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漆彩繪云龍紋瑟的工藝研究及修復

2023-08-07 04:54華春榕閔俊嶸張彤
樂器 2023年7期
關鍵詞:工藝分析

華春榕 閔俊嶸 張彤

摘要:清宮舊藏的黑漆彩繪云龍紋瑟采用泥金、彩繪、貼金、描漆相結合的工藝,以木胎為底表層髹漆。在修復過程中,修復團隊運用剖面分析等科學分析方法對其胎體材料、彩繪顏料以及制作工藝進行研究。斷定了該文物木胎材料為楊木、桐木,推測出岳山為花梨木。瑟面紋飾為泥金、彩繪工藝,瑟首尾錦文為描漆工藝,框板云牙紋及開光處為貼金工藝。通過前期的科學檢測、工藝分析、制定修復方案等手段,保障文物修復的最終效果,從而總結出文物修復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為清代宮廷樂器類文物的修復研究進行案例積累。

關鍵詞:宮廷樂器 ?瑟 ?工藝分析 ?文物修復

一、文物背景

瑟,我國古代重要的彈弦樂器之一,最早稱為“灑”。瑟的名稱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多次出現,如《小雅》中有:“琴瑟擊鼓,以田租,以祈甘雨……”;《關雌》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钡???梢娫陲L俗禮儀中,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常與另一種彈弦樂器“琴”同時出現。另據漢代文獻《白虎通義·禮樂》記載“大瑟謂之灑。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禮記·明堂位》記載“大琴大瑟,中琴小瑟……”??梢娚跉v史中不僅名稱有變化,還有大小尺寸區分。

“瑟在古代用于宴享禮儀和祭祀活動中的歌唱伴奏,魏晉南北朝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樂,以后民間不傳,只用于宮廷雅樂和丁祭音樂。在清代,瑟為演奏中和韶樂所用樂器。每逢宮廷在大殿前舉行祭祀樂和朝會樂時,瑟分別置于殿檐前東西兩側各兩件、共四張①。如故宮博物院藏《紫光閣賜宴卷》(圖1)就出現了演奏瑟的場景。卷中所繪紫光閣前檐下,東西兩側,陳設中和韶樂,樂工均著紅衣,面向北,在閣之東側有伯仲、建鼓等;閣之西側有特磬、編磬、瑟等②。

二、文物概況

故宮博物院現藏瑟22件,其中大瑟18件,小瑟4件。這件黑漆彩繪云龍紋瑟是清宮舊藏文物,下文簡稱云龍紋瑟。此瑟尺寸:通長208cm,寬42cm,高21cm。為25弦大瑟。胎體主體為楊木、桐木制。文物修前傷況包括整體塵污;胎體缺失、開裂;漆面脫落;彩繪層缺失;弦全無;缺瑟足等(圖2、圖3)。

云龍紋瑟的形制首寬尾窄,瑟面呈拱形,瑟尾部底面呈拱形,其余部分為平面。底板首尾分別開有出音孔,瑟通體髹漆,面板繪制云龍戲珠紋飾,首尾頂面繪錦紋,瑟尾兩側飾以云牙紋飾。岳山外各有25孔用以穿弦。另配金漆瑟架一對,瑟架呈梯形,高91厘米,寬51厘米。瑟架上方有橫梁將兩塊雕花木板連接,瑟架足亦用木板相連。此瑟無論從形制與紋飾都與《欽定大清繪典圖》(圖4)所繪“朝會中和韶樂瑟”相似度極高,是清代宮廷樂器瑟的典型樣式。

(一)云龍紋瑟的結構

云龍紋瑟整體結構為木質胎骨,中空結構,通過對部分木胎樣品進行分析檢測,判定為楊木和桐木,岳山部分使用木材推測為花梨木。在樂器中常用桐木做胎,“根據現代木材聲學特性分析,桐木的衰減率比其他木材高,且易于震動,最適合于制造樂器面板之用?!雹蹚脑讫埣y瑟多處破損處可以清晰觀察到瑟內部結構為木板拼合的方式制作,據此分析瑟的面板、框板、底板均由多塊木板拼合而成瑟的主體結構,也形成了一個長方體共鳴箱。岳山、瑟足等構件為木材單獨制作完成后粘接固定到相應位置。這種多木板拼合的結構能夠加大各部分木胎體的嵌合量,相對于整木挖制也能提高制作效率。

云龍紋瑟修前弦缺失,根據首岳、尾岳外側的孔洞可確定此瑟為二十五弦。瑟底板處開有“前越”“后越”兩個出音孔,前越為花朵形,后越為口袋形。據《清史稿》卷一一零《樂志》記載“瑟體用桐,純以漆,前廣、后狹、面圓、底平、中高、兩端俯。通長六尺五寸六分一厘。底孔二,是為越。前越四出,后越上圓下平。凡二十五弦,弦皆二百四十三綸。中一弦黃,兩旁皆朱。設柱和弦,柱無定位,各隨宮調。弦孔飾螺蚌,承以髹金幾二?!眳⒄胀愋蜕逑?,弦應為中央一弦用黃色,兩旁各十二弦均用紅色,每弦下均設可活動的柱,用于調音高。

