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的實踐路徑

2023-07-21 09:19裴文慶李寶艷溫福英
教育傳媒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傳播媒介載體受眾

裴文慶 李寶艷 溫福英

【內容摘要】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認為,在傳播這一科學思想的實踐中,在追求傳播高度方面應提高傳播主體的影響力,掌握有效傳播的主導權;在加深傳播深度方面應提升傳播內容的吸引力,增強有效傳播的可接受性;在拓展傳播廣度方面應發揮傳播媒介的融合力,優化有效傳播的新渠道;在彰顯傳播效度方面應凝聚傳播受眾的向心力,尊重有效傳播的主體性。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生;有效;傳播;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當前我國高校都在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教育工作,在新時期不斷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已成為中國高校最鮮明的政治主題,有利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是以大學生為特定傳播對象,通過引導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受眾大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向他們傳播這一科學思想體系所蘊含的根本立場、理論觀點和思想方法的有效性傳播實踐活動。這一特殊而重大的傳播實踐活動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要素的有效性這個層面,即受眾大學生對傳播者通過載體傳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效接受及滿足程度。

為此,要積極推進這一科學思想在大學生中的有效傳播,關鍵要優化這一傳播活動中的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和受傳者等核心傳播要素,使其行為過程、系統功能得到積極而充分的開發與提升。美國政治學家哈羅德·拉斯韋爾提出傳播過程由五個基本要素或環節構成,即傳播者、訊息、媒介、受傳者、效果,簡單可概括為:誰說了什么,是通過什么渠道對誰說的,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后來人們稱之為“5W”傳播模式,如圖1所示,這五個基本要素緊密聯系、相互轉化、有機統一。這一傳播模式在后來形成了“控制、內容、媒介、受眾、效果”分析等五大傳播研究領域。

根據這一思路以及最新傳播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可以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的基本核心要素確定為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傳播受眾以及傳播效果。由于傳播效果主要是在前四個基本要素的關聯互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中產生的,為此,通過對前四個核心要素的有效性優化分析就成為研究解決這一科學思想傳播效果較為關鍵的問題。

一、追求傳播高度:提高傳播主體的影響力,掌握有效傳播的主導權

馬克思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思想要得到實現,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雹诹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主體是指為了實現特定的任務、目的,通過傳播實踐將這一科學思想傳送給大學生的個人、機構或組織,這里主要特指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這一科學思想整個傳播實踐活動的發出者、組織者、實施者和調控者,傳播主體是影響這一科學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的主導性因素。有影響力的傳播主體能夠在傳播實踐活動中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為此,加強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者隊伍建設成為關鍵,優化傳播者的能力素養成為核心。

(一)強化傳播主體能力水平,充分發揮好“把關人”作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過程中,傳播主體始終發揮主導作用并影響著這一科學思想的流通,他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中實施好“把關”行為,從而在整個傳播實踐中更好地發揮教育、管理、協調和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升傳播主體的政治理論水平以增強傳播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應加強傳播主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綜合能力培養,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專業實力、理論素養、心理素質和傳播能力,確保對這一科學思想的認識、理解和研究達到一定的深度、廣度、高度和效度,為這一科學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奠定良好基礎。二是提升傳播主體的人格魅力以增強傳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應增強傳播主體的可信度和親和力,不斷提升傳播主體的道德素養、使命感、儀表引力、相似引力和熟悉引力,促進大學生對傳播主體的接受信任,從內心上接受傳播者個人,進而接受傳播主體所傳播這一科學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和內容信息,潛移默化中更好地達成有效傳播的目的。三是提升傳播主體的媒介素養以增強傳播的“把關”水平和技能性。要加強傳播主體運用傳播理論、技術、策略和藝術的能力,不斷提升同新媒體、融媒體、全媒體打交道的水平。增強宣傳教育傳播工作的認知能力、運用能力和應對能力,深刻把握新時代大學生使用媒介的規律,提高“把關人”的傳播意識和能力素養,將這一科學思想的網絡信息傳遞給網絡受眾大學生,切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網絡上正確有效傳播。

(二)強化引導議程設置創新,牢牢把握話語權主動權

議程設置作為傳播學重要的理論觀點之一,其本質在于通過對議題內容進行重要性、特殊性、顯著性的精心設計和有意安排,影響受眾對議題內容的思想認知、價值判斷和行為習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效傳播實踐中,運用議程設置的主要原理和基本方法,通過議題的確定、傳播、認知等環節的流暢貫通,從而掌握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引領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有助于提升這一科學思想在大學生中傳播的實效性。一是傳播主體要把握受眾大學生的需求,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設置有關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議題。要讓議題內容體現生活化、平等互動性,強化學生思維,找準大學生的需求痛點,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了解和引導學生,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理論水平,避免成為傳播這一科學思想的“沙漠布道者”。二是提高傳播主體的媒介話語表達和創新能力,豐富這一科學思想的網絡話語內涵和現實價值。要提升這一科學思想的網絡議程設置技能,熟悉掌握新媒體應用形式,善于將這一科學思想的“大道理”用受眾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表達,增強網絡信息鑒別力、引導力和說服力,發揮傳播主體的意見領袖作用,有效提升這一科學思想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三是傳播主體應掌握議程設置的主要流程和基本方法,傳播宣傳這一思想時注意巧設新穎主題標題。應開展好這一科學思想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正確把握好相關議題的主題標題、優先順序和發布時機,做到有目標、有方向、有重點,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和示范引領作用,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使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效果達到最佳。

