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 g/L螺蟲乙酯SC防治茶橙癭螨田間應用技術研究

2023-08-05 11:19柴偉綱王禮中劉健林樂志陳宏宇史駿
安徽農學通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防效

柴偉綱 王禮中 劉健 林樂志 陳宏宇 史駿

摘要 為尋找防控茶橙癭螨的有效藥劑以及科學使用技術,采用田間植株葉面噴霧方法,開展了多種藥劑防治茶橙癭螨田間應用技術研究。試驗結果表明,240 g/L螺蟲乙酯SC對茶橙癭螨的防治效果良好,用量450~600 mL/hm2藥后14 d的防效達76.6%~86.3%,持效期達21 d;增加用水量可以提高240 g/L螺蟲乙酯SC對茶橙癭螨的防效,其450 mL/hm2+用水量1 200 L/hm2處理的防效明顯優于其450 mL/hm2+用水量900 L/hm2處理;桶混添加1 000倍助劑哈速騰,可以提高240 g/L螺蟲乙酯SC對茶橙癭螨的防效,藥后14 d的防效達93.5%,持效期近42 d。試驗明確了240 g/L螺蟲乙酯SC在防治茶樹茶橙癭螨上的防治技術,為更好地提高茶葉品質、提升茶葉質量安全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

關鍵詞 ?茶橙癭螨;防效;持效期

中圖分類號 S435 ? 文獻標識號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11-0093-04

Study on the fiel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240g/L spirochete SC

to control Acaphylla theae (Watt)

CHAI Weigang1 ? WANG Lizhong2 ? LIU Jian1 ? LIN Lezhi1 ? CHEN Hongyu1 ? SHI Jun1

(1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ingbo 315040, China;

2Ningbo Fenghua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tation, Ningbo 31559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hemicals for controlling Acaphylla theae (Watt) and th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e author carried out a study on the fiel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various chemicals for controlling Acaphylla theae (Wat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pray on the leaves of field plants.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showed that 240 g/L spirotetramat flowable agent had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Acaphylla theae (Watt). 14 days after applicati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450-600 mL/hm2 reached 76.6%-86.3%, and the effective period was 21 days. Increasing water consumption can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240 g/L spirotetramat flowable agent on A. theae.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450 mL/hm2,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is pesticide at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1 200 L/hm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900 L/hm2. The control effect of 240 g/L spirotetramat flowable agent on A. theae. could be improved by adding 1 000 times of assistant, relative to its dosage, in the barrel. The control effect of spirotetramat flowable agent on A. theae. could reach 93.5% after 14 days of application, and its duration last nearly 42 days. The experiment clarified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240 g/L spirotetramat flowable on controlling Acaphylla theae (Watt) in tea trees, which can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ea and play a protective role.

Keywords Acaphylla theae (Watt); control efficacy; duration

茶橙癭螨[Acaphylla theae (Watt)]是我國一種重要的茶樹害螨,發生普遍。該害螨體型小,繁殖快,世代重疊現象嚴重[1],多以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樹葉片汁液,致使葉片失去光澤、芽葉萎縮,呈現不同色澤的銹斑,葉脆易裂,嚴重時造成落葉,樹勢衰弱,對茶葉產量、品質和樹勢均有嚴重影響[2-3]。當前,茶園上登記用于防治茶橙癭螨的藥劑僅有礦物油和藜蘆根莖提取物2種成分,且使用多年,近年來防治效果逐年下降,而其他防治手段的效果十分有限[4]。近些年來,茶農普遍反映藥劑防效不太理想,藥劑選擇少等問題。為此,筆者選擇目前市場用于防治螨蟲的藥劑,在寧波市奉化區開展了不同藥劑防治茶橙癭螨藥效試驗,以期為生產上尋找更多、更新、更好的防控茶橙癭螨的藥劑,明確不同藥劑的最佳使用劑量以及安全、高效、合理的科學使用技術,為茶葉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240 g/L螺蟲乙酯SC(畝旺特,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900 g/L乙基化和甲基化植物油·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哈速騰,創新化學制品服務有限公司),30%乙唑螨腈SC(寶卓,沈陽科創化學品有限公司);43%聯苯肼酯SC(愛卡螨,愛利思達生物化學品有限公司);99%礦物油乳油(綠穎,韓國韓油愛思開益特素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設置9個處理:①240 g/L螺蟲乙酯SC 375 mL/hm2,用水量900 L/hm2;②240 g/L螺蟲乙酯SC 450 mL/hm2,用水量900 L/hm2;③240 g/L螺蟲乙酯SC 600 mL/hm2,用水量900 L/hm2;④240 g/L螺蟲乙酯SC 450 mL/hm2,用水量1200 L/hm2;⑤240 g/L螺蟲乙酯SC 450 mL/hm2+哈速騰1 000倍,用水量900 L/hm2;⑥30%乙唑螨腈SC 150g/hm2,用水量900 L/hm2;⑦43%聯苯肼酯SC 450g/hm2,用水量900 L/hm2;⑧99%礦物油EC 7 500 g/hm2,用水量900 L/hm2;⑨清水對照,CK。4次重復,小區面積30 m2,隨機區組排列。

