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縣區香型優質雜交稻明1優臻占的高產栽培技術

2023-08-05 14:20翁鈺玲
安徽農學通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雜交水稻示范栽培技術

翁鈺玲

摘要 明1優臻占是由福建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三明市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三系不育系明1A為母本,以明輪臻占為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稻組合,2021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和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本文基于試驗、示范結果,總結了明1優臻占在三明市沙縣區的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 雜交水稻;明1優臻占;示范;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11-0004-04

明1優臻占[1]是由福建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三明市茂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三系不育系明1A為母本,以明輪臻占[2]為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稻組合,2021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審定號:閩審稻20210024)和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號:國審稻20210268),由福建六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營。明1優臻占2021年已獲植物新品種權申請(公告號CNA041547E)?;謴拖得鬏喺檎?019年榮獲第二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秈稻)金獎[3]。明1優臻占米質優,米飯清香,2019獲福建省第五屆地產優質米品質鑒評金獎,2020年獲福建省第十一屆優質稻品種品質鑒評金獎。2021、2022年在三明市沙縣區示范,表現出產量高,米質優,食味佳,稻谷銷售價格高,加工品質好,出米率高的特點,受到種植戶、稻米加工企業和食用者好評,是家庭農場、稻米加工企業首選的訂單生產品種。本文基于試驗、示范結果,總結了明1優臻占在三明市沙縣區的高產栽培技術。

1 產量表現

2019年,明1優臻占參加福建晚稻遲熟組區試,13個區試點產量在5 827.5~10 110.0 kg/hm2,平均產量7 634.3 kg/hm2,比對照宜優673增產1.9%,達顯著水平,增產點率46.2%,居第8名;2020年續試,13個區試點產量在6 375.0~9 394.5 kg/hm2,平均產量7 623.6 kg/hm2,比對照宜優673增產3.0%,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點率61.5%,居第5名。2年平均產量7 629.0 kg/hm2,比對照宜優673增產2.5%。2020年生產試驗,6個試驗點產量在6 186.0~9 366.0 kg/hm2,平均產量7 304.4 kg/hm2,比對照宜優673減產1.8%。

在沙縣區作晚稻種植一般產量在7 500.0~8 250.0 kg/hm2。2021年沙縣區種子站、夏茂鎮農業服務中心在夏茂鎮溪口村作煙后稻建立百畝優質稻品種展示示范片,面積8.87 hm2,按好、中、差3種類型各選擇有代表性的1塊田塊實割測產,各類型地塊實割67.00 m2左右,一類田平均干谷產量8 696.1 kg/hm2,二類田平均干谷產量8 282.1 kg/hm2,三類田平均干谷產量7 578.5 kg/hm2,一、二、三類田各占30%、50%、20%,加權平均產量8 265.6 kg/hm2。2022年在夏茂鎮儒元村作中稻示范,面積4 hm2,經分類實割測產,一、二、三類田平均干谷產量分別為9 972.0、9 427.5、8 643.0 kg/hm2,一、二、三類田各占20%、60%、20%,加權平均產量9 379.5 kg/hm2。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明1優臻占屬基本營養型秈型雜交稻。參加福建省晚稻遲熟組區試全生育期2年平均129.1 d,比對照宜優673遲熟1.0 d。生育期適宜,在沙縣區可作晚稻、中稻種植。2021年在沙縣區夏茂鎮溪口村作煙后稻種植,6月1日播種,6月28日移栽,8月31日齊穗,9月30日成熟,全生育期121.0 d。2022年在沙縣區夏茂鎮儒元村作中稻種植,4月20日播種,5月19日移栽,8月6日齊穗,9月3日成熟,全生育期136.0 d。

2.2 農藝性狀

該品種株型集散適中,莖稈粗壯,劍葉偏長,分蘗力一般,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區試農藝性狀2年綜合表現:有效穗255.0 萬/hm2,株高111.9 cm,穗長25.8 cm,每穗總粒數150.5 粒,結實率78.3%,千粒重26.8 g。2021年沙縣區夏茂鎮溪口村煙后稻產量結構調查,有效穗240.6 萬/hm2,每穗總粒數168.4粒,結實率82.1%,千粒重27.2 g。2022年在沙縣區夏茂鎮儒元村作中稻種植,有效穗217.5 萬/hm2,每穗總粒數187.4 粒,結實率82.9%,千粒重27. 4 g。

