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鉆石模型探究遼寧省跨境電商生態圈影響因素

2023-07-29 04:38蓋葉萍
商場現代化 2023年12期
關鍵詞:影響要素競爭力

摘 要:本文基于“波特鉆石理論模型”中的六要素,在“一體兩翼”對外開放新格局背景下,以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為依托,試圖從提高產業競爭力的角度挖掘遼寧省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優化路徑及措施。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的能力,從而有助于推進遼寧省外貿的發展與繁榮。

關鍵詞:波特鉆石理論模型;競爭力;影響要素

根據遼寧省商務廳的統計數據,2022年第1—3季度,遼寧省進出口額5792.4億元,同比增長17.6%,低于全國5.1個百分點。出口額2442.2億元,同比增長27.1%,高于全國4.4個百分點;進口額3350.1億元,同比增長11.4%。對歐盟、日本、東盟、美國和韓國五大傳統市場進出口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3.6%,其中對東盟同比增長56.1%。對RCEP國家進出口1911.3億元,同比增長19.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842.9億元,同比增長18.2%。與“一體兩翼”的協調與融合發展是促進遼寧省外貿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理論綜述

跨境電商生態圈即跨境電商業務運行的整體“生態”環境,以跨境電商平臺為依托,將分屬不同關境的外貿交易主體、跨境支付企業、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外貿服務企業等一系列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主體以及用戶聚集起來,并在業務關聯的綜合作用下不斷進行信息、商品、資金、服務等的交流和互動,形成一個覆蓋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復雜“生態”系統。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復雜系統,諸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梳理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①跨境電商生態圈內涵的研究;②跨境電商生態圈構建思路的研究;③跨境電商生態圈演化及優化路徑的研究;④經濟特區背景下跨境電商生態圈的研究??傊?,總結相關文獻可以發現,對于跨境電商生態圈的研究日趨成熟,主要運用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對跨境電商生態圈的內涵、構建思路、演化及優化路徑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層面較宏觀,主要集中于國家層面。

二、模型的分析框架

基于以上理論綜述,本文基于“一體兩翼”對外開放新格局背景,以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為依托,試圖從提高產業競爭力的角度重新構建跨境電商生態圈,以此識別遼寧省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優化跨境電商生態圈的路徑及措施。依據美國哈弗商學院的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的“鉆石模型”,以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為依據,即以跨境電商平臺為依托,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跨境電商物流企業、跨境支付企業、外貿服務企業等一系列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以及用戶聚集起來,并在業務關聯的綜合作用下不斷進行信息、商品、資金、服務等的交流和互動,形成一個覆蓋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復雜“生態”系統。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產業及配套產業、戰略結構和行業競爭、政府與機會六個方面分析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競爭力的影響因素。

三、競爭力影響要素分析

1.生產要素

依據“鉆石模型”理論,波特將生產要素劃分為兩大類,即一般生產要素和專業生產要素,包括自然資源、人力、知識、資本資源及基礎設施等。專業生產要素越強的組織,在產業競爭中的優勢和可持續性就會越明顯。

(1) 學歷結構

根據《遼寧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可知遼寧省跨境電商綜試區沈陽、大連、撫順、營口、盤錦5個城市人口的學歷結構,其中,大學(大專以上)學歷人數和高中以上(含中專)學歷人數最高的城市是沈陽,占比分別為29.14%和46.84%;之后依次是大連、盤錦、撫順與營口,大學(大專以上)學歷人數占比分別為25.13%、20.08%、15.05%和13.66%,高中以上(含中專)學歷人數占比分別為42.28%、37.53%、32.55%和25.1%。

(2) 人才培養

根據產業信息網統計的2021年高考數據,截至2021年9月30日,遼寧省擁有普通高等學校114所,占全國的比重為4.1%。其中,本科63所,高職高專51所;沈陽市46所(本科27所),大連市30所(本科20所),其他地區均不足10所。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以理工類院校居多,占比39.8%,財經類院校僅占8.0%。

2.需求要素

根據遼寧省統計局的年統計公報,2021年全年進出口總額7724.0億元,比上年增長17.6%。2022年1—6月進出口總額3818.6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出口總額1690.7億元,漲幅8.7%。

