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背景下云南民族茶文化保護與創新實踐

2023-07-26 22:44光映炯
中國茶葉 2023年7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摘要:云南長期重視對古茶樹資源的立法性保護,加強傳統制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代表性項目和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且在民族茶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創新中形成了云南民族茶文化保護和創新實踐模式。文章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和實地調查,梳理出云南民族茶文化在“保護-傳承-創新”3層面的具體實踐經驗,即以云南古茶樹保護為重點的規范性保護、以云南制茶技藝非遺為主的重點保護和傳承,以及以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為特色的融合創新。對古茶樹和古茶園的保護是茶生態涵養的重要基礎,制茶技藝非遺的保護體現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的核心載體,茶旅融合創新開發是促進茶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重要趨勢。茶生態、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和茶旅游“五位一體”的云南地方實踐,對保育茶文化土壤,保護和傳承核心傳統制茶技藝,提升民族茶文化的傳承力和生命力等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關鍵詞:制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云南民族茶文化;非遺保護和傳承;茶旅創新

中圖分類號:G124;F590.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0-3150(2023)07-66-10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of Yunnan Ethnic Tea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UANG Yingjiong

School of Business and Tourism Management,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Abstract: Yunnan has always paid high importance to the legislative protection of ancient tea resources, strengthened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ea making skills heritage and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formed the practice mode of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Yunnan's national tea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otection-inheritance-innovation" practical experience about Yunnan national tea culture by sorting out the relevant documents and fieldwork. It refers to the normative protection focus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Yunnan ancient tea plants, the key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Yunnan tea making skills as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featuring Yunnan national tea culture tourism.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tea plants and garden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ea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of tea making skills reflects the core carrier of national tea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ea cultural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tren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This example of tea ecology-culture-industry-technology-tourism in Yunnan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safeguard tea culture soil, protect and inherit core traditional tea-making skills, and enhance the powerfulness of inheritance and vitality of national tea culture.

Keywords: tea-making skill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unnan's national tea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ea travel innovation

2022年11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代表作名錄,44項代表性項目中云南省有6項在列。茶文化遺產在歷史文化、生態文明和鄉村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1],在中國知網搜索關鍵詞“制茶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含“非遺”),搜得的文章主題主要集中在非遺保護[2]、非遺傳承和創新研究[3-5]、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的協同發展[6],以及地理標志產品[7]和農業文化遺產角度[8]等方面,少有云南制茶技藝非遺保護和傳承的系統整理研究。云南是世界公認的茶樹起源地、多樣性中心和種質資源寶庫,云南少數民族茶文化也非常豐富[9],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云南茶文化,亟需對云南“茶”遺產進行梳理?;诖?,本文以云南6項制茶技藝及民俗非遺項目為聯接點,展開制茶技藝非遺保護和傳承方面的文獻研究及實地調查,以期促進云南茶文化的保護創新,并為云南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1? 保護基礎:以云南古茶樹資源為重點的規范性保護

云南一直高度重視古茶樹資源及相關茶文化資源的保護,保護好茶樹和茶園資源就是保護好制茶技藝的重要原料基礎。古茶園、古茶山是民族茶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云南是全球古茶樹、古茶園保存數量最多,且面積最大、種質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云南現存古茶樹資源總面積約22萬hm2,古茶樹5 350萬余株,其中連片存在的超6.7 hm2的古茶樹園總面積超1.3萬hm2[10],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地均為古茶樹的集中分布區和重要產茶區,西雙版納州勐??h巴達野生大茶樹、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樹、普洱市邦葳過渡型古茶樹、普洱市鎮沅縣千家寨野生茶樹群落、普洱市瀾滄縣景邁萬畝人工栽培型古茶園均為重要組成部分。

1.1? 通過頒布保護條例對古茶樹資源進行立法性保護

自2009年起,云南已頒布省級、地方級和縣級相關法規8項(表1)。其中,2022年由云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的《云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是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并結合云南獨特資源優勢的創新立法[11]。該條例不僅界定了須保護的古茶樹,也明確了云南古茶樹的資源現狀及國際地位,強調遵循保護優先、科學管理、有序開發、可持續利用的原則,兼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發展。這標志著云南以地方立法方式保護古茶樹資源的工作有了新突破。

