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德胤:設計連接傳統和現代,重塑古村文化形象

2023-07-22 14:15
設計 2023年12期
關鍵詞:松陽西河村落

羅德胤,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住建部傳統村落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鄉村復興論壇主席。長期從事鄉土建筑與傳統村落的理論研究、保護實踐和教學工作,為多個具有重要價值和典型意義的鄉土聚落開展基礎研究與保護發展的綜合實踐。在云南紅河哈尼梯田申遺課題中,以建筑學與人類學相結合的方法論證其遺產價值為多層級空間凝聚力造就世界最壯觀梯田,哈尼傳統民居改造項目獲評住建部田園建筑一等獎。在浙江松陽傳統村落總體規劃中,從郡縣制歷史論證其遺產價值為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以此指導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示范區。在河南新縣西河村規劃中,從村落與河流的歷史互動總結其價值特征為親水社區,由此開展的鄉村實踐獲評2020IFLA AAPME優秀獎。發表論文近百篇,已出版著作包括《鄉土聚落研究與探索》《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叢書(15卷)》《鄉村復興論壇文集(8卷)》《蔚縣古堡》《仙霞古道》《廿八都古鎮》《觀前碼頭》《哈尼梯田村寨》《晉中清源城》《中國古戲臺建筑》《民居五書》等。

2001年前后,羅德胤開始投身鄉土建筑研究,每年都會帶著學生尋訪古村鎮,測繪古建筑,采訪老村民,翻閱縣志、家譜,最后整理出版一本研究報告。截至2012年已經出版了八九本,在圈內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對古村落和鄉土建筑扎實的研究基礎使羅德胤受邀參加了四川災后重建的一次會議,并在活動中結識了投身鄉村建設的畫家孫君。孫君在2003年12月創建了北京綠十字,秉承“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理念,開展多種模式的鄉村建設。由孫君主編的《北京綠十字鄉村建設通訊》每期刊載的鄉村建設實踐案例讓羅德胤看到鄉村建設的更多可能性和路徑。

大約2000年之后,在發展農村、富民鄉村的政策前提下,“新農村建設”在鄉村如火如荼。當時的規劃設計思想主要是以城市的眼光來改造鄉村,鄉村的條石鋪路換成了水泥路面,植被換成城市的草皮,鄉村原有的韻味消失殆盡。此類不顧鄉村的歷史性和文化多樣性的建設方式,忽略了鄉民的精神價值、倫理秩序、審美傳統和情感訴求,無法從鄉村的歷史、村民的自覺、自然的秩序及民間信仰等來整體性地考慮鄉村世界的多重關系,導致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不盡如人意。

孫君設計并實施過多個鄉建項目,郝堂村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孫君認為“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重點在于“讓年輕人回來,讓鳥回來,讓民俗回來”,恢復鄉村的活力和生機。他到郝堂村做的第一件事采訪人:李葉受訪者:羅德胤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羅德胤,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建筑學會民居建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住建部傳統村落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鄉村復興論壇主席。長期從事鄉土建筑與傳統村落的理論研究、保護實踐和教學工作,為多個具有重要價值和典型意義的鄉土聚落開展基礎研究與保護發展的綜合實踐。在云南紅河哈尼梯田申遺課題中,以建筑學與人類學相結合的方法論證其遺產價值為多層級空間凝聚力造就世界最壯觀梯田,哈尼傳統民居改造項目獲評住建部田園建筑一等獎。在浙江松陽傳統村落總體規劃中,從郡縣制歷史論證其遺產價值為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以此指導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示范區。在河南新縣西河村規劃中,從村落與河流的歷史互動總結其價值特征為親水社區,由此開展的鄉村實踐獲評2020IFLA AAPME優秀獎。發表論文近百篇,已出版著作包括《鄉土聚落研究與探索》《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搶救與研究叢書(15卷)》《鄉村復興論壇文集(8卷)》《蔚縣古堡》《仙霞古道》《廿八都古鎮》《觀前碼頭》《哈尼梯田村寨》《晉中清源城》《中國古戲臺建筑》《民居五書》等。

