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維A酸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患者的效果

2023-07-25 07:21陳莉
醫學美學美容 2023年11期

陳莉

【摘 要】目的 探究異維A酸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予以異維A酸治療,研究組予以異維A酸聯合紅藍光治療,比較兩組ECCA評分、皮損狀況緩解程度及臨床療效。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ECCA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皮損狀況均優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異維A酸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能改善其ECCA評分,有效緩解患者的皮損狀況,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應用。

【關鍵詞】異維A酸;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ECCA評分;皮損狀況

中圖分類號:R 758.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11-0024-04

Effect of Isotretinoin Combined with Red and Blue 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CHEN Li

(Jiangbei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ongqing 40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sotretinoin combined with red and blue 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sotretinoi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sotretinoin combined with red and blue light. The ECCA score, remission degree of skin lesions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CCA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kin lesion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sotretinoin combined with red and blue light can improve the ECCA score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kin lesio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Isotretinoin;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y;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ECCA score; Skin lesion condition

痤瘡(acne)為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每一年齡階段均可能發病,但由于青少年生長發育階段激素分泌較多,體脂分泌旺盛,因此痤瘡的發病率更高。部分痤瘡在愈合后容易留下瘢痕,影響患者美觀度,同時還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交活動[1]?,F階段有超過80%的青少年存在痤瘡問題,內分泌、情緒、飲食、免疫、遺傳等因素與痤瘡的發生密切相關[2]。臨床多采用異維A酸類藥物治療,雖然該治療方式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良反應較多,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導致臨床治療難度增加[3]。隨著臨床研究的逐漸深入,紅藍光治療開始逐漸應用于痤瘡的臨床治療工作中,通過光熱反應刺激皮下膠原蛋白再生,同時還具有殺菌作用,為中重度痤瘡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途徑[4]?;诖?,本研究結合2019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異維A酸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重慶市江北區中醫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痤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近2周未接受外涂藥物治療;近3個月并未接受任何藥物治療;滿足中重度痤瘡的相關標準[5];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治療區域內存在金屬異物;裝有心臟起搏器者;面部存在傷口者;過敏性皮膚者;精神類疾??;計劃生育、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18~27歲,平均年齡(22.33±3.38)歲;病程21~35個月,平均病程(28.53±6.16)個月;皮損面積65~110 cm2,平均皮損面積(87.24±19.23)cm2;男16例,女24例;痤瘡嚴重程度:中度23例,重度17例;皮損部位:臉頰14例,臉頰伴唇周9例,臉頰伴額部10例,臉頰伴頸部7例。研究組年齡17~27歲,平均年齡(23.12±3.65)歲;病程22~37個月,平均病程(30.14±6.41)個月;皮損面積63~112 cm2,平均皮損面積(89.31±20.08)cm2;男18例,女22例;痤瘡嚴重程度:中度22例,重度18例;皮損部位:臉頰12例,臉頰伴唇周11例,臉頰伴額部8例,臉頰伴頸部9例。兩組、年齡、病程、皮損面積、性別、皮損部位以及痤瘡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異維A酸治療:口服異維A酸膠囊(上海信誼延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210,規格:10 mg);2次/d,10 mg/次;連續治療8周。研究組接受異維A酸聯合紅藍光治療:異維A酸服用方式同對照組一致;藍光治療:選擇Carnation-88c紅藍光治療儀。藍光波長設置為(460±10)nm,紅光波長設置為(640±10)nm。首先應對患者面部進行充分的清潔和消毒,通過拍照對治療前的詳細情況進行記錄。告知患者在治療床上保持仰臥位,閉眼,并將專用眼罩佩戴好,徹底暴露皮損部位,面部和治療光源應保持15~20 cm,紅藍光交替照射治療,20 min/次,2次/周,連續治療4周后將治療頻率調整為1次/周;連續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痤瘡瘢痕情況、皮損緩解程度以及臨床療效。