1.2? 通過制定標準和管理辦法對茶產品和茶園進行明確約束

隨著云南茶產業不斷發展,普洱茶的產品性狀、生產管理和產品規范也受到更多關注。通過制定相關標準以促進普洱茶產品質量全面提升,如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普洱茶》(GB/T 22111—2008)的出臺,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更新,普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布的地方標準《普洱茶生態茶園(I類)建設及管理規范》(DB5308/T 56—2020),勐??h市場監督管理局、勐??h茶業協會頒布的團體標準《勐海茶 普洱茶》(T/MHC 003—2020)等。此外還發布了相關管理辦法,如云南省質檢局發布的《普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和云南省農業廳發布的《云南省普洱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茶園登記辦法》等。

1.3? 通過村規民約對茶區茶樹種植和茶葉采摘作出規定

筆者在普洱市寧洱縣困鹿山古茶園調查時搜集到《寧洱鎮寬宏村困鹿山小組村規民約》和《困鹿山核心區茶葉管理辦法》,村規民約中對核心茶區內茶樹種植、茶園經營管理與保護都有嚴格規定。云南很多種茶、產茶的茶山、茶村中都有類似的茶葉管理辦法和村規民約,對茶葉的品質、品牌管理發揮了積極作用。

通過各類保護條例、規范性標準和村規民約等,云南的茶資源保護和茶產業發展已初步形成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的制度保障體系。201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的《云南省茶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8年印發的《關于推動云茶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及2023年中共云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印發的《云南省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均為茶文化的創新利用提供了具體方向和開發重點。

2? 保護和傳承重點:以云南制茶技藝非遺為主的遺產項目保護和傳承

2.1? 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

世界級非遺是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最高層級。2022年11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6項云南制茶技藝與習俗,同時也是國家級傳統技藝類和民俗類非遺,包括貢茶制作技藝、大益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白族三道茶茶俗6項。與茶文化有關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還有德昂族民間文學作品《達古達楞格萊標》。因此,云南共有包括傳統技藝、民俗和民間文學在內的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由于普洱茶傳統制作工藝的獨特性,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傳統制茶技藝又具重要意義。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主要流傳于普洱市寧洱縣。清道光年間阮福在《普洱茶記》中記載:“每年備貢者,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五錢重團茶;又瓶盛芽條、蕊條,匣盛茶膏共八色?!逼斩璐笠娌柚谱骷妓囍饕鱾饔谖麟p版納州勐??h。1939年,著名茶葉專家范和鈞創建勐海茶廠生產“大益”牌普洱茶,其關鍵制作技藝是拼配與發酵。下關沱茶制作技藝主要流傳于大理州大理市。沱茶由明代團茶演變而來,是茶馬古道的重要交易物質,滿足了茶馬古道上少數民族生活所需。沱茶一般要經過拼配、篩分、揀剔、半制品拼配、稱量、蒸揉、壓制成型、干燥、包裝等10余道工序制作而成。滇紅茶制作技藝主要流傳于臨滄市鳳慶縣,以鳳慶大葉種茶為原料,采用傳統發酵茶制作技藝制成,包括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工序。1938年,著名茶葉專家馮紹裘到云南調查茶葉產銷情況時采集一芽二葉樣品制成紅茶傳承至今。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主要流傳于德宏州芒市三臺山鄉德昂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竹筒裝制、土坑發酵或地窖發酵是其傳統制茶技藝。白族三道茶的茶俗主要流傳于大理州大理市地區,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紀南詔時期,現為白族節日待客的獨特禮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寓意發展成了包含“三道、六則、十八序”敬茶儀式的白族茶文化體系[12]。

需要說明的是,2011年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所在困鹿山古茶園區域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019年底普洱縣文化和廣播電視局、普洱縣職業高中與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李興昌共同建立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傳習基地,以做好非遺的保護和教育傳承工作,培養后備專業人才隊伍,對促進非遺文化傳播和助推茶業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遺產的傳承與民間文學作品的傳播緊密相關。德昂族民間文學作品《達古達楞格萊標》是一部流傳于德宏州,保山市隆陽區潞江壩鄉,臨滄市鎮康、耿馬、永德、雙江縣,緬甸撣邦、佤邦一帶德昂族民間的創世神話史詩,有口碑和傣文抄本兩種流傳形式。史詩從混沌初開唱起,直至完成創世大業,其中講述了茶樹創造日月星辰、高山、平壩和江河湖海,以及人類來源于茶樹的故事等。因此,需要在整體性保護視野下對制茶技藝、生活習俗和環境進行保護。

