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環境與幼兒“對話”

2023-08-14 16:02張琰
幼兒美術 2023年3期
關鍵詞:五感對話南瓜

張琰

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目前,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大多是從回憶與梳理的角度對幼兒的學習過程進行再現,且多局限在照片、圖片、幼兒繪畫、前書寫等方式上,對幼兒的發展作用十分有限?;诖?,筆者嘗試從幼兒園環境的動態發展角度思考,結合平面設計中的“五感設計”原理,創設“五感學習環境”,并從幼兒園“五感學習環境”的樣態、創設原則、創設內容、價值意義等方面進行實踐與探究,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幼兒與環境的互動性,讓幼兒在與環境的“對話”中獲得更優質的發展。

一、基于“五感”設計理念拓展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思路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即看得見、摸得著,能與之發生直接關聯的真實體驗。在學齡前階段,幼兒的感知主要依托于感官體驗,通過感官獲取身體經驗,如形狀、顏色、材質等,再通過測量行為,如觸摸、品嘗、試驗等幫助感知和識記。這些經驗能夠幫助幼兒形成對相關事物的整體認知,引導幼兒通過邏輯思維賦予事物功能和意義。幼兒的感官體驗會隨著年齡的發展不斷成熟與完善,可概括為視、聽、觸、嗅、味這五種知覺,即“五感”。

在平面設計中注重“五感設計”是為了更好地使設計作品貼合人們的需求與情感體驗,讓人們在感官上得到滿足。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融入“五感”的理念,就是調動幼兒的五類感官幫助其獲得直接經驗,通過大腦、身體、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加深幼兒對所獲經驗的內化。這樣的環境創設更符合幼兒認知的特點,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能夠讓幼兒在體驗和感受中不斷與環境產生互動,促進幼兒獲得多方面的發展。

二、“五感學習環境”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運用

1.視覺在幼兒園“五感學習環境”中的運用

視覺是“五感”中最為主要的感官,人們從外界獲得的信息有80%以上是靠視覺完成的。以視覺感知為主的環境是最容易表現與創造的,常常被廣泛應用于園所的各類環境中,其主要類型和表現如下:

(1)常識類:通過實物、圖片等視覺形式直接告知幼兒相關知識,讓幼兒對該事物有直觀的、初步的認知。比如,在主題墻張貼卡通樹葉結構圖,引導幼兒關注葉脈,初步了解葉脈;收集可以泡茶的干花圖片,制作成展示板,向幼兒介紹可以泡茶的干花有哪些等。

(2)提示類:通過幼兒看得懂的步驟說明,提醒幼兒注意事項或操作步驟。比如,為幼兒制作喝水引導圖,讓幼兒能根據圖示了解自己的現狀,知道自己后續的行動。

(3)展示類:一般用于幼兒藝術作品的展示,比如畫作、手工等,有時也通過照片等形式呈現。

2.觸覺在幼兒園“五感學習環境”中的運用

除了視覺之外,觸覺也是幼兒園環境創設中運用較多的一種感官,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通常喜歡用手去摸一摸、玩一玩。

比如,在某次大班美術活動《南瓜奇遇記》中,教師在美術區中擺放了很多不同品種、形狀各異的南瓜:有的是塑料靜物南瓜,有的是能吃的南瓜,還有的是用輕黏土等手感特別的材料制作的南瓜。幼兒可以通過實際的觸摸感受南瓜的質感;可以直接用手抱一抱南瓜,掂掂南瓜的分量,進行直接的感知與比較;還可以用電子秤、彈簧秤、尺子等各種工具來測量南瓜的重量和高度……一系列的觸覺體驗活動讓幼兒與環境中有了更多互動,對南瓜的認知角度也變得更加全面和多樣。

3.聽覺在幼兒園“五感學習環境”中的運用

聽覺通常是以聲音的方式引導幼兒與環境進行交流溝通,一般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聆聽類:幼兒通過聽的方式對事物產生認知。比如,教師設置二維碼,通過掃一掃的方式讓幼兒隨時能夠聽到自己想聽的故事。目前這種方式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

(2)制造類:幼兒通過擺弄材料,使物體發出聲音,滿足好奇心,獲得對物體更多的感知經驗。比如,在《落葉變變變》主題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準備大量的落葉,讓幼兒走到落葉中踩一踩、聽一聽,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3)渲染類:根據不同場景和節日,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渲染氣氛,帶動幼兒的情緒。在圖書角,教師可以用安靜悠揚的音樂做背景;在運動區域,可以用節奏歡快的動感音樂來激發幼兒運動熱情;在春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中,可以播放經典節日曲目,讓幼兒身臨其境地感受節日的氛圍。

4.味覺、嗅覺在“五感學習環境”中的運用

味覺和嗅覺在記憶中保存的時間是最久的,并且能帶來獨特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接觸到的很多東西都有其獨特的氣味或味道,比如花的各種香味、食物的味道等。在環境中,味覺和嗅覺也能輔助幼兒對物體進行認知。比如,在美術活動《南瓜奇遇記》中,幼兒湊近可以聞到生的南瓜氣味淡淡的,燒熟的南瓜是又香又甜的,自制的南瓜子是香噴噴的,聞起來就特別想吃。再如,美術區的墻面上懸掛了幼兒自制的桂花香包,加深幼兒對桂花的記憶和認知,將幼兒親近大自然的理念滲透在環境中。

三、“五感學習環境”創設的價值及意義

3-6 歲的幼兒正處于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多以直接感知的方式來發展認識、形成概念。視覺和聽覺是幼兒獲取外界信息最基本的途徑,這兩者的協同作用構成幼兒最初的感知體驗。觸覺是激發幼兒與環境產生互動的最好媒介,嗅覺和味覺體驗則可以幫助幼兒完善對事物的記憶,為幼兒提供更深層次的認知。在幼兒園中,創造一個多感官的學習環境,可以引導幼兒更好地認知和理解事物本質,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考分析能力、觀察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等。

綜上所述,幼兒園“五感學習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了更加多元和趣味的區域環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自主探索和創作的過程中又能繼續推動環境創設的優化與更新,實現了幼兒與環境的“對話”和互動。

猜你喜歡
五感對話南瓜
日日是好日
基于人體五感對濕地公園植物配置的應用研究——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為例
南瓜燈
景觀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