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物流金融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案探究

2023-08-10 07:07張靜然
物流科技 2023年12期
關鍵詞:物流金融問題研究發展現狀

張靜然

摘 要:物流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方式,其以貨物質押為擔保方式,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對促進我國物流業發展和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首先介紹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和特點,梳理了我國物流金融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并進一步指出我國物流金融存在的問題,包括業務范圍狹窄、風險管理不到位、服務費用過高、資本運作模式陳舊以及監管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應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即拓寬業務范圍、加強風險管理、合理收費、創新資本運作模式以及健全監管機制等,旨在為我國物流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物流金融;發展現狀;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2.038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financing method, logistics finance takes goods pledge as the guarantee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expensive financing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finance, and sorts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finance in China. It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logistics finance, including narrow business scope, inadequate risk management, high service costs, outdated capital operation mode and inadequate supervision.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nd suggests to broaden the business scope,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ment, charge reasonable fees, innovate the capital operation mode an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finance in China.

Key words: logistics finance;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 research

0 ? ?引 ? ?言

我國物流金融市場雖然處于起步狀態,但其發展速度較快,主要表現在物流企業的規模擴大、融資手段逐漸多樣化以及物流金融市場參與者的不斷增加等方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物流企業數量已經超過87萬家,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此外,隨著消費者對物流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各物流企業也更加需要通過融資來滿足其業務發展和資金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物流金融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必然受到資本市場的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物流金融領域,物流金融市場的參與者也在不斷增加,這為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支持。據有關調查顯示(見圖1),到2026年,我國物流金融行業將有望突破51.88萬億元,到2030年,我國物流融資將會占全社會資金總量的15%左右。

在此背景下,我國眾多學者展開了對物流金融的研究。李沐蕓等(2022)通過對湖南省物流行業發展及物流金融政策支撐情況的研究發現,湖南省物流金融發展,需要進一步改善物流金融的發展環境、強化物流金融專業人員的培訓[1]。章菁(2022)在對我國物流業發展狀況和存在問題進行剖析的基礎上,給出了促進物流業發展的若干建議[2]。鐘大勇等(2021)以新時期為基礎,針對目前物流金融發展狀況,提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環境不夠完善、制度不夠完善、專業人才不夠多、不能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系等[3]。姚偉(2019)從物流企業的物流金融服務現狀出發,對其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革,以達到推動物流企業健康發展的目的[4]。高路等(2019)認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金融企業都在積極尋求創新,而物流金融的出現是一種金融產品的創新,物流金融的發展可以增強銀行的競爭力,促進就業。但值得關注的是,金融創新必然伴隨著金融風險,而金融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金融創新[5]。因此,本文就我國物流金融的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案展開研究,以期為我國物流金融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1 ? ?物流金融的概念及特點

1.1 ? ?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是指通過金融手段為物流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風險管理、支付結算等相關服務的金融活動。物流金融的實質是將金融服務與物流業務深度結合,提高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物流金融主要包括應收賬款融資、貨物配載融資、保理融資、倉儲融資、債務融資等方面,旨在解決物流企業在運營中出現的資金不足、支付結算、風險控制等問題。

1.2 ? ?物流金融的特點

物流金融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需求大。物流企業對于資金的需求量較大,特別是在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更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持。第二,風險高。物流金融業務風險較大,需要金融機構對物流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評估,同時控制業務風險。如果不重視風險控制,將會給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損失。第三,服務形勢多樣化。物流金融包括供應鏈金融、物流保險、倉儲融資、票據融資以及物流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服務形式,能夠為物流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支持。第四,產業協同性強。物流企業主要處于產業鏈上游或中游,物流金融作為其金融服務的補充,能夠促進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與協調,實現全產業鏈互利共贏,最終推動整個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

2 ? ?我國物流金融的發展

2.1 ? ?物流金融的發展歷程

物流金融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1世紀初,當時我國的物流企業迅速崛起,對資金需求的增長也在同步上升。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企業的資金鏈斷裂現象日益突出。為此,政府和企業開始尋求各種創新的融資途徑,物流金融便應運而生。最初,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緊密相連,市場主要由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2005年,我國首個供應鏈金融平臺——壹賬通出現,開啟了國內物流金融行業的歷史。隨著物流企業不斷壯大,其需求日益增長,金融機構也開始開發基于物流行業的金融產品,例如基于物流企業的票據池、應收款融資、商業保理等。這些創新融資工具為中小物流企業在融資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政府也開始意識到物流金融的重要性,并于2015年發布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要求各方應該加大金融支持物流業的力度,推進物流資產證券化等創新融資工具的應用,促進物流業的發展。此后,國家陸續制定了一系列物流金融相關政策,如2017年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和應用的指導意見》等。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金融市場呈現出多元化、智能化趨勢。眾多電商巨頭如阿里巴巴、京東等紛紛進軍物流金融市場,推出了集運保、螞蟻保險、螞蟻貨運等供應鏈金融產品,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總之,物流金融在過去的十多年中經歷了一個從小眾市場到成熟的多元市場的發展歷程,在市場需求和政府政策支持的推動下,物流金融行業得以快速壯大,這對物流企業的資金鏈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技術的創新和金融監管的進一步完善,相信物流金融行業將會迎來更加燦爛的未來。