云南與茶相關的文化遺產保護已形成包括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的完整保護體系。據統計,以制茶技藝為主的云南省省級涉茶非遺項目共19項(表2),各地還有州市級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對制茶技藝非遺保護的關鍵是要保護并傳承其核心技藝,而且要注重生命、創新、整體、人本、主體協調和教育等原則[13]。

傳承人是制茶技藝非遺保護和傳承的重要主體,非遺傳承人的傳承實踐對非遺活態保護與活態傳承有重要作用。云南少數民族是民族茶文化的重要傳承主體,相關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有10人(表3)。

2.2? 作為農業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

農業文化遺產是農村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進化及動態適應下所形成的獨特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14],具體包括聚落、農業技術、農業物種、農業工具、農業特產和農業民俗等內容。保護文化遺產不能丟了對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15],基于多方參與保護[16]的農業文化遺產是茶文化保護和發展利用的重要基礎。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目前中國已有18個項目位居第一。2012年,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也是國家農業農村部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云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擁有完整的古木蘭化石和茶樹的垂直演化系統,反映了瀾滄江中下游少數民族的種茶歷史蘊含著風格獨特的民族茶文化和飲茶習俗。2015年,云南雙江勐庫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被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9年入選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云南雙江勐庫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是國內外已發現的海拔最高、茶樹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茶樹群落,是重要茶樹種質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活基因庫,其主要栽培品種為勐庫大葉種,這里生活著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等少數民族,民族茶俗文化豐富。雙江縣是云南較早制定古茶樹保護條例的市縣,對茶資源的生態環境和民族茶文化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傳統制茶技藝是源于茶葉生產實踐并被歷史傳承下來的,主要是通過手工勞動產生的具有創造性、個性化的茶葉制作技藝[17],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及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特性。對制茶技藝類非遺保護和傳承應強調科學保護,注重系統性保護,非遺項目保護和非遺傳承人的傳承是對核心制茶技藝非遺保護的重點。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在對古茶園保護的同時積極促進了茶文化生境的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對地方種茶歷史及其傳統農業知識和相關經驗的系統整理,體現了農業生產系統中的人(茶農)、茶樹和古茶園/茶山的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18],是多重價值的活態性和動態性反映,對鄉村農業發展、農民生計影響和鄉村全面振興有重要意義。但是,農業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涉及面廣泛,現有影響力不及制茶技藝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的社會普及面。

3? 創新與延伸:以民族茶文化旅游為特色的融合創新

2018年,云南省提出促進云茶產業三產融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云茶產業和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開辟跨界融合發展新途徑?!对颇鲜」挪铇浔Wo條例》中也指出要“加強對古茶樹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挖掘古茶樹文化、生態和歷史人文價值;根據古茶樹所在地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村鎮建設、研學旅行等,統籌規劃利用古茶樹特色旅游資源”。

3.1? 茶文化旅游資源的活化開發

云南古茶樹、古茶園、茶山,以及民族茶俗和茶文化系統等眾多資源都可作為供旅游開發的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如“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及老班章、冰島、昔歸、南糯、賀開、勐宋、景邁、布朗、勐庫等“一味一山”的茶山都是重要旅游目的地。茶山作為旅游資源,不僅提供健身功能,也可看茶園、品茶味、購名茶。

2022年8月,筆者重點對困鹿山古茶園、普洱茶中華博覽苑、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景邁山景區、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大益莊園及大益館、賀開古茶園、老班章村等地進行實地調查。調查發現,各級地方政府、文旅部門和茶農均相當重視茶旅融合,正大力推動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以茶林、茶園、茶鄉、茶山、博物館等景區為載體的具觀光休閑、度假康養、商務考察等功能的多種旅游產品;而且以旅游線路為引擎帶動了區域茶文化旅游產品的發展,現已出現了紅色茶旅產品、茶企工業旅游新業態,極大地豐富了茶文化旅游市場,彰顯了茶文化旅游的發展潛力。