是垃圾分類,第二件事才是規劃村莊產業。郝堂村盛產著名的信陽毛尖。

“郝堂茶人家”,就是孫君為郝堂村做的產業定位,這讓村民們有了安居樂業的基礎。這種用社會學、環保,以及美術的方法切入來做村莊房屋改造的路徑讓羅德胤眼界大開,并在無形中為他日后即將深入開展的鄉建工作做好了鋪墊。

2012年是羅德胤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2012年9月住建部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委員會,牽頭人馮驥才邀請清華大學鄉土組的教師們一同參與。陳志華教授自1989年60歲時始與樓慶西等老師組創“清華大學鄉土建筑研究組”,每年春秋兩季帶學生上山下鄉,進行鄉土建筑調查研究,對鄉土建筑遺產保護貢獻甚巨。作為一名有著社會學教育背景的建筑學者,陳志華很早就在思考和提倡建筑社會學,他提出用“鄉土建筑”取代“民居”一詞?!班l土”一詞取自他的老師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他在研究中引入社會學視角,以一個個村落為單位,借助家譜、碑刻和題記等文字材料和訪談老人所獲得的口述材料,研究村落的社會歷史,及其影響之下的村落形態和建筑形態特點,以及不同類型的建筑在村落社會活動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意義。陳志華教授主張鄉土建筑研究從聚落下手,最好是整村為單位進行保護,因為“絕大多數的鄉民生活在特定的封建宗法制的社區中,所以,鄉土建筑的基本存在方式是形成聚落。和鄉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相對應,作為它們的物質條件,聚落中的鄉土建筑包含著許多種類,有居住建筑,有禮制建筑,有寺廟建筑,有商業建筑,有公益建筑,也有文教建筑等。當然更有農業、手工業所必需的建筑,例如磨坊、水碓、染坊、畜舍、糧倉之類。幾乎每一類建筑都形成一個系統。例如宗廟,有總祠、房祠、支祠、香火堂和祖屋;例如文教建筑,有家塾、義塾、書院、文昌(魁星)閣、文峰塔、進士牌樓、戲臺等。這些建筑系統在聚落中形成一個有機的大系統,這個大系統奠定了聚落的結構,使它成為功能完備的整體,滿足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鄉民們物質的和精神的生活需求,以及社會的制度性需求?!标惤淌诘倪@個觀點引起了馮驥才的強烈共鳴,于是便有了在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委員會的合作。羅德胤作為陳志華教授的助手以及清華建筑學院的代表,在委員會擔任副主任委員的職務,擔負起了保護傳統村落、鄉土建筑的重任。

委員會成立后,專家們就要考慮理論如何落實的問題:如何做通村民的工作?項目保護的錢從哪來?要不要做修繕指導?工作原則如何規定?修繕隊伍怎么成立?一旦展開實踐,專家們發現并沒有成熟的方法和路徑。在這個過程中,羅德胤想到《北京綠十字鄉村建設通訊》中介紹過的郝堂村。郝堂村項目的成功說明鄉村建設離不開生態、業態和形態。在郝堂村項目主理人孫君看來,如果沒有政府的主導與政策支持,村黨支委、村委會的介入,村民的覺悟發動不起來,鄉村建設難以展開,即使有了進展也難以為繼。如果只從建筑遺產保護的角度出發,是很難得到村民支持的,而郝堂村的建設是在保護當地自然環境、尊重當地歷史人文脈絡和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推進的。郝堂模式啟發了羅德胤對于社區營造的想法,遺產保護要先解決鄉村建設的問題,思想問題解決之后,技術問題就迎刃而解。羅德胤于是決定下到基層,和地方政府合作,一起推動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

古村改造要抓原生特點 做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判斷

2013年8月,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啟動“一城三線”的“英雄夢·新縣夢”公益活動,吸引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地,涵蓋規劃、建筑、景觀、室內、生態等多學科的專家團隊前往新縣開始公益建設服務。羅德胤帶領的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團隊選擇了西河村作為公益建設服務村,承接了從村落規劃、專項設計、工程指導到運營策劃等整套村落建設服務工作。中央美術學院的何崴老師帶隊承接了西河村一組文革時期的糧倉的建筑改造設計。

