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色彩創新小學美術教育

2023-07-17 04:23呂靜思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審美素養小學美術

呂靜思

[摘要] 中國色彩具有獨特的經驗智慧和理性結構,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美術教育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當今提倡美育的大環境下,基于中國色彩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增強民族認同和文化自信。本文提出用中國色彩涵育中式審美的美術教育新路徑:參照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標準,對中國色彩的育人價值進行系統開發;在校園環境、美術教材、校本課程、校園活動中融入中國色彩。

[關鍵詞] 中國色彩;小學美術;審美素養

一、中國色彩的重要內涵

中國傳統色彩(即中國色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歷史的更迭經歷了從渾然一色、二色初分(陰陽、黑白、純雜)、三色觀(黑、白、赤)到五色觀(黑、白、赤、黃、青),是中式審美的結晶。它不僅是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一種文化精神。

色彩的背后是審美,審美的背后是文化。中式審美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礎,是一種詩性文化。中國色彩來源于天地萬物,充滿了詩意美,其背后傳達出和諧的東方審美意趣。

二、中國色彩的育人價值

新課標指出,要以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為根本理念,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學會欣賞和尊重不同時代和文化的美術作品,關注生活中的美術現象,涵養人文精神。將中國色彩融入小學美術課程教學,可從學生生活中直觀感受到的色彩入手,提升學科教學的實效。另一方面,美育是五育并舉的重要一環。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中國色彩體系能夠讓學生傳承民族精神、弘揚傳統文化。因此,將中國色彩融入小學美術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以下育人價值。

中國色彩有助于培育學生的中式審美感知。審美感知的培育是指學生發現美、感知美,在審美體驗中提升審美情趣。中國傳統色彩源于大自然、四季、節氣、天地、生活,顏色的背后蘊藏著流傳千年的東方審美。通過學習中國色彩,能夠讓學生積極地發現世間萬物的色彩美,并且在美術學習中感受中國色彩的細膩之美、修辭之美、豐饒之美、通達之美。

中國色彩有助于學生開展創意實踐。創意實踐是指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緊密聯系現實生活,進行藝術創新和實際應用的能力。中國色彩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思維方式和獨特色譜都能給學生的創意實踐帶來靈感、提供思路,為造型構圖、色彩搭配、工藝創作等教學活動增添深厚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

中國色彩有助于增進學生的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是指在特定文化情境中對藝術作品人文內涵的感悟、領會、闡釋能力。中國傳統色彩可能來源于一朵花、一只鳥、一件服裝、一抹天色;中國傳統色彩的名字也很美,山嵐、石蜜、蔥青、夕嵐等,充滿了詩情畫意。學生在美術課堂中了解中國色彩在繪畫、刺繡、服飾、器皿、建筑、典儀、詩歌中的運用。融入中國色彩的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給學生打下堅實的美育學習基礎,能夠潛移默化地涵養審美情趣。

三、中國色彩涵育中式審美的實踐路徑

如何促進學生在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美術學習過程中,通過中國色彩涵育中式審美,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以下路徑。

1.中國色彩與校園環境的巧妙融合

要想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感受到中國色彩之美,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就需要有中國色彩的呈現。具體而言,學??梢詫⒅袊什贾糜谛@中合適的角落,從而讓學生感知中國色彩之美,發自內心地熱愛中國色彩,在呈現作品時也能更加游刃有余。例如,我校在“繽紛四季”長廊中打造了時令節氣的體驗空間,中國色彩被運用到春夏秋冬四季和二十四節氣的背景墻、宣傳畫、工藝美術作品中,學生不但被繽紛的色彩所吸引,而且能從色彩中鮮明地感受到時令的變遷,聯想到萬事萬物在四季中的變化。

2.中國色彩與美術教材的有機統整

要讓中國色彩在美術教育中滲透、扎根,最終還應回歸課程與教材之中,這也是將傳統文化融入美術教育的最直接方式之一。傳統文化涵蓋的范圍很廣,尤其是在藝術創作領域,根植于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在中國很發達。因此,將中國色彩納入藝術教育需要在課程內容上下功夫。

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滲透基于中國色彩的藝術創作理念,為美術課堂教學融入中國色彩的創作元素;其次,要對技法進行整合,在技法上學習過去的優勢,減少彎路;再者,教師可以在學生熟知的用色基礎上加以創新,特別是中國色彩與兒童畫用色的有機整合;最后,可以積極開展繪畫材料的整合,傳統的繪畫材料,如國畫顏料、毛筆等,現代的電腦繪畫、馬克筆、油畫棒等,將它們有機融合能帶來全新的創作方式,而且可以為學生提供新的創作靈感和視角,使美術教學的基礎更加牢固,目的更加明確,效果更加顯著。

3.中國色彩與校本課程的融合開發

學校還可以嘗試開展有延續性的中國色彩校本課程,將中國傳統色寫成美術課程故事,將中國色彩與兒童詩、國學、兒童畫等課程相結合。比如,在中國色彩美術課程故事中,結合二十四節氣,一期一主題,先觀傳統色,再從詩詞中識傳統色,并尋覓生活中的傳統色,最后繪傳統色手作。在“童繪黃白游”活動中認識黃白游,在“遇見中國藍”活動中認識竊藍、群青,再到“中國紅迎新年”認識朱櫻等喜慶顏色。每一期的美術課程故事,學生都在感知和創作中,提升了中式審美情趣。

不僅如此,我校還結合中國正五色,在春季學期開學第一課設計了五色課程:語文學科從“赤”“玄”入手,通過表示顏色的字與所含詞語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藝術特征。英語學科通過五色引出色彩和數量這兩個知識點,在色彩主題的英語小故事學習中掌握英文數字、顏色的表達。道德與法治課上引導學生觀察兔年郵票,從郵票的配色中關注五色,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五色傳統,探索正色、間色與不同朝代的國色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的運用,涵養歷史文化情懷。美術課上則通過精美的形象呈現,讓學生感受到中國色彩的詩意美,了解漢服的歷史演變和時代特征,并用五色設計體現中國色彩美感的漢服。

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不僅品味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在動手動腦中打開五感、激活思維,進行具身學習。中國色彩的滲透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中式審美。

綜上所述,學校藝術學科教學應當遵循傳統文化路線,積極運用傳統文化符號,實現文化輸出,培養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流藝術人才。為此,以中國色彩涵育中式審美的小學美術教育正邁出關鍵的一步。

[參考文獻]

[1]王瀟.關于實現高中美術教育審美價值的有效路徑[J].新課程

(中學),2019(10).

[2]段鵬.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學校美術教育[J].中國教師,2019(08).

猜你喜歡
審美素養小學美術
論動畫片的審美因素及對幼兒審美素養提升的價值
探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
中小學剪紙教學“三步曲”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運用影視音樂資源 提高學生審美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