除了普洱市困鹿山古茶園,勐??h賀開古茶園也成為推薦旅游景點。賀開古茶園被認為是國內迄今保存較好、連片面積較大(1 000余hm2)的古茶山之一。這里聚居著云南特有的少數民族拉祜族,已引進云南六大茶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旅游投資,建成賀開莊園半山酒店、普洱茶博物館、普洱茶檔案館、古茶樹初制精制體驗中心等。此外,民族茶俗也開發成茶文化節事旅游,包括每年的國際茶日、普洱茶文化旅游節、高黎貢山茶文化節、基諾山基諾族的“老博啦”茶文化節及各類茶博會、斗茶比賽等,都是傳承傳播云南民族茶文化的重要形式。

除了德昂族酸茶、白族三道茶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外,在前述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還有布朗族的祭茶祖習俗、彝族的甜茶制作技藝省級非遺項目,以及大量民間茶俗茶文化如傣族和拉祜族的竹筒茶、烤茶,布朗族的青竹茶、酸茶,哈尼族的土鍋茶、烤茶等。云南民族茶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已是非遺生產性保護、旅游化傳承的重要路徑[19],并通過旅游創新開發以增進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活態循環。

3.2? 茶文化旅游產品的品牌化利用

隨著茶產業發展和旅游業影響力的提升,茶文化旅游已成為旅游出行的選擇之一??床铇?、摘茶青、游茶園、入茶山、制茶葉、品茶湯、吃茶餐、住茶宿等系列活動都是茶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共同推出尋根易武、品味勐海、攬勝景邁、茶源普洱、探秘臨滄、滇紅之旅、魅力大理、邊地騰沖、秀美德宏、茶馬古道10條云茶精品茶旅線路,有效推動了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市場及品牌化旅游產品的發展。目前,云南茶文化旅游產品的知名品牌包括景邁山茶文化景觀、國家茶鄉旅游線路及以茶企為基礎發展的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普洱瀾滄江縣景邁山文化景觀是人地和諧的山地森林農業文化景觀的杰出代表,體現了森林、茶園和古村落相互依存的特點,是天然的“世界茶文化歷史自然博物館”。2021年,景邁山入選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最佳旅游目的地”,同年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2年,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分會與中國茶產業聯盟公布了“春季踏青到茶園”“夏季避暑到茶鄉”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名單,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團的“帝泊洱生物茶谷”線路和騰沖市農業農村局申報的“騰沖高黎貢山茶旅走廊”入選名單,這對茶鄉旅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以茶為主題的工業旅游發展,體現了茶產業、茶科技和茶業旅游的融合。2017年,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產業園區獲“十大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榮譽;2022年,云南省下關沱茶工業旅游區獲批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此外,云南下關沱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茶行業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及原料儲備企業等9頂國家級桂冠的制茶企業。茶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與旅游的融合,促進了三產深度融合,“非遺伴手禮”更是彰顯了制茶技藝非遺的開發潛力和旅游價值。2022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的首屆“非遺伴手禮”中,茶品類伴手禮有18項(表4),進一步拓展了“把非遺帶回家”的新領域。

推動傳統制茶技藝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可促進茶文化的傳播和合理利用,為旅游業注入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也能在旅游中提升非遺項目的可見度和影響力[20],有效推進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展示非遺的時代魅力。在非遺旅游創新發展中,還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強化非遺的4個轉化創新,即資源轉化創新、場景轉化創新、商品轉化創新和機制轉化創新,形成非遺的旅游化溢出效應。

3.3? 基于溯源平臺的云茶產品融合延伸

在全球化和高科技沖擊影響下,技藝類非遺面臨著生存困境,因此亟須活化利用再生產,不僅可從文化循環、旅游場域等理論角度進行旅游活化研究[21],還可運用現代科技平臺積極推進茶產業與茶科技的融合創新,以及基于此的數字文旅延伸發展,如普洱茶的溯源平臺建設在促進云茶消費升級方面已起到積極作用。

2021年,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頒布《普洱茶質量追溯實施規程》(DB53/T 1074—2021),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頒布《普洱茶質量安全追溯技術規范》(T/YNTCA 006—2021),通過普洱茶質量追溯標準體系及相關平臺的建設,依托現代科技從標準層面進一步規范普洱茶產業的健康發展,現已建成多個追溯平臺(表5)。其中,普洱茶品質區塊鏈追溯平臺、云南省區塊鏈普洱茶追溯平臺、京東云普洱茶區塊鏈溯源平臺、云南省孔雀碼區塊鏈溯源平臺的市場影響力較大。