選擇西河村作為服務村,羅德胤有自己的考慮?!耙郧翱创迓涞闹攸c是建筑要好,但在受到孫君老師思想的影響之后,我調整了思路,更傾向于選擇規模相對小的村落,畢竟規模小就意味著投入的資金少,容易見效果?!绷_德胤說,“就像陳先生所說,古村落的價值必須要整體體現。規模小的村落里現代化建筑的比例也低,改造的代價就低一些?!?/p>

事實上,整個西河村的核心部位只有一棟房子是嚴重影響風貌的,這棟兩層紅磚樓在村子的入口遮擋了祠堂,最后也只拆了那一棟,所以代價并不高,村民的工作也好做些。

西河村的河里有十幾棵幾百年的大樹,河流與民居挨得特別近,景觀效果特別好。羅德胤當時就判斷,河道景觀整理出來,鄉村旅游肯定能搞起來,基本盤就有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建筑的加強維修使用,這個項目就能做起來。何崴老師做的村民中心也在河邊,也是巧妙地利用了跟河的關系。村民中心的前身是河南岸的一個封閉的大糧倉,新建筑的大部分都保持了糧倉封閉的觀感,但在對著河的那面墻開了大窗,這樣在村民中心北望就是河道景觀,能看見河里的那十幾棵古樹,做出了建筑和景觀的互動關系。

西河村項目的成功還體現在人口數量的變化。項目開始之前,戶籍人口350人,村里常住的只有39個人。經過近三年的建設發展,就業機會不斷增加,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后,人口基本穩定在300人左右。和城市社區由物業公司管理不同,村里的治理基本都靠村民自己,所以一旦村子人口變少,村莊環境就沒有人維護,就會變得荒蕪。當人口恢復之后,村委會發動大家一起分工管理,各家把自己家管好,再有人負責公共的部分,村莊環境就保持住了。

村民對于鄉村振興工作一開始是不太理解的,只知道縣里頭要搞鄉村建設,會撥款,總歸是件好事。實際工作進行中有一些很現實的分配不均的問題,需要村干部去協調。以西河村為例,它是一個行政村,下轄10個自然村,羅德胤承接的項目所在的西河灣實際上只包括西河村的三個組,這就需要村干部去做平衡的工作。當地特別成立了西河村管理委員會,由鎮書記擔任管委會主席,代表縣委書記、縣長跟村民溝通交流。

在村里做工程,大部分的工作要請當地的村民來做,讓村民有收入,也有共建家園的參與感、自豪感,同時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項目的內容和設想,更便于工程的推進。當游客被吸引來了之后,頭腦靈活的村民就做起了農家樂、餐飲等服務,收入大幅提升。

西河村的成功也鼓勵了村縣的領導層,當他們發現老村子經過修復是能夠產生經濟價值的,領導和村民的思想觀念就改變了,很多老村子都不拆了,村里積極申報,多多少少得到了上級的資金撥款,新縣因而得以留存了十來個國家級傳統村落。當然,這些村落的狀態各不相同,想讓它們煥發出像西河村一樣的生機,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羅德胤從西河村的建設中總結出一條成功經驗:要去抓古村落當地的特點。特點抓對了,后面的工作就容易開展,否則做出來沒有效果,產生不了切實的社會效應和經濟價值,村民就會失去信心,項目就可能會夭折。這些特點一方面要是村落固有的,另一方面也要適合當代社會。

以西河村為例,在項目開始之初,團隊就需要抉擇:是先抓民居改造還是先抓河道景觀打造。經過研判,河道景觀更契合當代社會旅游市場,做好河道景觀就容易賺到第一筆旅游的收入,大家的信心也就有了。

反過來,如果先改造民居,沒有人會因為一個房子去鄉村旅游的,大家包括政府就會喪失信心。做這個判斷的原則是對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判斷,項目要符合當下社會的需求,才能夠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傳統與現代在古村落中互動 在松陽講好中國故事

