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人才培育路徑探究

2023-07-27 21:30常鑫湯新民高建樹
物流科技 2023年10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立德樹人

常鑫 湯新民 高建樹

摘 要:為培養具備復合知識、多元能力、民航素養、國際視野的交通運輸工程復合型人才,文章圍繞“一流交通”的學科建設目標,積極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民航交通專業的發展定位,提出思政教育全程化、課程培養精準化、科教融合一體化、實踐訓練國際化、培養目標精英化的人才培養途徑,通過實施思政教育改革、建設學研相濟體系、構建實驗實訓平臺和多維度協同育人模式等,構建一流的交通人才培養體系。在此基礎上,推動民航院校一流交通運輸工程人才培育形成新的體制機制與路徑,為完善思政教育體系、深化“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實施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民航院校;立德樹人;交通運輸工程;三全育人;創新型人才培育

中圖分類號:F5;G642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0.046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with composite knowledge, diverse abilities, civil aviation literacy,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goal of building a "first-class transportation" discipline, active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of a world-clas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majo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s a talent cultivation approach that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ecise course training, integrated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ed practical training, and elit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o build a first-class transportation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that combines learning and 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practical training platforms,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On this basis, we will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class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in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ies to form a new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and path,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deep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work pattern.

Key words: aviation colleges; moral values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0 ? ?引 ? ?言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提到,要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和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我國高等院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中國民用航空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堅持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為更好發揮科教創新在民航高質量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制定了《關于推進民航直屬院校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大力促進民航直屬院校實現高質量發展?!蛾P于推進民航直屬院校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民航院校緊扣我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突出民航學科的專業特色,明確院校發展思路,充分認識到高等院校在一流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基礎作用和使命擔當,全面提升服務民航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具有學科交叉性強以及顯著的工程應用特點,旨在培養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工程應用實踐、高級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因此,結合“三全育人”的綜合改革要求,積極探索構建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于此情形,學者們相繼展開了一系列研究,陳思等[3]提出憑借創新型育人共同體(創新精神、創新動機、創新能力、創新知識、創新人格五個維度)的實踐模式進一步強化協同培養高校創新型人才;張亞光等[4]分析了高??蒲杏说膬r值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師生“雙主體”的科研育人引導機制,為全面貫徹落實“三全育人”理念、完善高??蒲杏藱C制提供了思路;章錫俏等[5]根據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需求,以培養具備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制定了一套實踐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程學慶等[6]提出建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校內實踐基地,以提高教學實效。然而,在民航院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尚存在學科專業特色不突出、培養目標不明確、開放融合不充分、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鑒于此,本文擬提出思政教育全程化、課程培養精準化、科教融合一體化、實踐訓練國際化、培養目標精英化的人才培育體系,以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發展、研討式課程設置、科研育人引導機制構建、國際化視野的創新實踐以及規范化的心理指導等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能力的培養。

1 ? ?“三全育人”視域下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專業人才基本內涵

民航業是當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基礎,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戰略作用;同時,也是集合了最多高精尖技術的行業。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專業人才培育應與時代要求和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相符合,本文重點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表達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專業技術素養、國際競爭力、心理健康教育6個方面,闡述了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專業人才的內涵。

1.1 ?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關系到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實現,事關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興衰成敗[7]。民航高等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全面提升素質的角度出發,整合校內外各方的育人資源,相互協調、共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不斷運用各種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與形式,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效果,培養出真正能夠滿足時代和社會需求的社會主義人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1.2 ? ?學習表達能力

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應當引導學生系統性地學習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熟練運用本專業所需的基本實踐技能和方法,具備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民航交通運輸工程專業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學科專業知識,更需要具有學習表達能力,且科研型學習能力也是影響其未來發展的可持續競爭力。

1.3 ? ?科研創新能力

創新型人才培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關鍵所在,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應注重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以滿足時代的要求。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民航交通運輸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和綜合管理人才,能夠為推進創新型民航行業的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1.4 ? ?專業技術素養

