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效率提升的航天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案例研究

2023-07-25 05:02申文燕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 2023年6期
關鍵詞:航天技術研究院高質量

申文燕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堅持高質量發展,是黨和國家立足新時代新的發展階段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也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航天事業作為國家綜合實力和科學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創造社會價值、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一直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航天事業既要推動國防技術、空間技術等“高精尖”領域技術的跨越發展,也要做好科技成果應用轉化,促進航天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地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一、推動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效率提升的背景和意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技集團”)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聚焦質量、效率、效益這三個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提出了“高質量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高效益推動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的發展目標和“三高”全面發展理念的豐富內涵?!叭摺比姘l展理念是航天科技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要求的有力行動,是新時代航天新發展觀的集中體現。對航天技術應用產業來說,“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同樣是互為聯結的有機整體——效率提升必然帶來相關成本的下降,成本的下降必然帶動效益的增長,從而有效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效率”是實現高效益的主要途徑,也是衡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指標。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是企業效益好、效率高。處于市場充分競爭中的企業,其效率和效益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體現,也是衡量企業發展質量、核心能力的關鍵性指標。效率高,成本就低,在市場競爭中的效益就好。因此,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從經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不斷提升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效率”是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伴隨著規模的快速增長,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市場化程度不高、核心競爭能力不強等問題突顯。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加快市場化轉型步伐,是對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發展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企業要實現轉型發展,必須以高效率的運轉體系作為支撐,逐步建立起與市場接軌的高效研發模式、生產模式、營銷模式、管理模式等,努力開創體制新、機制活、技術精、產品優、公司強的新局面,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作為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專業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依托其航天專業關鍵技術延伸,在航天技術應用領域培育形成了多個產業發展板塊,相繼開發了一批極具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的產業化項目,實現了較好發展,廣泛應用和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航天技術應用產業要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進一步貫徹落實“三高”全面發展理念,緊緊牽住“高效率”這個牛鼻子,以提高效率和提高市場化程度為途徑,以實現高效益為目標,推動增長方式由規模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增長型的轉變,實現企業由優秀到卓越的騰飛。

二、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1. 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產出效率較低

以人均產出(人員效率)、研發投入產出(研發費用使用效率)、固定資產投入產出(固定資產利用效率)為主要指標,將研究院所屬重點公司與行業先進企業進行對比,分析情況如下。

在人均產出方面,以研究院下屬的所有重點公司整體情況為研究主體,提取12 家公司的指標平均值進行比較:當前中國500 強企業人均產出為259.65萬元,研究院下屬重點公司人均產出為75.36 萬元,人均產出為500 強企業的29%。以研究院下屬的各獨立公司為研究主體,與行業典型公司進行比較:德國布廷恩公司人均產出約300 萬元,是研究院下屬某同行業公司的6.5 倍;雙星新材(上市公司)人均產出312 萬元,分別是研究院下屬同行業某兩家公司指標的5.6 倍和3.5 倍。

在研發投入產出方面,中國企業500 強中,208家企業申報的新業務相關數據顯示,500 強企業研發投入產出比為10.04;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重點公司研發投入產出比為2.5,僅為500 強企業的25%。進行數據對標后可知,研究院的新研產品對企業總體營收的貢獻較為突出,但用于產品研發的投入遠高于參考企業平均水平,為其4.38 倍??傊?,超高的研發投入所帶來的收益增長較為有限,投入產出比與500 強企業存在較大差距。

在固定資產投入產出方面,根據中國工業統計年鑒,中國制造業當前的固定資產原值為39 萬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為94 萬億元,固定資產投入產出比為2.42;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公司固定資產原值為16.2 億元,主要產品收入為24.79 億元,固定資產投入產出比為1.53,低于中國制造業平均水平。

2. 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市場化程度需進一步提升

效率低是市場化程度不高的綜合體現。研究院重點公司除以上主要效率效能指標偏低以外,整體市場化程度也普遍較低,較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整體發展。一是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低下,與先進企業相比存在差距;二是在市場化選人用人、勞動用工和激勵約束機制等制度改革、公司治理和規范管理還需進一步深入推進;三是市場營銷短板明顯,亟需加快營銷體系和能力建設;四是企業文化理念、競爭意識、管理思路不夠先進,還需不斷解放思想,樹立全新的市場意識,按市場規律和要求辦事。