2.2 ? ?我國物流金融發展的現狀

目前,我國物流金融行業已經進入了多元化、智能化新時代,其發展現狀如下。

2.2.1 ? ?市場規模擴大

根據統計數據,2022年全國物流總收入達到347.6萬億元,物流企業及相關企業融資需求量不斷增加,物流金融市場潛力巨大。

2.2.2 ? ?政策支持有力

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物流金融發展。例如中小企業發展指導基金、產業轉移轉型升級基金等,這些政策的出臺為物流金融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2.3 ? ?創新服務模式

傳統的物流金融模式主要是銀行對貿易公司、生產企業、物流企業等基礎交易對象進行融資,而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使用,催生了新的物流金融服務模式,例如P2P、眾籌等。

2.2.4 ? ?逐漸數字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不斷提高,這大大提升了物流金融市場的效益和發展前景。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將使物流企業的融資流程更加智能化,并有望大幅降低融資成本。

2.2.5 ? ?市場競爭加劇

我國物流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物流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為滿足市場需求,下沉市場的金融公司和銀行紛紛介入物流金融市場競爭。而這一競爭也催生了創新服務、降低中間成本等發展機會。

3 ? ?我國物流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 ?業務范圍狹窄

技術的進步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物流金融企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物流金融企業為了應對風險問題而選擇了相對保守的經營策略,這就導致其出現了業務范圍狹窄的問題。就市場需求方面而言,當前市場上對于物流金融企業的需求和期待不斷提高,而物流金融企業的主要服務還停留在融資領域,未能涵蓋更廣泛的金融服務領域。業務范圍狹窄限制了企業在滿足市場需求方面的發展潛力,從而制約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綜上所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業務范圍狹窄確實是物流金融企業需要面臨的一個挑戰。

3.2 ? ?風險管理不到位

在我國物流金融市場發展中,風險管理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風險管理不到位的具體表現是多方面的。首先,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專業人才和針對物流企業的風險管理策略,導致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受到限制。其次,一些物流企業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只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了自身的風險防范;物流企業對客戶的了解程度不夠深入,沒有充分了解客戶的信用情況和實際情況,從而產生了較高的授信風險。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機制,金融機構和物流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未能做到有效溝通,從而增加了風險的發生概率。

3.3 ? ?服務費用過高

目前,我國物流金融市場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金融服務費用過高。對于物流企業而言,金融服務費用雖然在整個資金成本中的比重不大,但它會嚴重影響利潤率,進而限制企業的發展。而對于物流金融機構來說,由于資金成本高昂,使其不得不將高昂的成本轉嫁給企業和消費者,導致金融服務費用較高。造成金融服務費用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整個市場的競爭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目前市場中存在壟斷和欺詐現象,導致某些機構不合理提高金融服務費用。其次是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較高,為了規避風險,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普遍采用較為保守的措施和高昂的放貸價格,從而對金融服務費用形成了壓力。最后是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有限,一些機構為了賺取差價,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缺乏有力的保障,導致企業支付了高昂的服務費用卻無法獲得有效的金融支持。

3.4 ? ?資本運作模式陳舊

在我國物流金融市場中,資本運作模式陳舊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隨著物流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成熟,陳舊的資本操作方式已不符合當前市場的需求。資本運作模式的陳舊表現在缺乏多元化的資本市場、過度依賴線下交易等方面。首先,由于我國金融市場本身的情況,物流金融市場缺乏多元化發展的資本市場,當前主要承載物流金融資金流轉的仍是傳統的商業銀行,從而導致市場競爭雖然日益激烈,但資本來源略顯單調,嚴重制約了市場的發展。其次,雖然物流金融市場中的交易方式、產品和業務逐漸豐富,但仍存在過度依賴線下交易等情況。許多物流企業在處理金融交易時仍采用傳統的面對面交易方式,由于各自的交易路徑較為復雜,導致執行效率低下。此外,現有的結算方式也需要進一步優化,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賬到賬”方式,這種方式執行效率低下、時間成本高昂。針對這一問題,物流金融市場需要適應市場需求和金融技術的發展,加速推進金融信息化,積極探索多元化、便捷的結算方式。物流企業可以通過線上交易、第三方交易平臺、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提供的交易趨勢等方式進行優化,從而增強交易的原則性和合法性。

