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教學優化設計

2023-08-09 06:45趙春宇范克勝趙琳琳劉芬
高教學刊 2023年22期
關鍵詞:培養方案應用型高校教學優化

趙春宇 范克勝 趙琳琳 劉芬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增強學生雙創精神、意識和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在實際教研工作的基礎上,對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進行調研和分析。結果表明,強化雙創意識,加強師資培訓,搭建實訓平臺,配套制度保障是提高大學生雙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課程設計以課程目標為導向,施行“大一入門,大二奠基,大三攻關,大四實踐”的分層多維課程體系設計理念。并針對當前雙創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切實可行的雙創課程教學優化建議。以期助力于應用型高校雙創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完善,為高校雙創教育的頂層設計和部署提供指導,為社會培養“德”“識”“能”三位一體的新時代應用型雙創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現狀分析;教學優化;應用型高校;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2-0052-04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enhance students' spirit,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IE,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for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E education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n that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IE,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building a training platform, and supporting system guarantee were th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E of students. Curriculum design should be guided by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put forward the design ideas of multi-level and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freshman entry, sophomore foundation, junior breakthrough, senior practice". In view of the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E education,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IE course teaching were put forward. It is expected to assist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program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I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provided guidance for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deployment of IE in colleges, and cultivate the new era applied talents with the trinity of "morality",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the society.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atus analysis; teaching optimization; applied and efficient; training program

基金項目:2018年山東省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面上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研究”(M2018X015);德州學院校級教學改革重點項目“雙創時代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專創融合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階段性研究成果(dzuzd21-02)

第一作者簡介:趙春宇(1989-),男,漢族,山東煙臺人,博士,副教授,生態與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助理。研究方向為雙創教育。

*通信作者:范克勝(1980-),男,漢族,山東德州人,博士,副教授,生態與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創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給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1-2]。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需要改變傳統高等教育中的應試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體系中,以培養適應市場需求、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卓越人才為目標。隨著高校招生的不斷擴招,高等教育已由傳統的精英化走向現如今的大眾化,致使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就業競爭愈加激烈。據統計,2020年全國應屆畢業大學生的數量高達874萬,但面向2020年應屆生的崗位需求同比下降了44%[3]。雙創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寬就業出口,逐漸成為各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優化的切入點[4]。大學生是最具創新精神和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是應用型高校雙創培育的積極踐行者[5]。當代大學生因其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識儲備和看問題的角度相比社會上的一般創業者來說有一定優勢。在高等院校中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大學生創業者的綜合能力,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目前針對大學生的雙創培訓越來越被重視,部分高校也積極地將雙創教育融入現有的教育教學體系中,但相關的課程設置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和實踐性,處于流于形式的空泛階段[6-7]。作者作為專業的創業培訓講師,通過問卷中學生的反饋和實際教研工作中所發現的問題,對本校雙創教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供解決思路,以期推動應用型高校進一步優化雙創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競爭實力。

一? 調研對象和方法

德州學院坐落于中國太陽城——山東省德州市,是省屬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院校。學?,F設有22個二級學院,70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2.3萬余人。學校長期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近五年立項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89項,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共獲國家級獎2 491項、省級獎2 849項。

本研究于2020年8—11月期間以德州學院(以下簡稱“我?!保┰谛4髮W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相關數據的搜集,累計發放了600份調查問卷,實際收回588 份,回收率為98.0%,其中有效問卷566份,有效率為96.3%。本次調查問卷分別從學生雙創意識培養、雙創課程設置、雙創師資培訓及雙創政策解讀等幾個方面進行問題的設置。

二? 應用型高校雙創教育培養現狀及分析

通過對我校6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研發現,受傳統教育模式和擇業習慣的影響,72%的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不清楚,80%的學生在校期間無創業想法。21%的同學表示本科畢業后將直接踏入社會找工作,40%的同學選擇繼續考研深造,約有19%的學生選擇考取國家編制,僅有剩余的20%的學生考慮過自己創業的意向。其中,有超過一成的同學是因為難就業被迫選擇了創業??傮w來說,學生們的雙創意識不強、目標不明確、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課程單一,枯燥乏味

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側重于理論課程的學習,缺乏創新思維和創業主動性。導致學生把“創業”簡單地理解為“注冊公司或企業”,沒有領會雙創教育的本質是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提高創業能力[8]。調查數據顯示約有79%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創新創業相關課程講授枯燥,“填鴨式”教學對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效果甚微。多數學生旨在獲得雙創學分,上課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甚至產生抵觸心理。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脫節,授課內容陳舊,學生對真實行業和市場動態了解太少。有92%的學生認為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建議增加課堂趣味性。多采用“參與式”的教學形式,進行優秀的案例剖析和開放式課堂討論。

