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價值審思和基本遵循

2023-07-18 23:28張春光
關鍵詞:元宇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

張春光

摘 要: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相互映射與動態交互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具有虛擬與現實互嵌共生、數據與智能交織融合、線上與線下社交耦合等基本特征,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演進和發展指明了可行進路。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現實需要、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的時代吁求以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之義,需堅持以強化主流話語體系的導向引領、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完善思政工作協同育人機制為基本遵循,從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元宇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現代化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1]。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明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2]。在當前我國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數字中國建設的背景下,作為互聯網新興數智技術綜合集成的元宇宙及其所呈現的數字虛擬世界,其必將對建設基于現實物理空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和變革。因此,推進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實現現代轉型的時代吁求和必由之路。

一、元宇宙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也是元宇宙從概念走向流行的年份。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始于1992年國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這兩個概念[3]。人們可在“Metaverse”空間中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從本質上來說,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相互映射與動態交互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是互聯網技術進階的高級形態和人類數字化生存升級的高維空間,其基本特征主要是虛擬與現實互嵌共生、數據與智能交織融合、線上與線下社交耦合。

(一)虛擬與現實互嵌共生

元宇宙是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筑出的虛擬世界,是對現實物理世界中包括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的孿生仿真,也包括參與主體及其行為的孿生仿真,不同于傳統互聯網媒介的離散單一的信息傳輸交互,元宇宙是可實現時空統一的擬真世界,既可將數字空間直接投射于現實世界,又能將現實世界直接映射在虛擬空間。同時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甚至可創造出超越現實生活體驗的超自然空間,真正實現虛實世界“無縫切換”,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全新的社會實踐場域。

(二)數據與智能交織融合

元宇宙作為虛實世界高度互嵌、深度交互和融合共生的全空間數字生態,其所依托的是不斷迭代更新的數字技術作為技術參考架構,尤其是隨著包含5G、泛在網、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XR終端等在內的新一代ICT技術群的蓬勃興旺,大量催生出數據驅動型的應用場景,構建出云中統一的數據治理底座,徹底打破數據及技能孤島,真正做到軟件工具、算法基建和算力硬件的有機融合,推動物理世界數字化、數字世界智能化,帶來數據與智能相互融合的新趨勢,為元宇宙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撐。

(三)線上與線下社交耦合

在元宇宙生態空間中,參與主體在數字人技術的加持下,都可擁有虛擬化身(代理人),等同于“第二生命”,參與主體可通過“數字人”在元宇宙空間中產生與現實交感一致的社交行為,其虛擬身份和扮演角色在虛擬和現實世界切換中保持全面性和完整性。元宇宙空間的社交應用場景設計大多基于“強社交”概念,元宇宙中的社交也即當前傳統社交媒介的強化與升級,參與主體在元宇宙空間中可進一步脫離物理時空的限制,破除社交障礙約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廣地域、多類型的社交體驗,“形成線上與線下社交關系的深度耦合”[4],深刻變革和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場域環境、教育形式與師生關系。

二、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價值審思

元宇宙作為虛實相融、數智聚合形成的新型社會交往時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演進和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和道路,也成為其增強教育實效、促進現代化轉型,實現在“改進中加強”目標的必然選擇。

(一)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內在要求

1. 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元宇宙能夠借助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通過OMO模式(即Online-Merge-Offline),打通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前、活動中和活動后全場景的學情數據,并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的學習場景,重構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構建智慧學習環境,學生可以“更有效地開展基于虛實觸覺交互、情感交互、感知交互”[5]的沉浸學習、實景學習、仿真學習、循環學習和深度學習。同時,元宇宙能夠依靠智能技術綜合集成各類學科優勢,提供滿足學生德智體美勞多維度發展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場景賦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互動性、沉浸感與獲得感。破除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教育內容抽象化、教育模式單一化、實踐操作脫節化的困境掣肘,學生能夠依據自身的個性特征與認知風格實現自主學習與個性化學習,同時也能夠對學習場景和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創建與生產,既是知識吸收者,又是創造者,推動學生將追求全面發展轉變成“自覺自為”的現實行動,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富現實感的實踐試錯平臺,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真正實現自由全面發展。

