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與優化

2023-07-23 18:31邵彥濤王寓凡
中國大學教學 2023年5期
關鍵詞:培養方案課程設置

邵彥濤?王寓凡

摘 要:為探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問題,統計分析了全國高校50份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重點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類課程設置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亟須將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抓手,通過深入調整課程設置來進一步規范專業建設、厘清專業邊界和強化專業特色。既要立足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屬性,以專業類基礎課程為依托講好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培養真“懂道理”的人;又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特性,以專業類必修課程和專業類選修課程為依托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培養會“講道理”的人。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課程設置

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發展邁上新臺階,除承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外,不少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還承擔著馬克思

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任務,并開設相應的本科專業。從歷史基礎來看,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本科專業大多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主。但是自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建立以及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設立以來,許多高校馬克思

主義學院都設置了多個專業。在多專業背景下,如何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邊界和特色,實現與其他專業的協同發展,是當前實踐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背景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3年版)》,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包括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歷史、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工會學五個本科專業。截至2023年4月,通過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指定平臺“陽光高考”專業數據庫查詢,并經各高校網站進行核實和補充,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歷史、工會學本科專業點分別增加到57個、305個、2個、9個和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點總數達到374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是2017年以來新設立的專業,多數有重點馬克思

主義學院的高校以及實力較強的學校也紛紛開設,發展勢頭可謂方興未艾。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中共黨史黨建學”以一級學科列入《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爸泄颤h史黨建學”一級學科誕生以后,必然要求擴大本科生的培養規模,并在全國高校增設中國共產黨歷史本科專業點。2022年新增的工會學專業,未來也會有部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陸續開辦。就目前形勢來看,多數院校仍以馬克思

主義學院為依托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等專業,在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建設條件等多方面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存在共建共享、協同發展。

如果說之前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的本科專業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如今則逐漸進入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歷史、工會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并行發展的多專業時代。之所以說是多專業時代,是因為在此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唯一一個能夠接續培養本科、碩士、博士的二級學科。也因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很大程度上肩負著為其他5個二級學科輸送本科人才的職責,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并不注重將本專業與其他五個二級學科方向進行明確的區分,反而比較注重借助他們的知識體系為專業服務。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中國共產黨歷史專業增設之后,許多馬克思主義學院同時開設兩個甚至多個本科專業,這就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即便是對于目前只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高校而言,由于全國其他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的開設,也會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

在多專業并行發展的形勢下,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建設時間較早、規模最大、規范度最高的本科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鞏固和強化專業特色,進而以自身的發展來帶動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的整體發展?這是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需要從多個層面同時發力。其中,課程建設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抓手,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環節。為深入分析多專業發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情況,依托“高等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聯席會議”這一平臺,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席會議秘書處、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組織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調研活動,收集整理了48所高校的50份培養方案①,以期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共同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情況分析

教育部2018年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為高校依標準辦學提供了依據。根據“國標”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課程的分類,可將課程類型劃分為通識類課程(含通識類必修課程和通識類選修課程)、公共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含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專業類選修課程)、實踐類課程(含創新創業、第二課堂、個性化教育模塊等)等。若再加上師范專業開設的教師教育類課程(含教師教育類必修課程和教師教育類選修課程),可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劃分為5個大類10個模塊。因通識教育類課程、公共基礎類課程、實踐和創新創業類課程、教師教育類課程一般根據所在學校要求開設,差異性不大,且與專業屬性的關聯度不高,因此這里僅分析專業類課程開設情況。

1.專業類課程設置的整體情況

專業類課程包括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和專業類選修課程三個模塊。本次研究的50份樣本,有43份按照這一標準進行模塊劃分。其余7份培養方案或只將專業課程分為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兩個板塊,或沿用既往的學科基礎課、學科平臺課以及大類平臺課等命名。

各培養方案之間開課數量差別較大。專業選修課標準差最大,達到10.401,專業選修課開課數的平均值為22,個別高校開設了最多62門選修課、最少只有8門選修課。專業類基礎課程和專業類必修課程的標準差分別是6.667、6.503。專業類基礎課程開課數的平均值為11,個別高校最多開設了31門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的平均值為13,個別高校最多開設了34門課程。

將50份培養方案中課程內容一致而課程名稱相異的課程合并為同一課程,共得到656門課程??傮w來看,課程開課率差異普遍較大。專業類課程沒有出現100%開課的情況,即便是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規律類課程,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其開課率也僅在80%上下??傞_課率在90%以上的課程,有政治學、法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社會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科學社會主義、論文寫作、教育學13門課程。其中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必修課程的,只有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4門課程。從標準差和開課率可以看出,各高校對于何謂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專業類選修課程,以及如何設置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專業類選修課程,尚缺乏較為集中的共識。