(1) 出口需求漲勢明顯

與上一年度相比,2021年全省出口總額達到3312.6億元,增長24.9%。從商品類型來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有所增長,分別增長了26.0%和11.2%。從貿易方式來看,一般貿易占比57.1%,加工貿易占比37.4%,分別增長了28.0%和17.2%。從經濟類型來看,民營企業占比44.0%,增長20.9%,外商投資占比39.9%,增長21.1%。

(2) 進口需求比較強勁

相較于2020年,2021年進口總額4411.4億元,增長12.6%。從貿易方式來看,在進口總額中,全年一般貿易進口329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加工貿易進口585.8億元,增長36.4%。從經濟類型來看,在進口總額中,全年國有企業進口1103.8億元,比上年增長5.5%;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604.3億元,增長11.4%;民營企業進口1694.9億元,增長19.4%。從商品來看,在進口總額中,全年機電產品進口1260.9億元,比上年增長20.7%;高新技術產品進口385.7億元,增長4.3%;原油進口1158.0億元,增長1.9%;汽車零配件進口483.0億元,增長29.2%。

(3) “一體兩翼”地區需求明顯

據海關統計,2020年全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3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占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的29.1%。遼寧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憑借其地理優勢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2021年,遼寧省主要貿易國首位為日本,出口占比18%;第二位為歐盟(不含英國),占比17.6%;第三位為美國,占比9.8%;第四位為韓國,占比9.5%。遼寧省與德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增長尤為突出。

(4) 跨境電商出口以農產品和紡織品為主

根據沈陽海關的數據,2020年遼寧省跨境電商出口產品類型中,紡織產品占比43.2%,達到了11.4億元,增長1.8%;農產品占比37.1%,達到了9.8億元,下降了25.8%。顯然,紡織產品躍居第一大品類。制造業產品占比14.0%,達到了3.7億元,下降了 5.2%;高新技術產品占比4.5%,下降了 10.6%。值得指出的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下半年跨境電商出口了大量的防疫相關產品。

3.結構及同業競爭

(1) 民營企業是外貿發展內生動力

根據統計年鑒,2018年遼寧省民營企業3139家,占比47.4%;工業生產總值5084.9億元,占比19.5%,位居第二,僅次于外商投資,民營是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柱。且據海關統計,2020年遼寧省民營企業進出口2618.1億元,增長2.9%;國有企業進出口1377.9億元,下降18.2%;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533.9億元,下降15.9%。民營企業出口1205.2億元,占出口總額的45.4%,提高5.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是遼寧省外貿的內生動力,極具活力和發展潛力。據海關統計,2022年1—8月民營企業進出口2366.0億元,同比增長17.0%;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943.7億元,下降1.9%;國有企業進出口912.4億元,下降15.3%。

(2) 激烈的外部市場競爭

廣東以及江浙滬等地區依靠經濟基礎和產業分工的協作,跨境電商得到快速的發展,而東北地區因營商環境、產業分工等影響,使遼寧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比起其他省份更為困難。對比之下,遼寧整體外貿水平低下(僅占全國的2%),發展速度緩慢。2022年遼寧進出口總額6600.61億元,而2022年外貿第一大省廣東的進出口總額為68349.17億元,是遼寧的10.35倍,所以,遼寧的劣勢尤為明顯。

4.相關及支持產業

(1) 跨境電商綜試區初具規模

為了推動遼寧省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發展,積極鼓勵支持各類經營者、跨境電商平臺以及配套服務商等各類主體做大做強,目前,遼寧省5個綜試區共培育了12個重點線下產業園區,超過1000家各類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入駐,建設近40萬平方米的50個海外倉,累計培訓各類跨境電商人員5萬余人次。

(2) 全覆蓋的通關模式

目前,實現了全覆蓋跨境電商進出口監管模式,即“9610”“1210”“9710”“9810”四種監管模式,業務往來多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在因新冠疫情物流嚴重受阻的情況下,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的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倍,完成50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3) 不斷夯實物流通道

不斷開辟跨境物流新航道,首先,遼寧郵政等企業都已開通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班,打通了遼寧省同多個國家的跨境電商航空貨運通道;其次,中歐班列跨境電商郵件班列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依托沈陽、大連互換局共開通直封線路20余條,可以實現將郵件發運至174個寄達不同口岸,能夠更加有效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最后,依托郵政為遼寧省的農產品生產出口企業在10個國家和地區的14個海外倉資源提供海外倉配服務。