二、加深傳播深度:提升傳播內容的吸引力,增強有效傳播的接受性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③。堅持傳播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有效傳播發展優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內容是指傳播主體向受眾大學生傳遞、共享這一科學思想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等信息和意義,是傳播主體向受眾大學生實施宣傳教育的具體要素,對傳播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是傳播主體影響受眾大學生的重要武器。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內容是傳播目的、傳播任務的具體化,直接關涉傳播目的和傳播任務的完成。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內容是受眾大學生接受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關鍵。根據傳播學的研究,通??茖W巧妙地運用符號、形式、載體,精細地編織傳播內容,正確運用各種傳播手段和修辭方法,優化創新傳播內容的表達方式,有利于增強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內容的向心力和影響力。

(一)兼顧傳播內容質量數量,提高傳播工作的有效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系統完整、意蘊廣闊,在傳播活動中如何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保質保量地傳遞給受眾大學生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應強調突出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內容的科學性、真實性、價值性、時效性、契合性,從而增強受眾大學生接受的可信度,提升受眾大學生的自我需要,激發受眾大學生的興趣效能,調動受眾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應提高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內容的權威性和清晰度,增強受眾大學生的接受性。傳播理論和實證研究發現,越是具有客觀公正性、專業權威性、知名度較高、影響力較好的信源,傳播的內容信息往往信譽度就越高,受眾大學生所呈現的接受效果就會越好。越是清晰度高的傳播內容信息,越有助于調動參與度較低的受眾大學生,所以要提升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內容的清晰度,從而有利于增強這一科學思想傳播的有效性。最后,應合理把握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內容的適度性。通過借鑒傳播學中的信息論、符號分析理論、量化分析方法等,遵循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內容的編碼、譯碼信息傳播規律,提高傳播內容設計的科學性、確定性和恰當性,推進這一科學思想內容體系的合理量化和最優效應量,減少傳播內容的重復性和冗余度。既要盡量避免信息傳播同質化現象,又要提高信息傳播的覆蓋面和全面性,既要發揮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主渠道傳播這一科學思想內容的作用,又要加強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這一科學思想內容的適度性和覆蓋率,提升這一科學思想在受眾大學生中的傳播效果。

(二)注重傳播話語文本方式,提升傳播內容易接受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內容的有效性既要關注“說什么、寫什么”的問題,又要關注“怎么說、如何寫”的問題。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話語文本的有效性強調的是在傳播活動中所體現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正確性,而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話語方式的有效性注重的是表達方式和溝通方式的合目的性。為此,一方面,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話語文本作為新時代的精神升華和思想體現,應當依據客觀實際和時代發展的變化而不斷挖掘思想內涵、豐富內容體系,使得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話語文本始終展現出積極有利特質,更好地適應受眾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個體需求,激發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鳴,從而增強接受和認同這一科學思想話語文本的傳播效果。另一方面,創新這一科學思想合理恰當的傳播話語表達方式,使得傳播話語內容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諸如將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內容進行思想理論話語的通識表達,“一面理和兩面理”的辯證運用,源文本話語向新聞話語的變動轉化,訴諸理性與訴諸感情的合理運用,直接敘述與間接表達方式的正確把握,新媒體與網絡空間話語的巧妙表達,“明示結論”與“寓觀點于材料之中”的方式選擇,因人而異的話語針對性等,都有助于傳播主體和受眾大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和紐帶,實現傳播話語從枯燥乏味到豐富有趣的轉變,大大提高受眾大學生接受學習這一科學思想的積極性和興趣度。此外,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內容還關涉到話語語境的具體合理運用,潔凈、清朗的話語語境有助于防止各類“噪聲”“雜音”和“熵”的擴大,進而推動這一科學思想傳播話語在受眾大學生中形成共識、匯聚成合力,從而促進傳播內容有效性的實現。

