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在管理中的應用

2023-08-12 18:19黃靜雅
科技風 2023年22期
關鍵詞:應用措施高校學生素質教育

摘?要: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現代教育形式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的綜合素質顯得格外重要。隨著實際教學的不斷開展和具體情況調查來看,大部分的高校生在接受教育時,更多的是文化課的教育,老師在開展素質教育過程中并沒有建立正確的立德樹人的理念,也沒有針對這個理念來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弱化了素質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對此,本文針對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在管理中應用存在的素質教育管理人員綜合素養低、教育管理措施缺乏、素質教育管理目標不明確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從強化老師素質教育觀念和綜合素養、優化管理,結合專業體育專業課程進行素質教育管理應用等措施角度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管理工作;應用措施

素質教育作為目前高校教育重點培養內容和對象,怎樣在其內部體系優化的前提下發揮其本質作用,則需要相關教育主體或者是管理層人員對其進行有效結合說明,并根據實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判斷。從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分析來看,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所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開始逐漸認識到傳統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誤區和不足,并及時地做出改變,同時也明確了教學目標,將培養優秀的高素質人才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素質水平,針對性較強且體系相對完善的素質教育模式逐漸誕生。素質教育模式的全面建立以及在高校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從根本上提高了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水平,但是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高等院校素質教育管理工作的認識

素質,其實范圍要相對廣泛,而且涉及的層面也比較多,但是從客觀角度以及教育層面來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素質主要是個人主體遺傳父母以及后期培養角度兩個方面所體現出的身體特點、心理特點等,這也是我們人類實現自身不斷發展的依賴性條件。而對于目前所開展的高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工作,其實主要是根據當代教育發展現實需求,將培養學生基本能力作為主要目標或者是工作核心,尊重學生主觀能動性、不斷激發學生潛力、引導其樹立正確三觀、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的教育培養工作,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且完善的人格。

但是,對于高等院校階段所開展的素質教育工作,會有很明顯的層次性,也就是分層教育,其主要決定性因素在于小學、中學階段所接收的素質教育,將其作為根本基礎逐漸構建出來。而目前高等院校所采取的素質教育模式,主要是針對教育片面性、狹窄性以及過于功利性的專業科目類教育所衍生出來的,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并不會與傳統專業科目教學或者是基礎教學模式相脫離。而基于當前高等院校素質教育實際工作本質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然后對其進行能力、行事作風等方面品質的培養;除此之外,在這項工作開展期間相關教育主體還主要將人文類的素質教育理念應用到高校教學當中,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身體和心理內在潛力,這也是保障后期可以引導他們將學習文化知識作為基礎前提的必要條件,并強化對學生內在特性、整體協調性、綜合能力的培養力度,讓他們做到真正意義上在素質教育主觀意識下進行自我能力養成與完善,從而潛移默化地掌握社會、工作、學習要領。

二、推進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在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

根據我國相關政策文件指出,高校教育肩負重任,它不僅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關鍵陣地,同時也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主要途徑,為提高自身發展效益,務必要找準正確的素質教育方向。隨著近幾年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素質教育體系不斷改革優化,目前大部分的素質教育方式都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下迎來了全面的創新,這也促使著高校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全面的優化[1]。但是社會進步發展,也導致多樣化的文化逐漸深入高校生的學習生活當中,雖然高校生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但是在面對開放式的信息社會時,仍然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一些高校生政治觀念缺失,素質教育意識淡薄等,很不利于推動社會發展,所以,為保障教育工作實效性,高校要加強對素質教育工作應用的推進,以此為保障高校生健康成長發育奠定堅實基礎。

三、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在管理中應用的現實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需求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素質教育范圍已經變得不再那么廣泛,并且實際教學效果也漸漸不再滿足現在的教育需求。尤其是針對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就需要更系統化和更完善的教學體系來對其進行素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因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貼近社會,所以傳統高校內部的素質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完善的素質教育體系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能提高大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更好地順應時代的人才需求標準。因為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深入大高校園當中,立德樹人、課程思政等教育理念的融入,不僅能引導大學生更好地分辨各種文化,還能幫助其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質,整合教學資源,落實素質教育。