1.3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21年9月2日上午在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西塢街道尚橋村的一處茶場中實施。試驗地土壤為黃壤土,pH 6.0,有機質含量2.03%。茶樹品種為鳩坑群體種,樹齡8年。施藥時茶樹茶橙癭螨為發生初期至中期,茶樹為秋梢生長期。采用植株葉面噴霧法,使用徐州藍藝植保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藍藝”牌3WBD-16型智能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工作壓力為0.4 Mpa。藥劑配置采用二次稀釋法,配置時先加藥劑再加助劑。

1.4 天氣狀況

施藥當天(9月2日上午)晴,南風,平均風速0.9 m/s,日平均氣溫30.1 ℃,最高氣溫36.6 ℃,最低氣溫26.5 ℃。試驗期間降雨日20 d,主要集中在試驗前期和后期,其中藥后11、37、41 d為大雨,試驗中期天氣晴好。

1.5 調查方法

參照“GB/T 17980.57—2004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第57部分——殺蟲劑防治茶樹害螨”的規定進行。每小區5點取樣,每點取6個芽梢,共計30個芽梢。帶回室內,在顯微鏡下檢查每個芽梢芽下第二張嫩葉上的茶橙癭螨數量,記錄螨害等級,分級標準如下:0級為0頭、1級為1~10頭、5級為11~50頭、10級為51~100頭、20級為101~200頭、30級為201頭以上。計算螨情指數。

1.6 藥效計算

根據調查結果,按照下面(1)、(2)式計算防效。試驗數據采用DPS數據處理系統(版本:19.05高級版)中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進行統計分析。

螨情指數=[Σ(各級葉片×相對螨害級值)調查總葉數×30]×100 ?(1)

防治效果(%)=(1-[ CK0×PT1CK1×PT0])×100 ?(2)

式中:CK0——空白對照區藥前螨情指數;CK1——空白對照區藥后螨情指數;PT0——藥劑處理區藥前螨情指數;PT1——藥劑處理區藥后螨情指數。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240 g/L螺蟲乙酯SC(畝旺特)各處理(①~④)對茶橙癭螨的速效性一般,持效性較好。藥后3、7 d,該藥劑各處理的防效分別為57.1%~64.6%和58.8%~71.9%,差于礦物油處理的防效,優于乙唑螨腈和聯苯肼酯處理的防效。藥后14、21 d,該藥劑各處理的防效分別為71.8%~86.3%和71.5%~82.3%,均優于乙唑螨腈和聯苯肼酯處理的防效,而該藥劑在劑量為600 mL/hm2、用水量900 L/hm2處理的防效與礦物油處理的防效相當。藥后28 d,該藥劑各處理的防效在58.6%~64.2%,優于乙唑螨腈和聯苯肼酯處理的防效,而該藥劑劑量為450 mL/hm2、用水量900 L/hm2時的防效與礦物油處理的防效相當。藥后42 d,該藥劑各處理的防效在53.8%~60.6%,優于乙唑螨腈和聯苯肼酯處理的防效,而該藥劑375 mL/hm2、用水量900 L/hm2時的防效與礦物油處理的防效相當。

