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課堂教學探索

2023-08-12 17:31車春波谷芳穆德穎蘇欣穎欒云
科技風 2023年22期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

車春波 谷芳 穆德穎 蘇欣穎 欒云

摘?要:教育改革是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措施,而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在分析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指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實現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養,培養出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的創新型人才。在現代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當下,本文對幾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相應分析對比,為教學改革提出一定的具體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理念;教學模式

當今,課堂教學作為高校培養人才的主要渠道,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課堂教學改革。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線上教育呈現井噴式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在線課堂教學”,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如果自己的網課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就會被其他網絡內容代替,教師的課堂危機感日漸增加[1]。

在《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報告(2020年度)》中提出,高校應倡導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從學生特點出發,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組織開展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將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理念貫徹到人才培養全過程中。高校教學改革以教學模式改革為主,構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的高效課堂教學。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豐富多樣的網上學習資源使學生更快捷、更方便地獲得知識,教師意識到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同時各種線上教學形式的快速發展,更進一步促使高校推進課程改革。2022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出,2035年我國的教育將實現現代化,教育水平邁入國際前列,屆時將實現學習型中國、人力培養強國的偉大目標[2]。綜上所述,實現高等教育的現代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現今的大學課堂上經常出現一種現象:講臺上認真講授的教師和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這說明大學課堂教學出現了問題,教學質量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沒有使課堂成為學生的知識殿堂,無法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存在的“三個不滿意”:一是國家對高等教育不滿意;二是家長和學生對高等教育不滿意;三是高等教育者自身不滿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課堂教學理念的問題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承載著大學的精神和靈魂,同時也直接決定了大學的使命與發展目標。在當今多元化、高科技化的國際社會,大學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進行發展,通過長期發展變革的方式實現向現代大學理念的轉變,同時大學也應該把握住時代發展的特征,反映時代精神。以人為本和發展學術是現代大學理念的基本觀點,而服務社會和走向世界是現代大學發展的主要目標。結合我國高等教育實際,在推進“雙一流”建設、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下,課堂教學改革對于教育教學改革尤為重要。所以,高校要不斷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成果、改善和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質量[3],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主動推進傳統課堂教學改革的任務是重要的、緊迫的,也是艱巨的。

1.2?教學模式的問題

灌輸式教學,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授課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點較多,當學生對于其中的某些知識點存在疑問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答疑解惑,堆積下來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一些自律性不高的學生就會出現注意力轉移的現象。教學“一言堂”說明沒有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實施。每個專業都會根據培養目標制訂相應的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由于受到教學進度、教學大綱等因素的限制,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能將所有的知識點都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導致課程講授的內容主要以教師對課程的理解為主導,而忽略了學生對該課程的話語權。學生對課程的預期與實際相偏離,造成學生不愿意同教師進行主動的溝通和互動,自然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1.3?課程考核方式問題

高中的教育方式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要在考試和升學中脫穎而出,就要完成大量的作業、頻繁的考試、不勝枚舉的各種競賽;應試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教與被教的關系,學生被動學習、鉆研書本、脫離實際的教育。而經過應試教育后邁入大學的大學生,其學習模式和學習理念的轉變需要一個漸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的教育模式沒有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就會出現學生對待學習逐漸懈怠。

目前,高校的一些課程的考核評定方式仍以考試為主,對于這種一張試卷“一錘定音”的應試教育問題,產生了部分學生課堂不聽課、考前熬通宵的現象,學習流于形式,學生自然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最終就會培養出很多只會背書、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畢業生,背離了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

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

運用現代教育理念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改革教學模式,利用先進的教育手段,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本科教育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課堂的學習效果,實現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養,堅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原則,從而培養出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的創新型人才。無論是“回歸大學之道”還是“四個回歸”(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和回歸夢想)的大學教育理念都是把本科教學改革放在首要位置,肯定現代大學的靈魂是本科教育,其在現代大學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45]。隨著教學改革,現代教育科學理論日漸成體系,而作為指導高校教學改革的教育學理論也日漸形成體系[6]。

2.1?教育理念的更新

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該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教學改革,掌握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基本理論和知識[7]。教師應將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理念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活動相聯系,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發自內心的關懷與尊重;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師生是在共同學習;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空間和提供盡可能多的親身實踐機會,在與教師進行交流時能夠得到教師正向的鼓勵,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必然得到提升。進行教學改革,應該用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教育基本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改革[6]。