(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思想

在進行大學生素質教育時,全新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入,不僅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建立,還能引導學生嚴格遵守道德規范和道德需求,完善自身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在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人生方向發展的同時,還能促進他們道德思想和道德觀念的建立,將更多的素質教育元素融入課程當中,以此來展現素質教育價值,完善素質教育體系[2]。

(三)有助于完善高校素質教育體系

在目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大部分的高校并沒有很好地將素質教育理念運用到實際的管理當中。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完善高校素質教育體系,強化其應用效益就顯得格外重要,素質教育體系的完善和教學管理的全面落實,能從根本上滿足目前新時期教育培養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其他課程的建設。特別是針對高校素質教育機制來說,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要更加貼合社會實際,所以在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上難度也較大,非常需要這種理論支撐較強的教育理念來開展素質教育,這樣才會從根本上強化應用價值和效果。

四、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在管理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素質教育管理人員綜合素養低

從高等院校實際的素質教育管理模式情況反映來看,大部分高等院校內的管理人員都不具備專業的文化素養和管理水平,也沒有經過系統化的培訓,這就導致在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不管是從管理力度還是從管理方式上,都存在明顯的不足,這就導致整體的教學管理效果不好。同時也導致實際的教育管理模式質量和效率低[3]。

(二)教育管理措施缺乏

受到傳統教育管理模式觀念的影響,高等院校在素質教育管理模式中的各種實際措施都無法得到落實,這就導致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實際的素質教育中過分重視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從而忽略素質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最終造成學生的綜合素養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在開展實際工作時缺少關鍵的工作技能和技術標準,專業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三)素質教育管理目標不明確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除了要具備專業的知識理論,還要掌握足夠的實踐技術以及綜合素養,這就給高等院校素質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學生沒有素質教育的機會,無法通過實踐來提高自身素質能力,從而導致其無法滿足企業人才需要。并根據實際的素質教育管理模式分析來看,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并沒有明確的教育管理目標,不管是在教學任務還是在實際的教育管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這種教育觀念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沒有規范的教育管理制度

雖然現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已經認識到素質教育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育中仍然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大部分的高等院校為了能更好更快地開展素質教育工作,往往把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融入實際的素質教育當中,也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的時間分配不合理,發生教育問題,同時也導致學生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接受高質量的教學,管理工作也沒有達到預想的高效性。在全新教育理念和機制建立的視角下,部分高等院校沒有及時根據自身實際的教學模式對教育管理機制做出調整,從而出現素質教育與高等院校管理模式脫離的現象出現,這為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五、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在管理中的應用措施

(一)強化老師素質教育觀念和綜合素養

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與管理應用工作、保障實際效益,身為教育主體的老師,首先要引起足夠重視,并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下找準應用方向,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念意識,不斷地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嚴格規范素質教育工作體系,從而為素質教育工作與后續管理應用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和充足的條件支撐。高校在落實素質教育與管理應用工作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建設需求,定期組織老師進行專業培訓,同時也可以在校園內部開設素質教育知識講座,幫助老師掌握最新的政策變化和素質教育信息。這樣一方面能提高老師素質教育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則能很好地提升管理應用意識。然后在高校的組織引導下,不斷提升自身觀念和綜合素養,主動積累素質教育內容,并充分發揮自身榜樣作用,嚴格規范自身工作模式。