為滿足新時代背景下新技術、新業態對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教育部提出要把加快培養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卓越工程師作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高效推進人才培養與工程實踐、科技創新的有機結合。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線,民航交通運輸工程的專業人才應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素養,穩固樹立行業規章要求的敬畏意識;同時,學生應具備較強的理解、分析和跨學科整合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復雜交通運輸工程問題的能力。

1.5 ? ?國際競爭力

當代需要的國際化人才應當具備真正的國際視野和國際認知、了解國際規則并具有創新精神與合作意識,因此人才培養需要構建跨文化交流的國際化教育環境,并對全球文化多樣性保持尊重和關注,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就業能力。為應對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民航高等院校需要培養一批具有制定國際民航規則標準潛質的國際化人才、具有引領民航行業發展潛質的創新型人才和具備創新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育壯大民航強國建設的先鋒隊和主力軍,為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6 ?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推進“三全育人”理念落實的有效載體,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方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引導,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健康素質;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三全育人”為每個學生提供符合其特點的教育,以期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育出有理想、有能力、有擔當的接班人。

2 ? ?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人才創新型育人體系

我國民航院校的發展正處于教育強國、交通強國和民航強國的戰略機遇期,交通運輸工程專業應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圍繞“一流交通”的學科建設目標,積極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民航交通專業的建設,為培育一流交通運輸工程人才提供必要保障;同時,交通運輸工程人才也有助于支撐專業建設,促進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民航院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打造一流學科,面對國家和民航的重大戰略需求,依托國家級實驗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踐中心等各類教學科研平臺,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堅持開放式、國際化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培育國際化科技創新和專業技能人才,為建設多領域的民航強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科技引領。交通運輸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如圖1所示。

2.1 ? ?人才培養模式

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應堅持為黨、為國育人,錨定民航強國的建設目標,培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者和接班人;面向科技發展前沿和民航關鍵領域,發揮學科交叉融合催化劑的作用,培育富有工程素養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夠跨文化交流,熟練掌握交通運輸工程科學、技術與管理等基礎理論和方法的專業技能人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國際接軌,培養出能夠為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的國際化科技創新和專業技能人才。

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過程中,民航院校應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當代民航精神,切實發揮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作用;同時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專業課程中,并通過開展民航交通史教育、學科前沿講座等形式拓展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推進民航交通特色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專業課程培養體系建設與科技變革前沿、國家戰略需求、社會發展需要精準匹配,打造高質量教育教學體系,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茖W研究能力是當前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指標,也是三全育人機制落實的目標導向,師生可以共同將教育教學成果應用于科研實踐中,在共同探索和發現未知的過程中實現科教融合育人。同時,通過卓越工程師計劃、國際交換生訪學、海外實習實踐以及海外名師授課等途徑切實提升學生培養模式的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精準對接人才需求,培養技術精湛、學識一流、通曉國際規則的民航交通運輸工程精英和學術領軍人物,加強榜樣選樹和典型引領,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整體上形成通過思政教育全程化、課程培養精準化、科教融合一體化、實踐訓練國際化、培養目標精英化等途徑培養民航交通運輸工程人才的人才培養體系。

2.2 ? ?人才培育保障體系

人才培育保障體系指的是以促進高質量人才培養為目標,運用系統的方法,依托于一定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制度,把學校各個層面的人力、物力和平臺資源整合起來,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的一種體系。經過多年的探索,A大學的三全育人保障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組織保障、制度保障、人員保障、平臺保障和經費保障。人才培養保障體系如圖2所示。

組織保障是推動整個育人體系發揮作用的源動力,決定著高校人才培養的政治屬性和方向,所以要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把黨的領導貫徹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制度保障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涉及組織架構內的規章制度,確保運行機制可持續運作;人員保障、平臺保障和經費保障是支撐,為整個體系的政策運轉奠定了物質基礎。