3. 重點產品規?;l展進程還需進一步加快

產品沒有規模,生產制造就沒有效率,制造成本也難以下降。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目前較大規模的產品較少,各產業公司主導產品年均營銷收入大多被鎖定在1 億~2 億元的規模瓶頸中難以突破,公司規?;l展能力弱,與市場上先進企業單一主導產品動輒數億、數十億元的規模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研究院還需集中資源培育規?;a品,支撐主導產品規?;焖侔l展。

4. 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管理水平需大幅提升

一是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管理依然粗放,存在逐級衰減的問題,需要持續健全研究院和下屬公司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管理體系,加快專業公司向規范管理、精益管理轉變;二是個別單位對高質量發展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大力發展重點產品經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需要進一步統一認識并落實管理責任;三是企業經營管理層風險意識仍需加強,需要建立面向市場的經營動態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并加強責任追究;四是航天技術應用產業人才儲備和培養力度不足,難以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重點產品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

三、以效率提升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和經驗

1. 推動研發創新模式轉變,提高研發和成果轉化效率

轉變技術創新組織模式,縮短研發周期,增強產品面向市場的針對性。按照項目管理模式組織產品開發,形成以研發人員為主、相關部門人員參與的項目團隊,共同協作完成從概念、研發到生產、上市的全過程,實現研發和市場的同步開展。推動研發模式由傳統模式向集成開發模式的轉變,研發效率(研發周期和研發成功率)、研發投入產出比(新產品收入/研發費用)實現大幅提升,為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向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提供有效支撐。

在產業公司內推行項目組長負責制,對研發項目從項目跟蹤、立項論證、課題研究、成果轉化到產業化實行全過程管理,建立責任目標導向的課題評估、驗收、考核、退出機制,形成管理閉環。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技術創新職級體系建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暢通航天科學技術成果向民用產業轉化通道,積極落實成果轉化的激勵措施,最大程度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通過共享航天科研單位創新資源、利用外部創新資源、自建核心創新能力等方式,形成精益高效的創新體系,快速提升重點公司技術創新能力。通過新項目研發、并購重組有好項目的公司、引進擁有好項目的團隊等方式,發展新的產業化項目,快速形成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采用利潤提成獎勵、股權激勵等多種方式激勵新產品的市場化和產業化進程。

2. 推動生產制造模式轉變,提高生產制造效率

運用信息化、自動化等技術手段和融合開放協作、看板管理、精益制造等先進生產方式與管理理念,轉變傳統生產模式,提升制造效率和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形成規模效益。在較短時期內,初步實現重點產品生產制造向智能化、規?;a模式的轉變和制造效率的大幅提升,為經濟增長方式從外延式向內涵式轉型提供有效支撐。

加大對重點產業化產品資源的投入力度,制定快速市場化和規?;桨?,開展股權融資、自有資金籌集、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等多渠道融資方式,籌措產業化發展資金,為重點產業化項目快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骨干持股、成立新公司等形式,快速實現規?;a。實施“質量強企”工程,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建立健全航天技術應用產業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監督體系、標準化工作體系,強化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過程控制,提升質量管理和產品質量水平。

轉變產能建設資源投入方式,在研究、制定、審核、實施固定資產投資方案時,將投入產出比作為投資項目的重要決策依據。股權融資、自籌資金等一般用于重點產品的產能提升,產能提升的資金一般用于建設核心能力,以較小的投入實現較大規模的產出,充分發揮上市平臺的作用,適時有序推動內部資源的系統化、專業化整合,實現資源聚焦和產業結構優化。圍繞核心主業,以新技術、新產品、新項目等為目標,開展對外兼并收購,推動產業規?;l展。

3. 推動經營管理模式轉變,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不斷提升產業公司規范管理的水平和高效經營的能力,防控經營風險,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對管理的要求,實現各產業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經營管理向規范管理和精益管理轉變,為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由規模型向效益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提供有效支撐。

完善各公司制度體系,實現規范管理和控制經營風險,提升各公司人員效率、資金效率、資產效率、生產效率、研發效率。完善并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強化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董監事規范履職和作用的發揮,初步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現代化公司治理機制。

