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戶低殘留用藥行為影響因素調查與分析

2023-08-09 15:39康軍紅
西北園藝(綜合) 2023年4期
關鍵詞:藥劑農藥農戶

康軍紅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從1978 年到2021 年, 我國糧食產量從30 475 萬t 上升到68 285 萬t,增長了1.24 倍,一方面展現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成就, 另一方面糧食產量連年增長的背后是化肥農藥的過量施用。 受到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 我國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病蟲種類高達1 600 多,減產可達30%以上, 而施用化學農藥可挽回20%~25%的損失。 2015 年以來,在一系列減量增效政策下, 農藥施用量明顯下降。 截至2022 年, 雖然我國農藥利用率已經提升到40%以上, 但仍低于農業發達國家, 大大高于7.5 kg/hm2的上限。過量施藥會造成農業面源污染,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 危害人體健康, 這一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筆者通過實地調查, 較為全面地了解了農戶用藥行為, 為今后引導科學安全用藥奠定了基礎。

1 農戶低殘留用藥行為現狀調查

1.1 我國農藥施用現狀與危害 我國農藥施用量較高,新《食品安全法》明確指出要加快淘汰高毒農藥, 近年來大量劇毒高殘留農藥逐步被淘汰, 生物農藥等新型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發展迅速。 盡管農藥施用量大幅下降,但2022年全年我國農藥生產量仍然高達250 萬t,隨著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農藥施用量,特別是除草劑也在大幅增加。

高強度施藥的危害主要體現在: ①多余藥劑大多進入土地、水源和空氣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退化,造成土壤酸化、板結,破壞生物多樣性;②對農產品安全造成危害,除直接殘留在農作物表面,環境中的農藥也會被間接吸收,同時提升農作物抗藥性; ③噴藥過程中直接對農戶造成傷害,殘留農藥從食物鏈中不斷向上傳遞,危害人體健康。

1.2 農戶用藥行為 對1 874 個農戶進行調查, 發現農戶高殘留用藥行為比數據顯示得更為嚴重, 一些區域蔬菜水果和糧食作物的農藥殘留比較嚴重, 超量用藥、 多頻次用藥問題突出。 在用藥結構中, 殺蟲劑占70%以上, 其中70%以上是高毒殺蟲劑 (有機磷殺蟲劑占70%以上)。近年來,化學除草劑用量逐年增加,在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中使用頻率更高, 非常容易進入地下水,帶來隱性污染。

1.3 農戶低殘留用藥意愿 調查顯示,91.6%的農戶承認過量用藥對身體、 環境和農產品有害,83.4%的農戶認為農藥減量有減產風險,87.4%的農戶認為在能夠保證產量的基礎上愿意減施農藥;高效施藥機械使用率僅13.7%,絕大多數農戶采用背負式噴施設備施藥; 精準施藥技術采用率僅18.6%, 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率稍高,但也僅有38.3%;農戶采納高效施藥技術74.7%靠自己購買, 購買植保專業化服務不足10%;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4.3%的規?;N植戶更愿意采用節藥技術。

2 影響農戶低殘留用藥行為的因素

2.1 成本價格 65%的受訪者認為低殘留農藥價格較高,這是制約其施用的主要因素。低殘留農藥人工和技術成本都比較高, 而且藥效易受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影響。 化學農藥種類繁多,農戶選擇困難。 由于信息不對稱,農藥市場具有逆向選擇特征, 低毒低殘留農藥市場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為規避風險,農戶一般都購買用過的藥劑, 而藥劑的重復應用產生的抗藥性又會增大用藥量。 另外, 小農經濟也是新型高效低殘留農藥難以推廣的重要因素, 規?;潭炔蛔慵哟罅擞盟幊杀?, 農戶自身也傾向于通過加大劑量的方法減少施藥次數, 降低勞動成本。

2.2 個人認知 盡管多數農戶指導過量施藥有害, 但對具體機理缺乏了解, 對農藥危害認知不足。 他們在施藥過程中很少穿防護服, 甚至連口罩都不戴; 他們缺乏植保知識, 用藥高度依賴銷售商, 購買經營商推薦的產品, 造成多種農藥混合使用、 超量使用; 他們普遍重治輕防, 缺乏預防性施藥意識; 他們缺乏嚴格的自律意識, 常常會繼續選擇明知已經禁用的高危農藥, 比如特丁磷、 百草枯、 殺撲磷、 克百威等。

