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核磁共振對椎管腫瘤的診斷及臨床價值

2023-07-20 10:49朱成剛
婚育與健康 2023年13期
關鍵詞:核磁共振敏感度

朱成剛

【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對椎管腫瘤的診斷及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病理檢查存在椎管腫瘤的10例患者,通過對所有患者實施核磁共振檢查,對比核磁共振診斷下患者的病癥檢出準確率。結果:在核磁共振檢查的患者中,患者各項椎管腫瘤分型診斷的檢測準確人數為9例,人數占比90.00%,與病理檢查差異不顯著(P>0.05);核磁共振診斷患者在敏感度以及準確性方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在各項椎管腫瘤的核磁共振影像學調查中,根據星形細胞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脊膜瘤、髓內血管母細胞瘤分型差異,患者于影像學征象中可見不同程度T1WI、T2WI的異常信號表現,同時可見不同程度的病灶信號差異。結論:通過在對椎管腫瘤患者的病癥診斷中使用核磁共振進行診斷,患者接受該診斷下與病理診斷對比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同時核磁共振可對各項病癥分型形成良好的敏感度,對于各項分型的信號檢測也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核磁共振;椎管腫瘤;腫瘤分型;敏感度

Analysis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and clinical value of spinal canal tumors

ZHU Chenggang

Wuxi Hongqiao Hospital, Wuxi, Jiangsu 21414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spinal canal tumors.Methods: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10 patients with spinal canal tumors who underwent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and the accuracy of disease detection under MRI diagnosis was compared through MRI examination of all patients.Results:Among the patients examined by MRI,the accurate number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various types of spinal canal tumors was 9,accounting for 90.00%,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P>0.05);MRI diagnosis of patients has high reference value in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In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estigation of various spinal canal tumors,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differences of astr ocytoma,neurilemmoma,neurofibroma,meningioma and intramedullary hemangioblastoma,patients can see abnormal signal manifestations on T1WI and T2WI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imaging signs,and can also see the difference of focus signal at different levels.Conclusion:By using MRI to diagnose the disease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anal tumors,the patients with this diagnosis have a higher diagnostic accuracy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At the same time,MRI can form a good sensitivity for the diagnosis of various disease types,and has a high value for the use of signal detection of various types,which is worth extensive promotion.

【Key?Word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inal canal tumors; Tumor classification; Sensitivity

磁共振成像屬于目前被廣泛使用的臨床病癥診斷技術,在中樞神經系統、腹部、脊柱、盆腔病癥診斷的優越性被臨床醫師廣泛接受。目前,該技術的主要診斷原理在于磁矩不為零的原子核的自旋能級在外磁場作用下引起塞曼分裂現象,同時可由共振吸收特定頻率的敷設,由此形成核磁共振反應[1-2];目前,技術的發展促使醫學界將該技術作用于多種病癥中,包含顱內腫瘤、腰椎間盤突出、原發性肝腦、腦部缺血等病癥,具有較高的病癥診斷效果,而椎管腫瘤作為目前常見的腫瘤病癥類型,在核磁共振的技術診斷中相對常見,已成為國際針

對椎管腫瘤病癥診斷的主要方式[3-4]?,F以10例病

理診斷為椎管腫瘤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為探究核磁共振對患者的診斷效果,以下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病理檢查存在椎管腫瘤的10例患者,詳情見表1。

1.2 方法

首先對所有患者進行病理切片檢查,將病理檢查結果作為病癥診斷“金標準”。

對所有患者實施磁共振診斷,以1.5T超導磁共振成像儀對所有患者進行全方位掃描,并根據T1WI、T2WI、STIR和矢狀、橫斷冠狀面等方位進行掃描,征象圖下顯示患者病灶后,選用Gd-DTPA增強掃描方式進行掃描,必要情況下配合造影劑,同時,劑量需根據相關醫師和患者情況需求決定。核磁共振掃描期間需要著重針對患者腫瘤的具體位置、形態、大小以及信號特點進行分析,通過對所有患者執行全面掃描后,獲取資料均上傳至相應工作站,由2名以上磁共振診斷專家對患者腫瘤進行定性和定位[5]。