2.3 抗逆性

稻瘟病抗性2年綜合表現:田間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年度分別為5.5、4.4級,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苗期室內人工接種鑒定年度分別為感(S)、高感(HS);2年綜合評價為高感(HS)稻瘟病。在2021—2022年示范種植中,葉瘟發生輕,未發穗頸瘟,紋枯病發生輕,未發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稻叢卷葉螟、稻飛虱輕度發生,抗逆性較強。

2.4 稻米品質

區試時稻米品質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主要米質指標如下:糙米率81.5%,整精米率58.3%,堊白度1.1%,透明度1級,堿消值6.8級,膠稠度66 mm,直鏈淀粉含量14.9%,米質達部頒二等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在三明市沙縣區作中稻種植,一般掌握4月底至5月上旬播種;作煙后晚稻種植6月上旬播種。作晚稻栽培應根據前作收獲期盡早播種,確保安全齊穗,防止“秋寒”為害。

培育壯秧的措施:①選好秧地。秧田應選擇肥力較高,土層松厚,通風向陽,排灌方便,雜草較少的田塊。秧田與大田比例以1∶8~1∶10為宜。秧田做到土細、田平、肥足、無雜草,為提高成秧率、帶蘗率創造良好土壤環境。②種子處理。雜交稻種子貯藏期間易吸濕受潮,播種前要曬種,以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用強氯精等浸種、用吡蟲啉等拌種,預防秧苗期的病害與蟲害。③稀播勻播。稀播勻播能增加秧苗營養面積,改善秧苗受光條件,是培育帶蘗壯秧的關鍵環節。中稻秧田播種量150.0~187.5 kg/hm2,晚稻秧田播種量112.5~150.0 kg/hm2,本田用種7.50~11.25 kg/hm2。④秧田水肥管理。濕潤育秧,播種后2葉期前保持畦面濕潤,2葉期后畦面保持淺水層。晚稻播種后灌流動水,畦面不積水,防止高溫燙芽。秧田施肥要施足基肥,施好2葉1心期的“斷奶肥”,移栽前4~5 d的“送嫁肥”。⑤使用多效唑。1葉1心期噴施300 mg/kg多效唑藥液,可以達到促根、增蘗、壯苗、控長的目的。

3.2 合理密植,提高插秧質量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是早夠苗、保足穗的重要保證。因此,應插足基本苗,才能為早夠苗、保足穗奠定可靠基礎。明1優臻占作中稻種植掌握秧齡30~35 d時適時移栽,插植密度21.0~24.0萬叢/hm2,插植規格采用20 cm×(20~23)cm;作煙后晚稻種植前作收獲后及時移栽,秧齡控制在30 d以內,插植密度22.5~25.5萬叢/hm2,插植規格采用20 cm×(19.4~22.3) cm?;久?20 萬/hm2左右。插植方式采用正方形或方形插植。中稻、晚稻秧苗大,容易插深,是影響本田早發的重要因素,要提倡適當淺插,插秧深度以不倒秧、不浮秧為標準。插太深,地下節明顯延伸,分蘗期推遲,單株分蘗數、成穗數以及每穗粒數減少,產量降低。淺插的分蘗節位無明顯伸長現象,分蘗早、分蘗多,穗多穗大產量高。

3.3 優化施肥,合理運籌

施肥掌握增施有機肥,氮、磷、鉀肥與中微量元素肥料配施的原則。明1優臻占分蘗能力偏弱,劍葉偏長,氮肥應大部分在前期施用,促進分蘗,后期看苗少施氮肥或不施氮肥,防止后期氮肥偏多,造成披葉、貪青,影響結實率和誘發稻瘟病、紋枯病和稻飛虱為害。一般掌握施純N 135.0~165.0 kg/hm2,N∶P∶K比例1∶0.4∶0.6~0.8?;?、分蘗肥均施全季施氮量的45%,全季施磷量的50%,全季施鉀量的40%?;试诜貢r施入,全層施用,分蘗肥在插秧后5~7 d,結合第1次中耕除草施用;再過5~7 d后看苗補施壯蘗肥,促進全田平衡。

