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快遞發展研究

2017-02-21 18:46陶晶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35期
關鍵詞:影響要素應對措施互聯網+

陶晶

摘 要: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文章基于“互聯網+”快遞的視角,提出智慧快遞的內涵和發展智慧物流的必要性,希望能從快遞系統要素角度去發掘智慧物流的發展之道,最后指出了智慧快遞在我國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快遞;影響要素;應對措施

當前,互聯網經濟下的快遞業逐漸成為拉動經濟發展、優化產業布局、發展就業創業的新動力。據調查,快遞業在我國2015年發展指數約為386,相較于2014年提高36%以上。自2010年發展指數持續5年走高,均超過31%。國家扶植和市場利好吸引下,快遞業開始出現網絡布局不合理,價格非理性競爭,管理粗放,服務創新不足等發展期后遺癥,導致丟包、爆倉、加盟商與總部沖突頻頻出現。在國家郵政局申訴情況通告中顯示,2015年全年共受理約28萬件快遞用戶有效申訴,同比增長17.9%,挽回快遞用戶損失約3320萬元。為了高速成長的快遞業健康發展,實現二次飛躍,快遞產業升級與創新應加快提到議事日程中來。

1 “互聯網+快遞”背景下智慧快遞的提出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中指出“互聯網+”快遞是快遞業未來發展方向,是全民創新創業的新途徑之一,也是快遞業實現產業優化和升級的重要手段?;ヂ摼W經濟發展帶動了快遞業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經濟需要依賴快遞業實現虛擬向現實的過度,二者關系相輔相成,相互依賴。隨著web2.0向web3.0時代過渡,互聯網與快遞二者關系在深度和廣度方面將進一步加強,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將為快遞行業發展帶來重要契機?!盎ヂ摼W+快遞”,借助大數據挖掘、云計算、移動終端互聯網絡、物聯網絡等技術,創新快遞業經營管理模式,加速快遞的提質增效,優化經營網絡和產業布局,擴大服務對象的受益面,更好地為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積蓄力量。

智慧是發現和感知萬事萬物,規整和創新萬事萬物的能力。作者認為,智慧快遞是利用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技術,使快遞系統具有自行感知和規整快遞事物的能力。智慧快遞形成離不開感知、識別、傳遞、分析、決策等過程。在智慧快遞范疇里,感知和識別過程要借助傳感器、條形碼標簽及終端、射頻標簽及終端、視頻音頻采集器等設備,替代人的觸覺、聽覺、視覺,快速、準確識別和采集數據,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大數據平臺。傳遞過程中,移動終端互聯網和物聯網共同搭建了快遞世界信息傳遞的“神經網絡”。最后,由云計算和大數據挖掘實現了快遞領域決策過程中的計算、分析和決策。

智慧快遞將“互聯網+快遞”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將現在“人找包裹”轉變成的“包裹找人”。智慧快遞不僅僅涉及快遞企業如何利用互聯網相關信息技術,進行內涵式發展,實現快遞企業提質增效,還涉及跨企業、跨區域、跨平臺、全覆蓋的快遞信息流的自動智能化、可控可視化、共享資產化發展,從而刺激內需,促進全社會資源優化分配、產業合理布局及生產力提高,創造出社會新價值新財富的。

2 智慧快遞的必要性分析

快遞業的健康發展對我國有很多現實的意義,快遞業的發展促進創新創業,惠及民生工程,拉動市場需求,保障經濟穩增。然而,2015國家郵政局調查結果表明,收派件服務、包裹延誤和丟失短少問題嚴重,投訴率居高不下,三項合計占總投訴比例約為75%??爝f管理粗放、運營成本偏高、設施設備落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跨國經營能力不強等現象現在依舊存在,以現在既有的方式都已經力有未逮。

