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工匠精神視野下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2023-08-04 09:26張雪
國際公關 2023年9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培養藝術

張雪

摘要:現代工匠精神并不僅僅是一種敬業意識,也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思想。就高等學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工作而言,現代工匠精神并不僅僅是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素養,也是學習者在未來職業發展中必須擁有的價值觀念。把現代工匠精神納入到高等學校藝術設計專門人才的教育工作之中,不僅僅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在關鍵時期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當前全面促進高等學校藝術設計專門人才就業發展的重大需求,更是當前全方位提高藝術設計專門人才創作水平和藝術設計素養的基本要求。本文就現代工匠精神的含義展開研究,對現代工匠精神在高等學校藝術設計專業培養中的意義作出初步的研究,給出一些高等學校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工匠精神;藝術;設計;培養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重振中國工業不僅必須依賴大量高級工藝人才的支撐,同時更離不開高素質的藝術設計專門人才。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文化就十分推崇道技結合、尚巧、求精的工匠精神。但隨著中國現代社會的蓬勃發展,工匠文化也逐漸轉變成了精益求精、注重生活質量的工作方式和文化模式。尤其對于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本科生而言,現代工匠文化成為亟待培育的職業文化意識,這不僅是全面培養我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門人才創新意識和藝術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動我國工業現代化有序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新形勢下,在現代工匠精神教育層面下探索工藝美術學科培養方法將是美術教育工作者關心的重點任務。

一、現代工匠精神內涵概述

當前,學者對于現代工匠文化內涵方面仍然沒有統一的闡述。有學者認為,從傳統的角度出發,工匠的活動是手工勞動,手工業是工匠的基礎,它和當前機械附屬領域具有明顯區別,手工創造才是第一元素,主要仍是工匠,逐步形成了追求品質、精益求精的中國傳統工匠文化。在機器工業機械性化全面侵蝕我國傳統工業市場的過程中,我國的傳統工匠本身地位也就已經出現了變化。[1]自近代以來,對中國傳統工匠也逐漸開始加以改造,從傳統工藝制作、專業技術等的視角來考慮,將中國工匠主要分為了三個層次,其中影響程度很大的當屬職業中的專業技術工匠,也包括了在傳統社會中稱之為的“鐵匠”“石匠” 以及“木匠” 等,都是傳統工匠的一部分,而在現代企業中所說的傳統工匠主體,指的則是具備一定職業文化背景的專門技能勞動者??v觀中國古代工匠的手藝傳統,其大多是采用師徒或是家庭模式來進行。但隨著中國近現代步入到了機械化制造工具的時代,這些傳統的繼承模式很明顯已經無法適應社會需求,因此職業教育也開始更好地取代了這種傳統。

二、培養現代工匠精神的意義

(一)是工業發展基石

高度重視現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是世界工業強國取得崛起的關鍵因素。深入分析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其在生產制作中十分講究精致品質,不管是從設計者來看,還是從生產人員的角度出發,他們本身就高度重視精致的概念,著力于尋求更加完善的工藝技術。[2]在生產強國中,設計人總是把自己本職工作的狀況和個人榮譽進行掛鉤,哪怕是一個極其微小的事情,都非常注重精品、完善設計。究其原因,這些大國之所以能成為設計大國,關鍵在于他們在大學藝術設計學科培養中高度重視現代工匠精神的培養,使現代工匠精神得以作為他們的一個核心價值觀。意大利和日本都高度重視現代工匠教育,在教學課程中把現代工匠教育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職業理念融入到教學大綱之中,全面強調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現代工匠教育培養。正是由于對產品質量、匠心等方面的高度關注和要求,才促使了德國、日本等在制作業方面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肯定,并成功通過工業發展為先進國家。