2010年,松陽縣政府就提出要建設“千年古縣·田園松陽”,這是松陽的第一張文化品牌。2013年4月,《中國國家地理》以《最后的江南秘境》為題,系統地介紹了松陽的古村落,成了松陽的第二張文化品牌。松陽第一次有全國知名度,就是從這篇文章開始的。江南在中國人心中有特殊的文化意義,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曾經到達的高度。

2014年羅德胤和團隊承擔松陽縣傳統村落總體規劃的課題。與西河村不同,羅德胤在松陽要扮演縣域傳統村落顧問的角色。他和團隊跑遍了幾十個傳統村落,思考一個縣域傳統村落的整體價值到底是什么?

要依傍大文化IP,為其找到一個更符合遺產價值認識的標簽。經過一系列的考察和調研后,希望形成一個有高度的、能反映松陽特色的概括性名稱,這就是“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算是松陽的第三張文化品牌。

2020年年底,李漢勤書記提出要建設松陽的“國家傳統村落公園”,這是第四張文化品牌。

松陽有79個中國傳統村落,大多保留完整且規模不大。由于山區環境的特點,不少村子特別“上相”。麗水地區的攝影家,從20世紀90年代就把松陽山區村落作為攝影基地。這些村子的照片,在住房城鄉建設部評審傳統村落時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也正是有這些豐富的傳統村落資源,松陽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列為“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范縣”,又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試驗區”。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也把“拯救老屋行動”項目的首個整縣推進試點放在了松陽。

松陽在村落保護和鄉村振興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初見成效的路徑,和其他地方努力將古村落保護與觀光旅游相結合不同,松陽古村落保護表現出與建筑師及設計結合更緊密,更注重縣域文化整體效應,也更強調村民主體的特點。跟其他地方相比,松陽有兩個特點:一是注重挖掘和體現自己的獨特性;二是要具有全國高度的文化定位。文化高度的文化定位在中國有特殊作用,它能夠比較有效地、快速地匯集各方的社會資源,把事做成。確定一個合適的文化定位,讓全縣上下達成共識,才不會來回反復,消耗資源。

建筑師徐甜甜在松陽縣設計了平田農耕館、紅糖工坊、米酒工坊、豆腐工坊、油茶工坊、王景紀念館等一系列鄉村建筑,以一種被稱為“建筑針灸”的理念,通過一種低技的、點式介入的、最小干預的工作方式,重建鄉村標識,延續每個村莊的文脈。這些基于傳統文化手工藝環境的現代建筑也讓羅德胤對傳統村落和現代建筑的關系有了新的理解,“松陽案例給我的啟發就是,古村落的吸引力可以來自傳統與現代的互動。

原來我覺得只要把老東西保護下來,珍惜它,就夠了,這是我最應該做的事。后來我發現,徐甜甜的作品放在一個古村里,現代建筑就會跟傳統的環境產生某種神奇的化學反應,古村于是變得不再普通,而現代的建筑在那里也仿佛有了根基。它不僅僅是滿足了當代人對鄉村生活的想象,而是在引領?!绷_德胤說,“松陽的經驗,是通過設計來連接傳統和現代,把歷史傳統和場地特征跟現代性結合,重塑文化形象。松陽給外界的感覺,不只是古村落眾多、傳統文化厚重的家園,還是對未來有想象力的先鋒陣地?!绷_德胤說,“中國現在已經到了‘不能光是秀肌肉,還要人性化地把故事講好的階段。讓別人認可中國文化的內涵,才能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在這方面我們承擔著重大責任?!?/p>

此外,文化品牌文化形象的挖掘和樹立還關系到鄉村振興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畢竟在社會經濟市場面前,當一類形象被某一個樣本占據的時候,第二個樣本就上不去了。像徽州古鎮的代表,就是宏村、西遞,其他人再想打徽州古鎮的牌就很難了。所以,發掘地區的亮點非??简炑酃夂蛣撛炝?,這當中有偶然性也有一定的規律,規律就是要深入研究當地的文化,為其樹立文化形象。在相當的學識、見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就知道哪些東西會產生一些熟悉加意外的效果。

