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務必”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和實踐路徑

2023-07-29 11:29涂凱迪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6期
關鍵詞:三個務必思政課教學價值意蘊

摘 要:“三個務必”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之一,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教學內容;“三個務必”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也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課程資源;“三個務必”提出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優良作風、精神力量,是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指南?!叭齻€務必”是科學完整、邏輯嚴密的思想體系,需要從課程契合、隊伍融合、三堂聯合、資源整合、評價結合五個方面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

關鍵詞:“三個務必”;思政課教學;價值意蘊;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提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薄叭齻€務必”作為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導語,其精神實質貫穿報告始終,體現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強烈的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使命擔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叭齻€務必”作為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重要內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重要教學內容和鮮活課程資源,也是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指南,思政課教師需要學深悟透“三個務必”重要思想,將其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

一、“三個務必”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

“三個務必”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之一,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課程資源;提出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優良作風、精神力量,是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指南。

(一)“三個務必”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教學內容

高校思政課是集思想性、政治性、理論性于一體的重要課程,思政課的屬性決定了“三個務必”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教學內容。

1.思想性是思政課的首要特征。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承擔著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任務,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確的價值理念、高尚的道德信念、嚴謹的法治觀念,啟迪學生人生思考、引領學生價值塑造、提升學生精神追求?!叭齻€務必”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富含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人民情懷,“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境界,“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責任擔當,理應成為思政課的重要教學內容。

2.政治性是思政課的鮮明底色。思政課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既要正確傳遞黨的指導思想、理論成果、路線方針、發展成就等,又要同錯誤的思想、思潮、言論等作斗爭,努力培養一代又一代聽黨話、跟黨走的青年大學生?!叭齻€務必”是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的政治宣言,是新征程對全黨同志的新動員、新時代管黨治黨的新要求、新階段對全體共產黨員的新告誡,也是培養和塑造青年大學生政治意識、政治責任、政治擔當的重要教學內容。

3.理論性是思政課的本質要求。思政課是系統化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課程,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成果傳授給青年大學生是思政課的重要任務。思政課以深厚的理論積淀、科學的理論體系、充分的理論論述,增強大學生的理論信仰度、情感認同度、社會辨識力?!叭齻€務必”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是對青年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三個務必”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課程資源

“三個務必”貫通歷史與現實、融合理論與實踐、連接國家與個人,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既擴充了當前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又成為高校思政課的重要課程資源。

1.“三個務必”貫通歷史與現實?!叭齻€務必”源于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個務必”重要思想,是對中國治亂興衰歷史規律的鏡鑒,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的總結,也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現實要求?!叭齻€務必”以其貫通歷史與現實的宏大脈絡,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執政為民思想、自我革命精神和偉大斗爭精神,是思政課的重要課程資源。

2.“三個務必”融合理論與實踐?!叭齻€務必”是科學嚴謹、邏輯嚴密、辯證統一的思想體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根本目標和政治原則,“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內在要求和品格作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發展動力和精神狀態?!叭齻€務必”具有強烈的現實指向性,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行動指南,提出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嚴格自律的要求、積極主動的態度?!叭齻€務必”豐富的理論內涵和清晰的實踐指導,是對青年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的重要課程資源。

3.“三個務必”連接國家與個人?!叭齻€務必”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發展歷程的現實,黨以深沉的憂患意識、堅決的使命擔當和清醒的行動自覺,面向全黨做出的政治宣言。同時,“三個務必”是對全體中國共產黨黨員提出的嚴格要求和諄諄告誡,也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樹立什么信仰、擔當什么重任、如何接續奮斗”指明了方向,是廣大青年學生思想和行動的指南。高校思政課要將“三個務必”從宏觀到微觀、從國家到個人的整體設計和具體要求作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教育教學。

(三)“三個務必”是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指南

“三個務必”是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是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指南,有利于涵養青年大學生的志氣,增強青年大學生的底氣,激發青年大學生的骨氣。

1.“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涵養青年大學生的志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鐫刻在黨的旗幟上。中國青年勇擔時代賦予的重任,是歷史傳承和光榮傳統,無論是百余年前的“五四運動”,還是庚子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行動,中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立于時代發展的潮頭,站在歷史前進的關鍵點,發憤圖強、砥礪奮斗、奉獻青春,譜寫了一篇篇華美的樂章。當代青年大學生生逢其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以豪邁的志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2.“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增強青年大學生的底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仍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干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中國共產黨和每個黨員需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當代大學生身處國家繁榮、物質豐富、生活富足的時代,更需要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摒棄“驕嬌”二氣,勇于“自找苦吃”,在艱苦的環境中經風雨、見世面、練本領、強擔當,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底氣,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3.“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激發青年大學生的骨氣?!案矣诙窢?、敢于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通過不斷斗爭取得的?!碑斍?,我們面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各國經濟力量變化的復雜狀況,國內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接踵而至,需要廣大青年站穩政治立場,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勇于斗爭;增強斗爭本領,在風雨中磨礪成長,練就錚錚鐵骨;掌握斗爭策略,把握原則性與靈活性、矛盾性與統一性,做到善于斗爭。

二、“三個務必”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

“三個務必”是科學完整、邏輯嚴密的思想體系,需要從課程契合、隊伍融合、三堂聯合、資源整合、評價結合五個方面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

(一)課程契合:講深、講透、講活“三個務必”