1.3 觀察指標

(1)以星形細胞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脊膜瘤、髓內血管母細胞瘤分型對比核磁共振診斷患者與病理診斷的準確性差異。(2)以準確性和敏感度對比患者的磁共振診斷效果,準確性=(真陽性人數+真陰性人數)/(真陽性人數+真陰性人數+假陽性人數+假陰性人數)×100%;敏感度=真陽性人數/(真陽性人數+假陰性人數)×100%。陽性為與鑒定結果相符,陰性為與鑒定結果不相符。(3)分析椎管腫瘤患者在接受診斷后的各項病癥分型的影像學特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檢測準確人數對比

核磁共振檢測星形細胞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脊膜瘤、髓內血管母細胞瘤的準確性與病理檢查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2.2 所有患者核磁共振結果統計

核磁共振檢測準確性為90.00%、敏感度為90.00%,詳情見表3。

2.3 椎管腫瘤分型的影像學特點

星形細胞瘤:患者于核磁共振診斷下可見脊髓病灶部位的異常增寬表現,整體為棱形表現,同時可累及周圍3~4個脊髓節段,同時腫瘤掃描期間可見脊髓空洞表現,對患者持續進行核磁共振增強掃描,可見不均勻結節狀腫瘤表現,具有明顯特異性。

神經鞘瘤:患者磁共振征象可見腫塊狀陰影,位于脊髓背側形成,同時可見病灶邊緣清晰圓潤信號,邊界明顯,病灶位置核磁共振信號為T1WI低信號或較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

神經纖維瘤:與神經鞘瘤病灶存在鑒別,具體表現為神經纖維瘤為多發腫瘤,同時病灶細致位置存在與神經鞘瘤的一定差異。核磁共振信號為T1WI低信號或較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

脊膜瘤:核磁共振成像可見多位置病灶,同時多分布于胸髓部或頸髓部位后外側,可見圓形腫塊征象,邊緣清晰,同時鄰近硬膜,核磁共振信號為T1WI低信號或較低信號,T2WI低信號或較低信號。

髓內血管母細胞瘤:磁共振顯示患者可見T1WI混雜高信號表現,同時于增強掃描下可見腫瘤存在明顯結節征,病灶周圍可見脊髓變寬表現,同時細胞瘤周圍存在復雜性血管流空的低信號[6]。

3 討論

椎管腫瘤屬于目前臨床常見的腫瘤性病癥類型,該病癥可隨病癥發生位置的差異將其劃分為髓內腫瘤、髓外硬膜內腫瘤,髓外硬膜外腫瘤和髓內硬膜內腫瘤[7]。其中髓內腫瘤可見星形細胞瘤、室管膜瘤,約為所有椎管內腫瘤病癥的15%。病癥患者以疼痛作為主要臨床表現,病癥進展后可逐漸產生腫瘤節段以下的運動功能障礙和感官異?,F象,多數患者可見肌無力、肌肉萎縮、截癱、肌張力和腱反射異?,F象。髓外硬膜內腫瘤通常情況下可見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脊膜瘤等表現,該病癥類型的患者,病程持續時間較長,同時可見神經根型疼痛表現,病癥進展后,患者可見肢體功能下降、麻木、酸脹等表現,同時部分患者可伴感官異?,F象,嚴重情況下可導致患者形成癱瘓和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現象。髓外硬膜外腫瘤通??烧妓心[瘤病癥患者的25%左右,以轉移瘤和淋巴瘤作為主要腫瘤類型,病癥于60以上老年患者中相對常見,進展較快,患者以疼痛表現作為病癥主要臨床癥狀,同時可伴脊髓、神經根壓迫情況,局部疼痛感明顯,病癥進展后可逐漸形成下肢功能、感官功能以及括約肌功能的障礙表現。有調查指出,患者椎管損傷的情況下,椎旁腫塊和椎管內硬膜外腫塊會浸潤性增長,為此可診斷為脊柱淋巴瘤。由于磁共振診斷下可實施無創檢查,在軟組織的分辨率明顯較高,掃描結果更具特異性,形態、位置、結構以及周邊關系均可得到明顯結果,從而全面分析病變現象。