從復興論壇到設計大賽 實用主義的鄉村振興模式

鄉村復興論壇的設想緣起于2015年11月在烏鎮舉辦的第一屆古村大會。早在會前,組委會就有過是否可以將此次大會安排在某個村落的設想。但是在當時,能容納500人大會的村落幾乎是沒有的,所以組委會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一個鎮。第一屆古村大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成為一個現象級會議。這讓組織者對舉辦會議有了經驗和信心,也重新評估了“在村里開大會”的想法,并且找到了愿意合作的地方政府。

鄉村復興論壇的第一次會議,于2016年4月在河南省新縣的西河村召開。截至目前,會議共舉行了十二次,分別是在河南新縣(西河村)、貴州桐梓縣(中關村)、貴州臺江縣(交宮村和紅陽村)、山東日照市(山海天景區)、廣東梅縣(僑鄉村和松口鎮)、陜西留壩縣(城郊花海和火燒店鎮)、福建永泰縣(竹頭寨和月洲村)、廣東大埔縣(百侯鎮和北塘村)和山西沁源縣(河西村化肥廠、韓洪溝村、黑峪村)、河南修武縣(大南坡村)、重慶榮昌區(通安村)、浙江松陽縣(西屏鎮文里)。每次會議的正式會期是兩天,參會人數為350~500人。

在西河村開辦第一屆論壇的反響特別好,在這樣一個不知名的村里開大會,與會者的觀感是意外震驚,一個之前從未聽說的村子居然搞得不錯,這種反差很強烈。讓大家意識到一個村子經過兩三年的努力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并通過一個全國性的大會打響知名度,刺激了當地旅游。在會上當即就有幾個地方縣領導提出下一屆大會選址的邀約,逐漸大會就發展成一年兩次。

在大規?,F場活動被迫停歇的那段時間,建筑設計大賽以一種新的形式成為大會的替代。各地方組織大學生參與鄉村振興建筑設計大賽,在低成本地吸引關注力的同時,相比事件性的大會形式,設計參賽的部分方案對各地的鄉村振興也帶來了實質性的幫助。

投入鄉村建設要“深入”要“熱愛”

來自城市的學者、設計師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的能力都毋庸置疑,但投入鄉村建設也難免存在短板和誤區。羅德胤認為,開展鄉村建設最關鍵是要實地去看當地的文化和當地的村人?!拔覀兘洺е约汗逃械乃季S習慣和擅長的東西就開始干活了,這就比較危險,可能會帶來兩種威脅:第一是無法提出一個好想法說服當地領導;更大的危險在于當地官員政府相信了你的想法,但這個想法最后被發現是不成立的。所以項目開始之初一定要花時間去分析挖掘村落的特點,并且判斷它是否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然后再通過實踐來探索是否符合判斷,如果不符合就要及早調整。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變數一直都在,我們 要跟著時代社會往前走。每一代人關心的東西、需求的東西都會發生變 化,這是沒法避免的事?!?/p>

“首先你得熱愛。不管做沒做成,都應該認識到,每做一件事都是一次成長,對這個領域都會有新的理解,這是最根本的,要不然堅持不下去?!绷_德胤說,“如果你每次都以馬上可見的成功為唯一目的,那只要失敗三次你就會放棄了?!痹诹_德胤看來,項目在短期之內不成功是常事,但那也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只要成本負擔得起,就應該多嘗試。只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每年做一些小項目,可能積累三五年之后,十個項目里就會成功一兩個。只要成功一次,之前所謂的失敗也都有了意義?!?/p>

猜你喜歡
松陽西河村落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橋上跨成昆鐵路成功轉體
煙雨蒙蒙青西河
西河水云間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鄉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樓上樓下
西河的秋天
松陽:以科技為引領 推進產業轉型林業增效
松陽香榧迎來發展新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