縱觀中國制造當前的發展狀況,多數人均覺得中國屬于制造業強國,而現階段國內很多中小企業還遠不能滿足“制” 的基礎能力。長期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們的工業因為缺乏對現代工匠精神的崇尚,才導致了產品質量方面不理想,而質量粗放也已經成為我國制造業當前的真實寫照。[3]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如何全面提升我國的藝術設計、制造能力,將是今后發展的關鍵所在。而且,隨著當前社會各界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怎樣把現代工匠文化融入教育課程中也是各個院校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是制造業生存壯大的關鍵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多數長壽公司均集中在制造業強國。這些長壽公司之所以扎堆地聚焦在制造業強國,關鍵就在于這些國家對于現代工匠精神的高度關注和傳播。也就是由于現代工匠精神,促使了日本經濟能在二戰后的短短幾十年間就獲得了高速發展,并快速地發展成世界上有名的制造業強國。對于中國企業設計者而言,現代工匠精神也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為了片面追求效益,當前許多公司對質量的關注不夠。這就從某種角度上體現了當前設計者、工人對現代工匠精神領域的認識誤區,總是利用省、好、快的浮躁思維進行設計、開發和生產,一定會造成企業自身出現巨大的質量隱患。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在漫長歲月中經久不衰,既在于工匠自身具備了多學多用的學習意識,也具備為滿足一切崗位需求而重新學習和超前學習的意識。復合型人才的培育,勢必要求在工匠精神的鍛造和培養上,讓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具備了持續探求新知的精神。人才很難培育,只有養成工匠精神和多學多用的習慣,才能讓他們養成適應復雜多崗工作環境的超前知識能力。

(三)是職業人才市場的巨大需求

現代工匠精神并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精神,而且也是一種創新精神,它往往能給廣大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造成極大的沖擊。唯有具備現代工匠精神的藝術設計師,才可以充分證明自身的實力,才可以在未來的藝術從業環境中嶄露頭角。就全國各個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在積極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同時,若能夠更進一步強化對現代工匠精神的培養,則必將有助于充分提高對人力資本所產生的附加值,從而真正地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和成長中打下了扎實的基石。要在創作中不斷融合各要素,用自己的藝術價值去創造其表現形式,保持原創精神。而原創的成功又來源于從以往無數次失敗中總結出的創新之道,如果缺乏業精于勤的職業態度,就很難積累更多的創作經驗,也就無法產生良好的創造力。作品再造與藝術創造,總是依附于業精于勤的實踐方法,故而也能使作品附上大眾審美習慣與追求的鮮明格調與特色。[4]所以,藝術設計的專業學生,必定是在挫折與失敗中長大,也必定經過了無數次的創新作品磨煉,而最后的創新作品都獲得了市場認可與消費者認可,這就更加印證了工匠精神業精于勤的品格,這也就是所謂藝術設計創新。

三、發展路徑和建議

(一)深入整合導師制與工作室制

根據現代工匠精神的實踐狀況分析,深入完善導師制和工作室制度顯然成為開展現代工匠文化培育的理想路徑。工作室的概念最初來自于20世紀的包豪斯藝術學校,它最先強調通過公益的方式來成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核心,在全面訓練美術專業設計人員基礎知識的同時,著重訓練美術專業設計人員的實際能力。相比于中國傳統的封閉式教育模式,工作室制自身就有著十分明確的個人風格特點與專長走向,因此教學流程中的工作環境也往往比較開放,而老師和學員在整體教和學的流程中都有著更多的自由選擇權、自主權和獨立性。導師制也是進行中國現代工匠精神傳承的主要模式,它首先是在劍橋、牛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進一步發展的流程中,更多的由學校進行了吸收借鑒。在劍橋和牛津,大學生來到該校之后,校方將會給學生指定專屬的指導老師,主要職責就是針對學生的品德、學習習慣進行指導,其方式與中國傳統傳承中的師徒制十分相似。因此,導師制的主要特點就是心傳身授,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要求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雙向的溝通、領悟,并可以幫助學生綜合地根據個人的興趣,來選擇在某一層面展開比較廣泛的探究。對中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學科發展而言,需要積極引進工作室制度和導師制,并通過綜合考察學校當前的藝術設計學科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要求,針對課程制度加以深入融合,從而讓制度的優點得到發揮,從而更好地培育學?,F代工匠精神。