(二)? 重理論,輕實踐

當前學校在進行雙創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過度關注于理論傳授,缺乏創業實踐模擬培訓,致使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較多,但實踐操作能力較差。調查結果表明,純理論授課占比約為71%,案例分析及其他形式的教學占比為22%,而實訓實踐類授課占比僅為7.3%。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無法真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企業經營能力。我國部分高校在雙創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面還有不足,除了少數高等院校開設了關于創業的課程、參加了創業大賽以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整體上處于起步階段[4]。因此,今后應注意理論教學和實踐模擬教學的深度融合,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三)? 師資不足,缺乏團隊

當前高校從事雙創課程講授的有資格證的專業講師相對缺乏。以我校為例,我校共有取得資格證的創業咨詢師10人,SYB培訓講師62人,而IYB培訓講師僅有3人,其中,直接從事創業類課程講授的老師僅占50%~80%左右。有相當一部創業課程由輔導員或行政教師兼職講授,這些老師大多由于沒受過專業的資格培訓,授課水平參差不齊,知識結構遠不能滿足當下雙創教育的要求。

(四)? 指導力度不夠,孵育能力不強

調查顯示有超過四成的學生認為指導老師對自己雙創項目的指導不深入、不連續、不細致。部分指導老師僅僅為了完成學校的考核,或者拿到相關獎勵,在學生的項目上掛名,缺乏實質的指導。還有一部分老師雖然對學生的雙創項目有一定的指導,但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指導老師的能力有限,指導不深不細。對于項目的孵化,大多數的雙創項目在參加完比賽之后都沒有后續的開發。有超過九成的學生認為對于一些可行性較高、現實意義較大的創業項目,指導老師或學校相關部門應該幫助其從紙面上落實到行動中。

(五)? 盲目照搬,脫離實際

隨著“雙創教育”上升為國家戰略,各大應用型高校相繼成立雙創學院或中心開展相關工作。但部分應用型院校還僅停留在喊口號、走形式的階段,對雙創工作的定位不清晰、不準確,照搬重點高校的辦學模式,機械式地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沒有結合本校的辦學特色制定具體的校級雙創方案[8]。相比較而言,我校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雙創教育與本校的“服務地方”“校城融合”和“校企合作”等學校戰略相結合,突出了應用型高校的辦學特色,努力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平臺。

三? 雙創教育優化建議

(一)? 強化意識,營造氛圍

雙創意識的培養是推進高校雙創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前提。作者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雙創規劃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大一入門,大二奠基,大三攻關,大四實戰。其中,創業意識的激發是大一入門階段的重要內容??蓪Υ笠粚W生進行GYB的專項培訓,該課程可以教他們如何一步步產生切實可行的企業構思,強化創新創業思維的培育,提高學生的機會識別能力。在GYB課程結束時,學生將會對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并檢驗自己是否具備了創業者應有的素質和能力,從而及早查漏補缺提高自己。此外,在這一階段還需要進行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向學生普及與之相關的影響力較大的競賽,將專業理論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按照專業和學科特點分別培養研究型和技術型雙創人才。

(二)? 目標導向為主,優化課程設計

高校應該加強對高等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計的重視,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流于形式的雙創培訓,將雙創教育積極融入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人才培養中,優化課程設計,構建分層多維的課程體系。根據大學生雙創規劃的四個階段的階段目標,各高校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雙創課程體系的設計(圖1)。在大一入門階段主要進行雙創意識和創業思維的培養,開展思想育人環節。該環節可以開設GYB課程、大學生創業基礎、創新思維方法與訓練等通識課,激發學生的雙創熱情。在大二奠基階段主要進行大學生綜合創業能力的提高,開展理論育人環節,可以引進SYB課程、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基礎課程。該階段主要培養的是學生們學會如何評估自己雙創項目的市場前景,懂得為即將創辦的企業制定人員計劃、企業規劃管理、計算盈虧和貸款,以及市場營銷手段的靈活運用等內容。到大三攻關階段主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創業計劃書的打磨和團隊建設,并提高其路演能力。該階段可開設創新創業實戰教程、創新創業管理案例匯編等課程,通過優秀實例指導創業者投身實踐,讓學生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大四實戰階段主要根據前期參加雙創競賽積累的經驗,并按照專家的指導意見對項目進行進一步升華,將項目落地實施,實現實戰育人。該階段學校的重點工作應以項目的孵化為主,為有潛力的項目提供技術、資金和政策等支持。該階段也可邀請知名企業家、專家或大賽指導老師定期開設講座,從中汲取成功者的經驗教訓,使學生們較快地掌握創新創業的基本方法和實用技能。