3.5 ? ?監管不到位

我國物流金融發展中存在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監管不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監管部門缺乏有效的政策和倡議來引導和規范市場行為,導致物流金融發展缺乏準確的指導和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執法和監管難以有效實施,導致市場出現無序競爭的現象和不法行為,給消費者和投資者帶來更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種監管缺失也影響了物流金融市場的發展,導致其難以利用金融手段對建設和發展物流業提供有效支撐。

4 ? ?我國物流金融發展問題解決方案

4.1 ? ?拓寬業務范圍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上講,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物流企業的倉儲資源,提供融資租賃、倉單質押、預付賬款質押等服務,豐富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將不同種類的金融產品引入物流金融領域,如倉儲質押貸款、倉單質押、預付賬款質押等;也可以將自身擁有的信息資源與金融機構共享,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物流金融業務的創新。例如可以將倉儲物流信息平臺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對接;還可以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接,實現貨物流通過程中的在線支付等。

4.2 ? ?加強風險管理

物流金融企業應該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從風險預測、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企業應該對風險進行分層級管理,采用科學、開放、透明的方法制定風險管理規劃,并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全面貫徹執行。企業內部應該建立專門的風險控制機構,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實行風險控制流程,以應對風險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除此之外,物流金融企業還應該加強對風險的監控和預警。企業應該配備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專家和技術人員,借助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和工具,對市場經濟、政策等方面的變化進行觀察,及時發現和分析風險,并將潛在的風險轉化為有效的措施,從而保護企業的經濟安全。

4.3 ? ?合理收費

目前,我國物流金融服務費用較高,且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各金融機構之間的收費差異較大,有些金融機構對融資企業收取的費用過高,導致部分融資企業無法接受。因此,各金融機構之間應該統一收費標準,成立物流金融行業協會,并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同時,政府可以通過一系列引導,降低其金融服務費用,以進一步促進我國物流金融的發展。

4.4 ? ?創新資本運作模式

物流金融企業本身在傳統金融業務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但要想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發展,就需要通過創新資本運作來實現。例如可以從資產證券化方面考慮,資產證券化是將具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或權益進行重組、分割、組合,并以該資產或權益在證券市場上出售所形成的一種有價證券。我國物流金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考慮將應收賬款、存貨等具有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進行重組,并將其轉化為現金流,再利用證券市場進行出售。這樣既可以加快融資速度,又能夠避免資金在資產端和負債端之間流轉的摩擦成本,同時還可以降低風險。當然,資產證券化的基礎是企業擁有穩定的現金流,但這并不意味著物流金融企業只需要進行資產證券化,而是需要其在利用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物流金融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信用環境等因素。

4.5 ? ?健全監管機制

物流金融市場發展需要健全監管機制,加強監管機構管理,主要把握以下方面:完善相關法規和指導,加強政策扶持和監管協同,提高監管機構能力,建立完整的監管框架。為此,我們需要細化完善物流金融業務法規和指導,建立監管措施和標準,保障市場健康發展和消費者權益。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的合作,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平衡市場監管與政府部門支持,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和良好發展環境;也要投入更多資源,提高監管機構的能力建設、監管水平和技術手段,完善監管體系和流程,確保監管及時有效。

5 ? ?結 ? ?語

隨著物流行業的不斷發展,物流金融作為一個新興領域逐漸趨于成熟。然而,在我國物流金融的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如業務范圍狹窄、風險管理不到位、服務費用過高、資本運作模式陳舊等。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拓寬業務范圍、加強風險管理、合理收費、創新資本運作模式、健全監管機制等解決方案。相信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優化,我國物流金融必將逐漸完善,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

參考文獻:

[1] 李沐蕓,柴斌.湖南省物流金融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儲運,2022(11):141-142.

[2] 章菁.我國物流金融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7):115-116.

[3] 鐘大勇,張恒.我國物流金融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6):13-15.

[4] 姚偉.物流企業的物流金融服務現狀及創新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14):74.

[5] 高路,劉柳.物流金融風險現狀及對策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9(3):15-17.

猜你喜歡
物流金融問題研究發展現狀
合作聯盟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物流金融監管績效FCE評價研究
新形勢下宜賓港物流金融的發展策略研究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