(二)彩繪紋飾圖案

云龍紋瑟的紋飾圖案主要包括瑟面、瑟首尾、框板及底板(圖7),面板繪制金漆彩繪云龍戲珠紋飾(圖6),瑟首尾用紅漆繪錦紋,從瑟尾的漆皮缺失處可以看出這件瑟經過后期的修復及新紋飾覆蓋(圖8)。從漆面的修復痕跡可明顯看出經過后期修復及重新描繪新紋飾有一定變化,底層紋飾較疏朗,為四方連續“卍”字紋與八瓣花紋樣交錯組合(圖9),“卍”原非漢字,是梵文。唐武則天長壽二年采用為漢字(讀萬),有吉祥萬福之意。從卍的四端延伸出各種連鎖的花紋,意為綿長不斷④。表層紋飾把卍字紋改成了斜方格紋,斜方格里的八瓣花瓣也繪制得較纖細一些。相對于底層紋飾較為緊密,為斜方花瓣錦地紋。瑟尾兩側飾以金漆云牙紋。

三、工藝分析

(一)髹飾工藝

云龍紋瑟綜合運用了漆工藝中的多種工藝,包括素髹、彩繪、泥金、貼金工藝。瑟通體髹黑漆,其中瑟面板中的雙云龍紋飾及云紋運用了彩繪工藝,其中的雙龍及云紋運用了礦物質顏料繪制而成,金色背景則運用了泥金工藝?!恩埏椾洝分袑δ嘟鹩腥N解釋,這件文物中的泥金為第三種泥金工藝,即“器物上全面敷金”。泥金是將金箔先研成極細粉末,再用絲綿蘸著金粉,上在打好金膠的器物上⑤。瑟側面開光處運用了貼金工藝,瑟尾兩側云牙紋處運用了戧金工藝。瑟首尾均為黑底漆,再用朱紅漆繪制錦文。

(二)地仗層工藝分析

云龍紋瑟的胎體為木胎,在木胎上依次進行刮灰、裱紙、上漆、上金、彩繪等工藝。從文物破損處可以看出灰胎層后的裱紙層沒有整體覆蓋胎體,采用的是局部裱紙的方式加固胎體。裱紙層為底漆層,底漆層先通體髹黑漆,在瑟面板處再髹一層米白色金膠漆,髹米白色金膠漆應為襯托表面泥金及彩繪紋飾的顏色,使紋飾效果更加明亮。通過光學顯微鏡對瑟面板樣品進行剖面分析,結合文物其他磕缺部分的觀察,可以分析出云龍紋瑟內部層次結構(圖10)。

四、病害與成因分析

文物整體塵污,病害成因主要為久置造成塵污堆積以及儲存、使用環境中的微生物產生的一些霉菌;胎體木結構開裂、變形、缺失,受儲存環境溫濕度等因素影響,加之木材本身的收縮特性,木胎會發生膨脹、收縮、開裂;粘接材料的老化導致木結構松動、脫落;在使用過程中一些外力因素造成的損壞,如搬運過程中的震動;地仗層粉化、開裂、缺失,成因為地仗層的血料灰經長時間放置及磕缺處暴露地仗層材料,材料的老化降解加速地仗層出現松動及粉化,最后脫落;漆層的開裂、起翹、缺失,由于漆器自身性質及木胎收縮變形的影響容易出現漆皮起翹卷曲,甚至脫落缺失等現象,另外漆皮的降解、膠粘材料的老化,木胎與地杖層、漆層的物理化學性質不一導致熱膨脹率系數、吸水性和干縮性能不一等因素復合作用的結果⑥ 。

五、修復方案及修復過程

制定文物的修復方案是更加科學有序地開展修復工作的前提。根據文物具體情況,選擇遵從幾個原則:保存現狀原則、恢復原狀原則、可逆性原則和最小干預原則。在對這件云龍紋瑟進行傳統制作工藝研究、科學的分析以及文物目前傷況分析后,制定針對這件云龍紋瑟的修復方案。云龍紋瑟修前狀態為瑟足缺失,通過選擇硬度、濕度與文物胎體相匹配的木材,參考相同形制的瑟完成補配工作。瑟通體存在木結構開裂、胎體漆層連同地仗層開裂、起翹、空鼓、缺失嚴重,表面塵污、彩繪褪色、弦全無等傷況。需要對其進行補木胎、補漆、配弦等修復工作。制定具體保護修復的方案,目標是加固、補全胎體及表面髹飾層,恢復其完整性與功能。難點在于起翹的地仗層變形,內部殘存的灰粉凹凸不平,不易加固,且影響表面平整度。