螺蟲乙酯濃度450 mL/hm2、用水量1 200 L/hm2的處理,在藥后3、7、14、21、28、42 d的防效均優于螺蟲乙酯450 mL/hm2、用水量900 L/hm2處理同期防效,其藥后3、7、14、21 d的防效甚至優于螺蟲乙酯600 mL/hm2、用水量900 L/hm2處理同期防效。

螺蟲乙酯450 mL/hm2+哈速騰1 000倍、用水量900 L/hm2處理,藥后3 d的防效優于螺蟲乙酯其他處理,差于礦物油處理;該藥劑其他時間點的防效均最高,優勢極為明顯。

240 g/L螺蟲乙酯SC(畝旺特)的防治持效期在21 d左右,240 g/L螺蟲乙酯SC(畝旺特)+哈速騰1 000倍的防治持效期接近42 d。

3 結論與討論

螺蟲乙酯是拜耳作物科學公司開發的一種高效內吸且雙向傳導的全新化合物,是一種高效廣譜殺蟲劑,用于防治多種刺吸式口器害蟲,持效期長,對害蟲天敵有非常好的選擇性,非常適合害蟲的綜合治理。農用助劑一般具有良好的展著性和滲透性,常用于農藥桶混中使用,對藥效的提高有明顯作用[5]。茶橙癭螨作為茶樹上普遍發生的害蟲,防治困難,目前已登記產品少。

本試驗的結果表明,240 g/L螺蟲乙酯SC(畝旺特)對茶橙癭螨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長,可用于防治茶樹茶橙癭螨,應盡快登記使用。900 g/L乙基化和甲基化植物油·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哈速騰)對240 g/L螺蟲乙酯SC(畝旺特)防治茶橙癭螨有良好的防效提高,并延長防治持效期,使用后的防效均顯著優于對照藥劑,是一種非常良好的結合使用助劑。試驗結果還表明,用水量對螺蟲乙酯的防效有很大影響,適當加大用水量,有利于藥效的提升。

本次試驗明確了240 g/L螺蟲乙酯SC(畝旺特)在防治茶樹茶橙癭螨上的防治技術。建議其最佳使用時期為茶樹茶橙癭螨的發生初期,使用劑量應在450~600 mL/hm2,,用水量900 L/hm2,并根據茶樹實際大小進行增減,保證噴透、噴勻。

茶橙癭螨發生普遍,蟲體小,繁殖快,世代重疊現象嚴重,對防治藥劑容易產生抗藥性,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應嚴格控制藥劑使用次數,并與其他不同類型的藥劑交替使用,盡量延緩抗藥性的產生,為更好地提高茶葉品種、提升茶葉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殷坤山,唐美君,熊興平,等. 茶橙癭螨種群生態的研究[J]. 茶葉科學,2003,23(增):53-57.

[2] 方屹豪,余華梅,汪明德,等. 礦物油97%乳油防治茶樹茶橙癭螨藥效試驗[J]. 農藥科學與管理,2013,34(11):42-43.

[3] 寧偉文,潘曉皖,胡敏. 99%礦物油乳油(綠穎)防治茶橙癭螨藥效試驗研究[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4,25(6):21-23.

[4] 周鐵鋒,楊青,崔宏春,等. 9種殺螨劑防治茶橙癭螨的效果[J]. 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2):2013-2014.

[5] 華乃震. 特種農用助劑應用和增效作用[J]. 世界農藥,2010,32(1):44-47.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防效
鴨腳樹星室木虱的防治藥劑篩選試驗
30%苯甲·丙環唑不同施藥期對水稻紋枯病防效及產量效應的試驗研究
不同藥劑拌種防治水稻病蟲害藥效試驗初報
安溪縣馬尾松毛蟲生活史及無公害防治效果分析
Profiler71.1%WG防治黃瓜霜霉病田間藥效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