如何讓快遞業提高服務品質,做大做強,順利實現產業升級,以應對快遞業全球化的競爭,發展智慧物流是一個有效途徑。在快遞企業經營管理和成本控制問題方面,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可以將經營管理和成本可視化、透明化,再通過云計算,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物的可感知、可辨別、可分析,可決策;其次,快遞目前存在一些盲區,我國的邊遠地區和農村快遞延伸不到,國際快遞領域存在很多難題,智慧快遞發展有利于農村快遞和全球快遞的快速布局,破除難題,為拓展我國企業內需和外需市場的提供條件;再次,我國快遞業服務同質化明顯,價格競爭激烈,競爭層次不高,快遞突破當前困局,實現差異化發展,打造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快遞智慧化發展是一個著力點;最后,快遞智慧化發展,可以促進政府出臺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規范,讓電子商務健康發展,讓快遞企業向綜合、全覆蓋快遞方向發展。

3 智慧快遞發展要素研究

發展智慧化快遞,首要是緊抓投入要素的發展??爝f系統投入要素一般為人、資金、物、設施設備、信息、技術等。智慧化物流必須緊緊圍繞這些要素展開設計,缺少這些要素發展,智慧快遞的發展便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3.1 人的要素

人的要素是快遞系統最基本要素。提高快遞參與者的素質,是建立一個科學、高效的快遞系統的基礎。通常,快遞人的要素包含快遞企業中作業和管理人員,而智慧快遞要將人的內含向橫向縱向延伸,投件方、收件方、信息與支付平臺方、銀行方、保險方等參與方都應包含在內。各方登陸統一的信息平臺,采集快遞物流的方方面面數據,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數據模型,智能分析和決策,優化收件和派件環節,保障快件包裹的安全無誤,完善服務產品線。以移動互聯網、手機應用軟件、GPS等技術,將快遞參與方緊密互聯互通,對人的行為和包裹狀態進行信息化描述,砍掉原地等待等多余環節,甚至參考網絡專車服務形式,讓投件或收件人主動參與最后一公里物流,承擔一定的收件和派件工作。智慧快遞將引導更多人主動參與,為人們提供新的創新創業就業機會

3.2 資金要素

物的流動伴隨著資金的運動過程,快遞公司通過提供的空間、時間和形質效用來換得資金,用于企業持續發展和建設。當前加速資金回流,保障資金安全,優化資金配置,成為快遞公司關注重點。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快遞公司在費用結算業務模式創新和轉型。智慧化快遞結算系統,采集和分析快遞用戶消費行為習慣或規律,構建方便快捷的渠道,全天候全方位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將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與保險信息平臺與手持POS機、手機、小區智能快遞柜等設備互聯互通,加強企業資金流可控性、可預測性和可視化,捕捉市場細微變化,通過智能分析和判斷提升財務決策能力和資金抗風險能力。

3.3 物的要素

物的要素在快遞系統中指各類包裹快件。作為勞動對象,包裹和快件需要公司實時掌握其所處的狀態信息和物流信息。圍繞包裹智能化跟蹤和調度,基于RFID、物聯網等技術,企業可以嘗試開發包裹GIS系統。在電子地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線表示線路的繁忙程度,直觀地展示各快遞節點收發貨實時動態, 通過線路擁堵調度來減少爆倉和設施。運用大數據分析工具,公司實時掌握妥收率、在途率、妥投率等數據,事前、事中、事后反饋異常包裹。對于未來的用戶而言,希望全程了解包裹位置狀態信息同時,還想了解途中快件的溫度、濕度、顛簸次數等更多信息,將測量溫度、濕度和傾斜度指示標簽、RFID電子標簽、互聯網GPS整合起來,讓RFID電子標簽成為快遞過程的記錄者和監督者,以便于追溯追償。對于快遞企業而言,透明、全面的包裹在途信息,可以預防丟包、盜包、貨損貨傷,快速追溯責任,對人員更好地進行績效考評,有利于科學化管理和服務。

