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學生創造力的影響因素與培養途徑分析

2023-07-21 23:26王建軍宋松
關鍵詞:創新思維能力校園環境創造力

王建軍 宋松

摘 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學技術與人文思想滲透和融合的趨勢加快,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提出了新的目標,高校必須要深化教改體系,優化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課程,為學生營造平等、開放、包容的校園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文章以高校大學生的創造力為研究目標,簡單分析了學生的創造力現狀和影響大學生創造力的因素,并結合時代背景,對高校大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途徑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創造力;高校;校園環境;創新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6-0099-04

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普遍存在人才培養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仍然重視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創意新思維能力等并沒有進行重點培養,導致大部分學生盡管理論知識扎實,但是根本沒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也不足,很難達到社會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須要深化教學體制改革,把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創造力。

一、高校大學生創造力現狀

(一)大學生創新意識薄弱

創新是一種能力,是運用已知的信息,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心理過程,從而產生一種新穎獨特的、對社會和個人有一定價值的一種能力。創新與人的智力因素和知識積累程度有一定關系,但是并不成正比。智商和知識積累是實現創新的有利因素,但是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并不是智商越高,知識積累程度越深,創新能力就越強。目前來看,大學生在創新意識的培養方面尚顯欠缺,學生步入大學之后,大部分精力還是用來課程學習、考證、實習、培訓班等,普遍缺乏創新的動機,不會利用和改造現有的條件進行創造,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也不重視,缺乏向教師和同學探討問題的勇氣,導致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薄弱。

(二)大學生創造能力不強

大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精力充沛,但是不善利用和創造條件,即使有非常不錯的想法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而選擇放棄。創造能力是一種行為,是在有創新觀念和創新欲望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系列活動。隨著知識和相關經驗的不斷積累,大學生在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新的想法誕生,然而絕大多數學生往往不會在意這些想法,這些策略和措施只是在腦子里過一遍,就被拋擲腦后。學生在進行專業課程學習時,會有相應的實踐性工作,然而學生并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些器材,往往是跟著教師的講解,照本宣科地進行實踐,學生無法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沒有想過自己要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

(三)大學生創造性思維欠缺

大學生都是經過應試教育的層層考驗,通過標準的答題模板和答題套路,經過小學、初中、高中學習,最終經過高考的磨煉,才能進入大學校園。這一路下來,絕大多數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已經被磨滅,學生把自己視為答題機器,把做過的習題當成是自己面對真實世界的能力,學生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卷子上那亮眼的分數。應試教育已經固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阻擋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老師教的內容、教材中的知識點、習題中總結的內容,經過夜以繼日地努力學習,學生都可以攻克??墒莿撛煨运季S書本里沒有,書本里有的只是創造性思維的定義,學生不會主動地思考,不具備發散性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欠缺。

(四)大學生創造信心不足

大學生普遍精力充沛、思維敏捷,但同時心理也十分脆弱,在遇到重大事情時,往往會陷入自我懷疑中。在以往的認知范圍里,“創造”是一個十分高深又遙遠的詞匯,科學家才會有這樣的能力。單憑自己課余時間搞得那些小發明、小創造,甚至都會被家長和教師視為浪費時間。就目前來看,學校不會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創造力訓練,“創造力”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陌生的事物,導致學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的勇氣。大學生往往畏手畏腳,害怕失敗,所以永遠不會主動嘗試新事物。再加上大學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松散的環境,沒有升學的壓力,也沒有那么多課程和習題,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約束,學生會變得懶散,主觀上缺乏斗志,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也隨之進入人生的低點,更加導致大學生創造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學生創造力的影響因素

(一)傳統的教育方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下,學生仿佛就是一個考試的機器,學習的東西很多,懂得的知識也很多,但是創造能力很差。學生為了成績而學習,學習成績幾乎就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指標。在課堂上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在課余時間里,學生通過不斷地做題、背書、總結,以期能取得好的成績。學生在應試教育和應試技巧的磨練下,已經習慣了跟著教師的思維去學習,被動地接受,被動地思考,往往只是關心問題的結果,對于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方法漠不關心。大部分學生總是通過死記硬背來吸收知識,通過不斷地做題鞏固和消化知識,這已經使他們形成了刻板思維。大學生面對一個新鮮的事物,不會對事物的本質進行分析,反而是想著如何加以利用,不會深挖新事物產生的意義。傳統的教育方式打壓了學生對新鮮事物的熱情,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潛在的創造力難以激發出來。

