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元e+”政校企協同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2023-07-17 06:52陸志良殷利黃志杰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2023年2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

陸志良 殷利 黃志杰

【摘 要】針對普遍存在的學校教學內容與企業培訓內容難以融合共享、教學場所難以匹配兼容等問題,可基于“雙元e+”智慧教學平臺,政校企協同構建“依存共建、相互融合、資源共享、協同共長”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時空、資源、策略等有機混合,建立“協同互補、崗位適應”的課程資源庫,形成多種線上線下教學流程范式,并依托學徒成長畫像實行多元增值評價,有效提高學徒培養質量。

【關鍵詞】“雙元e+”;政校企協同;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6-0046-05

【作者簡介】1.陸志良,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江蘇太倉,215400)商務教學中心主任,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學徒制專業建設、課程建設;2.殷利,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江蘇太倉,215400)副校長,正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控制與評價;3.黃志杰,江蘇省太倉市教師發展中心(江蘇太倉,215400)教研員,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混合式教學、教學評價。

國務院于2019年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建設一大批在線精品課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方式方法升級,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學?!保┙梃b“雙元制”模式開展本土化實踐探索,建立“雙元e+”政校企協同智慧教學平臺,推進現代學徒制企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較好地解決了雙師、學徒、學習場所、學習資源協調與銜接不充分的問題,有效提高了學徒制企業課程教學質量。

一、“雙元e+”政校企協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自2015年起,學校以“一核兩翼”理念(一核:新時代中國特色學徒人才;兩翼:校企“知、行”)為指導,以省市智慧校園建設為契機,建成“雙元e+”智慧教學平臺。隨著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和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日益深入,學校逐步形成了“依存共建、相互融合、資源共享、協同共長”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將企業現場教學、學校教學和線上教學“環境混合”,將社會資源、學校資源、云資源和企業資源等“資源混合”,將課前、課中、課后“時間混合”,將情感、態度、方式方法等“策略混合”,協同互補實施企業課程教學。

“雙元e+”智慧教學平臺有4個特點:其一,“跨界融合”,融合政校企與線上線下全部教學資源,實現目標需求共研共知、教學過程協同共施、教學狀態可管可控,為校企師徒開展教學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為校企雙元育人提供新的載體;其二,“實時控制”,通過實時狀態數據,監控校企協同運作全過程的狀況,控制教學成本并進行分析,記錄混合教、學信息全過程,發現問題及時預警,支持教、診、改;其三,“內生賦能”,集成“e+管理”“e+目標”“e+課程”“e+教學”“e+評價”等形成混合式教學生態圈,彰顯平臺賦能校企協同管理、資源共建共享與教學、協同學徒成長與發展,實現從“平臺”到“生態”的提升。

基于“雙元e+”政校企協同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將企業現場教學、學校教學和線上教學相融合的新型教學方式。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協同組建混合式教學的研究與工作機構,規范制定混合式教學方案、制度、教學計劃等,形成“依存共建、相互融合、資源共享、協同共長”的混合式教學運行機制,引入校企雙師素質提升培訓培養工程。以“雙元e+”智慧教學平臺為運行載體,校企共建“協同互補、崗位適應”的課程資源庫,形成多種線上線下教學流程范式,很好地解決了校企教學內容難以融合共享、校企教學場所難以匹配兼容等問題,高效達成教學目標。例如,課前根據教學進程安排,平臺推送資源引領學徒做學習準備;課中校企互動互補,解決了崗位技能重難點;課后學徒對標自查,師生間、生生間借助平臺互動交流,充分利用多渠道、多空間、多層面達成學習目標,平臺自動生成學徒成長與發展畫像,實施多元增值評價?;凇半p元e+”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框架如圖1所示。

二、“雙元e+”政校企協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與路徑

以現代學徒制物聯網專業為例,政校企以提高企業課程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建立“雙元e+”為基礎,以課程建設與實施為重點,豐富教學資源,推動教學場所聯動、教學平臺融通、校企雙師協同、多元共評,形成新的教學生態圈,積極探索中職院?;旌鲜浇虒W新路徑與創新經驗。

