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涼市博物館館藏明代韓藩葉氏墓志疏證

2023-08-07 01:04王保偉張海宏柳婭婭
收藏與投資 2023年7期
關鍵詞:葉氏明代墓志

王保偉 張海宏 柳婭婭

摘要:2013—2014年,平涼市崆峒區八里橋附近先后兩次共出土三通明代韓藩葉氏家族墓志,志主分別為明鎮撫葉綸、壽官葉廷瑞及引禮葉綱。墓志保存基本完好,雖局部漫漶難釋,但記錄了大量歷史及葉氏家族信息。明代韓藩葉氏家族墓志的出土,為研究明代韓藩制度及葉氏家族歷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尤其平涼地區壽官的出現,可補史籍記載不足。

關鍵詞:明代;韓藩;葉氏;墓志

2013—2014年,平涼市崆峒區八里橋附近工地先后兩次發現多處古墓葬群,博物館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派工作人員趕赴現場進行確認,并進行保護清理。經勘察,因施工取土暫存兩座外,其余數座已毀,疑似早年被盜掘,共清理出土明壽官葉廷瑞墓志、明鎮撫葉綸墓志及明韓藩引禮葉綱墓志各一合,隨葬明代褐釉雙系罐和醬釉碗各一件,灰陶罐兩件,銅錢20余枚,五谷若干等。據考證,前后兩次出土的三通明代韓藩葉氏墓屬同一家族,為研究韓藩制度及葉氏家族歷史提供了重要史料。三通墓志現均收藏于平涼市博物館。

現將三通墓志進行梳理,以補史料。若釋讀有誤,懇請讀者不吝賜教指正。

一、《明故鎮撫葉君龍峰墓志銘》考

《明故鎮撫葉君龍峰墓志銘》,石灰巖質,呈正方形。邊長57.5厘米,厚9.5厘米。志蓋陰刻篆書“明故鎮撫葉君龍峰墓志銘”十二字。志文上半部分斷為兩截,且右上角部分殘缺。志文為陰刻楷書,共二十七行,滿行二十七字,全文約六百七十余字。進士孟學易撰文,書辦官陳夢龍篆書。銘文雖局部殘缺難釋,但基本可以通讀(圖一)?,F【錄文】如下:

明故鎮撫葉君龍峰墓志銘

嘉靖四十有一年(1562年)冬十月,同黨葉子應,時哀眠踵門,稽顙懇告曰」近吾幼失母,恨無及矣。適長尚未致孝于父,今父又早卒也。卜□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葬于龍隱寺山。先壟之次,欲求志銘鏤之幽礎,復立之碑以」(上缺)為子者,與榮焉,無悔焉。余以為,人之不問賢否,誠有一念」(上缺)以孝言也。余欲成人之孝,審如是可以言孝,而余與」(上缺)解之耶。取余□素知者為之志而銘之。志日。君諱綸字」(上缺)備在父志不可再述。君父,廷琇,娶康氏,生男三:長曰增」(上缺)二也,自幼志向遠大,事于學為親躬□水之勞弗。遂厥」(上缺)孝。凡彼服飲食之物,茍可以愜。吾親而力能有之者」(上缺),以友愛□童僕,以貞信至豦外人,恂恂恭謹而鄉黨」(上缺)之人莫不□其,惟心尤企,仰儒紳問有序,以相贈者其」服于?!雇?,事也,朝夕亟恪無有□怠而勤勵敏捷,超邁同類。諸宗之食祿封爵,咸」賴其齊奏之功以故?!怪魃暇祛櫋跞铡跤谛\□王中獨于君是揮使,襲乃祖之職焉吁,非君之能」致是乎。君生于嘉靖癸未八月初八日寅時,卒于是年二月二十二日」丑時。初娶惠氏,生男一,即應時也,生女一適舍人彭海,娶康氏,生男一」應奎。娶劉氏徐氏無出。夫君以□身」主上嘉□□族屬悅其和鄉人?!酢跽x而有子有孫,胤祚未艾沒可寧□也」。但□僅四十余甚哀焉。余□□辛酉仲冬赴試禮部壬戌下弟□舍」,行至真定,聞君訃矣嘆惜。問□意彰德。聞在已失□之憂乎,死生難合之」情,可勝悼與□嗚呼。余豈焉君哀也哉」銘曰」:

高□斷谷兮,洷渚之邊,山蒼水深兮,土厚而堅,居之可樂兮。卜者曰然」骨雖土兮,氣魂則天。佳城巍巍兮,斯君之安」

□□鄉進士靜菴郡人孟學易撰」。

韓□□書辦官靜菴陳夢龍篆書。

據墓志銘可知,墓主人葉綸(1523年—1562年),字龍峰,生于嘉靖癸未八月初八日寅時,卒于壬戌年二月二十二日丑時。享年40歲。父親葉廷琇,娶康氏,生男三。除長子增□外,其余因墓志上部分缺失嚴重,故無法得知字諱。葉綸初娶惠氏,生男一,即葉應時,生女一彭海。娶康氏,生男一,即葉應奎。娶劉氏、徐氏無出。鎮撫,本謂守之,安之。衛所制是明朝為其立國棟梁而實行的主要軍事制度?!睹魇贰酚涊d,“明以武學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于郡縣,皆立衛所”,鎮撫司在衛所內為司法機構,掌管軍匠刑名,而鎮撫為鎮撫司主事。各衛鎮撫司設鎮撫二人,從五品;千戶所亦設鎮撫二人,從六品。此外鎮撫屬于明代武官中的世官,“世官九等……衛鎮撫……所鎮撫,有襲職,有替職。其幼也,有優給。其不得世也,有減革,有通革”。明代“武官世職,歿者承襲,老疾者替”,即武官亡故,子孫襲而代之為“襲職”,武官因年老多病等不能任職的,子孫承襲為“替職”。無論襲職、替職,承襲順序以嫡長男為先?!爸魃暇祛櫋跞铡跤谛\□王中獨于君是揮使,襲乃祖之職焉吁,非君之能致是乎?!笨梢钥闯?,葉琇廷及葉綸父子二人先后襲職鎮撫。

二、《明故壽官葉公墓志銘》考

《明故壽官葉公墓志銘》,石灰巖質,呈正方形。邊長65厘米,厚10厘米。志蓋陰刻篆書“明故壽官葉公墓志銘”九字。志文上中部嚴重殘缺。志文為陰刻楷書,共二十五行,滿行二十五字,全文約五百一十余字。何添爵撰書?,F【錄文】如下:

明故壽官葉公墓志銘

葉公廷瑞,字德征,別號雙全,適安東中護衛右所鎮撫舍人。原」厥始適浙江處州府松陽縣籍。始祖敬銘,功陛授錦衣衛所鎮」撫之戢。銘祖生高祖公定,襲授鎮撫寶」。韓恭王之國平涼,遂隨之,斯成巨族,而冠帶斯濟蹌焉。有定祖生」子三,厥父次韓盛,壽官。盛生子五,而公居行四。公少歷艱辛而」持守儉□,□悅處人而罔有儉伴,以孝弟和鄉親而德以歡心」。嗚呼!□□□□」主上□□□□□□司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惫蛴兄弧梗ㄉ先保┤耸霟o生,生無令名,猶弗生焉。為人孰無」(上缺)公生無愧拎昭昭,公之死不愧拎冥冥。(上缺)治癸丑相八月初五日受生,卒于嘉靖甲」(上缺)日正寢。公始娶高氏,生子曰春,引禮戢事。生」(上缺)收千戶,所軍余葛得臣。春娶馬氏,生孫曰應祥」,(上缺)繼娶章氏無出。側室何氏生子曰芳,書辦。生女一」,配郡城王府鄒世相。芳娶彭氏,生女一,配郡人劉光先。今拎本」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卜藜拎龍隱山,之先兆讀余以銘,余忝為」姻婭牢辭弗得而銘之」。銘曰」:

龍山蒼蒼,涇水湯湯。惟公之德,厚重不傷」。惟公之澤,厥徹流長。勒銘于石,不頸其光」。

郡府庠康膳生石村何添爵撰青」

旹嘉靖歲次甲子仲冬吉旦不孝男葉春等拜立]

石工吳朝鳳何添福

三、《明韓藩引禮兩溪葉公墓志銘》考

《明韓藩引禮兩溪葉公墓志銘》,石灰巖質,呈正方形。邊長65厘米,厚10厘米。志蓋陰刻篆書“明韓藩引禮兩溪葉公墓志銘”十二字。志文為陰刻楷書,共二十八行,滿行三十二字,全文約八百一十余字。李應齊撰書?,F【錄文】如下:

明韓藩引禮兩溪葉公墓志銘

奉直大夫知直隸廷慶州先真定府通判郡人李應齊撰」

葉公,諱綱,字汝常,別號兩溪,其先浙江處州府松陽縣人。洪武初始,祖伯善」從太祖有戰功,授錦衣衛所鎮撫。伯善子敬銘承之,永樂年間扈」。韓恭王駕之平涼,為安東中護衛右所鎮撫,得世襲焉。敬銘生公定,公魯,大父也」,祗□厥職家道肇興。公定生子三,次曰盛公,大父也??丝咸贸?,家貨益裕。盛生」子列行五者曰廷琮,是為公父。好義敬上既德且壽,乃膺壽官,配朱氏,有淑德」。以嘉靖乙酉十一月二十四日生公。秉性戅直,干事通達,勤于王室,糜懈拜」。本府引禮官先」。定王之能臣也,王薨」。嗣王沖□未封,公披星戴月,乃成其襲,有古人致身之風焉。人皆以身任國事,不」避艱艱,許之其於」。冊封世襲及崇明郡王,俱公殫力,□而致其謀國之忠類如此」。嗣王亦以忠義竭誠,勒諸扁迨遘疾,臨視者再聞辭世,輟膳哀慟,賜以祭禮,乃感」其勞而憫其終焉。公少失母,韓氏繼之,侍養慶□興厥考,惟一□慎喪祭,不以」天下儉其親敦睦九族替。成祖職以光先,德濟扶鄉黨猶?,困窮不計,其償□」約不忌。平生雞鳴以刑,夫婦義方,以訓子侄,家道丞丞然而大振者,皆公之遺」也。公其不顯,乃謨丕成燕翼者乎。厥子應詔,善繼公志肆力,周易充府庠生英」邁,清敏□頁遠大器其而以承考,以厚乃終者又未可量也。公以皇華之任,膺疾」弗超,卒于隆慶五年三月十九日。之正寢厥配王氏,平涼衛壽官良佐仲女。少」習婦道,懿閫攸閑。生子二。長應聘,娶林氏,儀寶泰女。次應詔,青衿府泮,娶奉國」將軍偕濾女朱氏。女二。姊適吳松。次適舍。余閔儒林悉蚤謝,孫男,景華·。孫女,長」姐年姐聘所出也。詔之未及,衍興姪行之列,樞下未可悉。紀今卜于本年十二」月初二日,葬于城西龍隱山之故麓。乃屬妻弟府庠,稟生王子紳,持狀以索。余」志余興兩溪同高先生門下,乃窓友,王子又余門交游之厚者,不容無言故拈」其事而銘之銘曰」:

龍山迢迢,維福之招,涇水洋洋,維祿之昌,公有忠勤,后啟前光,非崗之崇,而川之增者耶」

不肖男聘等徵石三郎坡 石工何天福鐫

據墓志記載,墓主葉綱字汝常,別號兩溪,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卒于隆慶五年(1571年),享年46歲,為明代平涼韓定王、安王時的引禮官?;榕渫跏?,平涼衛壽官良佐仲女,生子二,長子葉應聘,次子葉應詔。引禮,即引禮舍人,明韓王府從事接待工作和掌勢的府官。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下詔分封諸子,以達到“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列土,以藩屏國家”的藩輔帝室之效 。同年,明太祖在各地藩王的王府上置王相府作為藩王的官屬,以維護藩王尊崇的地位和處理宗藩事務的需要,專管親王府事務。據記載,王相府設立之初,“置王相府左、右相各一人,正二品左、右傅各一人……引禮舍人,省注?!币Y舍人,初置三人,后革二人。成祖以后的各朝更是力圖控制各地藩王勢力的發展,不斷地在藩政體制上加以變革和改進。加大對諸王活動限制的同時,也對王府范圍內的王吏權利進行嚴格限制。據《明史·職官志四》記載:“長史,掌王府之政訟,輔相規諷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總其庶務焉……引禮,掌接對賓客,贊相威儀?!?h3>四、相關問題討論

(一)關于葉氏家族世系信息

通過整理和釋讀墓志后發現,以上三通墓志的墓主屬于明代同一葉氏家族世系。墓志記載,葉氏家族其始祖葉伯善為浙江處州府松陽縣(今松陽縣)人,明初便追隨太祖朱元璋,因功授錦衣衛所鎮撫,其子葉敬銘承襲鎮撫職后于永樂年間隨韓恭王到平涼,改為安東中護衛右所鎮撫。葉敬銘生子二,長曰葉公定,次子葉公魯。葉公定繼襲鎮撫職,公定生子三,葉盛為葉公定仲子。葉盛生子五,其子之一葉廷琇,因鎮撫葉綸墓志上部分殘缺,無法得知其父葉廷琇家族排行。葉廷琇娶康氏,生男三,長子為葉增,鎮撫葉綸因墓志殘缺也無法得知排行。葉綸初娶惠氏,生男一,即葉應時,生女一彭海。娶康氏,生男一,即葉應奎。娶劉氏徐氏無出。明壽官葉廷瑞為葉盛第四子,始娶高氏,生子曰春,引禮戢事。葉春娶馬氏,生孫葉應祥。葉廷琮為葉盛第五子,配朱氏,其子為明引禮葉綱,配王氏,平涼衛壽官良佐仲女。生子二。長子葉應聘,次子葉應詔。