3.4 設施設備

快遞設施設備屬于勞動資料,其中,設施包括節點和線路,快遞節點是指連鎖營業網點、配送中心、分撥中心、物流中心等,線路有鐵路、公路、水路、航路??爝f設備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與打印設備、網絡設備、信息處理終端、自動化分揀設備、裝卸搬運設備、包裝設備、運輸車輛、存儲設備、派件設備、工具、周轉材料等?!爸腔邸痹O施設備就是將設備這種死物轉變為活物,讓設施設備擁有一定的智慧,其標志是少人化甚至無人化。智慧化物流設施設備應具備數據感知、數據互聯、規律發現、行為決策和自動執行等能力。目前,國內有多家企業建立實驗室研發快遞智慧化設備,將分揀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無人機、無人駕駛車輛、智能快遞柜等設備應用于智慧物流設施、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領域,未來會出現快遞節點和線路的無人化作業,從而大幅減少快遞作業時間和成本,提高派件收件效率,提高包裹的安全性,為破解農村最后一公里難題提供新思路,為客戶帶來了便捷、高品質的快遞體驗。

3.5 信息與技術

如果設施設備是快遞的軀體,信息與技術則是這具軀體的靈魂。智慧快遞的發展離不開信息與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國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提高,為智慧快遞實施提供了可能。智慧快遞的信息技術來源于四個方面:(1)信息自動識別與采集,包括RFID射頻識別技術、位移、壓力、速度、溫度及氣敏傳感技術等;(2)信息傳遞,包括互聯網、4G移動通訊技術、物聯網、EDI電子數據交換等;(3)信息存儲,包括云存儲、數據庫技術等;(4)信息加工和應用,包括計算機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管理模型、人工智能、GPS和GIS技術等。

上述研究表明,人、資金、物、設施設備、信息、技術等要素相互依存,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發展智慧物流必須著眼于這些要素,正確、合理的配置和作用智慧快遞發展要素,將要素間協調發展,是提高物流效率,創造優質服務的根本途徑,也是智慧快遞得以實現的關鍵。

4 發展智慧快遞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背景下,智慧快遞面臨哪些挑戰?作者認為,主要面臨三個方面,首先是技術問題,新技術在快遞物流的應用正以點帶面快速發展,但是有些技術商業化進程較慢或應用成本太高,制約了快遞技術的升級,如RFID技術,在短時間內依然無法取代條形碼;其次是信息共享問題,智慧快遞高效運作有賴于多方協同、信息共享??爝f企業間包裹信息共享平臺由于競爭關系很難達成。雖然有菜鳥裹裹在做類似的事情,但主要服務員在淘寶或天貓購物的消費群體。另外在快遞公司信息完整度、銀行配合度方面問題較多。而智慧快遞,將快遞、賣方、買方、支付平臺、銀行、保險等各方打開信息壁壘,破除信息孤島,實現物聯網信息管理;再次是政策問題,國家非常重視快遞業的發展,出臺了一些政策,但是政策缺失或落實不到位,影響了各種商業模式的創新??爝f公司按照現行的‘一照一址將增加快遞公司運營成本,如實行‘一照多址將更有利于快遞規?;l展和技術創新;最后是信息安全問題,智慧快遞讓人感到更便利的同時,往往個人信息面臨泄露的風險。

發展快遞業這一新的業態,是促消費惠民生的工程,而快遞的智慧化讓邊這一新業態插上了雙翅??爝f業應全面推進“智慧+快遞”,加強與電商和制造企業深度合作,促進線上線下、工廠到消費者的互動創新,發展智慧終端、機器人、智能化分揀、無人機等技術,與其他新業態同發展共進步,一并為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做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嘉琦.基于智能快遞柜模式的網購末端物流應用分析[J].物流技術,2015(9):58-60.

[2]宓盈婷,林凱.智能快遞終端顛覆傳統物流[N].經濟參考報,2013.

[3]陳修齊. 體驗時代的末端快遞O2O模式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42.

猜你喜歡
影響要素應對措施互聯網+
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要素分析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影響要素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