2.專業類基礎課程和專業類必修課程

依據“國標”,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專業類基礎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政治學、法學、社會學、邏輯學10門課,其實際開課率分別是94%、80%、84%、38%、34%、86%、92%、92%、84%、80%,平均開課率為76%。專業類必修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7門課,其實際開課率分別是:90%、90%、78%、

82%、82%、82%、92%,平均開課率為85%,比專業類基礎課程稍高,但與“國標”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專業類基礎課程和專業類必修課程都屬于必修課程。許多院校并未嚴格按照“國標”要求進行課程設置,沒有明確區分專業類基礎課程和專業類必修課程,專業類基礎課程和專業類必修課程存在交錯設置的普遍現象。如“國標”規定,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為思政專業的專業類基礎課程,但僅有54%的院校將其設置為專業類基礎課,32%的院校將其設置為專業類必修課,還有8%的院校將其設置為專業類選修課?!皣鴺恕睂I類必修課程中的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方案專業類基礎課中的開課率為12%,專業類必修課開課率為72%,專業類選修課開課率為8%。為了統計方便,這里將專業類基礎課程和專業類必修課程合稱為專業必修課。

以專業必修課的整體來看,17門課程的開課率大多在80%上下,說明一些高校在執行“國標”時尚有不足,規范性有待提高。同時也意味著,一些高校將必修課納入選修課來開設,主要有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邏輯學、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等課程。另有一些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學方法論兩門課合并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一門課來開設,授課內容和時間有所壓縮。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必修開課率為90%。說明多數院校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進課堂的落實較有成效。

上述課程在培養方案不同類別中的開課率情況,見表1和表2。

專業必修課程開課數量中位數12,最大值34,最小值5,平均值13。除“國標”要求的17門專業必修課之外,開課率在20%以上的課程還有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44%)、中國哲學史(28%)、西方哲學史(28%)、西方政治思想史(26%)、專業導論(26%)、黨的建設(2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20%)、教育學(20%)等課程。這些課程分屬于政治學、哲學、教育學、中共黨史黨建學等學科,被認為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目標有重要支撐作用的重要課程。

總體來看,專業必修課的設置較為隨意和混亂。對專業必修課中僅出現一次的課程進行統計,共有66門。部分必修課程無法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特性,如社會活動設計與指導、咨詢心理學、中國現代文學史、藝術概論、書法、公共關系學、比較政治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外國政治制度等。將“國標”規定的專業必修課轉換為專業類選修課程,也必然會削弱專業必修課的深度。這說明部分院校對必修課程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屬性的意義認知尚有不足。

3.專業類選修課程

研究型、應用型、拓展型的專業類選修課程,為學生擴展專業能力提供廣闊的選擇空間。此類課程開課數量的平均值為22,中位數21,眾數22,最大值62,最小值8。50份培養方案中專業類選修課程的總開課數量達到363門,并具有非常顯著的多學科特征。按照學科來分類,其組成結構如下:馬克思主義理論(15%)、思想政治教育(10%)、政治學(12%)、社會學(7%)、管理學(6%)、哲學(6%)、教師教育(5%)、法學(4%)、教育學(4%)、文學(4%)、經濟學(4%)、中共黨史黨建學(4%)、新聞傳播學(2%)、心理學(1%)、歷史學(1%)和院校特色選修課(6%)、學術素養和創新能力類(6%)、交叉學科(2%)等。這說明各高校普遍重視“相關基礎知識”的培養,普遍重視通過開設多學科課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比例僅有25%,說明各高校在專業類選修課對深化專業知識的作用上認識有所不足,進而使專業類選修課程的專業性不突出。

專業類選修課程的組成結構還表明,各高校在此類課程設置上一致性偏低、異質性較大。在363門課程中,開課頻次為1的課程有211門,占比達到58%。而開課率在50%以上的課程只有中國哲學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哲學史3門。開課率在20%以上的選修課程一共21門。有11門是“國標”規定的專業類選修課之外的課程,包括:美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英語、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憲法、公共關系學、現代西方哲學、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青年學、行政管理學等。其中,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學對應人才培養的工作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現代西方哲學、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屬于四個專業的專業類課程之間的交叉選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英語、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美學、青年學,則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深化拓展的體現。這11門課可以作為各高校增設專業類選修課程的備選參考。

此外,專業類選修課程有許多彰顯院校辦學定位和區域文化特色的課程。在彰顯院校辦學定位方面,合肥工業大學開設企業文化、企業倫理、企業認知等專業選修課程;河海大學開設水文化導論專業選修課程。在體現區域文化特色方面,部分院校開設區域文化、地方省情的專業選修課程。這類課程豐富多樣,如吉林大學開設的東北抗聯史,懷化學院開設的湖南人民革命史,內蒙古師范大學開設的民族區域自治法,青海師范大學開設的“兩彈一星”精神,山西師范大學開設的堯文化與社會治理,西北師范大學開設的“絲路觀察”政治學經典讀書會,河北師范大學開設的西柏坡精神研究,贛南師范大學開設的中央蘇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鄭州大學開設的河南紅色精神符號研究,福建師范大學開設的福建紅色文化革命研究,云南師范大學開設的云南歷史與民族文化專題等。