加大重點產品經濟收入考核比重,穩健發展高質量服務業。結合“瘦身健體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做好對專業公司的分類治理工作。完善專業公司經營業績考核評價管理辦法,建立“經營績效+重點工作+專項任務”的考核評價制度,以經營實績為考核重心,通過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引導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強化經營風險全過程管控,建立全院往來款項風險事項動態核查、上報機制,做好預警預判,建立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

4. 推動市場營銷模式轉變,提高市場開發效率

按照“國有為本,無限接近市場化運行”的原則,航天技術應用產業要以市場為導向,研究市場規律,順應市場變化趨勢,健全完善產業公司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營銷體系,采用傳統營銷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模式,以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作為產業規?;l展、做大產品和產業規模的基礎。

落實完善市場銷售激勵政策,通過營銷能力和市場開發水平的提升,夯實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加快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研究制定引進市場成熟營銷骨干和銷售人員的政策和方案,切實提升市場營銷能力。做好市場細分工作,培育優質重點客戶。共享利用航天系統軍民品客戶市場資源,加快推進與相關各級央企、地方國企、軍工單位、民營企業的戰略合作,快速培育形成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5. 推動人員管理模式轉變,提高人員產出效率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健全和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產業發展戰略和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市場化選人用人、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管理體系,實現由管“事”為主的傳統人事管理到以管“人”為主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為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加強人力資源總量控制,根據人均產出、業務發展等情況,對重點產業公司人員規模進行分類管理(壓縮型、管控型、擴張型),確保從業人員增長率控制在一定范圍,人均產出(重點產品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充分利用各項人才政策,提升重點產業公司引進高層次人才的質量和數量,不斷優化企業人才結構。全面推進實施經營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有序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

深入推進市場化薪酬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經理層差異化薪酬考核分配制度,突出考核經濟運行質量,確?!皹I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全面推進中長期激勵實施,積極推行產業公司股權激勵、崗位分紅、項目分紅等激勵方式,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效率提升取得的成效

研究院堅持“價值創造為本”,通過一系列效率提升舉措的實施,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 年,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及服務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69.24 億元,其中,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8.98 億元,主導產品實現收入50.62 億元,連續兩年增速超過35%?!笆濉逼陂g產業發展實現了快速增長,研究院內在經營質量持續提升,經濟結構顯著優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原動力顯著提升,同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等43 家行業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研究院下屬中天火箭入圍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改示范”企業;陜西航天西諾美靈電氣有限公司、西安超碼科技有限公司和常州山由帝杉防護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獲陜西省“專精特新”企業認定。

航天技術應用產業主導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取得顯著成績。在固體火箭技術應用領域,以防災減災及安全救生與特種裝備兩大發展方向為主,逐步形成了系統級解決方案。人影產品數字化系統升級服務不斷加快,自動化發射架、人影物聯網管理系統等已在全國14 個省市成功應用;汽車安全氣囊發生器真正突破了100 萬套,進入合資品牌供應鏈。銅箔裝備業務憑借陰極輥技術和產品優勢,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在新材料領域,以高性能薄膜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和雙金屬復合材料為產業發展重點,高性能表面貼膜業務在建材領域突破億元規模。撓性覆銅板業務產品成為國內主要手機天線板材料供應商。光伏熱場產品單晶硅熱場材料國內市場份額領先,新建產能實現滿產銷售;電力復合材料特高壓直流輸電用絕緣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雙金屬復合管業務保持了80%以上的國內石油天然氣集輸管線市場份額。

技術創新研發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技術成果轉化加快推進,兩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上升為國家級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在陜西牽頭成立的先進復合材料產業聯盟為航天技術成果轉化和項目孵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坝猩饘僖睙捁澞苎b備”“JWR 自動化發射架”“防藍光且阻隔紫外線的保護膜”分別榮獲第五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金獎、陜西省國防科技進步獎、江蘇省高價值發明專利獎。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發展要求,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具體案例展開分析研究,找出現階段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制約發展的原因,積極探索以提升效率為主線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為助力軍工企業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履行富國強軍使命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航天技術研究院高質量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在新時期加強航天技術轉化應用的思考
工程技術研究院簡介
從心所欲不逾矩——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搗亂!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航天技術與甚長基線陣的結合探索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