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字技術驅動的小學英語認知策略培養

2023-07-24 15:41張春洋王東芳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3年7期
關鍵詞:認知策略數字技術小學英語

張春洋 王東芳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要推進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本文重點介紹了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合理創新地使用VR、電子思維導圖、同步學等技術或軟件,促進小學英語認知策略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數字技術;小學英語;認知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23)07-089-02

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要素構成,其中學習策略這一內容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供了具體的方式方法。掌握并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有利于學生把握正確的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1]。

對于學習策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把其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情感管理策略。學習策略中的認知策略是有助于學生采用適宜的學習方式、方法和技術加工語言信息,提高學習效率的策略。本文基于VR技術、電子思維導圖、同步學App等技術或軟件,對促進小學英語認知策略發展中的建立學習與經歷的聯系、表達與交流、歸納與整理等策略進行了分析。

基于VR沉浸式場景,建立學習與經歷的聯系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與學的方式也在不斷地變革與創新。VR技術為學生建立學習與經歷的聯系提供了良好的體驗,為英語學習提供了革命性的技術方向。

1.VR感官體驗,促進抽象英語單詞的理解

英語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抽象的單詞,利用常規教學手段很難使學生有清晰的認知和深刻的理解。利用VR技術創設具體情境,學生可以沉浸在生動的場景中學習。教師在進行抽象英語單詞教學時,通過VR資源平臺選擇符合教學內容的資源進行環境的創設,學生可以360°地以任意角度觀察人、事、物,眼睛能夠看到,耳朵能夠聽到,心靈能夠感受到。VR技術在單詞與事物之間從感官上建立起聯系,通過視覺和聽覺等感官的深切感受,促進學生對抽象英語單詞的理解。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學生更有學習的主動性,能夠進一步幫助加深記憶。

2.VR場景交互,在輕松愉悅中感受學習

英語課堂中單純的灌輸式教學,不容易將學習與經歷建立起聯系,枯燥且很難達到高效的目的?;赩R場景式的英語學習具有較強的體驗感和交互性,使學生不僅能夠觀察人、事、物,還能與其互動,進行真實情境下的英語學習。學生如同在親身經歷旅游、去機場、去動物園、乘坐交通工具等,根據學習的需求與興趣,用操作手柄自主選擇要模擬的情境,并進入到場景中進行真實的互動交流。相較于被動的灌輸式學習,學生對于在VR情境中的主動交互式學習積極性更高,且身心更愉悅。

基于App資源與階梯式訓練,促進學生表達與交流

學習者的學習是在“最近發展區”進行的,這個區域是有點不熟悉但可以發展的區域,如果有適合的“腳手架”,學習就會是高效的?!巴綄W”是一款可以安裝在移動端的App,它提供了與課本配套的階段練習和課外配音資源,就像為學生搭建的“腳手架”一樣,助力他們完成無法獨立實現的個性化練習任務,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表達與交流。

1.App階梯式訓練,促進學生個性化表達

“同步學”提供的詞、句、篇的跟讀訓練呈階梯式由易到難排列,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相應的訓練內容和時間,無論是做哪種練習,都能夠得到同步評分,并且跟讀的每項內容中的單詞都會呈現出不同顏色的反饋標記:綠色表示讀得正確,黑色表示有些語音發音不清晰,紅色表示發音錯誤。根據這些提示,學生可以反復聽示范,再對照進行模仿和修改,從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鞏固和內化所學,為準確、得體地表達與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整體安排呈現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為表達與交流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2.課外App配音資源,豐富表達與交流空間

語言的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快速融入真實語言環境中,而學生接觸真實交際語境的機會又非常有限,多數是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教師的教學通常又都是整齊劃一的,學生缺乏在語言環境中的思想上、情感上的表達,回到家后家長也很難跟學生一起練習?!巴綄W”中提供了豐富的課外配音資源,有學生喜歡的電影片段、繪本小故事,還有時事要聞等。因為是可以安裝在手機或平板移動端的App,學生在家中也可以隨時進行配音練習,幫助其在真實、生動、有意義的語境中,一邊體會配音角色的情感和語言,一邊學習在不同的情境中得體地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與表達。

運用電子思維導圖,實現詞匯學習歸納與整理

英語語言的學習是有思維訓練的深度學習,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建構結構化的語言系統,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整理,學會學習的方法[2]。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形象地建構基于主題的結構化知識,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促進思維品質提升[3]。

在英語學習中,教師更多采用的是讓學生在紙上繪制思維導圖來進行歸納與整理,學生的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但更多的時間卻浪費在了繪制上。而電子思維導圖工具,如應用在電腦端的億圖腦圖MindMaster和移動端常用的iThought,都包含了樹形圖、魚骨圖、單向導圖等模式,顏色鮮亮,模板新穎,不僅提高了歸納與整理的效率,而且豐富的樣式也讓學生更喜歡,使學生能夠根據課程的需要選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歸納與整理。

1.整體學習后的歸納與整理,建構詞匯體系

在主題學習中,可以廣泛在學生中開展頭腦風暴,進行知識的橫向與縱向聯系。如“特殊的日子”這一主題,橫向聯系到節日的時間、文化習俗、活動計劃等,縱向聯系到從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習過的所有節日名稱。運用億圖腦圖MindMaster,學生不僅可以從節日名稱、時間、文化習俗、常規活動等方面對相關詞匯進行分類整理,還能隨時上網查閱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這些特殊的日子。在整體學習后,用電腦端的思維導圖工具建構詞匯體系,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思維更加開闊,有助于未來的學習與應用。

2.學習過程中的動態梳理,構建語篇信息

構建語篇的思維導圖是在動態中逐步生成的,有利于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的思考過程中。四年級下冊第15課,語篇內容涉及中國、美國勞動節的異同。學生使用平板端的iThought工具對代表中國和美國勞動節的單詞進行梳理。平板的便捷性更方便學生隨時在學習中對勞動節的時間、意義、活動等相關信息進行歸納,進一步加深對中、美勞動節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又把兩國勞動節的差異文化進行整理。這里不是在學習后的系統整理,而是在學習過程中的動態生成,既促進了學生與同伴、老師思維的碰撞與共鳴,實現對課堂的高度、深度參與,同時,平板可移動的特點也更適合在學習過程中使用。

總之,數字技術對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合理地使用數字技術,可以使學生對語音語調的訓練更加自主和嚴格,對配音學習的熱情更高;在分析語段信息時,學生會自主選擇適宜的思維導圖工具,鍛煉了歸納與整理能力。通過教師之間的交流也發現,這些技術手段的應用不僅發展了學生的英語認知策略,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也提升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效果,提高了綜合應用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程曉堂. 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

程雪. 基于移動終端的認知策略訓練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7):131.

猜你喜歡
認知策略數字技術小學英語
淺析產業化模式對中國動畫發展的重要性
數字媒體藝術在虛擬展示空間中的應用探究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研究應用
工業自動化中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認知策略在關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