1.3.1痤瘡瘢痕情況 通過痤瘡瘢痕權重(ECCA)評分來對瘢痕情況進行評估[5],具體判斷標準為:凹陷、點狀的V型瘢痕(直徑<2 mm)的a值權重15,U型瘢痕(直徑為2~4 mm、邊緣清晰)的a值權重20;M型瘢痕(直徑>4 mm、邊緣模糊)的a值權重25;表淺萎縮性瘢痕的a值權重30。將單側臉頰或前額為單位,對瘢痕密集度進行測量,進而來對b值進行確定;具體分為0分(無瘢痕)、1分(瘢痕數量≤5處)、2分(5處<瘢痕數量≤20處)、3分(瘢痕數量>20處);a×b則為ECCA總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瘢痕情況越嚴重。

1.3.2皮損狀況緩解程度 記錄兩組治療前后的非炎性皮損、炎性皮損個數;其中炎性皮損為:炎癥浸潤明顯,皮損發紅,存在丘疹、結節性、囊腫性及膿皰樣損害;非炎性皮損為:白頭(閉塞性)粉刺或黑頭(開放性)粉刺。

1.3.3臨床療效[7] 根據皮損減少率以及皮膚狀態進行評價,皮損減少率=[(治療前皮疹數目-治療后皮疹數目)/治療前皮疹數目]×100%。皮損減少率≥90%,痤瘡徹底消失則判斷為痊愈;皮損減少率≥70%,膿皰、丘疹、紅斑消失,痤瘡明顯減少為顯效;皮損減少率≥30%,膿皰、丘疹、紅斑有一定減輕,痤瘡有一定減少則判斷為有效;皮損減少率不足30%,膿皰、丘疹、紅斑無變化,痤瘡未消失或者增加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痤瘡瘢痕情況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ECCA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皮損狀況緩解程度比較 兩組治療后皮損狀況均優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痤瘡屬于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發病部位主要為背部、胸部以及面部,累及毛囊、皮脂腺及附屬組織。相關統計數據顯示[8],痤瘡的發病率大約為8.1%,在全球范圍內,青少年出現痤瘡的幾率高達85%。痤瘡的病程較長,根據皮損的嚴重程度具體可表現為囊腫、結節、膿皰、丘疹以及粉刺等,病變處常常伴瘙癢或者疼痛,愈后有些可能會遺留瘢痕或者色素沉著,如果患者病情嚴重則可能會遺留萎縮性瘢痕,呈凹陷狀,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外貌美觀,而且還會對其精神及心理造成嚴重影響。最近幾年,痤瘡的患病人數越來越多。全球學者也開始更加關注痤瘡發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F階段有關痤瘡的具體發病機制的研究還在不斷深入、完善,其發病可能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炎癥與免疫反應,細菌、微生物及痤瘡丙酸桿菌,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皮脂腺過度分泌[9]。①炎癥與免疫反應:從本質上分析、研究發現,痤瘡其實屬于炎癥反應之一,而炎癥反應發生在皮損形成以及毛囊角化之前,痤瘡的整個發病過程始終存在炎癥反應。異常脂質或(和)毛囊微生物將Toll樣受體激活,形成白細胞介素-1α及其他炎癥遞質。而白細胞介素-1α則是痤瘡、微痤瘡、皮脂腺管角化病發生的重要因素;②細菌、微生物、痤瘡丙酸桿菌:大量滋生痤瘡丙酸桿菌是引起痤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痤瘡的發生、發展中較為常見的類型為ⅠA型痤瘡丙酸桿菌,與中重度痤瘡的發病存在顯著相關性;低分子多肽會促進炎癥介質以及水解酶的釋放,導致局部炎癥反應,導致皮脂腺受到損傷;毛囊壁如果受到游離脂肪酸的刺激則會導致炎癥反應,同時促進毛囊口角化不良、毛囊皮脂腺管增生,皮脂在局部大量堆積,無法有效排出,進而增加痤瘡的發生風險;③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異常:毛囊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如白色葡萄球菌、厭氧痤瘡桿菌等,導致溶解酶的產生增加,對甘油三酯進行分解,進而導致游離脂肪酸的形成,發生炎癥反應,引起皮脂腺管炎癥及皮膚角化類疾??;如果缺乏亞油酸則可能導致表皮功能異常,引起炎癥介質浸潤,增加痤瘡的發生風險;鯊烯過氧化反應會促進毛囊漏斗部上皮細胞增生,導致表皮過度角化,進一步形成粉刺;④皮脂腺過度分泌:在痤瘡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內分泌代謝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長激素、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雄激素等也與痤瘡的發生存在相關性,而雄激素則是大量分泌脂質、促進皮脂腺增生的重要誘因?,F階段臨床中在對痤瘡患者進行治療時,應根據皮損特點及痤瘡分級水平,選擇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ECC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重度痤瘡患者在接受異維A酸治療時,給予紅藍光聯合治療能使患者瘢痕得到改善。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皮損個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重度痤瘡患者在接受異維A酸與紅藍光聯合后,皮損狀況減輕,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合治療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分析認為,目前治療輕度痤瘡主要是外用藥物的同時給予口服藥物聯合治療,中重度痤瘡患者還可以聯合應用物理療法治療。系統應用維甲酸類藥物能讓皮脂腺分泌有效降低,對毛囊皮脂腺角化過度進行有效抑制,并對炎癥反應及痤瘡丙酸桿菌的定植進行有效抵御,異維A酸是現階段臨床中最有效、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口服藥物,屬于第一代維甲酸[11]。異維A酸能促進皮脂腺細胞有效凋亡,對皮脂腺增殖進行有效抑制,并對脂質合成進行有效抑制?;颊呖诜惥SA酸,不但能降低干擾素-γ、白介素-4、白介素-17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還能減少單核細胞天然免疫分泌Toll樣受體-2表達,進而實現抗炎的效果。但是僅給予異維A酸治療,并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且治療需要較長的周期,易導致各種不良反應,如肝腎功能異常、聽力損傷、胃腸道反應、嗜睡、脫發、失眠、皮疹等,降低患者依從性。紅藍光照射治療是通過高功率、高密度、高純度的窄譜光對皮膚進行照射,通過穿透力來有效破壞胞膜及皮脂腺,減少毛囊上皮細胞角化,有效殺滅和抑制痤瘡丙酸桿菌,促進修復皮膚組織,緩解皮膚癥狀 。紅光具有非常強的穿透性,在提升細胞活性的同時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細胞新陳代謝,具有比較理想的抗炎、抗菌效果,可以縮小毛孔,增加皮膚彈性,不但能撫平細紋,而且能祛斑美白,修復受損皮膚。