穗肥施全季施氮量的10%,全季施鉀量的20%,在幼穗分化1~2期時看苗巧施促花肥,提高稻株含氮水平,鞏固有效分蘗,促進枝梗和穎花分化,有增穗增粒的效果。

基肥、分蘗肥一般施碳酸氫銨(含N 17%)320.0~390.0 kg/hm2,過磷酸鈣(含P2O5 12.0%)150.0~187.5 kg/hm2,氯化鉀93.8~112.5 kg,或施復混肥(N∶P∶K比例12∶5∶8)450.0~550.0 kg/hm2。穗肥一般用尿素(含氮46%),施用量29.0~36.0 kg/hm2。在抽穗灌漿期間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微量元素肥料,提高結實率和粒重。同時注意根據土壤肥力調整氮肥用量。

3.4 科學管水,適時促控

插秧時秧苗由于根系受傷,吸水能力下降,而葉片蒸騰作用并未減弱,容易失水發生凋萎。秧苗既怕旱,又不耐澇,宜采取淺水移栽,栽后及時加深一定水層,有利于早發新根,加速返青。灌水深度以“淹身不淹心”為適度。晚稻插秧后正值全年氣溫最高季節,水溫高,為防止高溫燙傷稻苗,灌流動水層,降溫保濕,促進發根返青。

秧苗返青后,為促使分蘗早生快發,根系發達,苗株健壯,實行淺水勤灌和間歇濕潤的管水方法,一般只保持2~3 cm水層,每次灌水需待自然落干、田面露土珠時,再灌第2次水,達到“以水調氣,以氣促根,以水調肥,水肥促蘗”的目的。

夠苗后及時曬田,曬田不僅是更新土壤環境,促進根系發育的積極措施,也是控氮促碳,抑制無效分蘗,鞏固有效分蘗,增加莖鞘積累,確保穩發、穩長的重要手段。曬田時間掌握“苗夠不等時”的原則,在移栽后20 d左右,當全田總莖蘗數達到計劃穗數時即可開始曬田;但遲遲不發的稻田也應“在時到不等苗”的原則,在幼穗分化開始前進行輕曬。曬田程度以不陷腳、不開裂、冒白跟為宜,泥腳深、肥力高、長勢旺的可適當重曬,反之宜輕曬或露田。

幼穗分化至抽穗期間歇灌溉,即每次灌水讓其自然落干后再及時灌水,直到抽穗,防止干旱影響幼穗分化。灌漿乳熟期干濕交替灌溉,增加土壤氧氣維持水稻根系的生理機能,利于保持葉片的活力,延長葉片的功能期,促進光合產物向籽粒運轉。黃熟后排干水,利于促進成熟,方便收割。

3.5 嚴防病蟲危害,確保高產優質生態

三明市沙縣區水稻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細菌性條斑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螟蟲、稻飛虱等。實施綠色防控技術,確保水稻高產、優質和稻田生態安全。主要措施如下:①推行預防措施,降低病蟲基數。主要是做好種子處理,用強氯精等浸種、用吡蟲啉等拌種,預防秧苗期的病蟲害;移栽前翻耕灌水滅蛹,降低螟蟲蟲源基數;清潔田園,減輕病蟲害侵染。②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蟲能力。主要是做好培育壯秧、科學施肥與管水,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蟲能力。③采取綜合措施,嚴控病蟲害。主要是利用燈光誘殺害蟲;保護和利用稻田害蟲天敵,發揮天敵對害蟲的控制作用;提倡用生物藥劑防病滅蟲,大力提倡利用細菌、病毒、植物源、抗生素等生物制劑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根據預測預報,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適時用藥防治。