(一)“目標引領、規范至上”,協同制定混合式教學的制度、方案、標準

協同制定制度,實施“啟動發展”。協同制定基于“雙元e+”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規章制度、管理方法,需成立主管部門、教師發展中心、合作企業協會,設置以學校為主體的現代學徒制混合式教學組織架構,建立教學質量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商議現代學徒制教學與管理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

協同制定方案,實施“質量發展”。協同出臺混合式教學實施方案和評價方法,明晰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涵義、特征、實施路徑和教學評價的關系;出臺《關于深化產教融合加快“雙元制”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雙元制教育政策扶持文件,對13類職業教育重點項目進行扶持與獎勵,其中包括“雙元制”教育本土化資源(含網絡課程資源)開發獎勵項目。

協同制定標準,實施“規范發展”。協同開發《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簡明工作手冊》《混合式教學考核標準》,對現代學徒制與課程教學實施進行了科學、規范、合理的規定。在市教育局的牽頭和協調下,學校成功立項雙元制教育師資能力評價地方標準,并積極申報省級標準,針對校企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進行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協同制定學徒培訓中心、企業學習島和企業工作坊(含教師管理、教學、生產)等崗位工作的職責、要求、完成度等標準。

(二)“協同互補、崗位適應”,協同構建混合式教學的平臺、課程、資源

協同構建線上線下平臺。一是線下平臺的深化與完善。豐富職業現場課堂,以物聯網教研組、學徒培訓中心、企業學習島、寶潔工作坊等組建的雙師研修平臺為基礎,發揮全國首個雙元制雙師培養培訓中心的功能作用,落實企業師傅資源庫,梳理企業學習場所與混合式教學的協同關系。二是“雙元e+”的建設與應用。融合構建由校企教學管理平臺、網絡教學平臺、物聯網現代學徒制教學平臺等組成的智慧教學平臺集群,該平臺集群集管理、教學、培訓、質控、推廣于一體,支撐混合式教學生態圈的形成。

協同構建課程、教材、資源。一是全面進行物聯網“五活一體”活頁式教材開發及配套網絡課程資源庫建設。利用學?!半p元e+”智慧教學平臺的政校企協同與過程審議功能,由政府牽頭組織華師大職教所課程專家、行企技術骨干、學校專業骨干團隊開展崗位能力與工作任務分析,分解知識、技能和態度,參照職業技能等級能力標準要求,組合形成教學課程或教學模塊。二是在做好線下學徒制企業課程資源的基礎上,協同開發兩類學徒崗位對接課程資源庫,主要包括系列化微課庫、教學/學習工作頁庫、崗位知識技能習題庫、崗位拓展資源庫、崗位項目案例庫等,具體如表1所示。

(三)“連貫共享、多元增值”,協同推進混合式教學的實施與評價

1.協同推進混合式教學的實施

校企在實施“物聯網綜合實訓”企業課程過程中,在校內實訓場所、校外學徒培訓中心、企業學習島等學習場所進行知識、技能的學習。為了全方位提升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實現校企學習資源、學習信息、學習方法、學習問題等的實時傳遞與及時反饋,構建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課前課中課后一體化、多主體信息交互連貫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課前,主要以線上學習為主,校企雙師前置學習任務,通過“雙元e+”推送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學徒完成接收項目任務、制定學習計劃、完成新知學習、線上討論反饋的基礎上,通過在線測試和調研分析等平臺功能強調知識前置與學情分析的重要性,同時通過物聯網VR模擬軟件和設備進行基礎性操作練習。

課中主要分為全線上教學和線下現場教學兩大部分,將行動導向教學法融入混合式教學的全過程。一是全線上課程,如職業素質類課程資源庫、“三jìn”崗位適應類課程資源庫的自主、個性、靈活學習。學徒可以通過分析問題、設計方案、遠程互動指導等環節,在教學平臺上進行信息互動交流,最后通過平臺進行課程評價反饋。二是線下現場教學,如物聯網崗位技能操作類,圍繞項目任務,制訂學習計劃(可利用教學平臺前置)、進行決策、實施任務、團隊協作討論(利用教學平臺討論)、互動解決問題(利用教學平臺互動、通過異地協同系統遠程指導)、多元評估反饋(政行企校家——全員、全方位、全時間“三全介入”)。