(二)高校的教育理念影響了學生的創造力

目前,高等院校還是強調以學科來劃分專業,再以專業來決定學習的內容,單純地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完善。在課堂上盲目地進行專業基本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的相關專業技能缺乏。高校的教育理念還是圍繞著課本和考試,重點關注的是知識點的傳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最終的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考核,通過績點來決定學生能力的高低,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實踐活動獲取績點,但實踐類活動仍然只是課堂的輔助性內容,實踐活動也只是高校迎接考核而進行的“面子工程”,實踐活動只是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無法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高校為了方便對學生進行管理,往往采用“一把抓”的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理解甚至打擊學生的問題意識,這壓抑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利于大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三)師生關系制約了大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教師自身的創造力與學生的創造力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對于學生創造力的開發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1]。我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學生的創造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決定的。有調查發現,創造力豐富的教師,課堂氛圍是輕松自在的,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是千變萬化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不光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識,更有利于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培養,教師帶領學生深挖知識點背后的內容,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墒谴蠖鄶档恼n堂環境是死氣沉沉的,教師的教學計劃也完全按照自己的情況決定,在講臺上教師就是絕對的權威者,教師負責講授知識,而學生負責學習和記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生開始對教師產生了一種懼怕心理,即使教師在課堂上出現失誤,學生也不會在意,更不會指出來,仿佛學生的任務就是服從教師的課程安排。這樣令人窒息的師生關系,制約了大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更難以挖掘學生的潛力。

(四)學生缺乏對創造力的培養

在上大學之前,學生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習上,他們除了和考試相關的內容,對其他方面沒有什么涉獵,學生只會考試,導致他們的知識結構嚴重失衡。由于高中的學習是緊張而又充滿壓力的,導致學生在步入大學這個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之后,漸漸變得懶散,主觀上缺乏斗志,客觀上逃避學習,除了必要的課程之外,大部分學生先讓自己放松下來,不會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即使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好的想法,也不會付諸行動,由于學校提供的條件有限,學生也不會主動地利用現有條件,再加上學生普遍缺乏對知識的探索和對真理的追尋意識,往往不能把握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對其他專業的內容也不會主動了解。即使是必要的創新實踐課程,學生掌握了相關的創新知識,有了教師的幫助,自己也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熱情,但是學生畢竟社會經驗少,缺乏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和困難,由于實踐水平和實踐能力有限,學生缺乏堅持下去的勇氣,創業項目往往以失敗告終。

三、高校大學生創造力培養途徑

(一)與時代相呼應,優化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教師已經不再是教學的權威,教學過程也不再是傳統的“上級對下級”的模式,是教師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和學習的過程,教師通過教授學生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認知的錯誤,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而學生通過學習,獲取知識,充實自己。因此,教師和學生之間是民主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要加強溝通和交流,營造開放自由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當學生對某個知識點提出疑問時,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鼓勵學生課后查找資料,然后再進行討論和分析,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勇于突破教材中的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敢于超越課本,打破傳統的知識結構,獨立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2]。

(二)適應時代需求,轉變教學觀念

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不會憑空產生,高校應適應時代的需求,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通過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一方面,高校不應再以學科和專業為界限,開放一些公共性課程,工科的學生也可以跨專業學習其他學科的內容,這樣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在人力、物力、財力都滿足的情況下,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適應國家對綜合性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還可以重視在交叉學科方面的學習,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進行人文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三)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能力指的是,教師在提出一個問題時,學生不是機械地按照傳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而是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利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能動性地尋求解決的辦法。教師作為學生求學路上的指路人,必須要起到引領的作用,認清自己在教學中的地位,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不再居高臨下地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相長”,教和學都是相互的,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把單向的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探索知識,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同時還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可以和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創新項目,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對學生的認識,充實自我,完善教學理念,培養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四)營造平等、自由、包容的校園環境

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之前,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意識往往是行動的先決條件,而創新意識不會憑空出現,它來自學生的實踐。通過實踐,學生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好的內化,通過不斷地分析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主動地尋求一種更方便快捷的解決方式,表現為對新事物和新方法的追求和重視,是一種積極進取、求索真理、探索新知的內在需求與渴望。因此,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和創新氛圍。通過平等、自由、包容的校園環境,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良好的教學風氣和創新育人的教育環境,學校積極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由專業教師帶隊,方便分析學生的整體情況,了解創新創業的進度,保障比賽的順利進行。創新創業大賽不但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激發了學生創新的潛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同時學校還可以不定期舉辦學術交談會、辯論大賽、創新成果展覽等,讓學生及時了解專業的最新動態,在辯論大賽中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潛力,加強學校的學術交流氛圍,活躍學校的學術氣氛,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營造平等、自由、包容的校園環境。

四、結語

當今社會的競爭,從本質上講就是創造性人才的競爭,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高校必須面對的難題。高校必須要響應時代的號召,優化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自由、包容的教學環境,打造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社會發展培養一批高層次、高質量、高創造力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軍.影響大學生創造力培養的管理因素分析[D].南京:東南大學,2005.

〔2〕吳鳳嬌.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審視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3(09):15.

(責任編輯 王大奎)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societ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s. The trend of the infil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istic thoughts has accelerated, which has put forward new goals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system, optimize the teaching mode, change the teaching concept, increase students' practical courses, and create an equal, open and inclusive campus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Taking the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goal, this paper simp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urth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reativity; Universities; Campus Environment;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猜你喜歡
創新思維能力校園環境創造力
創造力從哪里來? “搗蛋專家”告訴你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校園環境優化研究
數字化校園環境下學生綜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生態學視角的大學校園環境建設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