3.5.1 稻瘟病 ?苗瘟和葉瘟在發病初期用藥防治,穗頸瘟應以藥劑預防為主,在水稻破口期、齊穗期各噴1次藥。防治藥劑可選用咪鮮·稻瘟靈40%乳油1 200~1 650 mL/hm2,或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或30%稻瘟酰胺懸浮劑純藥135~202 g/hm2,兌水750 kg噴霧防治,或春雷霉素40 μg/mL(用量60 g/hm2)藥液噴霧。

3.5.2 紋枯病 ?分蘗末期至拔節孕穗期,發病初期至病叢率20%以內。發病初期時可用5%井岡霉素1 500~2 250 g/hm2,或37%井岡·蠟芽菌975~1 200 g/hm2,兌水750 kg噴霧防治;病叢率10%~20%的田塊,選用噻呋酰胺240 g/L懸浮劑300~375 mL/hm2,或己唑醇30%懸浮劑225~255 mL/hm2,或氟環唑125 g/L(懸浮劑)600~825 mL/hm2,兌水750 kg噴霧防治,重病田塊第1次施藥后7~10 d再補治1次。

3.5.3 稻飛虱 ?當分蘗期蟲口密度達1 000頭/100叢以上,穗期蟲口密度在500頭/100叢以上,在低齡若蟲期進行藥劑防治。防治藥劑選用20%呋蟲胺60~120 g/hm2 ,或50%氟啶蟲胺腈45~75 g/hm2,或50%吡蚜酮225~300 g/hm2,兌水750 kg噴霧防治,或10%烯啶蟲胺可溶性液劑2 000倍藥液噴霧防治。

3.5.4 稻縱卷葉螟 ?當分蘗期100叢超過60個新蟲苞,孕穗期100叢超過40個新蟲苞時,于卵孵高峰至1~2齡幼蟲期進行防治,防治藥劑可選用1.8%阿維菌素600 mL/hm2,或甲維鹽(1%禾安)450 mL/hm2,或40.7%毒死蜱乳油900~1 8 00 mL/hm2,兌水750 kg噴霧防治。

3.5.5 二化螟 ?當田間枯鞘率達3%~5%時,在蟻螟孵化高峰期用藥防治。藥劑選用30%氰戊·辛硫磷1 200~1 800 mL/hm2,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 mL/hm2,或11%氯氰·三唑磷乳油 150~200 mL/hm2,或1.8%阿維菌素450 g/hm2,兌水750 kg噴霧。

田間也可使用二化螟性誘劑誘殺成蟲,一般放置15個/hm2帶誘蕊的誘捕器,高于水面30~50 cm,每代更換誘蕊1次。

3.5.6 三化螟 ?有卵塊或枯心團超過1 800 個/hm2的田塊,防治1~2次;900個以下可挑治枯心團。防治1次的,在蟻螟孵化盛期用藥;防治2次,在孵化始盛期開始,5~7 d再施藥1次。防治白穗,在蟻螟盛孵期內,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時期。破口5%~10%時,施藥1次,若蟲量大,再增加1~2次施藥,間隔5 d。防治藥劑可選用3.6%殺蟲單顆粒劑60 kg/hm2撒施,或11%氯氰·三唑磷乳油 150~200 mL/hm2,或50%殺螟松乳油1 500 mL/hm2,兌水750 kg噴霧。

施藥后田間保持寸水層3~5 d,注意輪換使用農藥,延緩抗藥性產生,并妥善回收農藥使用后的空瓶、包裝袋等廢棄物。

參考文獻

[1] 范亦新.雜交稻明1優臻占親本特征特性及制種[J].中國農技推廣,2022,38(10):30-31.

[2] 陳德興.優質稻明1優臻占在大田縣試種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23,41(1):29-31.

[3] 種業商務網. 第二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品種出爐[EB/OL]. [2019-04-23].https://www.chinaseed114.com/news/21/news_101541.html.

(責編:何 艷)

猜你喜歡
雜交水稻示范栽培技術
雜交水稻母本直播制種技術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