通過疏通三通墓志的關系后可得知,明故壽官葉廷瑞是明故鎮撫葉綸和明故韓藩引禮葉綱的四叔伯。明故鎮撫葉綸是明故韓藩引禮葉綱的堂兄。

綜合以上信息,經過整理后可以較為清楚地還原三通志主葉氏家族的家族世系。

(二)關于壽官

《明故壽官葉公墓志銘》中記載:“……厥父次韓盛,壽官”,葉氏家族葉盛、葉廷瑞父子二人均授賜壽官。關于壽官,在明史正史《明史》等眾多史料中無任何文字記載,對其授賜的程序與機制也缺乏史料記載。就年齡而言,僅知道天順年間為百歲,弘治至嘉靖為80歲,隆慶至萬歷則降至70歲。據臺灣淡江大學邱仲麟副教授關于明代“壽官”的考察研究可知,壽官一職是自明英宗開始延續至晚清的一種官名,品級大致為七品至九品。最初是為了獎勵一種年長者的官名,以德聞之,以服鄉人,目的是通過官府頒布“壽官”的官名,授予老者冠帶的一種名譽爵位,而“壽官”則是在安度晚年中體現封建統治者的“國泰民安”。雖僅虛職尊榮,亦賞賜官帽、官服及絹、棉、米、肉等實物獎勵,卻是古代養老敬老的最高禮儀。但其受賜年齡一般在80歲以上,因為不是自動授給,只在新皇帝登基等恩詔頒布時仍健在的老人才得以賜給,所以根據史料等統計整個明朝三百多年里僅授過19次,共數百人,可見其入選難度之高。葉氏家族中葉盛、葉廷瑞父子二人均授予壽官,在史料記載中屬難能可貴。根據安徽師范大學祝虻教授的《齒德雙?。好鞔罩莸摹皦酃佟薄?,在明代優老養老的政策支持下,當地形成了獨特的“壽官”群體?!皦酃佟笔怯僧數馗h兩級官員依照皇帝詔書,通過官員選拔或民間舉薦獲得相關資格后,經有關部門確認,最終以府縣署名義授予老人冠帶,亦或由地方府縣兩級官員恩授或例授,具有特殊而復雜的遴選機制與請得程序?!皦酃佟彪m無功名,但與韓王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他們仍可被視為仕紳群體的一份子,并通過鄉飲制度與地方官員建立了更為緊密的聯系,且被當地視為道德楷模。由此可見,壽官選拔的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壽高、德高望重、皇家有喜、恩詔時健在。葉氏家族葉盛、葉廷瑞父子二人均被授予壽官,亦可補平涼史料記載之不足。

五、結語

本文通過對平涼市博物館所珍藏的三通韓藩葉氏家族墓志的簡單釋讀和考釋,結合文獻資料,重點探討了葉氏家族的世系成員及其世襲官職。由于墓志資料有限,部分墓志殘缺且漫漶不清,所以世系成員信息還遠遠不夠??傊?,可以看出明鎮撫、引禮等都是輔助韓王處理宗藩事務的職官機構,而葉氏家族與韓王府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明代韓藩葉氏家族墓志資料的發現,不僅可以補充傳統文獻中關于平涼壽官記載之不足,而且對明代韓藩制度及葉氏家族歷史的研究大有裨益。

基金項目

甘肅省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經費資助項目“明代平涼韓王研究——以館藏墓志為基礎”(項目編號:GWJ202047)。

作者簡介

王保偉,男,漢,甘肅定西人,文博館員,研究方向為歷史地理。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2](明)趙時春:《平涼府志》,《中國西北文獻叢書》,蘭州古籍書店,1990年。

[3]政協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委員會:《崆峒金石》,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4]梁曼容:《明代藩王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5]馬建民,王帥龍:《明代韓王三通墓志疏證》,《西夏研究》,2018年第3期第95-101頁。

[6]王帥龍:《平涼出土明代韓王家族墓志研究》,北方民族大學,2019年5月。

[7]吳通:《明代韓王與隴東地區宗教的發展》,蘭州大學,2015年9月。

[8]毛胤云:《福清明代壽官九峰林睢墓志銘探討》,《福建文博》,2017年第2期第53-56頁。

[9]邱仲麟:《耆年冠帶—關于明代“壽官”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2000年第26期第207-262頁。

[10]趙婷婷:《明代衛所鎮撫選任狀況研究—以<武職選簿>為中心》,《學習與科普》,2020年12期。

猜你喜歡
葉氏明代墓志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鳴鶴葉氏詩人與白湖詩社
明代科舉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及技法淺析
明代延綏鎮列女研究初探
賦與唐代墓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