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抓住素養作業的本質?

2023-07-29 14:41章勤瓊
教學月刊·小學數學 2023年8期
關鍵詞:洞穴乘法本質

章勤瓊

柏拉圖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洞穴之喻”。在一個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們自小待在那里,被鎖鏈束縛,不能轉頭,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這種情況下,囚徒自然地認為影子是唯一真實的事物。直到有一天,一個囚徒碰巧獲釋,轉過頭來看到了火光與物體,然后走出洞穴,看到陽光下的真實世界。此時,他會意識到以前所生活的世界只不過是一個洞穴,而以前所認為的真實事物也只不過是影像而已。柏拉圖把可見世界比作洞穴,把只認識個別事物的人比作鎖在洞穴里的犯人。這個比喻提醒人們,看待一件事情時,需要思考自己看的是現象還是本質,以及如何才能抓好事物的本質。

這樣的思考對教育教學工作尤為重要。比如,每一位教師都會布置作業,但大家是否思考過以下兩個問題:其一,作業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是現象還是本質?或者說,是手段還是目的?其二,作業的本質是什么?怎樣才能更好地抓住作業的本質?不難明白,作業本身不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本質,也不是最終目的,作業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應使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形成和發展面向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所需的核心素養。在素養目標的導向下,作業的功能與價值也應發生相應的轉變,應轉為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否達成。

如今,追求素養導向已經成為作業的應有之義。那么,如何才能讓作業體現出素養發展這一本質呢?在一定的理論框架下思考這個問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思維方式。

第一個框架是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墩n程標準》在描述目標時采用了類似的分類方法,規定了兩類行為動詞,其中描述結果目標的行為動詞包括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等。例如,人教版教材“表內乘法(一)”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認識、2~6的乘法口訣、乘加和乘減式題及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問題,這四個內容可以分別對應“了解”“理解”“掌握”“運用”這四個認知水平的目標。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也要作相應的思考。

SOLO分類理論是另一個可供參考的理論框架。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表內乘法(一)”單元指向運算能力,具體內涵為“明晰運算對象”和“理解算理與算法的關系”;核心目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這是后續學習乘法口訣和解決問題的基礎。像這樣的理解核心概念的目標是否達成并不容易判斷,需要運用表現性評價。教師可制定具體化的評價目標:(1)能夠識別情境,提取信息,列式計算,并關聯情境解釋算式;(2)能夠溝通不同的運算方式,建立基本運算模型,感受不同的運算模型,綜合解決問題。評價目標可進一步劃分為以下四個水平層次:水平一,能夠識別情境;水平二,能夠列式計算;水平三,能夠結合情境與算式對應;水平四,能夠綜合解決問題。確定好目標與表現性水平層次后,就可以遵循“過程開放”的原則,設計“低門檻、多層次、大空間”的開放性題目。

“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其根本在于減負提質。運用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能精準定位作業價值,減少低水平重復作業,減輕學生負擔。在此基礎上,運用SOLO分類理論,對核心素養進行表現性水平的劃分,能提升作業質量,真正實現理解基本概念,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猜你喜歡
洞穴乘法本質
勇闖地球最深洞穴
算乘法
我們一起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鞏固練習
把加法變成乘法
回歸本質
童年的本質
少年洞穴救援記
“現代洞穴”公寓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