課后,針對作品的提交展評環節,通過平臺可實現課中與課后的連貫延續評價,校企雙師與學徒都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拓展性教與學、階段性評與改的交叉轉換,信息數據的反饋匯聚于教學平臺,通過平臺的智能化分解顯示,有效提升了學徒制課程教學成果的質量。

2.協同構建混合式教學評價模式

企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需要線上與線下有機融合,體現多元化、多層次、多方位、多系統的綜合性評價與個性化評價相結合的特點。

從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層面的“雙系統”協同構建。一是協同建立“雙元e+”質控云平臺,充實、優化混合式教學質量控制的校內外“雙系統”組織架構。一方面協同組建、培養一批優秀的校內外兼職教學督導團隊,含企業師傅督導;另一方面形成由教師發展中心、雙元制研究院、行業協會、合作企業等共同組成的校外第三方教學質控團隊。督導團隊與質控團隊共同構建教學質量控制“雙系統”,該系統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反饋四個模塊。二是校內外教學督導、課程專家、學校信息員等監控團隊本著“雙管齊下、多元評價、閉環預警”的思路,從制定系列化教學質量標準與要求,到協同校企優勢資源組織線上線下教學,對教學過程進行監管與控制,發現問題時及時預警,最后協同考核、評價、反饋,實現教學信息的循環傳遞,形成教學質量監控環路,具體如下頁圖2所示。

從學徒制企業課程層面的增值性評價的協同構建。建立自評與他評、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增值性評價方式。一是協同推進過程性與終結性、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的評價體系?;旌鲜浇虒W注重過程性評價活動,線上活動通過平臺進行時長、調研等常規性數據積累,線下校企協同進行現場實訓操作、面對面技術談話等改進性數據積累;終結性評價則通過在線測試、職業素養培養等發展性數據與現場專業技術技能考試、崗位任務工作質量/效率評定等成長性數據呈現。二是校企引導學徒進行縱橫雙向增值評價,信息平臺自動生成自評、互評、教師評、師傅評多方評價數據統計圖表。校企及時互通評價結果,協同描繪學徒入學至畢業的人才培養全周期的全景性畫像,動態考量學徒學習水平和校企雙師教學質量,激發企業課程教學的智力和活力。

三、政校企協同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未來發展方向

為了更好地發揮混合式教學在學徒制企業課程中的重要作用,還可以從以下四方面深入推進:第一,進一步發揮地方政策的扶持范圍與力度。充分體現“互聯網+職業教育”的優勢特色,在雙師培養與遴選、活頁式立體化教材與課程資源的開發方面有所突破,出臺學徒制企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標準,構建混合式教學的保障體系。第二,進一步完善“雙元e+”智慧教學平臺。豐富“三jìn”崗位適應類課程資源庫,充分融合企業資源服務教學。大力引入虛擬仿真實訓課程資源,多途徑開展課程輔助資源建設工作。強化個性化功能定制,將其作為混合式教學下一階段的重點方向。第三,進一步構建混合式教學流程范式??偨Y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規律,針對課程類別、課程階段、課程知識技能等不同維度和要求,形成若干個針對性的教學流程范式,應用于全部現代學徒制專業,并在省市教研中交流推廣。第四,進一步提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靈活度。教學模式的建立與應用需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而不應局限于某個階段或某門課程。比如現代學徒制靈活的崗位實習時間為混合式課改提出了要求,即學徒的學習場景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切換,這要求課程設計與評價更加靈活。

學校雙元制教育的生根、發芽、結果,企業課程混合式教學的高質量運行,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行業的指導、企業的參與和學校的積極配合,政校企協同為現代學徒制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耦合力。

【參考文獻】

[1]楊曉康.后疫情時代混合式“金課”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以《民航服務心理學》為例[J].民航學報,2021(5):8-11.

[2]殷利,周新源.基于太倉模式的“雙元E+”內涵及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5):20-25.

[3]黃志杰,陸志良.現代學徒制視域下中職“三五三”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21(8):57-62.

[4]胡樂樂.基于“翻轉課堂”和“同伴教學”的“混合式教學”[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5):54-57.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
基于OBE的軟件類課程混合教學研究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
財經院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現狀與實踐探索
傳統教學模式和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效果差異研究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基于移動學習的混合式微課教學模式初探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