椎管腫瘤自身作為存在特殊性的病癥類型,多數患者的早期病癥影響相對較輕,同時特異性不明顯,患者多于病癥影響下存在神經根型疼痛、四肢肌力下降等表現,嚴重情況下才可產生肌肉萎縮、大小便失禁等現象,因此病癥的診斷及時性普遍不高。當前,針對病癥的傳統診斷方式通常采用CT以及其他影像學方式單用或聯用進行檢測,具有一定的診斷效果,而磁共振成像技術的不斷完善促使該技術在各類腫瘤性病癥的診斷中形成了較高的使用價值,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常情況下,脊髓病癥的位置相對特殊,通過常規CT等影像學設備進行診斷,偽影現象明顯,輻射會對身體產生嚴重影響,基于對手術的嚴格要求,促使病癥的診斷成為手術前的重點參考數據之一。

本文以病理檢查為椎管腫瘤的10例患者進行分析的結果:針對病癥的診斷,通過采用核磁共振技術進行檢查,患者于接受診斷后可保持與病理診斷相當的診斷準確性,同時在敏感度和特異性方面,其診斷結果數據良好,符合病癥診斷的數據支持標準。在影像學特點分析中,根據患者星形細胞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脊膜瘤、髓內血管母細胞瘤分型,患者可于T1WI、T2WI中可見不同程度高信號或低信號以及混雜信號,并于圖像中可見位置、性質差異,具有較高的敏感度診斷標準。由此分析,通過將核磁共振技術作用于椎管腫瘤患者的病癥篩查中,具有較高的診斷有效性。

綜上所述,核磁共振對椎管腫瘤的診斷效果良好,臨床價值較高,患者病癥分型可得到準確診斷,同時存在較高的敏感度,典型表現明顯,可為病癥治療提供前提,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超.3.0T核磁共振對椎管腫瘤的診斷及臨床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20,29(2):301-303.

[2] 趙克強.磁共振在椎管腫瘤診斷應用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4):112-113.

[3] 高顏鵬,王玲娟,馬許寧,等.脊髓髓內轉移性腫瘤MRI征象表現及其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3):142-144.

[4] 郎開放,陳斌,崔麗萍.MRI與螺旋CT診斷椎管腫瘤的對比研究[J].臨床醫學,2021,41(12):85-86.

[5] 朱景龍.胸腰段椎管內腫瘤的臨床特征和MRI診斷準確性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2,6(10):87-89.

[6] 高孟麗.核磁共振在椎管腫瘤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1(7):77-78.

[7] 唐文英,曾珍,宋贛軍,等.椎管內少見腫瘤及腫瘤樣病變MRI診斷與鑒別[J].實用放射學雜志,2021, 37(8):1238-1241.

猜你喜歡
核磁共振敏感度
全體外預應力節段梁動力特性對于接縫的敏感度研究
液壓伺服作動系統力紛爭敏感度及機理研究
電視臺記者新聞敏感度培養策略
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敏感度實證研究
DSP在磁共振數據接收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陳舊性前交叉韌帶斷裂膝關節退變影像學研究
超聲檢查在類風濕關節炎診療中的研究進展
螺旋CT與核磁共振在肝臟囊性占位診斷中的應用比較
Diodes高性能汽車霍爾效應閉鎖提供多種敏感度選擇
新型EL1SA檢測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的敏感度與特異度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