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2023-07-18 12:51王新建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實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學語文

王新建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國家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和優化,在教育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用合適的方法把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學兩者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顯著提升學習的效果。為此,文章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作為重點,展開探討,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課程開展的意義及價值,提出可行的一些建議和方法,以期促進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渠道,扎實的審美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大有裨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開發學生思維,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因此,探討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顯得尤為重要。

一、情感教育的理念及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的理念

在知識教育中,情感教育是一個已經超越知識教育的價值理念。而情感教育的基本方式就是以人為本,將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情感聯系體現出來。因此,情感教育不僅標志著人類思想的提升,而且還可以體現出教育的發展。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階段的任意一門課程,其所包含的知識點以及實踐技能,都必須要以情感教育作為依托。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做到以人為本,不僅要培養學生各種知識技能,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學生對祖國和人民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只有將學生的情感挖掘作為前提,再依據各個學生的興趣以及特點來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才能既讓學生學習到知識,又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二)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調節學生情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性格特點,逐漸滲透情感教育,與學生不斷進行交流,熟知學生內心想法,促使情感教育充分發揮作用。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并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不斷引導學生的心理狀態,調節學生情緒。

2. 激發學生情感

適當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為之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要保證情感教育能夠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 強化學生審美

正常情況下,小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時會接觸較多的課內外知識,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能正確判斷事物。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情感教育,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中,感受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還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大多數語文課本中都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從各種文章中也能夠找出作者所采取的抒情方式。例如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這就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諸多的情感教育的素材。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讓學生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與掌握課文的內容與含義,才能夠讓學生在課文中發現美、感受美。

(二)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包含著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及人生哲理,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小學語文又能夠較好地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中的文章向學生展示出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學生不但能夠較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夠對作者的個人信念以及個人情懷有所感悟。這便能幫助學生形成較為健全的人格,學生的個性也會被培養得極為良好。

(三)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陳舊,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體現出來。很多教師受到我國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語文教學的目標以及任務,就只是讓學生了解課本中的知識點,參加相關的考試即可。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來說,不但枯燥無味,使學習成績無法被提高,也會特別容易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有所降低。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則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情感教育能夠較好地改善課堂氛圍,學生的個人情感以及情緒也會被較好地體現出來。這就能夠使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互動有所加強,教師也就能夠明白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情感教育不但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效率有所提升,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所增強,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出主觀能動性。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加以完善,不僅可以為今后在語文課堂上融入情感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而且還可以讓教師贏得學生的信賴,使情感教學的效果有所保證。因此,當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實際的課堂活動時,只有增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才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對情感教育課程的興趣,才能夠使情感教育的效率以及質量有所提升。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的最后十分鐘,組織學生將個人的經歷分享出來。學生所分享的經歷可以是開心的、難過的、生氣的等。這樣可使教師對學生更加了解,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這也無形中讓情感教育得到了實施。除此以外,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時保持樂觀向上的教學態度。當某個學生表現較好時,教師應及時地給予表揚;當某個學生犯錯后,教師也不應該一味地指責學生,而是應該對學生的錯誤加以引導,讓其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教師也應該正確告訴學生到底要怎么糾正這個錯誤。

(二)利用教學內容把握住情感表達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并沒有特別復雜的內容,學生只需要掌握漢字、句子、寫作的方法等,因此小學生能夠較為容易地理解課文中的意思。盡管如此,小學語文課本中課文的類型,其選擇的范圍比較廣泛。例如,課文中會有描述家庭的,也會有歌頌祖國的等等。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情感內容做到深入挖掘,在對學生進行講解時也應該選擇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到課文中所蘊藏的情感,才能使學生將自身的情感帶入其中。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時,作者著重想表達出雷鋒舍己為人,幫助他人的精神。這就能夠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講述在平時生活中怎樣做才能算真正的幫助到別人。這種情感教育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自身的情感世界有所豐富,也可以培養出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品質。

(三)讓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我國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編寫人員所選擇的文章都是極其生動形象。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讓學生聲音洪亮、富有感情地朗讀一篇課文,不但能夠使學生對文章有初步的認知與理解,也能夠從中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出的感情。學生能夠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方式,陶冶自身的情操,教師也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深化。例如,在學習《丑小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到文章的大致內容。當學生閱讀完畢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說出對這篇文章的感悟。由于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童話故事,所以當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時,就能夠感受到文章中丑小鴨的心情。比如,跟其他鴨子外表不一樣時的自卑心情,最后變成天鵝時的高興心情等等。之后,語文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做好總結歸納,告訴學生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能光看外表,要有一顆赤子之心。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便能較好地理解到作者想要具體表達出的真實情感。

(四)利用詩詞學習為學生開展情感教育

雖然小學語文課本中所選取的古詩詞都比較簡單,但小學語文教師依然需要對古詩詞中的重點內容加以引導,學生才能夠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古詩詞中蘊藏的情感含義。例如,在學生學習《靜夜思》這篇詩時,正文篇幅只有二十個字,教師僅需向學生講解其中個別漢字的含義,學生便能夠理解到這首詩字面上的意思。比如,“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教師要告訴學生這個字并不是單指睡覺的床,而是指的是井欄、井口等等。又比如,“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教師要告訴學生這個字的含義為好像、可能。但若小學語文教師只是單純地為學生講解字面意思,學生就不能較好地理解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含義。這就會使情感教育無法真正融入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因此,當小學語文教師遇到這種情況之時,首先要帶領學生將這首詩富有情感地朗讀,這樣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的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手法。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為學生講解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這樣能使學生較好地感受到作者在詩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而明白作者是思鄉情切,才會有感而發。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使學生對我國古詩詞文化中的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所提升,也可以使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得到較好的發展,從而學生也就能夠從中獲得啟發,成長為一個具有豐富情感世界,生活態度積極樂觀的人,為學生后續的健康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五)拓展課堂教學

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要求學生適當進行課外閱讀,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增加閱讀量,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拓展閱讀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將學到的語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實踐能力。另外,教師要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學會尊重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閱讀能力合理布置閱讀任務,開展針對性的教學,確保學生能夠按時完成任務,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如開展《匆匆》一課教學時,教師要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散文閱讀,讓學生發現散文的魅力,并且熟知散文與其他類型文章之間的差別,引導學生進行適當寫作。

(六)父母言傳身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一項較為艱巨的任務,教師可以加強家校聯系,讓父母認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日常行為會對孩子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直接決定孩子的學習情況。由于很多父母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不能認識到自身言行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進而不能充分發現孩子的語言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向家長闡明自身行為對學生發展的意義,讓其言傳身教,使學生對書本產生興趣,熟知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全身心投入文章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經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改變對語文的看法,逐漸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能使教師的情感教育充分滲透到實際語文教學中。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情感教育是重中之重。只有小學語文教師將情感教育合理地融入日常教學中,才能夠培養好學生的情感認知以及情感表達能力,才能夠為國家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務必要改善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把握好課本中的情感表達,并讓學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再利用對古詩詞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唯有從各個方面來增強情感教學的有效性,才可以將情感教學切實融入學校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才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營造出一種良性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朱燈泰,黃刊,黃介君.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實施策略[J]. 教育界,2021(08):20-21.

[2]關秀.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分析[A]∥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205-1206.

[3]石羽.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 新課程,2020(43):235.

(責任編輯:淳 ?潔)

猜你喜歡
實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學語文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