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發展歷程

2023-07-20 03:53黃蓉
今古文創 2023年25期
關鍵詞:民本思想德政

【摘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本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中國,民本思想由來已久,源遠流長。從“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到“重民輕天”到“民貴君輕”這樣的發展歷程,開啟了先秦時期民本思想的先河,孔子的“仁”“禮”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荀子的民水君舟論則構成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完整體系。

【關鍵詞】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德政

【中圖分類號】B2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5-005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5.017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敝挥凶繁舅菰?,才能夠繼往開來,中華文化不絕如縷,薪火相傳,歷史的發展昭示了一條顛撲不破的鐵律,人心向背,德政興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是國家的根本,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本德政,福澤后人。

一、先秦民本思想的發源

(一)遠古時期的民本思想

據史料記載,遠古時期就已經能夠找到民本思想的初期形態,不過這些思想主要是以三皇五帝的神話傳說為載體。人們對三皇五帝的記錄,開啟了由神話故事向民本思想的轉化。[1]這些神話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比如神農氏嘗百草、女媧補天、燧人取火、炎帝耕播等,說明了上古先民為了部落的生存發展,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探尋能夠改善生存的辦法。雖是一些神話傳說,但是也說明了人們對上古時期能夠找到民本給予肯定?!翱嗣骺〉?,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保ā渡袝虻洹罚﹫蚯谡勖?,治理天下萬民,設“欲諫之鼓”傾聽民眾之聲,在劉向的《說苑·君道》中提道:“堯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眻蛐膽烟煜?,用心關注貧苦百姓,了解百姓生存與疾苦,任用部落中德才兼備的人,明察是非,推賢讓能,把自己放在了“民”的位置,與“民”一起治理天下,管理人民,體現了“民就是本”,后經過考察禪位于舜。舜來自于“民”,服務于“民”,以“民”的利益為出發點,“食哉惟時!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保ā渡袝に吹洹罚┧词株P切百姓衣食生活,認為衣食之事是黎民的根本大事,讓棄主持農業,教導百姓種植莊稼,任命棄施行五常教育,并注重寬厚,舜愛護臣民,為人親厚有德,后來禪位禹?!暗挛┥普?,政在養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保ā渡袝ご笥碇儭罚┯碚J為要厚待民眾,使老百姓過得更好,因此一生致力于治理水患,治水是當時最大的國計民生。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做斗爭,汲取鯀治水失敗的教訓,總結先輩治水經驗,采用疏導的方式進行治水,耗盡心血與體力,不顧個人得失,常年與民眾一起奮戰,三過家門而不入,真正做到“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保ā渡袝ご笥碇儭罚┻h古時期,那些為民辦好事,德高望重者才能夠得到“民”的認可,成為公認的新統治者,他們仿佛是為民而生,堯舜禹的故事都體現出一種以民為本的情懷。

(二)夏商周時期的民本思想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性質從原始氏族部落轉變為階級社會的新發展階段,中國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出現,禹傳位于子啟,此后便由禪讓制轉變為世襲制,從此便開啟了“家天下”的先河。啟建立夏朝,第一個繼承王位的太康,貪圖享樂,沒有德行,昆弟五人作歌告誡:“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保ā渡袝の遄又琛罚┱f明君王為政要以民為本,明確地提出了民本。隨著王朝的更迭,統治者越來越意識到“民”的重要性??v觀商朝五百多年的歷史,能夠歷時如此之長,與統治者重民密切相關,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教訓,廣施仁政,深得民心,伊尹告誡君王太甲曰:“民罔常懷,懷于有仁……德惟治,丕德亂。與治同道,罔不興?!保ā渡袝ぬ紫隆罚?,盤庚曾說:“施實德于民”(《尚書·盤庚》),實行德政,不輕視民眾,政權最終亡于紂,也是因為喪失民心。

周朝是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朝代,總結夏商的經驗與教訓,周朝的統治者從商朝滅亡的悲劇中體會到了,民心向背對政權及統治的威脅,在戰爭中,民心所向和百姓的支持起著重要的作用?!懊裰?,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保ā渡袝ぬ┦摹罚┲饾u產生了“敬天”“保民”“明德”的思想,當時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周公已然認識到民眾的力量,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刑慎罰”的敬天保民思想。[2]“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保ā渡袝ぞ普a》)周人把民心、民情與天命聯系在一起,從民情查天命。民情、民心實際上是統治者合法性的重要來源與依據。周公告誡年少的周成王:“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保ā渡袝o逸》)此后,周成王謹記周公告誡,“徽柔懿恭,懷保小民,惠鮮鰥寡?!保ā渡袝o逸》)為政勤勉,不貪圖享樂,了解民意,體察民情,同情百姓。周公深知夏商之諫,努力安民保民,實施德政。