4? 結論與展望:云南民族茶文化保護與創新的實踐模式

4.1? 結論

云南民族茶文化保護與創新實踐,反映了以制茶技藝非遺為重點的云南民族茶文化保護與創新系統。立法性保護是民族茶文化保護的保障和基礎,整體性保護是非遺保護的核心和重點,如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和文化生態區建設,作為農業文化遺產的古茶園和茶文化系統保護等,非遺茶旅融合創新推動了民族茶文化旅游的創新發展,為民族地區茶文化保護與創新提供了系統性機制依據?;谇笆鲈颇喜栀Y源保護、非遺保護和傳承、茶文化旅游現狀的梳理,可提煉和構建出民族茶文化保護與創新的實踐模式(圖1)。

云南的茶文化系統構成離不開民族茶文化、茶俗,少數民族是云南制茶技藝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要主體。民族茶文化保護與創新的實踐主要反映了兩個層面的重要內容:一是與茶相關的“茶資源-非遺代表性項目和農業文化遺產-民族茶文化旅游”系統層次,因為茶葉是制茶技藝的重要原料,所以對古茶樹、古茶園的茶資源保護,就是對茶產業和茶文化進行基礎性保育;同時,制茶技藝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與傳承是加強對核心技藝、民族茶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民族茶文化既是活態保護與傳承的重要內涵,也是旅游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二是圍繞制茶技藝非遺的“保護-保護與傳承-融合創新”的轉化與延伸,云南茶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涉及基礎性、重點性和延伸性等不同領域。制茶技藝非遺“保護”與“傳承”仍是基礎要素和關鍵支撐[22],具體有多種保護和傳承方式,古茶樹的立法保護、制茶技藝非遺項目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以及對非遺的生產式保護、生活式保護、教育式傳承等;旅游化生存與合理利用是其活態保護與傳承的重要路徑,也是促進遺產文化保護良性循環的重要方式之一,科技賦能趨勢也是必須關注的融合創新內容之一。

概而言之,民族茶文化保護與創新的實踐模式,體現了“人-茶-境”的自然與文化協同發展系統中的多要素、多維度和多層次,具有生態性、民族性、地方性、系統性、創新性等特點,體現了茶生態、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茶旅游“五位一體”推進的積極效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4.2? 展望

云南省內現已形成良好的茶資源與民族茶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基礎和實踐模式,但部分地區與部分領域仍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

4.2.1? 加強古茶樹古茶園的系統保護

由于對古茶園保護管理不善,仍存在茶葉生產加工品質不穩定、對普洱茶地理標志產品和溯源平臺的認識不到位等問題。因此需進一步完善法律保護體系,使各層級都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將責任貫徹落到實處;要建立古茶樹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古茶園維護與管理,可通過生態茶園和數字茶園等方式加強監管,根據《云南省茶葉初制所建設管理規程》落實茶葉初制所和茶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

4.2.2? 完善制茶技藝及習俗非遺傳承機制

筆者整理資料時發現,有1位傳統制茶技藝非遺傳承人因不作為被取消資格。2023年1月,云南出臺了《云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與管理辦法(試行)》。但是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傳承動力不足,制茶技藝傳承人沒有形成專門隊伍,非遺傳承工作機制需要再優化,如德昂族酸茶技藝少有傳承人[23],應加強宣傳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加強對茶專業知識的培訓,加強傳承人隊伍培養,從而提高茶農對茶資源和茶文化的保護意識,可增加少數民族采茶歌,對茶俗進行“非遺化保護”,以對非遺項目保護和傳承產生積極影響。

4.2.3? 重視茶文化旅游體驗環境建設

茶旅融合中對茶文化的挖掘整理還需加強,在民族茶文化旅游創新發展中,可多調查和整理民族茶文化地方性知識,挖掘民族茶文化內涵,提升非遺旅游創新開發內涵。同時,有關部門還要重視加強旅游基礎設施、旅游交通、旅游服務和旅游產品等方面的高質量提升,從而提高游客體驗滿意度。

綜上,制茶技藝非遺的保護仍需堅持“保護中發展”和“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并注重鄉村與社區的非遺保護等[24]。應當強調的是,茶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對古茶樹和茶園的保護,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是推動云茶產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發展民族茶文化旅游是增強現代活力的重要路徑。非遺的“整體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旅游化保護”等理論可作為宏觀引領,加強法規性保護以保育文化土壤,突出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茶文化根脈,以旅游創新激發茶文化的生命力、傳承力。

參考文獻

[1] 曹茂. 云南各民族茶歷史文化遺產研究[J]. 農業考古, 2022(2): 203-210.