(三)? 加強師資培訓,優化團隊素質

雙創教育的師資匱乏是當前高校普遍存在問題,也是雙創教育遇到的主要瓶頸,學校應注重師資隊伍的職業技能提升,打造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9]。鼓勵老師積極參加人社系統組織的SIYB培訓、網絡創業培訓等項目,也可以聘請有資格的培訓師進行校內系統的培訓。當前,大約有78%大學生想開展與自身專業知識相關的雙創項目,充分挖掘本專業的雙創項目,這就需要專業課老師的有效引導和挖掘。在進行師資培訓時,將雙創元素融入到專業課教育過程中,實行專創融合人才培養范式,提升導師雙創點的專業挖掘能力。學校還應組建由專業導師組成的“智囊團”,專門為潛力較大的雙創項目的孵育進行管理,制定考核評價標準,落實獎懲措施,提高老師的管理能力。此外,導師在進行項目指導時要學會融入思政元素,如職業道德、愛國情懷、法律意識等,提高人文涵養[10]。因此,可從職業技能、專業挖掘、管理能力和人文涵養方面優化導師團隊素質,多元化的高素質導師隊伍建設對促進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圖2)。

(四)? 注重實踐過程,建立實訓平臺

部分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時候過多注重理論傳授,沒有可以進行實驗操作的雙創虛擬平臺。實踐是提高大學生雙創能力的關鍵,對于培養應對多元化的市場環境的高素質人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動態虛擬訓練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積累豐富的經驗,認識到在經營企業中的缺點,更重要的是可以讓項目進行一次“荷槍實彈”的打磨提煉。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進行 SIYB課程配套的游戲環節,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理論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學校應成立專門的實訓中心,引進國內外知名的沙盤游戲。模擬實訓沙盤主要針對初期創業者的綜合實訓推演教學工具,通過模擬0-1的創業環境,讓學員了解創業起步階段中面臨各種難題,并幫助創業者系統梳理創業過程,提升雙創理論與實踐的靈活運用能力。

(五)? 制定保障措施,加大孵育力度

學校應針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制定出由產生到支持孵化培育的一套流程,并明確每個項目的進階標準,使評選孵育過程公開、公平、公正。首先,限定只有獲得省級一等獎及以上的項目才能進入孵育資格評選階段,鼓勵創業者專注于優質項目的推動。其次,組建校內外專家對有潛力的項目進行論證,篩選出切實可行的項目進行指導和孵化,并為每一個獲得孵育資格的項目分配指導老師進行專業指導。第三,學校應與一些合作企業和政府合作,為孵育項目提供重點資金和場地支持,構建“政產學研”一體化的雙創人才育人平臺。我校與企業合建了3 000余平方米的孵化基地“七點創業谷”,該基地內設有不同的功能分區,以滿足不同類型創業人群的需求。最后,學校方面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學??梢栽O立專項資金,為每一個孵化項目提供一定金額的資金支持或與金融機構合作,為學生申請創業貸款。

四? 結束語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探究的雙創綜合能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積極影響。雙創教育作為一種實用教育,迎合了新時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需求,為社會培育出一大批應用型高素質的雙創人才,滿足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人才需求。因此,各大高校應高度重視創新創業工作的頂層部署,優化課程體系設計,切實補齊雙創教育在學校育人育才工作中的短板,為社會培養一批敢闖、敢創的新時代高質量創新創業踐行者。

參考文獻:

[1] 張艷萍.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徑探討[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0(5):98-104.

[2] 劉濤.新時期大學生農業創新創業與思政實踐融合研究[J].核農學報,2022,36(2):493-494.

[3] BOSS直聘研究院.《2020春招就業市場追蹤報告》[EB/OL].http://marketwatch.hroot.com/company/Detail-16670-cn.cis.

[4] 謝凱.高校眾創空間建設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發揮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3):101-102.

[5] 李曉媛,曾慶山.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與創新,2021(1):96-98.

[6] 丁月華,張明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性治理[J].思想理論教育,2022(2):101-106.

[7] 余小川.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構建——以我國部分高校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22):44-46.

[8] 張文馨.智慧教育背景下師范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2(3):156-161.

[9] 李雁冰,羅銘杰.“1+X”證書制度視角下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36(41):12-15.

[10] 滿炫.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6(40):6-8.

猜你喜歡
培養方案應用型高校教學優化
基于市場細分理論的我國應用型外貿人才培養方案研究
機械工程專業石油裝備方向認識實習實踐的思考與探索
應用型高校商科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探析
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電子商務與物流課程的教學優化與項目教學的實施
探析如何優化高中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
植物科學與技術專業觀賞水草栽培學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
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研究
戰略新興物聯網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設置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