2. 有利于增強學生社會認同。元宇宙所打造的虛實共生的三維空間泛在環境,營造出“去中心化”的社會關系形態,學生將通過“數字人”的虛擬化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實現“由第三人稱的對象化表征轉向第一人稱的主體化表征”[6],不斷平衡自我認知技能、完善自我認知結構,在此過程中,學生將經歷對自我身份角色的懷疑、印證、融合及互換的階段與過程。通過元宇宙提供的多元化社會交往、多樣化角色扮演和多樣化的生活體驗,不僅能避免學生陷入“圈層化”交往所導致的“信息繭房”“群體極化”等負面影響,強化社交對話,彌合觀點鴻溝,引導學生“破壁出圈”;同時能夠讓學生在元宇宙提供的不同場景的開放性、自主化、沉浸式的角色體驗和虛擬實踐活動中,產生強烈的在場感、參與感和真實感,引發學生強烈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鳴,賦予學生全新的“認知過程”和“身體經驗”,通過“真實我”和“數字我”的協調統一,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我身份與價值的認同。

3. 有利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在元宇宙所營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場域中,師生處于權級平等的位置關系,從時間維度上實現一體化接續教育,從空間維度上實現協同化聯合教育,從情感維度上實現互通化共情教育,打通課上課下、線上線下,并可借助元宇宙的智能技術不僅能夠共同搭建和構筑教育場景環境,同時能夠共同設計和生產教育內容,拉近師生身心距離,建立師生信任關系和情感鏈接,有效彌補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性弱、共情感差、引領力低的缺陷,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注定性,思政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是思想政治教育虛擬教育場景氛圍的塑造者、教育課程活動的設計者、教育目標和價值導向的把關者,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的思想引領、軟性的價值塑造和隱性的文化熏陶的育人目標,真正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二)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的時代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實現由傳統模式向現代類型轉化的過程。元宇宙時代背景下,促進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轉型的內在驅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提升先進性、開放性和科學性的客觀要求。

1. 提升先進性。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將元宇宙時代先進的信息技術、科技手段、創新思維等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符合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規律與特點。不僅能夠廓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僵化滯后的思想觀念、技術手段和方式方法,還要充分發揮元宇宙的前沿技術與應用程序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最大化汲取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充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最優化拓展其傳播載體和技術手段,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價值塑造和情感互動等,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保持與虛實共生的教育生態環境相適應,與數智交融的現代科技水平相匹配,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現實需求相契合,進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針對性與實效性。

2. 增強開放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開放性系統,其內部諸要素之間與社會環境和其它工作系統之間存在著互相緊密聯系、互相影響作用的關系。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內在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元宇宙空間開放的視野、世界的范疇、時代的背景為參照系,提升自身現代化水平。元宇宙徹底打破了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理時空限制,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場域從剛性封閉系統向柔性開放系統的流變轉型。元宇宙可通過技術終端實現多元育人主體力量跨時空的協同發力,塑造集合社會、學校、家庭等于一體的“全方位、復合式、立體化的育人網絡”[7],解除傳統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各主體之間“散兵作戰”“各自為政”的局面。同時,進一步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賦予了教育內容的無限傳播和教育場域的無限延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同時作用發力和教育內容的持續更新發展,始終保持元宇宙教育生態系統中思想政治教育持久的生命力。

3. 突顯科學性??茖W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元宇宙借助算法層的資源抓取與運用、數據的運算與分析、用戶的追蹤與畫像等編制功能進行數據驅動的有序管理,不僅可以充分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情感波動、行為表現的狀態和變化規律,實現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成長軌跡、思想嬗變與價值塑造的可視化,形成可觀、可測、可控的全過程的科學的動態監測系統,而且可以借助元宇宙虛實共生的敘事方式和場域環境,為學生營造出更加鮮活生動包含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等在內的全方位的科學的教育培養過程,同時還可以依托元宇宙實現多元主體參與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評價主體群,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動態性和發展性,聚焦教育目標的達成度、教育價值的實現度和教育效果的滿意度三個方面的評價標準,建立集思想政治教育實施者、參與者以及社會第三方共同參與的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形成強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科學性。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之義

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在豐富資源形態、拓展載體渠道、重構場域環境等方面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動能,成為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大增量的重要力量。