將“三個務必”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需要思政課教師學理論、理思路、對課程、找方法,為講深、講透、講活“三個務必”做好準備。首先,要學好理論。把握“三個務必”之源、“三個務必”之核、“三個務必”之新、“三個務必”之重,全面系統學習“三個務必”的提出背景、提出過程、基本內涵、邏輯關系、繼承發展、價值意蘊等。其次,要厘清思路。明確“三個務必”從哪兒來,是首要環節;弄清為何要學習“三個務必”,是目標向度;弄懂“三個務必”是什么,是融入關鍵;悟透如何踐行“三個務必”,是實踐指向。再次,要對應課程。將“三個務必”有機融入各門思政課教學,如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可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想信念教育,“謙虛謹慎”的人生修養和道德涵養教育,“艱苦奮斗”的意志品質培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青年責任培養;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可引導學生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的繼承和發展,看中國共產黨人如磐石般的初心使命,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堅決的自我革命精神,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最后,要找準方法。既要講清“三個務必”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價值意蘊,又要深入挖掘“三個務必”的歷史史實、生動案例、現實觀照,形成理論邏輯與生動案例、歷史脈絡與現實指向、國家集體與個人生活相融相通的思政課教學。

(二)隊伍融合: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特聘教師共講“三個務必”

“三個務必”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思想統領,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高校師生深入學習、深刻領悟、生動踐行。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協同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匯聚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思政課特聘教師的力量,構建“融合型”育人團隊,多學科、多角度、多層面共講“三個務必”。思政課教師“融入講”,把“三個務必”有機融入思政課程;專業課教師“融合講”,將“三個務必”與行業、產業、專業的歷史發展、時代特色、典型案例相結合,激發學生服務人民、貢獻社會、報效國家的決心;思政課特聘教師“專題講”,將“三個務必”形成理論化、系統化的小專題,采用專題講授、座談交流、論壇研討、參觀講解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師生系統解讀“三個務必”之源、“三個務必”之核、“三個務必”之新、“三個務必”之重等。

(三)三堂聯合: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網上云課堂融入“三個務必”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網上云課堂緊密結合,讓育人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通過三堂聯合,在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網上云課堂中融入“三個務必”,增強“三個務必”對青年大學生的感召力和引領力。思政小課堂“講理論”,通過深厚的理論闡釋、深刻的思想魅力、生動的案例剖析,讓學生全面理解“三個務必”,達到以理服人;社會大課堂“做實踐”,通過對“三個務必”精神實質的剖析,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紅色教育基地中感悟,在校園活動實踐、企業生產實踐、社會生活實踐中體驗,在音樂作品、美術作品、影視作品中沉浸,達到以情動人;網上云課堂“樹風氣”,在網絡媒體占領育人主陣地,全面闡述“三個務必”的理論邏輯,深刻表述“三個務必”的學習心得,用情講述“三個務必”的動人故事,用心創作“三個務必”的媒體資源,達到以文化人。

(四)資源整合:學校育人資源、社會紅色資源、線上虛擬資源蘊含“三個務必”

整合學校育人資源、社會紅色資源、線上虛擬資源,挖掘其中蘊含的“三個務必”思想,為教育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為學習“三個務必”提供多種途徑。學校育人資源側重“身邊人、身邊事”以貼近學生,結合校史、校風、校訓,挖掘學校奮斗發展和師生典型案例中蘊含的“三個務必”思想;社會紅色資源側重“地域資源、各行各業”以貼近生活,依托地域紅色資源和各行各業先進典型人物,展現“三個務必”的歷史和傳承;線上虛擬資源側重“虛實結合、自編自創”以貼近學生實際,通過對已有的線上紅色教育展覽館、紀念館資源整合,對線下實體紅色主題展館進行虛擬資源創編,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和自編自創數字化資源的體驗,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三個務必”思想的教育和引導。

(五)評價結合:教學過程、學生考核、教師考評體現“三個務必”

建立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有效融入思政課教學的評價體系,將教學過程、學生考核、教師考評相結合,督促思政課教師及時有效地將“三個務必”思想融入思政課教學,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深刻領悟、主動踐行“三個務必”思想。教學過程考評注重“三個務必”融入教學大綱、課程教案、授課內容,達到有本可依;學生考核注重過程性考核、階段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將對“三個務必”的理論學習、實踐體驗、踐行體悟有機結合,達到有據可查;教師考評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同時考評,將講授“三個務必”教學內容的準確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教學效果的實效性作為測評指標,達到有標可測。

參考文獻:

[1]趙卯生.“三個務必”的價值意蘊與實踐指向[J].人民論壇,2022(20).

[2]丁俊萍,李澤鑫.新時代“三個務必”的內涵、結構與進路[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1).

[3]劉建軍,韋瑋.“三個務必”的理論內涵、價值意蘊和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3(3).

責編:應 圖

基金項目:2022年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委托重點項目“‘三個務必的邏輯基礎和時代價值研究”(編號:2022DWT008);2022年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三個務必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研究”(編號:2022ZSZ027);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基于‘一平臺三體系五協同的中高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機制研究與實踐”(編號:2021SJGLX951)

作者簡介:涂凱迪(1982— ),女,河南機電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教育政策。

猜你喜歡
三個務必思政課教學價值意蘊
“三個務必”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
“三個務必”的價值意蘊與實踐指向
讓“三個務必”成為新時代的思想引領和行為遵循
極高火險期,阿壩州如何防火?做到“三個務必”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高校思政課教學案例庫共享社區化模式探索
職業教育背景下應用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創新路徑思考
孟子學說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課教學中加強抗戰教育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