[2] 朱格鋒.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茶文化的保護為例[J]. 福建茶葉, 2017, 39(2): 10-11.

[3] 李星亞. 傳統制茶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以廣西六堡茶為例[J]. 現代食品, 2021(24): 130-132, 142.

[4] 蘇祝成, 梁麗君, 張帥, 等. 茶“非遺”制作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浙江傳承人群研培的實踐[J]. 中國茶葉, 2020, 42(5): 59-63.

[5] 石文倩, 朱世桂. 農業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制茶技藝傳承與利用[J]. 農業考古, 2019, 162(2): 246-252.

[6] 姚喜龍, 林玉蓮. 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銜接框架研究——以廣西六堡茶為例[J]. 現代管理, 2022, 12(5): 586-590.

[7] 孫志國, 鐘學斌, 王樹婷, 等. 地理標志茶葉的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 現代農業科技, 2011(1): 36-38, 44.

[8] 馬楠, 閔慶文, 袁正. 農業文化遺產中傳統知識的概念與保護——以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為例[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8, 26(5): 771-779.

[9] 董鮮, 戴陸園, 徐福榮. 云南11個特有少數民族的茶傳統文化保護與利用初析[J]. 中國農學通報, 2015, 31(16): 278-284.

[10] 劉敏, 王潤賢, 孔凡明, 等. 云南省古茶樹資源保護及利用探討[J]. 現代農業科技, 2022(22): 26-30.

[11] 胡曉蓉. 《云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3月1日起實施[N]. 云南日報, 2023-02-05(8).

[12] 云南網. “中國茶”入世界非遺名錄!云南6個項目在列[EB/OL]. (2022-12-02)[2023-02-01]. http://society.yunnan.cn/system/2022/12/02/032375328.shtml.

[13] 賀學君.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本質與原則[J]. 民間文化論壇, 2005(6): 71-75.

[14] 鄧玉函, 蔡春靜. 自然共生與技術塑造:古六大茶山農業文化遺產景觀的形成[J].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 40(3): 125-134.

[15] 閔慶文. 農業文化遺產及其動態保護探索[M].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8.

[16] 李文華.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多方參與機制[M].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6.

[17] 許凡凡. 傳統制茶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J]. 農業考古, 2021(5): 234-240.

[18] 楊波, 何露, 閔慶文. 文化景觀視角下的農業文化遺產認知與保護研究——以云南雙江勐庫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為例[J].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0, 12(5): 110-116.

[19] 王德剛. 旅游化生存與產業化發展——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模式研究[J].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 197(2): 56-64.

[20] 寧志中. 創新促進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N]. 光明日報, 2023-01-08(5).

[21] 王芳, 黃遠水, 吳必虎. 傳統技藝文化遺產旅游活化路徑的模型構建研究[J]. 旅游學刊, 2021, 36(2): 92-103.

[22] 林軼, 張凱悅. 國內傳統技藝類非遺研究的脈絡與熱點分析[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22, 43(7): 8-15.

[23] 蚌小云, 丁菊英. 德昂族民間茶俗文化的傳承困境與對策[J]. 紅河學院學報, 2017, 15(1): 40-42.

[24] 李榮啟.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J].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26(5): 8-12.

基金項目:教育部學位中心主題案例項目(ZT-211067304)、云南省社科聯“云南民族茶文化旅游線路大觀”項目階段性成果(SKPJ202234)、云南大學研究生公共選修課建設項目(XJGXK202109)

作者簡介:光映炯,女,副教授,主要從事茶文化旅游、旅游人類學研究,E-mail:826144819@qq.com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傳承戲曲藝術的重大舉措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
試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中的傳統建筑營造技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研究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現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