(二)把現代工匠精神融入課程

就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而言,要想更進一步強化現代工匠精神的培育,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教學之間必須實現合理的配合,共同充分發揮二者的功能。因此,一定要在行政領導老師和學科教師間開展廣泛的溝通、合作,一起為培育學?,F代工匠精神而奮斗,在教育實踐中主動尋找機會,把現代工匠精神教育視為課程實施的基礎。與此同時,專業課程中實行的評價方法還需要作出相應的變化,要在單一評價方法中把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成為單一的評價因素,而且必須把知識實際水平視為主要的考核因素。[5]專業課程教育環節中的教學必須避免拘泥于專業技能、理論知識講解和技術運用的領域,更需要把現代工匠精神職業觀念充分融合其中,不但需要讓學生充分了解設計技術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而且更需要注意培育他們敬業愛業、精益求精的精心觀念。從學生的精神層面出發,學校一定要把學生自身的精神樞紐功能發揮起來,積極地為學生提供對現代工匠精神的傳承條件,讓之得以融合在校園文化之中,使現代工匠精神可以作為一個校園文化進行繼承弘揚。

(三)加大現代工匠精神培育力度

相比于其他專業的本科生而言,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通常有著較強的個性,想法也比較跳躍,同時也有著一些懶惰、合作能力不強的情況。但是,就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而言,我們的教學不可以只是拘泥于口頭講授方法,更需要積極發展各類校園文化交流活動,提高教學的實效。在校園文化活動和社團活動中要避免單一的技術表面形式,而要積極地將學生各項專業技能進行更深度的融合,在高度重視激發他們積極性的同時,也促使他們從學?;顒?、社會行為中去理解現代工匠文化所包含的含義,不僅可以使他們的技術專長得以在學?;顒又械玫竭M一步發揮,而且也能夠把學校教育本身所產生的教化、引導等功能進一步發揮開來,從而促使他們在參與學?;顒拥倪^程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并由此獲取創作靈感。對于學院而言,可以充分發揮這種特色,積極適應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對網絡環境的依賴性,在學院建立創作平臺,上傳積極、真實、健康的各種作品素材,使學生可以把這個網絡環境當作自己采集素材、上傳素材和互動交流的網絡平臺。學院應積極運用該網絡平臺來開展現代工匠精神的傳播活動,并著重針對在校生開展相應的藝術理想信念教育,以引導學生理性地對待網絡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幫助學生準確地辨別各類藝術不良信息,從而真正感悟到藝術所產生的價值。

四、結束語

基于現代中國工匠精神視角下的大學設計學科培養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深入、復雜的過程,希望一蹴而就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就必須從頂層設計方面,認識到現代工匠精神在藝術設計專業培養中的重要意義,并通過進一步融合導師制和工作室制度、把現代工匠精神納入學科班級、采取多樣化方式加大現代中國工匠文化人才培養,以及發展創新型孵化器作為現代工匠精神傳播的重要支撐,以全面提高中國大學生與設計專門人才的綜合素質,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與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珺,張麗莉.基于“工匠精神”的藝術設計“三創”人才培養的思考[J].湖南包裝,2018,33(06):34-35+38.

[2] 邢志鵬.踐行“工匠精神”打造高職院校藝術型人才培養新模式:以軟裝設計為例[J].戲劇之家,2020(18):2.

[3] 呂春麗.“工匠精神”培育視閾下高職服務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07):57-58.

[4] 黃珂琤.基于傳統工匠精神的高校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藝術科技,2017,30(12):398.

[5] 劉書巡.基于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策略[J].科學與財富,2020(13):215.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培養藝術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