3 ? ?“三全育人”視域下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實現創新型育人路徑

民航院校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的創新型育人路徑探索以A大學為例,其育人路徑主要有實施思政教育改革、學研相濟體系建設、實驗實訓平臺構建和多維度協同育人模式等。

3.1 ? ?實施思政教育改革

構筑具有豐富歷史內涵和鮮明時代特征的A大學精神譜系,通過對學生進行黨史、校史以及交通運輸學科史的學習教育,增強其歷史自信和使命自覺;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建民航、興民航、強民航”的當代民航精神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學習和學術交流中。發揮民航院校思政課青年教師聯盟、中國民航行業文化研究中心的功能作用,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并融入專業基礎課中,堅定不移地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

3.2 ? ?學研相濟體系建設

科研能力是當前高等院校創新型育人的重要目標,教研融合也是實現三全育人的有效方式[8]。在課題研究、課題論文等形式的科研環節中,每個參與主體都在履行育人職責。同時,可以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協同推進的全員育人局面。搭建校內學術交流平臺,鼓勵學生主動參加高水平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承擔科創項目,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科研意識和研究創新能力。

3.3 ? ?實驗實訓平臺構建

實驗實訓平臺是學校開展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支撐學??平袒顒雍蛯W科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條件。A大學建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民航航班廣域監視和安全管控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等10余個科研平臺,擁有大量的實驗裝置和設備,為學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另外,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學校正在申報建設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大興民航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希望借助這些平臺將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面向國家和民航重大戰略需求的重大攻關課題。

3.4 ? ?多維度協同育人模式

協同體制、機制及路徑創新是深化高?!叭恕备母锏闹匾S度[8]。在體制建設方面,A大學成立有“三全育人”工作領導小組,調動各方資源協同推進,構建常態模式與長效機制,為協同育人提供根本保證。在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協同育人機制方面,A大學在建設“一流交通”的學科大背景下新成立了交通科學與工程二級學院,通過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資源,全力打造一流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專業;以“十大育人”(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體系為基礎,努力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民航業是集合了最多高精尖技術的行業,且對專業應用實踐能力要求極高,在路徑創新方面,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科技發展前沿;著力于科教協同和產學研協同育人,完善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與民航企事業單位開展校企合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精準對接人才需求。

4 ? ?結 ? ?論

基于國家民航運輸、智慧建造與綠色發展對交通運輸工程人才綜合能力的重大需求,本文以打造“一流交通”為牽引,以培養具有“復合知識、多元能力、民航素養、國際視野”的人才為總目標,從思政、學習、科教、實踐、國際化、心理健康等6個方面闡述了新時代交通運輸工程人才培養的內涵。

通過思政教育全程化、課程培養精準化、科教融合一體化、實踐訓練國際化、培養目標精英化的民航交通運輸工程人才培養途徑,高校能夠建立起“組織+制度+人員+平臺+經費”的全方位人才培養保障體系,從而大幅提升師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本文以A大學的思考與實踐為例,通過思政教育改革實施、學研相濟體系建設、實驗實訓平臺構建和多維度協同育人模式等措施的實踐,培養出了一批技術精湛、學識一流、通曉國際規則的工程精英和學術領軍人物,為一流人才培養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全面提升其服務國家、服務民航、服務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浩.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 ?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N].人民日報,2020-07-30(1).

[2] 張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3] 陳思,呂春艷,朱琳.“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創新型人才培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8):71-73.

[4] 張亞光,曾丹旦.“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蒲杏颂骄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91-93.

[5] 章錫俏,楊龍海,王曉寧.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研究生實踐教育內容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81-82.

[6] 程學慶,江欣國,王鑫,等.交通運輸工程專業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碩士實踐基地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

37(6):165-169.

[7] 張爍.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8] 夏建國,葉林娟,章申.高?!叭恕眳f同體制機制及路徑創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152-155.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立德樹人
構建二級學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構建二級學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