加工品進入市場,品類單一,同質化嚴重,缺乏市場競爭力。北流市的特色農產品整體上技術含量較低,大多處在重復加工的低層次低水平狀態,而且在資金投入和技術儲備上也嚴重不足,對產品定位和品質控制的重視度不足,產品精加工和深加工程度不夠。北流市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266家,覆蓋荔枝、百香果、羅非魚、沉香、實木家具及松脂等特色產業,建成有玉林市級北流市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和北流市實木家具加工集聚區,但整體上能夠成功開展精深加工的企業很少。

3 對策

3.1 堅持政府主導作用

政府要切實貫徹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決策部署,發揮對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引導作用,加強實踐創新探索,推進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新三品”協同發展。北流市要結合北流百香果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自治區中藥材示范縣項目實施,出臺完善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規范等系列文件,保障品牌培育改革創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和競爭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4]。同時,要積極構建特色農業經濟發展的區域布局,因地制宜,優先培育在區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產品,打造具有一定規模的荔枝、百香果、富硒米等主導產業,鞏固“全國荔枝生產基地縣(市)”優勢地位,加大力度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基地及規模較大、市場相對穩定的優勢農產品基地,形成具有北流特色的產業區和產業帶。

3.2 強化品牌意識,加大品牌建設力度

沒有自主品牌的農產品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僅僅依靠降價策略是無法適應市場要求的,只有立足于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依托農產品質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從這點出發,北流市從政府到農業經營主體及普通農戶都應該確立農產品品牌發展意識,充分認識到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北流市在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過程中,要將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的高要求落實到具體的生產中,努力培育出區內外都認可的優質品牌農產品[5]。有了品牌的支撐,農產品才能向深加工方面發展,擴大產品生產,避免低價競爭,提升盈利能力,進入中高端市場。同時,要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力度,農業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北流市政府要在資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有發展潛力的農產品品牌,通過政府牽頭,聯合農業生產經營者,采取多種形式舉辦農產品博覽會,大力推廣北流的農產品。

3.3 強化特色農產品品牌規模聚集效應

北流市要發揮特色農產品品牌的聚集效應,形成規模經濟,進一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通過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引領帶動,改善第一產業的傳統發展模式,拉長特色農產品的產業鏈,將深加工環節和配套的服務環節融入其中,包括特色農產品的生產、深加工過程,以及在銷售中產生的倉儲、物流、電商和服務等。當前,北流市要充分應用好7個市級電商服務中心、450個農村電商村級服務點、7個市級物流配送中心、80個鎮級農村物流配送節點的連通作用,通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智慧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強化特色農產品品牌規模聚集

效應[6]。

3.4 增強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

農超對接是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北流市要緊緊抓住超市大批量采購和年均衡采購的特點,要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涉農企業根據上述特點進行有計劃的多樣化生產。同時,要及時了解市場變化,抓住商機,創新賣點,在設備技術上進行改造升級,通過更新形式和改進工藝提升產品品質,增加其價值。如針對北流荔枝保鮮困難的問題,要加大技術開發和新產品研發力度,通過深加工完善荔枝產業鏈,生產推廣包括荔枝干、荔枝罐頭、速凍荔枝、荔枝汁、荔枝酒等初、深加工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利潤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秋明.荊州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4):30-31.

[2] 李文強.臨汾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問題分析與對策[J].山西農經,2017(23):60-61.

[3] 王慶.福建農產品區域品牌培育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8(19):70-72.

[4] 曹慧娟.安徽特色農產品的名牌戰略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1,12(1):54-56.

[5] 胡曉云.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戰略 真正實現農業供給側改革[J].中國合作經濟,2016(3):11.

[6] 林燕平,徐大佑.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品牌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37-39.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
“互聯網+”特色農產品電商冷鏈標準化研究
特色農產品出口貿易如何拓展國際市場
基于電商平臺的特色農產品營銷策略探究
提升企業品牌核心價值的營銷策略
“互聯網+”背景下湖南農產品供應鏈優化分析
唯品會的品牌塑造研究
四川特色農產品推廣銷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特色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模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