5.政府

一方面積極落實對出口產品增值稅和消費稅免稅與退稅相結合的政策,對符合條件企業的絕大多數農產品實行出口退稅政策;另一方面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支持各市對新引進的總部型跨境電商企業業務拓展等給予補助,對通過第三方平臺或自建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物流倉儲等費用給予補助。

6.機會

(1) 人民幣匯率

受外貿交易結算的時滯影響,原材料成本、零部件供應成本以及運輸和保險成本等因素變化較大。根據調查數據顯示,近半數的企業反映人民幣升值問題導致出口企業面臨較大影響,原材料成本上漲較快,國際物流成本不斷提高,不斷擠壓企業利潤空間,直接影響了外貿企業合作的意愿。

(2) 新冠疫情影響

受新冠疫情影響,首先,企業投資信心不足。2022年前三個季度,參與“一帶一路”的投資企業有13家,投資額0.7億美元,占全省對外投資額的47.5%;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額7.3億美元,僅完成2.2億美元。其次,對外投資備案以及投資額均有所下降。投資規模以小規模項目為主,投資主體將以境內發展較好的大型民營企業為主,對外投資地區分布將向周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傾斜。

四、優化遼寧省跨境電商生態圈的建議

1.加強跨境電商人才供給

精細化的運營趨勢使得跨境電商競爭越發激烈,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的發展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但是遼寧省跨境電商專業生產要素比例偏低,導致遼寧省跨境電商在產業競爭方面存在明顯劣勢。為了更好協調與“一體兩翼”的融合發展,一方面要進行人才的“開源節流”,建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能夠在英語、日語、韓語、俄語等語言技能的基礎上實現與俄羅斯、韓國、日本以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外商進行有效溝通,達成合作;另一方面要減少經貿類人才的流失。

2.支持品牌和設施建設

遼寧省跨境電商出口品類主要以紡織品和農產品為主,所以,要不斷強化產品上行體系建設,持續拓展遼寧省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擴大品牌價值和影響力。聚焦文化與數字化,持續推進“遼字號”品牌創建,集中資源打造遼寧品牌優勢,全面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3.優化出口產品結構

從外貿產品結構來看,包括紡織品和農產品在內的初級產品占絕大部分,而以高新技術產品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份額非常小,不足一成。這不僅不利于跨境電商的持續發展,也加大了出口過程的風險。不斷優化產業,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才是提升外貿水平的根本途徑。

4.加大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

首先,鼓勵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由于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具有良好的基礎,因此政府應制定民營科技型企業研發費用和技術交易補助政策以及技術轉移示范獎勵機制,以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從而為擴大高新技術產品的規模和進出口提供政策扶持。其次,破解融資難的問題。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支持直接融資。增加面向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完善融資增信支持體系。運用關稅保證保險政策,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稅收擔保服務。最后,根據民營企業實際訴求繼續優化服務,做好出口退稅等稅收政策以及進出口報關所有環節的費用咨詢。

綜上所述,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復雜“生態”系統需要從人才培養、品牌建設、產品結構優化和扶持民營企業等方面進行統一協調發展,才能使跨境電商有更好的可持續發展,最終提高跨境電商產業集群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雋波,張玨,曲霏.跨境電商生態圈構建及發展路徑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23):207-212.

[2]薛朝改,周馬玲,曹武軍.基于系統動力學的跨境電商生態系統動力機制研究[J].工業工程,2020(04):84-92.

[3]李藝,王嶠,陸美岑.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狀況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3):212-218.

[4]張帆.遼寧跨境電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1):96-99.

[5]董曉瓊,金花.遼寧省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1(11):41-43.

作者簡介:蓋葉萍(1986.02— ),女,滿族,遼寧省凌源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現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國際商務管理、數字經濟與管理。

猜你喜歡
影響要素競爭力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如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開拓進取 提升設計院核心競爭力
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要素分析
“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快遞發展研究
日本競爭力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影響要素研究
影響我國廣告產業發展的若干要素研析
在聯合中提高競爭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