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微調穩中有進,聚焦素養考查能力

2023-07-19 01:05張艷
中學生物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長句選擇題分值

張艷

摘要 對2023年老高考新課標四省聯考生物學適應性測試卷試題特點進行分析歸納,為高三生物學教學和優化復習備考策略提供建議。

關鍵詞老高考新課標素養試卷結構備考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2023年,黑龍江、吉林、山西、安徽和云南五省高考考生將使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參加老高考,為加強教考銜接,實現平穩過渡,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了適應性測試卷(以下簡稱“適測卷”)。除山西省外的其他四省于2月23日和24日進行了四省聯考。教師針對理綜試卷中生物學試題的變化進行分析,為高三生物學教學和優化復習備考策略提供建議。

1 試卷結構及分值分布

2023年老高考新課標適測卷生物學試題在理綜試卷中占90分。試題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選擇題6道,每題6分,共36分;非選擇題5道,均為必做題,內容包括必修模塊和選擇性必修模塊,共54分。與2022年全國乙卷相比,適測卷不含選做題,題量為11道,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總分不變,5道非選擇題位于理綜卷卷末,各試題的分值相應有所調整,見表1。

2 試題分析

從整體看,適測卷延續了以往高考全國乙卷命題的特色,但穩中有進。試題充分體現應用性和創新性,注重考查學生的核心價值、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尤其突出考查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

2.1突出主干知識,凸顯素養立意

教師通過統計適測卷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考點分布及各模塊分值,發現考查內容均為主干知識,見表2與表3。必修模塊共53分,占比58.9%,選擇性必修模塊共37分,占比41.1%。其中,必修1模塊分值較多,必修2模塊與選擇性必修1模塊分值相當,選擇性必修2模塊只有一道選擇題,分值較少,選擇性必修3模塊12分,與2022年全國乙卷選做題的15分相比,這一模塊分值略有下降。此外,5道非選擇題并未涉及5個模塊,缺少對選擇性必修2模塊的考查。

2.2強化概念理解,夯實學科基礎

概念是一門學科的精髓,新課標的三級概念體系凝聚了學科的核心教育價值。適測卷繼承了高考命題對基本概念的考查傳統,聚焦概念內涵和外延的準確理解。例如,第1題簡單直白地考查核糖體結構、功能及分布;第6題創設控制某植物紅花/白花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 A/a 的問題情境,多層次考查學生對基因頻率的理解程度;第32題展示了動物離體神經纖維不同區域膜內外的電位變化示意圖,考查學生對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產生的原因和傳導方向的理解。

2.3深化探究能力考查,彰顯學科特質

生物學知識體系是建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之上的。適測卷加強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生物學的學科特質。例如,第2題在教材實驗的基礎上,創設甲、乙、丙三組新的實驗情境,考查學生從曲線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有關酶促反應中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的理解;第31題選取A、B、C三種蛋白樣品,給出培養后細胞內三種樣品蛋白的含量和X 細胞活力的實驗結果,考查學生選取自變量和根據折線圖判斷實驗機理的能力;第34題設計實驗驗證光合作用釋放的 O2來源于 H2O 而不是 CO2,考查學生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設計實驗的能力和對教材科學史中經典實驗的掌握程度。

2.4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強調學有所用

試題結合生產生活的真實情境,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體現了學以致用和知識的價值。例如,第4題以生活中常見的過度緊張導致手足發涼的現象為切入點,考查自主神經系統中交感神經的作用與皮膚血管舒張收縮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明確人體生命活動現象背后的生物學基礎;第33題以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水稻的雄配子育性為問題情境,考查細胞核基因和細胞質基因的基本概念及遺傳基本規律在育種中的應用,突出理論聯系實踐。

2.5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滲透責任擔當

社會熱點問題是激發學生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良好載體。生態學內容歷來是高考試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第5題以碳循環不平衡導致全球性的厄爾尼諾現象為問題情境,全面考查學生對生物群落中碳的利用、溫室效應產生原因、工業化對碳循環的影響及光合作用固碳率的理解,引導學生關心碳循環,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使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此外,第31題以能專一性地抑制人核糖體功能的細胞毒素A為例,分析癌細胞的相關代謝過程,引導學生探索治療癌癥的新思路,發展學生為民造福的社會責任感。