4.課程設置上的新趨勢

(1)原著導讀類課程受到重視。原著導讀類課程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素養的重要環節,原著導讀課程學分比重的增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體現。各高校注重開設經典著作閱讀課程,以經典原著為源頭活水,引導學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以提升思政專業學生的理論素養和文化修養。除作為專業類必修課程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外,各高校因地制宜開設了多種多樣的原著導讀課程,總課程數達到26門。其中開設頻次較高的課程有《資本論》導讀(6次)和思想政治教育原著導讀(3次)。開設門數最多的是東北師范大學,在專業類選修課程中開設9門原著導讀課程。南開大學在專業類必修課程中開設了5門原著導讀課程,占專業類必修課程學分總數的18%。大部分院校開設了1~2門原著導讀課程。

(2)傳統文化類課程異軍突起?!皣鴺恕敝胁⑽匆幎ㄓ袀鹘y文化類課程,但是各高校不約而同地開設了此類課程,這既是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體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建設上的一個創新。在50份培養方案中,有42份在不同課程類別中開設了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占比84%。課程名稱有較大差異,其中使用最多的為中國傳統文化概論(26次)、經典研讀與文化傳承(6次)、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4次)、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4次)、中華文化經典導讀(4次)等。有5所院校將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設置為專業必修課。個別高校開設了最多7門傳統文化類課程。

(3)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技術類課程開始涌現。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技術健康發展的需要,是信息技術時代發展的產物,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創新性[1]。在信息技術深刻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時空的情況下,加快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技術類課程的開設,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時俱進的體現,是大勢所趨,亦是時之必然。部分高校緊跟這一潮流,開設了諸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與青年文化、新媒體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新科技時代與人的生活、信息化教學、現代傳媒技術、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虛擬仿真實驗等新興課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優化建議

多專業的并行開設、協同發展,是新時代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趨向。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中建設時間較早、規模最大、規范度最高的本科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理應以此為契機,將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抓手,進一步厘清專業邊界、強化專業特色,通過本專業的內涵式發展來帶動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的整體發展。其中,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根本抓手,是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課程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直接關系到學生后繼能力結構的形成與全面素質的提升?!盵2]從課程設置上來說,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一方面要強化專業類基礎課程,明確五個本科專業之間的共享課程,通過開足開好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強化自身的學科屬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專業類必修課程和專業類選修課程建設,以課程設置為“城墻”建立起自身的專業疆界,既在不斷深化自身專業性中達到與其他四個專業相區分的目的,也是在與其他四個專業拉開適當距離的過程中,確立自身的邊界和特色。

1.完善專業類基礎課程設置,明確五個本科專業的共享課程

(1)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2005年馬克思

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從原來從屬于政治學的三級學科,轉變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學科設置前移。從政治學中分出之后,思想政治專業需進一步強化自身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學科色彩。為此,一些政治學課程就陸續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方案中刪除,新增了更多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但當前仍有部分高校必修課中政治學類課程開設比例過高,所開設政治學類課程包括: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政治思想史、公共行政學概論、國際關系史、國際政治學概論、中國政治制度、比較政治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等。有10個院校專業必修課中政治學類課程超過3門,個別高校達到7門,政治學類課程設置過多,不免會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屬性。

(2)多專業發展背景下的新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必然要新增一些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屬性的課程。張耀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要以馬克思主義為看家本領,要在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的基礎上鉆研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盵3]專業類基礎課程是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的學科平臺課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其他四個專業共享的課程。在多專業發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應明確劃分專業類基礎課程模塊。結構清晰的專業類基礎課程模塊,一來可以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的學科屬性,二來可以借此在課程設置上厘清與其他四個本科專業的關系。將與其他四個本科專業重合的課程放在專業類基礎課程模塊中,依據“國標”要求,開足開好;將不同的課程,也即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屬性的課程放置于專業類必修課程中,進而用一種結構化的課程體系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立起明確的邊界意識。

(3)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除“國標”規定以外,可以參照本次調研中統計的開課率在10%以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重點考慮增設如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西方政治思想史、文化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國外馬克思主義等。

2.強化專業類必修課程,明確專業邊界和專業特色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設立之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唯一一個能夠接續培養本科、碩士、博士的二級學科,在實際工作中并不注重將思政專業與其他五個二級學科方向進行明確區分,反而比較注重借助他們的課程體系來滿足思政專業“寬口徑”的培養要求。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設立和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建立之后,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強化自身專業邊界和特色。

