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深遠海養殖引領世界

2023-07-29 19:56呂龍德
廣東造船 2023年3期
關鍵詞:三文魚網箱挪威

呂龍德

挪威是公認的深遠海養殖業先進國家,不僅開展時間早、技術領先、體系完善,而且效益好、效率高、成本低。該國既有國家層面的嚴格漁業立法和健全制度,又有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形成了從魚苗培育、遠海放養、飼料加工、病害預防、死魚處理、活魚捕撈、魚肉生產到物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和供應鏈。近年,挪威加強技術創新,促進養殖模式轉變和先進裝備推廣應用,海洋養殖水平更是顯著提升,既鞏固了世界領先優勢,又開辟了漁業發展新路徑。

全球最大三文魚養殖國

挪威地處北歐,海岸線長達21000公里,其大陸架寬廣、冷暖流交匯,非常適于魚類生長。該國海洋漁業發達,是世界上最早成立漁業局的國家,其漁獲量高,海產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二。這些海產品無論是野生捕撈還是水產養殖,都是世界級標桿產品。

挪威很早就開展海產養殖研究和生產,其中深水網箱養殖就擁有40年歷史,主要養殖品種有三文魚、鱈魚、虹鱒魚等。挪威的深水養殖不管是技術、理念,還是模式和創新都引領全球,特別是針對“三文魚”網箱養殖建立了養殖設施標準化、系列化和數字化,構建了從種苗繁育、成魚養殖到飼料生產和設備制造的“一條魚”工程。近年,該國大力推廣養殖平臺和養殖工船,推出“零逃脫愿景”計劃解決魚類逃脫問題,三文魚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產量和質量持續提高。

目前,挪威已成為全球最大三文魚養殖國,養殖產量約占全球60%,出口量在國際市場占到50%。養殖三文魚作為挪威主要出口商品,不但為該國貢獻大量外匯,而且帶給漁業企業豐厚收益。

標準體系和立法完善

挪威是漁業立法較早的國家,漁業法制相當全面和完善??梢哉f,挪威能成為世界水產養殖領頭羊,政府以法令的形式來規范和保障深水養殖發揮了重大作用。挪威將深遠海養殖納入國家戰略規劃,通過系列專門立法以確保養殖場嚴格遵守最大養殖密度和生產設施衛生、消毒等規定,控制好疫病的發生和蔓延。具體做法是:由漁業部頒布相關法規規范水產養殖活動;由農業部頒布相關法規規范水產養殖動物病害檢疫與防治;由環保部門制定法規來規范水產養殖污染行為。挪威還發布了《海洋漁場——場址勘察、風險分析、設計、選型、生產、安裝和運營》和《海洋漁場裝置安裝規范》等深遠海養殖技術標準,對深遠海養殖海域選定、裝備研制和應用等進行方向性引導及政策支持。挪威水產養殖銷售協會和水產養殖者協會聯合實施“養殖健康之魚”、“新品種開發研究”、“養殖品質魚”和“養殖與養殖環境影響”4個階段研究課題,為深水網箱推廣普及發揮了關鍵作用。

建立和健全深遠海養殖技術標準體系,打造完整養殖產業鏈,是挪威漁業發展的另一個亮點。通過標準引領和頂層設計,該國實現了深遠海養殖各環節自動化,促進了苗種繁育、飼料和漁獲加工、冷鏈物流、能源供給、海洋生物醫藥、海水淡化及海洋生態旅游等產業融合,建立了完善的優良苗種繁育推廣服務體系和水產品供求信息、養殖技術、質量檢測和加工銷售服務體系及合理開發利用管理體系等。

挪威的漁業發展還得益于對制度和政策強有力的執行和監管,如為了減少逃脫魚數量,不僅從法律上規定養殖設施的設計規格必須能在50年時間里承受惡劣天氣沖擊,還采取定期實行強制性風險評估、網箱的網眼尺寸必須合理、進行水下全天監控等措施。正是這樣,其養殖的三文魚逃脫數在10年內下降了80%。

養殖裝備技術發達

挪威的深遠海裝備技術呈現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特點,這主要歸功于其堅持不懈開展裝備研發和創新,不斷促進設施性能和管理系統更上一層樓。挪威開發了幾乎涵蓋整個深水網箱養殖領域的裝備技術,在“創新發展許可證”政策推動下研制了大型深遠海養殖裝備“Hex Box養殖網箱”和“Havfarm養殖網箱”,而BYKS AS研發的海洋球型網箱更是達到了40000立方米容量。此外,挪威的深水網箱養殖場普遍配置了養殖管理軟件,實現了精準和高效管理。

隨著全球深海養殖快速發展,挪威漁業公司提出了先進的深海養殖模型理念,率先設計了“海洋漁場1號”等深遠海養殖平臺,建成運營后已取得明顯效果。這些養殖平臺具有傳統漁場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新型漁場由鋼結構組成。其次,新型漁場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目前,挪威已在全世界相應海域國家申請專利,基本壟斷了深遠海網箱式養殖平臺的設計技術及運營市場。

挪威很早就提出了發展大型養殖工船的理念,并進行積極探索。2015年,挪威NSK船舶設計公司設計了可容納超過200萬條幼魚的大型深海養殖工船。2016年,挪威航運界傳奇人物JohnFredrisksen又提出將散貨船改裝成養殖工船的構想。而全球最大最先進并于2020年實現作業的深遠海養殖工船“JOSTEIN ALBERT”也由挪威負責概念設計。該養殖工船符合全球最嚴苛的挪威石油工業技術法規標準,適應極寒氣候和惡劣海況。

深遠海養殖成本低

深遠海養殖投入大、風險高和不確定因素多而造成的低回報現象在全球普遍存在,但挪威成功解決了這個痼疾,其通過先進的養殖技術和模式換來了高效率和高產出,不斷推動了養殖單位產量成本下降,從而實現了低成本運營。據有關數據表明,挪威漁業養殖成本從2002年53克郞每公斤開始一路下降至10年后的16克郞每公斤,降幅達70%。近年,挪威采用新研發的養殖平臺和養殖工船以后,養殖成本更是進一步降低,個中原因最為明顯的是人工下降,如由挪威薩瑪爾集團設計的世界首座深海半潛式智能網箱“Ocean Farm 1”僅需3至7個人就可以勝任150萬條三文魚的養殖任務。

挪威深遠海養殖成本之所以能維持在較低水平,并呈繼續下降趨勢,跟其養殖裝備技術儲備雄厚、實踐經驗豐富和產品冷鏈物流技術先進有著密切關系。另外,挪威的領先模式也極大提高了養殖產量,比如其海上封閉式養殖系統對比開放式網箱養殖系統,不僅有效控制病害發生,而且養殖三文魚密度提高2倍多。

挪威在海洋特別是深遠海養殖領域實現全方位領跑已是不爭事實,而這種格局仍會延續。當前,我國深遠海養殖剛剛起步,還處于跟隨階段,所以非常有必要學習和借鑒挪威等先進國家的經驗,力爭早日實現從漁業大國向漁業強國轉變。

猜你喜歡
三文魚網箱挪威
青藏高原上養殖三文魚 農超對接精準扶貧
挪威
挪威Norge酒店
來自挪威的冰鮮美味
10kV配網箱變局放檢測案例分析
三文魚
全國首例網箱豢養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網箱養殖黃鱔
怎樣避免網箱養魚患“營養不良”癥
酸溶性三文魚皮膠原蛋白超濾脫鹽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