自夏商周以來,統治者清楚地意識到,民心便是天命所在,民眾決定國家興亡,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歷史和現實的斗爭中,統治者看到了民眾的巨大力量,這是時代發展的潮流,要求統治者重視人民。這為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家們思考處在社會底層以及戰亂中,受剝削和受壓迫的民眾奠定了基礎。

二、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思想大變革大發展的時期,諸子百家爭鳴,諸侯割據混戰,戰爭極其頻繁,民眾生活在戰亂之中,統治者對待人民的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儒家思想家們也在思考,而其中孔子、孟子、荀子認為統治者的責任是要施行仁政,重視民眾,才能夠得到民心,維護統治。

(一)孔子的民本思想

孔子所處的時代為春秋末期,在禮壞樂崩的時局下,時代對士人是十分的寬容,而對百姓卻極為苛刻。儒家創始人孔夫子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對時局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對民眾流露出深深的同情??鬃舆M一步把西周時期的“德”思想轉化為著名的“仁”的學說。[3]他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與“禮”,用道德和周禮來治理國家,主張為政以德、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等主張。在政治上,孔子認為要德禮為主,政刑為助?!盀檎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保ā墩撜Z·為政》)指出道德在政治中的主導作用,對統治者提出了道德層面的要求,為政者首先應該樹立道德榜樣,用道德的力量來維護社會的穩定,同時指出統治者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保ā墩撜Z·子路》)在孔子看來,統治者是需要通過德政來使民心歸之??鬃诱f:“所重:民、食、喪、祭?!保ā墩撜Z·堯曰》)意思是一切以人民為重,糧食、喪禮、祭祀則在其后??鬃犹岢鼋y治者要為人寬厚,并且勤于政事,做出政績,才能“君子信而后勞其民?!保ā墩撜Z·子張》)百姓才能夠擁戴統治者,而且不能失信于民,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保ā墩撜Z·顏淵》)孔子說:“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本”,“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保ā抖Y記·緇衣》)指出君不是萬能的,而是依民而立、因民而生的“君民觀”。

孔子民本經濟思想的基本要義是惠民、富民。[4]富民安民的同時積累社會財富,才能夠達到國家安定和社會興旺?!肮澯枚鴲廴?,使民以時?!保ā墩撜Z·學而》)節約用度,注意不誤百姓農時這些都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民與君是相輔相成的。民富則安,社會因此而穩定繁榮。國君的財富與老百姓是相關聯的。百姓如果有較好的收成,那么上繳給國家的稅自然也不會少。魯哀公向孔子問政,孔子曰:“薄賦斂則民富,無事則遠罪,遠罪則民壽?!保ā墩f苑·政理》)可見,孔子本人反對苛政暴政欺民、反對苛捐雜稅壓民,他抨擊殘暴統治“苛政猛于虎”(《禮記·檀弓》),主張愛民、重民、恤民、貴民、養民、敬民。

孔子尊崇周禮,“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保ā墩撜Z·八佾》)孔子認為,國家之目的不能僅滿足百姓的衣食,也需有內在追求——美善之品性和行為。在富有的基礎上進行教化,君子樹立修身立德的榜樣。所謂“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保ā墩撜Z·雍也》)教化是孔子民本中的重要體現。教化的方法主要有兩個:一則是做到以身作則;二來做到以道誨人??鬃颖容^注重前者??鬃釉唬骸罢?,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保ā墩撜Z·子路》)統治者要以身作則,守信于民??鬃酉虮娙顺ㄩ_大門,他打破周王朝,多年沿襲的官學傳統,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學杏壇,面向平民大眾的開放式學校,孔子要把廟堂之上,正在衰落的“禮”,傳播到村野民間,知識不再是貴族獨享的特權,孔子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無論出身貴賤,稟賦高下,都應該獲得受教育的平等機會??鬃映痔煜職w仁思想,但也明白現實與理想之差距。天下之民并不是人人能夠遵從教化,國家法令刑罰也是不可或缺的?!暗乐哉?,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ā墩撜Z·學而》)所以,孔子認為,應擴大教化之效用,縮小政刑之范圍。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此時的中國,正處在歷史上第一個大分裂時期,周王室名存實亡,經過曠日持久的爭霸和兼并,春秋初期一百多個諸侯國到戰國時只剩下二十多個。孟子作為儒家的繼承者,堅定不移地捍衛和發揚儒家學說,對孔子推崇備至,自然也就繼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他將孔子的“仁”,發展成“仁政”,認為執政者應該親民,主張行仁政。

