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教學與心理干預的研究

2023-08-07 04:53樂向陽
江西教育C 2023年7期
關鍵詞:相輔相成心理干預體育教學

樂向陽

摘? ?要:在職業中學中,大部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表現出排斥心理。然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職業中學的體育教學不僅增加了課時,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作為職業中學的體育教師,筆者深感責任不輕,因此千方百計尋找突破口,尋求職業中學體育教學的路徑。筆者總結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以心理干預為突破口,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并初見成效。

關鍵詞:體育教學? ?心理干預? ?相輔相成

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是職業中學體育教師追求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心理一旦出現亞健康狀態,教師就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這種糾偏叫作“心理干預”。心理健康與體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筆者認為,體育教師應該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幫助學生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一、心理健康與體育教學的關系

眾所周知,運動有益于身體健康,其實運動和心理健康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運動有益于學生的心理健康,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情緒,疏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體育教學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體魄,還能實現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學生的心理狀況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水漲船高”。中小學生除了應付日漸加重的學業和考試負擔之外,來自社會、父母、同輩及生活環境等各方面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長期的心理壓力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進而使得學生出現行為異常的現象。調查報告表明,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中小學生的厭學現象、校園霸凌事件,以及其他惡性事件的發生,在網絡媒體上也時有報道。究其原因,無不是學生的心理健康出了問題。而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態,必然會影響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如何借助心理干預活動開展體育教學

在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下,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潛力,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心理健康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和諧包容、協同合作的心理環境,是目前校園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體育教學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促使學生養成運動習慣,來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體育教學活動,教師能有效地干預學生的心理狀態。

體育教學和心理健康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會經歷各種挫折,會體驗團隊合作,逐漸變得更加理性、更加上進。同時,在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有著直接的互動,教師在與學生面對面的接觸中,更能發現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體育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心理調節,為學生的不良情緒提供科學的疏導方式,改善學生的消極心理傾向,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境。

四、實踐出真知

學校的體育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社交,鍛煉學生的體魄,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是在機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實現的,營養因素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鍛煉有助于提高學生體格發育的水平,規律作息是正常生長發育的必要保證,環境污染、感染疾病則會影響學生的生長發育進程。地區經濟、地域風俗習慣、家庭養育方式等社會因素也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產生深遠的影響。體質健康是心理健康和正常與學習生活的前提保障,心理健康輔導教師要通過生動的方式,幫助青少年了解此年齡階段生長發育的規律和個體差異,解答關于生長發育的相關疑惑,從而極大地緩解青少年的焦慮情緒,幫助學生從容應對青春期帶來的挑戰和潛在的心理危機,塑造健康人格。

(一)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性格

2022年,筆者的班里轉來一個比較瘦弱的男孩,他性格孤僻,自我封閉,有輕微的人際交往障礙,難以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他此時正處于青春期,容易產生孤獨感、無助感。為了幫助這個男孩,筆者在體育教學中增加了團體運動和趣味運動,并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從這個學生的興趣出發,創設教學情境,讓他在情境中增強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主性。在一次戶外徒步活動中,這個學生得到了良好的個人體驗,由此慢慢打開心扉,開始接納周圍同學傳遞出來的善意,也變得越來越開朗,越來越自信。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筆者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心肺復蘇術課上,筆者展示了多媒體課件,隨后讓學生實踐操作,以兩個學生為一組進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掌握了心肺復蘇術的步驟和注意事項,還增進了對同學的了解,也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

在職業中學,很多女生不重視體育課,究其原因,竟是不少女生以骨感為美,并且錯誤地認為,體育運動會增加肌肉,破壞這種美。對此,筆者多次組織全班學生觀看主題為“什么是美”“美與體育”的相關視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終于,部分女生放棄了“以瘦為美”“抗拒體育運動”的錯誤想法,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這說明,心理干預與體育教學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四)幫助學生認識和表達情緒

青少年精力過盛,容易情緒激動和暴躁。筆者的班上有幾個脾氣暴躁、性格粗魯的學生,經常因為一些小事罵罵咧咧,甚至發生肢體沖突。筆者認為,如果在教學中一味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強硬地對待他們,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妨利用體育教學來“軟化”他們,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于是,筆者在設計教學課件時,就插入了一個名為《非洲原始部落與現代人在叢林第一次相遇!》的短視頻。觀看完短視頻后,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最終得出結論:在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時候,運用“非暴力溝通”,就能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我們要鼓勵傾聽,孕育尊重與愛,通過釋放善意進行溝通,學會合作共贏。之后,筆者利用課后時間,舉辦校內籃球對抗賽,并安排這幾個“刺兒頭”做隊長,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溝通,學會合作。一場對抗賽下來,兩個“刺兒頭”互不服氣,罵罵咧咧,甚至要發生肢體沖突。這時,筆者見縫插針,連忙將他們替換下場,等雙方平靜下來后,筆者重申“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競技原則,讓他們嘗試友好溝通。在之后的比賽中,筆者不再介入,而是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經過幾個回合,“刺兒頭”們逐漸學會了有效溝通,也體會到了友情的溫暖。

(五)開展特色體育教學

在筆者的班級里,有幾個學生對體育教學表現得十分冷淡,也有過逃課現象。有一次,筆者無意之間發現他們是畬族,頓時眼前一亮。之后,筆者有意在體育課堂設計中添加了跳竹竿、踩高蹺等民族特色體育項目。自從開展這些體育項目后,這幾個學生一改往日的冷淡,變得積極主動起來,還當起了“小老師”,指導其他同學如何掌握節奏,如何相互配合……增加的這些體育項目,既激發了他們體育鍛煉的興趣,又讓他們對體育產生了新的認知,問題迎刃而解。

總之,體育鍛煉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心理干預又是順利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條件。通過正確的心理干預,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認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最終提高自我?!簦ㄗ髡邌挝唬航魇钒部h職業中學)

猜你喜歡
相輔相成心理干預體育教學
例談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城市管理與城市經濟發展關系的探討
實體法與程序法相輔相成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探究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