埃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出發點,提出如右圖所示的學習模式,圖中縱坐標表示的是每種學習方式所學的內容經過兩周后記住的平均百分比。由此可知,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聽的教學方式學習效果最差,而隨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學習效率也在提高。

學習金字塔圖

大衛·庫伯提出的體驗式學習圈理論模型,他認為學習包括具體體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動試驗四個循環部分[8]。這種理論認為,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需要營造師生雙向互動的交流探討式學習環境,在學生開展切身體驗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整個學習體驗過程。

卡爾·羅杰斯提出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其中心思想即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非指導性學習過程[9]。我們每一個人天生就具有學習的潛能,而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的這種學習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出來,幫助他們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所以,教育的著眼點就是學生,要想了解學生的學習意愿,教師首先要與學生交心,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然后為學生提供符合學生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建立對學習課程的良好愿望,教師能夠正確對待學生存在的缺點及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用耐心和熱情,使學生產生與教師之間的共鳴,贏得學生的信任與真心主動的參與,進而使課堂氣氛充滿情感。在教學上,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通過學生的有意義的自主獨立思考和學習,實現知識的傳授,如此循序漸進,將會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

2.2?教學方式的改革

2.2.1?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大學課堂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具有綜合素養人才的地方,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育理念準確回答了“教育為了誰”。而把學生作為主體來實施教育教學是保證受教育者能夠獲得真正的受教育權利的根本前提[10]。改革教學方式應當是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把控和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課程教學大綱有足夠的理解,不僅熟知課程的整體構架,了解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還應該有廣泛的相關知識擴展。教師根據學生興趣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知和理解程度,并能預見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在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條件下進行教學設計。

2.2.2?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對比分析不同的教學模式,結合課程的培養目標,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與鼓勵,使學生擁有強烈的學習愿望,這樣的教學才能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有:問題式教學法,是根據課程計劃在課前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在獲得問題后,利用各類線上或線下課程學習資源對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最后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查閱和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案例式教學法,以案例為基礎將真實的情景以典型化處理的教學方法,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設計者和激勵者,根據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案例,鼓勵并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研判和相互交流討論,達到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以課程任務為主線,開展師生協同教學活動,教師作為指導者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各種相關資料主動進行探索,與同學協同合作解決問題,從而完成教師發布的教學任務。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與能力。

2.2.3?及時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和匯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在完成每一階段的教學任務后,教師要對教學開展的效果進行評價和匯總工作,分析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然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教學方法。評價和匯總結果應具有全面性、客觀性和科學性,通過評價匯總學生的選課方式、開設課程的學期、考核方式及考核標準、自學情況、課堂參與度、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保障等方面。評價包括學生的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評價方式,營造一份公平、公正和獨立空間的師生評價環境,可以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評價工作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教學匯總與分析,找到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對于不足之處尋找改進的措施,使教學過程形成良性循環。

結語

在當前信息高速發展的網絡環境下,在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運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通過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積極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及時對教學開展效果進行評價和匯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由“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少教多學、樂教樂學”符合發展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相信學生、理解學生、鼓勵學生、肯定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價值,有利于高校培養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應用型本科人才。

參考文獻:

[1]雷朝滋.對在線教育要深入總結和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20(8):2.

[2]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N].人民日報,20190224(001).

[3]杜玉波.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的責任與擔當[J].中國高教研究,2018(5):13.

[4]德雷克·博克.回歸大學之道: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別敦榮,易夢春.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與戰略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18(1):5763.

[6]鄭祥江,張強,謝鴻全,等.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38):8995.

[7]王蓉.大學教改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EB/OL].https://www.sohu.com/a/454470011_?608848,20210306.

[8]龐維國.論體驗式學習[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6):915.

[9]陳冠宇,劉恕華.卡爾·羅杰斯人本理論對現代教育觀的啟示[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0,3(36):4852.

[10]計國君,鄔大光,薛成龍.內部質量保障的質量信息披露動力機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8(8):513,34.

基金項目:2019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以“任務驅動與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激勵大學生在實驗教學中自主性學習(項目號:SJGY20190315)

作者簡介:車春波(1975—?),女,漢族,黑龍江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工程專業相關的實驗教學研究與實驗室建設。

猜你喜歡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體育課堂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以學生為中心”食品衛生與安全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辨析判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應是教學質量
“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