2.3 施藥技術 農戶施藥技術水平較低,施藥方式不規范,在施藥時間、風向、位置、劑量等把握不準確,無法準確判斷病蟲種類,不能正確用藥。 據試驗,葉面脫靶可造成50%的浪費,藥液滾落的浪費可達30%,落后器械噴藥造成的跑、冒、滴、漏現象普遍存在,噴霧不均勻,容易重噴、漏噴。

2.4 政策因素 政府規制對農戶低殘留農藥行為有激勵作用, 正向激勵能夠促進農戶選用低殘留農藥,這也是近10 年來我國農藥減量增效取得巨大成果的重要影響因素。 但目前政府補貼和推廣力度、 農藥生產經營監管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

3 鼓勵農戶低殘留用藥行為的路徑

3.1 確定農藥減量增效的路徑 設定農藥施用總量為,總種植面積為,平均施藥量為,得到公式1:

平均用藥量又可以表示為i 作物的單位播種面積施藥量和第t 期種植比例的乘積, 得到公式2:

合并公式1 和公式2,得到公式3:

從公式3 可以看出, 減少農戶用藥主要依靠降低總種植面積, 或單位面積施藥量, 或提高用藥作物比例。 為保障生產安全, 減少總種植面積不可行, 而高用藥經濟作物也不能減少太多, 因此應降低單位面積施藥量, 即降低施藥強度。

3.2 加大政府支持 加大政府補貼力度,鼓勵農戶采用低殘留用藥技術。 對綠色農藥和設備生產單位予以政策優惠, 加大對生產企業和農戶給予支持。比如,對應用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技術,應用殺蟲燈、防蟲板等物理防治技術,以及應用生物農藥、 信息素等化學防治技術的農戶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 對生產低毒低殘留農藥的廠家給予稅收優惠。

超面積發展蔬菜和水果造成產品供過于求、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地區,可推廣“節藥型”作物品種。

加大農產品殘留檢測力度, 應用先進生物檢測技術,配合可追溯機制,完善農產品農殘評價機制。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戶認知,激勵農戶自發改變用藥行為。

研究顯示, 農藥成本高于農藥投入的邊際價值, 因此可利用合作社等組織逐漸推廣規?;獍绞綔p少用藥。

3.3 采用減量增效技術 加大低殘留農藥研發, 逐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 用高效施藥機械, 比如使用粒徑更小的噴頭, 引入農業精確控制技術, 應用自走式噴霧機、 彌霧機等, 逐步淘汰劣質噴霧器。 配備GPS 等先進技術,實現精準噴藥, 提高農藥利用率。 經實踐, 低容量噴霧器每畝藥液用量僅為普通噴霧器的1/5, 使用植保無人機可降低成本50%, 提升作業效率至少30 倍。 提高農戶用藥技術水平,比如培訓農戶對農藥進行二次稀釋(效率提升15%~20%), 鼓勵農戶使用有機硅、 激健等農藥助劑(用水量和用藥量分別減少50%和30%)等。

3.4 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建立完善的綠色防控體系, 首選物理防治方式, 如使用色誘版誘殺小型害蟲, 用黃板誘殺蚜蟲, 用藍板誘殺薊馬,用殺蟲燈、 性誘劑、 楊柳枝殺蟲; 使用生物藥劑如藜蘆堿、 苦參堿等植物源藥劑, 蘇云金桿菌、 殺螟桿菌等抗生素類藥劑, 井岡霉素、 農用鏈霉素等微生物源藥劑。 引入生物天敵,如瓢蟲、食蚜蠅抑制蚜蟲。 加強農業防控技術應用,創造不利于病蟲生長的環境,培育、種植抗病良種。清除田間雜草和作物殘株,深耕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徹底消滅病蟲宿主。 土地休耕, 采用間作套種技術, 平衡水肥, 減少病蟲發生。

猜你喜歡
藥劑農藥農戶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小麥拌種防效好 藥劑選擇要當心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選用對口藥劑 適期防治病蟲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油田污水處理藥劑的選用
糧食日 訪農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