綜上所述,采用異維A酸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能夠改善患者瘢痕情況,有效緩解其皮損狀況,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謝紅霞,馬玉昕,劉秀萍,等.達英-35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9):1317-1319.

[2] 李小英.外涂20%超分子水楊酸及口服鹽酸米諾環素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51例[J].安徽醫藥,2021,25(2):366-369.

[3] 曹文娟,洪莉,徐遠,等.紅藍光交替照射聯合藥物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學,2019,40(12):1374-1376.

[4] 林金,詹旭輝,曹毅,等.1320 nm Nd:YAG激光與紅藍光治療炎癥性痤瘡的效果比較[J].浙江臨床醫學,2021,23(10):1478-1479.

[5] 楊利蓉.紅藍光照射聯合聚維酮碘濕敷治療中重度痤瘡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4):52-55.

[6] 李曉慶,徐素平,孔迎輝,等.ALA光動力療法治療面部中重度痤瘡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9,15(3):191-193.

[7] 李寧,古竹霞,邊步榮.紅藍光聯合口服克拉霉素運用于治療痤瘡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空軍醫學雜志,2019,35(4):353-355.

[8] 馬月仙,王永琴,楊惠芳,等.紅藍光照射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聯合西黃膠囊治療中重度面部痤瘡的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21):2611-2615.

[9] 葉艷芬,李潔華,種樹彬,等.紅藍光聯合牛黃上清膠囊治療中重度痤瘡的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7,39(5):416-419.

[10] 龐利濤.紅藍光照射聯合西黃膠囊治療面部中重度尋常痤瘡的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7,38(1):23-26.

[11] 趙娜,余兵,夏傳剛,等.中藥面膜超聲波導入聯合紅藍光治療中重度痤瘡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廣西醫學,2017,39(1):138-142.

編輯 柴泛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