(1)擦亮特色。專業類必修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屬性上區別于其他四個本科專業的專屬性課程,也是確立和強化自身專業邊界和特色的重要課程。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屬性來說,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相關基礎知識作為學養支撐。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屬性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類課程是思政本科專業區別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其他四個本科專業的基礎性課程,也是思政本科專業的特色所在。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規律類課程,即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原理、內容、歷史和方法作為思政本科專業系統知識的主體,按照“國標”要求,開足開好。

(2)明晰邊界。為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邊界,需精簡專業類必修課程,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在數量方面,各高??蓞⒄毡敬谓y計的中位數12門,酌情增減。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移至專業類基礎課程模塊。將不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特性的課程,如政治學以及其他多學科課程,放置于專業類選修課模塊中供學生選修。

(3)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除“國標”規定以外,可以參照本次調研中統計的開課率在10%以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重點考慮增設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中國政治思想史、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這些課程大多來自“國標”規定的專業類選修課程。將專業類選修課程升格為專業類必修課程,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

3.精選專業類選修課程,處理好“?!迸c“寬”的關系

按照“國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要培養全面、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以及相關基礎知識的專業人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相關基礎知識,大致分別對應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和專業類選修課程三個模塊。三個模塊的知識結構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簡單來說,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與專業類選修課程的關系,就是“?!迸c“寬”的關系問題。

(1)強化知識面能力。專業類選修課開課數量數據值標準差最大,反映最大值與最小值差距的極差也最大,說明其數據的離散程度最高。一方面,相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厚基礎特征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不是一個孤立系統的知識體系,而是需要與其他專業發生廣泛聯系的知識體系,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是自身的重要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要求以豐富的人學知識基礎作為學養支撐,因此就要打破專業邊界,集聚多學科知識。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特性,就是廣納百家、博采眾長,知識面要廣、思想性要深。因此,進一步強化多學科知識學習,需多開設范圍廣泛的選修類課程。由是觀之,專業選修課的設置確實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彈性選擇空間,并且會因院校辦學類型、辦學層次、學術專長、辦學特色等而呈現出多樣性特點。但另一方面,部分選修課若與本專業的聯系度不緊密,對培養目標的支撐度不明顯,則會使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渙散。

(2)拓寬專業視野。設置專業類選修課程應避免繁蕪雜亂,既要彰顯特色,又要科學合理。在數量方面,可參照本次統計的中位數22門,酌情增減。在課程設置上,既要重視“相關基礎知識”的培養,開設多學科課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并提升技能;又要注重開設專業類選修課程來對必修課內容進行拓展,以深化專業知識體系。要努力扭轉專業類選修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和偏離專業領域的現象,注重發揮選修課程在深化、強化專業知識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3)在具體課程設置上,根據目前的新趨勢,可以考慮增設原著導讀類課程、傳統文化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英語或雙語課程、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技術類課程,不斷增強課程的豐富性,挖掘課程內容的深度,以適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創新發展的需要。

四、結語

自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建立以及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設立以后,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從之前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主,逐漸進入了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歷史、馬克思

主義理論、工會學和思想政治教育五個專業并行發展的多專業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亟須將課程作為人才培養最為根本的抓手,通過深入調整課程設置來嚴格規范專業建設,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邊界和特色。各高校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既要立足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屬性,講好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培養真“懂道理”的人;又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特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素養,培養會“講道理”的人。要將真“懂道理”和會“講道理”結合起來,進一步擦亮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特色,培養真“懂道理”又會“講道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使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更好地服務于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

注釋:

① 48所高校包括(排名不分先后):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學院、合肥工業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海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北民族大學、湖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懷化學院、吉林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臨沂大學、洛陽師范學院、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云南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長江大學、鄭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其中兩所高校設計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培養方案,北京師范大學制定卓越教師計劃和拔尖創新人才兩類方案,貴州師范學院制定普通師范類思政本科培養方案和優師計劃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沈壯海,史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229(01):15-21.

[2]張大良.優化課程體系 加強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8,340(12):10-12,23.

[3]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創建30年的回顧和展望[J].思想理論教育,2014(01):31.

[基金項目: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第八批)(21ZD20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華中師范大學)專項課題資助項目(ZZYR202205)、華中師范大學教學研究項目(201921)]

[責任編輯:周曉燕]

猜你喜歡
培養方案課程設置
關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思考
醫學生共情能力培養方案及評價體系完善的研究
基于市場細分理論的我國應用型外貿人才培養方案研究
創業創新導向下的高校動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植物科學與技術專業觀賞水草栽培學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
關于提高軍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幾點思考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戰略新興物聯網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設置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