3 復習備考策略

3.1理性看待成績,做好心理疏導

2023屆高三學生,始于疫情,終于疫情,高中三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線上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心理狀態受到較大沖擊。高三下學期線下開學不久,一輪復習剛剛結束時,學生就參加了適應性測試。根據黑龍江省部分地級市四省聯考的成績分析報告發現,學生成績兩級分化現象嚴重,部分學生成績不夠理想,可能會產生心理負擔,教師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疏導。

3.2融會貫通,建構模塊間知識體系

適測卷生物學試題綜合性強,包含同一模塊多個章節間及多個模塊間的綜合內容考查。例如,第1題關于核糖體的敘述中,A、C、D選項涉及必修1內容,B 選項涉及必修2內容,體現了必修模塊間的綜合考查。第3題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光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A、C選項涉及必修1內容,B、D選項涉及選擇性必修1內容,體現了不同模塊間的綜合考查。由于必修1和選擇性必修1的學習時間間隔長,知識跨度大,有較強的干擾性,因而學生得分率不高。教師應幫助學生歸納、整理分散在5個模塊中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圍繞一個主題以思維導圖或概念圖的形式建構知識網絡,便于學生遷移應用。

3.3 重視新增內容,銜接新舊教材

高中生物學新教材全面對接新課標,繼承、合并和優化了原模塊的整體框架,除部分生物學術語更為嚴謹外,知識體系也有調整,各模塊內容均有所增加,新增內容如ATP為主動運輸供能的機制、表觀遺傳、生物進化的證據、自主神經系統、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等,這些新增內容為高考命題提供了新的視角。適測卷11道題中的第3題、第4題和第33題就分別涉及了光敏色素、交感神經和細胞質遺傳等新教材新增內容。教師需要做好對教材新增內容的梳理,通過專題復習強化學生的深度理解。

3.4 統籌規劃,做好實驗專題突破

實驗題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學生的失分點。學生能否將學到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實驗情景或相關的探究實驗中,是高考對學生實驗能力考查的具體體現。適測卷表現出加大實驗考查力度的趨勢。選擇題第 2 題由以往考查科學史中的相關知識點變為靈活考查實驗的科學思維。非選擇題有 4 道題直接或滲透隱含地考查學生的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溯因推理能力。教師要優化實驗復習策略,深入剖析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和科學史中的經典實驗,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和操作步驟等;通過歸納實驗中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強化學生在實驗題高考趨勢方面的訓練,幫助學生以不變應萬變。

3.5 重視規范答題,培養長句表達能力

高考生物學試題強調能力立意,尤其注重考查學生的長句表達能力,在非選擇題中,部分設問要求學生用一句或者多句文字進行描述和分析。長句表達考查學生思維推理的科學性、邏輯性和全面性。2022年全國乙卷包含5個長句表達,適測卷5道非選擇題中除第 33 題外均含有長句表達的填空題,涉及2個判斷依據題、4個分析原因題、1個設計實驗思路題及 1 個闡述相關作用題,共 8 個長句表達填空題,占比較高,這也是教師和學生認為此次適測卷難度較高的原因之一。答題過程中,學生暴露了較多短板,如邏輯結構不清、思路混亂、跨步答題、詞不達意,甚至答錯位置等。教師在復習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訓練,針對不同類型的設問來提高學生長句表達的準確性和全面性。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猜你喜歡
長句選擇題分值
一起來看看交通違法記分分值有什么變化
單項選擇題狂練
數列選擇題精選精練
例說速解選擇題的幾種有效方法
按病種(病組)分值結算:現狀、做法和評價
十種妙招握在手 破解選擇題無憂
吼唱在關中大地上的“秦腔”——論小說《白鹿原》中長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韻味
宿遷城鎮居民醫保按病種分值結算初探
英語長句譯法新探
——意群—動態對等法
長句變短句方法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