1. 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形態?,F實世界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具有存在方式的共生性、生成方式的多元性和作用方式的多維性特征,元宇宙空間所搭建的虛擬世界,可對現實世界進行等比復刻與摹寫,現實世界所擁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可同步遷移與投射在元宇宙虛擬場域中,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其自身所具備的特點、價值與功能,如具有存在方式共生性的生活資源、環境資源等,能夠消除學生在虛實世界互換中產生的頓挫感和落差感,同時又能滿足學生教育的延續性和連貫性的需求。同時,元宇宙依托數字孿生仿真和模型建構等技術可實現對多維空間的碎片化、零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再造與重組,生成全新的資源種類與形態,最大化發揮其教育功能。處于元宇宙空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與客體,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使用者,又是開發者與創造者,能夠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現實需要,及時有效地開發和建設資源,極大程度地豐富和擴展了資源的類型與邊界,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提供有力支撐,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竭動力,從而使開展“精準思政”和“智慧思政”成為可能。

2.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渠道。依靠元宇宙的科技賦能和平臺支撐,構筑線下線上全方位的育人空間,進一步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渠道。一方面,依據學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方面的成長與發展需求及偏好,元宇宙能夠借助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捕捉和采集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表現和反饋出的面部表情、語言動作、肢體行為和情感波動等數據,并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學習過程、學習績效等的綜合動態描摹,進而呈現出學習者的學習畫像和知識圖譜,并借助神經網絡和模糊系統等算法模型,可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場景的私人訂制、教育內容的個性推送、教育方法的精準應用。另一方面,憑借虛擬現實技術和人機交互設備,師生可突破物理世界的時空限制,創造出高仿真度的虛擬課堂、虛擬社區、虛擬學校、虛擬實驗室等空間,開發出承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內容的沉浸感、互動感、現實感強的課程、活動等載體,讓學生在具身性和能動性的沉浸學習和思想實驗中獲得開放式和超越性的感知體驗和價值塑造,在形成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

3. 重構了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元宇宙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技術賦能的同時,深刻改變了其活動的表現形式和空間環境,為思想政治教育構建了一個虛實互滲的全新空間和場域。思想政治工作者通過科技賦能,實現虛擬場域與現實場域的雙空間互換,同步建立起統合各類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隊伍和育人資源的思政共同體,打造出貫穿學生大學生涯成長全過程,從學?!靶≌n堂”到社會“大課堂”全方位的多維空間聯動的立體式“大思政”教育生態圈,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全員在線、全位連接和全程交互成為現實。同時,在元宇宙空間,在可視化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場域中表現出的思想動向、情感狀態和行為傾向變化以數據形式映射在大數據系統,供思想政治工作者分析研判并生成規律性認識,實現實時感知、智能識別、綜合預警,幫助思政工作者開展目標更為明確、方法更為得當、措施更為精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精準化、智慧化、科學化。

三、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基本遵循

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樣態,仍舊處于實踐探索階段,必須始終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價值旨歸,嚴格遵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本質規律,著力強化主流話語體系的導向引領,全面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不斷完善協同育人工作機制,以此構成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基本遵循。

(一)強化主流話語體系的導向引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其本質是“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和灌輸”[8]。元宇宙所創設的“去中心化”的教育場域環境和社會關系形態作為新生事物對青年學生產生了較大吸引力,但由于青年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和缺乏對信息的判斷甄選能力,容易被錯誤思潮裹挾影響導致價值觀念偏狹,這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提出了拷問,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內在地要求強化主流話語體系的導向引領,要以元宇宙技術文化為手段重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

一要明確政治方向。元宇宙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所關涉的主流意識形態內容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9],構建元宇宙空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之維,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要警惕西方價值觀的滲透,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假借元宇宙推行新型“數字殖民”統治的企圖,擺脫“普世價值”思潮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侵害銷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二是要強化精準供給。既要根據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所處的發展階段和面臨的新形勢,不斷植入反映時代發展的新理念,又要借助元宇宙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學生個性化的思想動態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和研判,圍繞學生現實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搭建分眾化的主流話語體系,充分運用綜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維感官互動和開放式、自主性、沉浸式的角色體驗和虛擬實踐,構建主流話語體系的多模態呈現方式,同時積極跟進學生反饋結果,進行效果評估,根據反饋和評估結果對呈現方式進行更新升級和迭代發展,推動內容供給實現精準化、精細化、精致化,進一步擴大主流話語體系對學生的影響力、接受度和獲得感。