孟子在性善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仁政王道。孟軻言辭激烈,是為了傳播一個平和溫暖的理想,他將孔子的一個“仁”字發展成切實可行的政治方法“仁政”,主張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這樣的仁心治理國家,孟子認為執政者應該親民,善待百姓,順應民意,與民同樂,唯有得民心才有可能得天下。因為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對于國家的興亡盛衰起著決定性的作用。[5]所以他主張“民貴君輕”,在(《孟子·盡心下》)中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人民、君主、國家三者之中,以民為最貴最重,其次是國家,最后才是國君,可見孟子貴民輕君。孟子認為夏桀、商紂亡國的根本原因是失民心?!拌罴q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保ā睹献印るx婁上》)指出民心對于當政者的重要性,“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保ā豆茏印つ撩瘛罚┲卫韲以谟诘玫饺嗣竦闹С?,贏得民心。希望君王能夠以“不忍人之心”來行“不忍人之政?!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同情人民的疾苦,這也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憐憫與關懷。

經濟上主張制民之產,保護工商。仁政的基點就是要人能生活下去?!懊骶泼裰a,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t德的君王要給子民土地,順應時令,保證農耕,解決人民的基本生存問題,才能做到“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否則“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ㄟ^輕徭薄賦來安定人心,調動生產積極性,穩定社會,“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上》)同時保護工商,“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

孟子認為國家要興辦學校,教民育民,讓更多人學習文化知識。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保ā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教育是政治統治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民眾得到很好的教育,從而才能夠“得民心”。孟軻繼承了孔子“富之教之”的思想,主張解決生存問題之后,對民眾進行精神教化,就是滿足百姓“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后,進行“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使人能夠“明人倫”,尊老愛幼,守望相助。

(三)荀子的民本思想

作為稷下學者的荀況,非常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以及各個學派的學說,并不排斥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也不偏信儒家先輩的觀點。荀子的民本思想綜合了各家的思想,同時對儒家民本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發展,“禮”是其民本思想中一個最大的特點,同時提出了著名的民水君舟論。

在君民關系的問題上,荀子提出了他的認識,不僅認為“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保ā盾髯印ご舐浴罚┮簿褪钦f上天設立君主是為了民眾,而且認識到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保ā盾髯印ね踔啤罚┲赋隽嗣袷蔷髻囈源嬖诘幕A,也承認了民的力量能夠推翻君主?!肮示苏?,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荀子·王制》),所以君主想要國家大治,社會安定,必定是建立在民眾安定的基礎上?!靶薅Y者王,為政者強,取民者安,聚斂者亡?!保ā盾髯印ね踔啤罚┚髦卫韲易钪匾氖敲裥乃?,說明君王不僅要遵循禮制,善于處理政事,更重要的是獲得民心才能夠安坐江山,不能夠壓榨民眾,搜刮民財。荀子也曾提:“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二者無一焉而亡?!保ā盾髯印ぞ馈罚﹫陶咭匾暶癖?,做到貴民重民,此皆是民本內涵的重要釋義?!吧喜宦《Y,則兵弱;上不愛民,則兵弱?!保ā盾髯印じ粐罚┮粋€國家不僅要有禮制,而且也要愛民,民眾是兵力的來源,這是關系到統治者安危存亡的大事。

荀子也主張減輕農民的負擔,不奪農時。只有老百姓富了,國家才能收取賦稅。荀子曰:“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得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保ā盾髯印ね醢浴罚┱_認識民眾與君王的關系,即“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保ā盾髯印じ粐罚┲挥欣癫拍軌蚶?,所以在政策與制度的設計上要重視民眾。經濟生產是財政的基礎,認為“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保ā盾髯印じ粐罚┲鲝埜幻?,“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保ā盾髯印じ粐罚﹫陶邞摴澕s用度,實行裕民的方針,從而使得民眾富裕起來。

三、結語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發展從遠古時期開始一直延續到戰國時期,不斷地完善深化,儒家諸子的民本思想,既是對君民關系的思考,也開創了思想家重視民眾的優良傳統。

參考文獻:

[1]龔麗.探析民本思想的起源與傳承[J].品位·經典,2022,(02):38-41.

[2]蘇丹.淺析先秦儒家民本思想[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05):230-232.

[3]王娜.試析先秦儒家民本法律思想[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5):19-22.

[4]李軍.孔子民本經濟思想新論[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21,(02):15-22.

[5]王亮.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邏輯發展[J].滄桑,2009,(05):137-138.

作者簡介:

黃蓉,女,漢族,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

猜你喜歡
民本思想德政
Anomalous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in single-crystalline Co/SrTiO3(001)heterostructures?
中國傳統行政理念的內蘊與現代啟示*
《孟子》折射出的契約精神
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給國際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深刻啟示
淺析彭德懷廬山上書事件體現出的民本思想
習近平民本思想的理論傳承及現實意義
依法治國方略對傳統儒家思想精粹的融合與借鑒
儒家民本思想淺析
五德終始說與《兩都賦》
孔子德政思想的借鑒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