1.胎體加固、漆皮回粘:由于起翹的地仗層變形,內部殘存的粉化地仗層及塵污不易加固,且影響表面平整度,需先使用吸塵器進行初步除塵。再用稀釋的粘接劑做滲透加固。胎體開裂較為嚴重的地方先做復位固定再粘合,對開裂起翹的漆皮先進行軟化后回粘。

2.補全缺失瑟足:云龍紋瑟有兩處瑟足缺失,結合木材鑒定結果及同形制瑟的資料進行復制補配瑟足,進行粘接固定,在木胎上再進行刮灰上漆等工序完成補配。

3.補全地仗層:補全缺失的灰胎,根據對文物灰層部分的檢測,文物灰胎所用的材料為血料灰,即加工過的血料與瓦灰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因此用血料灰對缺失的灰胎部分進行填補,灰胎分為粗灰、中灰、細灰三種不同粗細,從下層到上層的用料依次為粗灰、中灰、細灰。粗灰硬度較高起到加固和保護胎體的作用,待灰層干透后打磨平整。相同的順序再將中灰和細灰依次刮到灰層上,使灰層接近漆面的厚度,并把髹面漆所需要的厚度做出預留。

4.補全髹飾層:根據云龍紋瑟上保留的漆面調制顏色盡量一致的栗色漆,用發刷將漆刷于缺失漆層部分,需刷底漆和面漆,待面漆完全干透后用砂紙對面漆進行打磨拋光,完成對漆層的補缺。補全缺失的貼金部分,用金箔對金層缺失的部分進行貼金,在缺金部分先刷上籠罩漆⑦,待漆干燥適度后貼上金箔。

補全缺失的彩繪層,用礦物質顏料與粘合劑調合作為缺失的彩繪層的補繪材料,經過顏色測試后,以原有的彩繪紋樣作為繪缺失的紋樣的參照。補繪完成后達到彩繪層完整、色調和諧統一的效果。

5.補配弦、柱補配:缺失的絲弦,選擇合適的絲弦加以染色處理,弦分為紅色和黃色兩種顏色。將處理好的弦根據瑟的上弦方法進行上弦,完成補配弦工作。

六、總結

這件黑漆彩繪云龍紋瑟制作工藝復雜,由木胎裱紙髹漆制成,綜合了素髹、彩繪、貼金、泥金等漆工藝,為故宮博物院藏的宮廷樂器類文物中的典型樣式之一。在修復研究中,對修復過及翻新紋飾的發現,為文物的歷史研究提供了有利依據??茖W分析結合實物觀察,對文物中各類制作工藝有了更加準確的結論,文物制作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也得到科學的鑒定。在制定科學的修復方案后,對文物進行了全面的修復工作。加固了糟朽及脫落的木結構,補全了缺失的木結構。加固、回粘了起翹的地仗層,并對缺失的部分進行補全與重繪。云龍紋瑟經過修復后,基本恢復了文物原貌。解決了木結構缺失、糟朽,漆層開裂、起翹、缺失,弦、柱全無的問題。文物修后傷況得到有效遏制,利于文物的保護,恢復了其完整性與演奏功能(圖11)。

對于漆器類文物的保存條件,較理想的是溫濕度適宜且相對恒定,避免陽光直射的環境。木質材料與漆在相對環境中均較穩定,只有在溫濕度急速變化的情況下,會造成漆層傷況和膠粘劑老化。建議修復完成后存放在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50%~60%的無塵環境中,每日上下浮動不超過2%~5%⑧。這樣的無塵保存環境可將文物長期展覽。

注釋:

①樂聲《中華樂器大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7。

②袁荃猷《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北京卷》[M]鄭州,大象出版社,1996.11, 257。

③劉東升,胡傳藩,胡彥久.《中國樂器圖志》[M]輕工業出版社,1987.12,15。

④周進《吉祥圖案題解》[M].臺灣.臺灣中華書局,1989.12.18。

⑤王世襄《髹飾錄解說》[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07,53。

⑥何秋菊,許璇,申雨田等.《幾種漆皮回貼用膠粘劑的性能對比研究》[J],《中國生漆》2020年第1期。

⑦籠罩漆:相當于油光漆,是用快干漆和明油以6∶4比例調制而成??梢越档推岬母稍锼俣缺阌谫N金。

⑧參考《博物館建筑設計規范 JGJ66-2015》(中國建筑出版社,2016年)中對漆器、木器保存溫濕度的標準。

猜你喜歡
工藝分析
藥芯焊絲電弧焊工藝分析及其應用研究
數控車銑加工凸輪軸工藝的優化及實例研究
大型弧齒錐齒輪端面掉渣的分析
淺談數控車削加工編程教學
配合類零件的加工
淺談數控車削工藝順序合理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