(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

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并非將元宇宙的工具設備和技術手段簡單地“嫁接”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是為其擺脫傳統物理世界的時空限制,開展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廣范圍的研究與實踐提供無限可能。因此要通過進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的邊界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責任習慣的養成,推動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

一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環境的邊界。充分運用元宇宙虛擬仿真、數智融合等技術手段,實現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全映射關系的有機互鏈,打通現實世界的真實性感知和虛擬世界的具身性感受,進一步擴充元宇宙的敘事空間,延伸提升人機融合的臨場感、沉浸感,創設出平行于現實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更富有感染力和親和力的互動教學場域和實踐場域,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學習、文化體驗、道德實踐和價值體悟中,最大限度地排除外部復雜環境的干擾及非主流意識形態的侵蝕,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道德判斷和價值取向。

二是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責任習慣的養成。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參照系,構建元宇宙空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范式和社會習俗。把現實場域中正確的思想共識、價值認同和道德實踐引入元宇宙空間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體系范疇,教育和引導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多維主體在元宇宙空間只有將現實世界的社會公序原則和道德倫理作為原則規范,才能使“這類思想、感知和行為的自由產生成為可能”[10],進而生成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為關鍵要素的責任習慣,重塑元宇宙空間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環境和氛圍。

(三)完善思政工作協同育人機制

基于元宇宙的科技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遠遠超越了現實環境中學校教育單一主體的范疇和局限,形成了多維主體育人關系在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全域覆蓋的社會空間。因此,充分發揮人機協同共育功能,構建多維主體協同育人機制,推動形成“人機協作的數據驅動和人際協同的經驗組織”[11]“雙輪驅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態是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充分發揮人機協同共育功能。元宇宙憑借其虛擬仿真、人機交互、沉浸教育等信息技術,為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以及作用發揮帶來深刻變革,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理論灌輸、知識傳授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和傳統優勢讓渡給交互強、體驗好、效率高的先進智能設備,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從重復、機械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其著眼于元宇宙時代學生成長發展所呈現的現實特點和情感去求,更為精準有效的學習掌握元宇宙智能教育技術,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實效。同時,“人機合一”的育人模式能夠有效克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載體單一、對學生思想動向精準把握欠缺以及教育效果評價反饋遲滯等技術問題,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跨時空、高時效、低延遲的技術支撐和數據保障,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能。

二是構建多維主體協同育人機制。元宇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其關鍵在于高校需要建立能夠貫通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多維主體協同育人機制,明確現實世界的育人主體和虛擬世界的育人主體之間屬于“協同共生”而非“互為競爭”關系,實現自身從單一專注的“教育執行者”向“分布式社會化協作的組織者”的角色轉變。一方面要推動高校內部建立包括全體師生員工在內的涵蓋平臺建設者、技術開發者、內容生產者等全員參與的整體系統協同育人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協調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等共同參與的協同育人機制,塑造學校內部和外部、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等覆蓋全領域的育人網絡,推動實現多維主體有效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共建、內容共創、資源共享、過程共治、效果共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態。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1-07-13(001).

[2] 中辦國辦印發《意見》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N].人民日報,2022-5-23(001).

[3] What Is The Metaverse In Snow Crash?[EB/OL].[2021-11-05].https:Metaversio.io./what-is-the-metaverse-in-snow-crash.

[4] 方楠.元宇宙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4(6):97-104.

[5] 王運武,王永忠,王藤藤.元宇宙的起源、發展及教育意蘊[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2,36(2):121-129+133.

[6] 溫旭.VR 技術賦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應用[J].思想理論教育,2021(11):88-93.

[7] 石磊,張笑然.元宇宙: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場域[J].思想教育研究,2022(3):36-42.

[8]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1.

[9] 劉炳輝,王鑫林.元宇宙技術賦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風險及規避策略[J].理論建設,2022,38(4):60-67.

[10] [法]皮埃爾·布迪厄.實踐感[M].蔣梓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76.

[11] 馮剛,陳倩.解構與重構:元宇宙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其應對[J].探索,2022(3):166-175+2.

猜你喜歡
元宇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
元宇宙中的“孤兒們”?
“元宇宙”照出互聯網浮躁(點評)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