三、拓展傳播廣度:發揮傳播媒介的融合力,優化有效傳播的新渠道

“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雹苓@一科學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活動需要通過一定的媒介、載體、渠道、工具、手段、中介物才能開展進行,傳播媒介、載體或者渠道在這一科學思想傳播系統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環節要素?!敖鼛啄?,短視頻、直播平臺、自媒體平臺勢不可擋,抖音號、快手號、頭條號、微信視頻號等極速擴張,傳統媒體、互聯網媒體與新興自媒體平臺共生共存,由此,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隨之發生深刻變化,一個‘萬物皆媒的全媒體時代到來了?!雹萘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媒介是指傳播主體在實施傳播這一科學思想的過程中,能夠承載、傳遞、傳導、延伸這一科學思想的內容或信息,能夠為傳播主體所采納和運用,促使傳播主體和受眾大學生相互作用的一種活動形式或物質載體。傳播媒介的本質是人的延伸,科學準確把握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媒介或傳播載體,并根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況和受眾大學生思想的主要特點、新變化,依據這一科學思想蘊含的系統內容體系,選擇恰當、合適的傳播媒介和載體,更清晰、準確地呈現、表達傳播內容,有利于提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效果。

(一)選擇適當性的傳播媒介,實現傳播載體的目的性

根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科學體系、精神實質、理論品格和實踐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內容來選擇適當、合理的傳播媒介、載體。如果傳播媒介、載體選擇恰當、科學并且能夠得到有效運用,那么就有利于推動這一科學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事半功倍、效果較佳,更好實現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任務。一是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選擇運用適當的傳播媒介、載體。要以學習宣傳傳播這一科學思想為核心使命,抓住傳播什么和怎么傳播等關鍵問題,既要發揮談話、開會、理論教育等傳統傳播載體的作用,又要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載體、活動載體、管理載體、文化載體、大眾傳播載體等現代傳播載體的作用,特別是充分利用手機媒體、校園傳媒、微信公眾號、理論網站等新媒介和網絡載體新形式,促進傳統媒介、課堂媒介、大眾媒介、組織媒介與新媒介有效融合互動,更好實現科學內容與主要形式的有機統一,增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的時代感和吸引力,提升傳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通過正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類傳播載體的特點、特色、形式、功用、適用條件和適用范圍來選擇利用不同類型的傳播媒介、載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只有在傳播這一科學思想內容的活動中合理、恰當地選擇不同傳播媒介、載體,揚長避短,加強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媒介的全媒體科學體系建設,塑造傳播這一科學思想的主流輿論新格局和良好網絡傳播生態,才能形成強大的傳播合力,提升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效果。同時,要根據實際狀況協調好傳播主體、傳播內容和受眾大學生等傳播要素的系統運行,發揮其協同作用和綜合效應,增強傳播主體運用新傳播載體的敏銳性,主動降低受眾大學生選擇傳播媒介的成本,有利于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傳播宣傳教育態勢。

(二)開發創新性的傳播媒介,發揮傳播載體的新功能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系統全面、內在統一、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具有鮮明的開放發展性品格。作為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媒介、載體也就需要回應理論與實踐的變化發展要求,緊扣新時代脈搏,圍繞受眾大學生的思想動態狀況、學習生活特點和關注熱點焦點等,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開發創新發展傳播媒介和載體。一是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核心內容,結合新時代受眾大學生的生動實踐開發創新傳播媒介。只有在充分總結這一科學思想傳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及時做到與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內容緊密相連,提高開發傳播媒介的創新觀念和敏銳意識,實現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有機統一和良性互動,密切注視這一科學思想傳播載體變化發展的趨勢走向,才能真正探索出許多富有成效的傳播媒介、載體,從而取得更好的傳播實效。二是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在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科學設計、完善發展傳播媒介、載體。要設計好這一科學思想的傳播媒介、載體,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必須堅持政治性原則以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和“一元化”的正確價值導向,應堅持教育性原則以充分發揮這一科學思想傳播載體的積極作用和創新功能,應堅持新穎性原則以充分發揮這一科學思想傳播載體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實效性,應堅持易操作性原則使這一科學思想載體傳導的內容更貼近、更符合受眾大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便于安排、操作和實施。同時,設計這一科學思想傳播載體時還應當努力探索合理、合適的設計方法,掌握一些科學有效的設計手段,以便更好地發揮這一科學思想傳播載體的正向作用和多樣功能。

四、彰顯傳播效度:凝聚傳播受眾的向心力,尊重有效傳播的主體性

“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雹薮髮W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受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的對象,是這一科學思想傳播過程的核心環節,直接決定著這一科學思想傳播的成效。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行為的接受者、受傳者,受眾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接受狀況如何直接關涉這一科學思想傳播活動的展開和效果。從傳播學、思想政治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的視角出發,通過借鑒相關理論成果,有針對性地對新時代受眾大學生群體進行深度了解分析,科學把握受眾大學生對這一科學思想接受的思想心理和基本規律,有利于提升受眾大學生對這一科學思想的選擇度、認可度和接受度。