(二)優化管理措施,結合體育專業課程進行素質教育管理應用

老師可以根據我國悠久的體育歷史來設立有針對性的素質教育模式,將其中的教育資源發掘出來,并與體育教學進行完美的融合,以此來提高“素質教育”模式的高質量、高效率。老師可以根據我國諸多著名的體育運動員和取得的良好成績來開展教學,讓高校生明白,我國在任何時期的體育發展,都離不開一大批優秀的體育運動員的努力,讓學生們明白眾多體育運動員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同時引發學生的思考。老師在開展素質教育時要注重教育重點,利于體育教學資源建立完整體系框架的同時,保證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素質教學,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也讓學生在這些實際案例中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以此來促進素質教育[4]。

(三)明確管理目標,利用線上平臺創新素質教育模式

新媒體時代,最突出的優勢就是讓信息的流通和獲取渠道更廣泛,同時各種信息設備也會伴隨著時代發展而逐漸被創造出來。對此,老師要積極利用目前廣泛普及的線上軟件對高等院校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首先院校內部可以設立官方微博,并將高校內部的各個部門和學工處融入其中,建立校園聯動模式,通過微博來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品質教育、正確價值觀教育等;除此之外,院校也可以配備專業人才,定期發表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文章,供學生瀏覽學習,并在其中加入一些趣味圖片視頻,更好地吸引學生眼球;或者可以設立微信公眾號,將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或者是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情進行實時分享,并配上素質教育學習資料,提高正面影響力。

(四)規范制度,改變傳統素質教育評價模式

為解決現階段教育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學校和老師應做出實質性的改變,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所以,老師要從根本上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把素質教育作為主要出發點,同時在開展實際教學時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不要只單方面地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努力在現階段的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實際教學資源,設置相應的教學課程,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從根本上消除傳統教育留下的落后觀念,從根本上做到評價模式的改變;另外要改變現有的學生評價體系,除了文化成績以外,還要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方面的成績融入評價體系當中,然后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老師要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從家庭方面減少對學生造成的壓力,轉變家長的觀念,讓其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結合目前整體的教育形式,老師和學校要有明確的改革目標,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5]。

(五)從社會角度滲透素質教育

在進行素質教育時,除了要轉變現有教學體系以外,還要嘗試從社會角度進行教學改革,以此來提高素質教育的實際效益。因此,學校要優化現有素質教育機制,加強素質教育與社會的連接程度,通過這種角度來增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基礎教育體系當中的占比,并利用科學合理的校外實踐活動來豐富素質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成長[6]。例如,學??梢越Y合實際情況帶領學生到周圍敬老院看望老人,進行義務勞動,通過與老人溝通交流等培養他們敬老愛老觀念;也可以組織學生到附近公園進行公益活動,宣傳保護環境知識;或者是到周圍工廠進行參觀,強化學生感官體驗,引導其樹立正確思想和目標。這種貼近社會和實際生活的素質教育方式能很好地增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也能根據社會實況來建立學生道德觀念。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高等院校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來說,積極高效地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當中開展素質教育工作,強化其實際效益是其中最不可少,也是最關鍵的工作內容。不管是教育主體還是高等院校管理層人員,都應該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明確自身責任主體作用,一手抓管理體系的建設工作,而另一手則要抓素質教育的各種激勵引導措施,將其融入管理工作體系當中,打造出良好且優質的人文環境,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后期素質教育工作的深入推進開展,還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目前高等院校學生在素質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樣不僅會為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能強化自身綜合素養以及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愛萍.試析目標管理在高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應用[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4(05):3941+50.

[2]周郁.新時代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8(25):55+57.

[3]吳曉赟.素質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中的應用探析——評《高校教學管理理論與實踐》[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09):27982798.

[4]周郁.新時代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8(25):55+57.

[5]唐小平,張愛萍.試析目標管理在高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應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01):3536.

[6]陳德良.高校素質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研究[J].社會科學家,2012(06):101103.

作者簡介:黃靜雅(1986—?),女,壯族,廣西樂業人,本科,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猜你喜歡
應用措施高校學生素質教育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語文課堂中的分層教學研究
探析關于儀表編程自動化技術及應用
對話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