(一)精準把握受眾價值需求,提升受眾接受的主動性

“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雹呖梢哉f,內在價值需求是受眾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接受認同的根本動力。為此,要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就要科學把握這一科學思想與受眾大學生的需求動機、興趣愛好、認知觀念、價值取向等思想心理規律以及成長成才發展規律的融合性,從而引領新時代受眾大學生的正向價值追求、精神境界提升和積極正確發展。一是提升這一科學思想與受眾大學生相互契合的價值性和功用性,充分滿足受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正當、合理、個性化、多樣化的新需求?!俺晒Φ膫鞑?,都充分認識并利用了受眾的主動性,直接與受眾溝通,傳播受眾喜歡的內容”,⑧面對不同層次類別、不同學科專業、不同學段的受眾大學生,針對他們多樣化、多維度、多層次、多方面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和新媒體技術,精準定位和科學把握受眾大學生的個體需求,堅持需求導向,找準、把握、破解受眾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點、焦點、難點問題,強化互動溝通融通,使受眾大學生喜愛并樂于主動參與這一科學思想的相關理論教育傳播活動,從而在內心上接受、認同這一科學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是發揮受眾大學生接受這一科學思想的主體作用。在這一科學思想傳播活動中,應基于受眾大學生的認知主體來構建其需求動力機制,從激發受眾大學生的內驅力出發,以滿足其發展的內在需求為核心,完善自我教育和發展能力,引導受眾大學生自覺把這一科學思想納入自我的認知接受圖式中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理解整合,進而實現自我接受圖式的同化、順應和平衡,在豐富原有認知接受圖式中不斷更新升級和內化外化,從而促進受眾大學生對這一科學思想的政治認同和思想升華。

(二)掌握受眾心理特征規律,降低成本以提高選擇性

隨著數字新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新傳播時代很大程度上影響改變了受眾大學生在接受這一科學思想時的被動地位,受眾大學生不再僅僅是思想理論的被動接收者,在新媒體環境下要更好地認識和把握受眾大學生的主動性,科學掌握受眾大學生接受這一科學思想的心理機制和規律,注重受眾大學生的人文關懷。一是要根據受眾大學生在接受這一思想時所體現的心理特征和一般規律,進而提升有效傳播與接受認同的效果。受眾大學生對這一科學思想的接受心理會影響傳播的接受效果,這一科學思想在傳播接受過程中由于受需要驅動律、多向互動律和發展導向律等影響,往往表現出一定的傳播接受心理特征,如個體性與社會性、能動性與受動性、獨立性與依賴性、內化性與外化性等特點,同時也會產生一些諸如隨意心理、從眾心理、實用心理、省力心理、封閉心理等接受心理障礙,“與傳播學中一般受眾相比,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中具有獨特的心理特征,比如他們在接受思想政治信息時更加消極、被動,從眾心理突出、逆反心理嚴重、選擇性接受現象更突出等?!雹釗?,應依從受眾大學生接受這一科學思想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過程機制,科學把握受眾大學生的選擇性心理,充分發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團學活動、社會實踐等各種接受中介和條件的作用。矯正或消除受眾大學生的接受心理障礙,防止貶損、歪曲、拒絕這一科學思想信息態度的發生。發揮受眾大學生中“意見領袖”的正向作用,降低和避免逆反心理和“沉默的螺旋”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提高受眾大學生在需要、認知、情感、意志等接受心理結構要素方面的運作處理效率,從而實現受眾大學生對這一科學思想的準確、足量、快捷的有效接受。二是要有效降低受眾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接受成本,一方面可以通過改進、優化傳播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充分尊重受眾大學生的自覺能動性,降低、減少受眾大學生對這一科學思想的接受成本、心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提高受眾大學生對這一思想接收的顯性收益和隱性收益的預期報酬,實現傳播宣傳這一科學思想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合力效應,從而增強受眾大學生接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大可能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①裴文慶、李寶艷、溫福英、曠開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學生中有效傳播路徑研究——基于十九大以來的學術文本綜合分析》,《教育傳媒研究》2023年第1期。

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頁。

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3頁。

⑤霍虹:《全媒體時代下如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教育傳媒研究》2022年第3期。

⑥曹智、欒建強、李宣良:《習近平視察解放軍報社》,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6/c_1117588434.htm,2015年12月26日。

⑦《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頁。

⑧楊雨丹:《有效傳播的道與術》,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114頁。

⑨任艷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有效性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183頁。

(作者裴文慶系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李寶艷系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通訊作者溫福英系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韓勇】

猜你喜歡
傳播媒介載體受眾
創新舉措強載體 為僑服務加速跑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有效拓展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
視覺文化視閾下武術傳播媒介研究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反腐報道中的大眾傳播媒介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我國大眾傳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TiO_2包覆Al_2O_3載體的制備及表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