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中職思政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2023-08-15 12:04姚明珍勞展琛
廣西教育·B版 2023年6期

姚明珍 勞展琛

【摘要】本文論述中職學校構建與實施思政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提出在夯實校內思政課第一課堂教學基礎上,通過更新教學理念、科學制訂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形式、創新考核評價方式,推進思政課內涵式發展;拓展校園思政課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多部門、多社團、多學科聯合創設平臺,開展校園思政課情境式實踐教學活動,多維協同形成教育合力;升華社會思政課第三課堂實踐教學活動,推行多種實踐基地體驗式實踐教學,開展社會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提升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培養具備正確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關鍵詞】縣域學校 中職思政課 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7-0045-04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2021年全國職教大會精神,欽州市靈山縣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我校)堅守職教初心,堅持固本培元、守正創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書育人、學生成長三大規律,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積極探索,切實推進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以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抓手,以破解思政課教育教學現實問題為導向,以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為關鍵,以協同聯動為保障,不斷深化中職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引領和能力培養有機統一,將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形式,轉變為縣域中職思政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

一、縣域中職思政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縣域中職思政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是指把夯實校內思政課第一課堂的教學活動、拓展校園思政課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升華社會思政課第三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等,統一于中職思政課一體化教學中(如下頁圖1所示)。

夯實校內思政課第一課堂教學活動就是以知識性、思想性、實效性為指導原則,著力于守正創新,以思政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主渠道,堅持教學目標科學化、教學內容專題化、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過程社會化、考核評價多元化,完善校內思政課堂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校內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課堂上講得生動有趣,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吸引力和親和力;學生入耳、入腦、入心、入行,提高對思政教學的滿意度,有效促進教學相長,筑牢學校意識形態主陣地。

拓展校園思政課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著力于多元融合創新。我校從融入校內“崗課賽證訓”、安全健康教育、校園網絡平臺、專題講座研討、國學研讀活動、社團主題活動、心理咨詢輔導、展示匯演活動等八個方面入手,通過開展多部門、多學科、多場地聯動的協同育人教學活動,凝聚育人力量,促進思政教育與各方互聯、互通、互補,形成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思政教育新格局,通過開展多方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的教學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在理論聯系實際中將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以致用。

升華社會思政課第三課堂實踐教學活動著力于實踐創新。我校通過校校合作共育、校企合作共育,創設紅色教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德法教育基地,以及開展社會調研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和科技學術活動等,在各種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中拓寬多渠道教學時空,引導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升華認知,實現理實結合、學以致用、多維互動。

縣域中職思政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將課本知識與學生的親身體驗有機結合,有效拓寬教學渠道,豐富社會實踐活動的思政內涵,使思政課教學由知識傳授、理論教育深化為能力提升、價值認同,實現知行合一、多維互動,有效提升思政課實踐教育教學活動的引領價值。

二、縣域中職思政課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夯實校內思政課第一課堂教學的基礎

1.更新教學理念,提質強基,推進思政課內涵式發展

中職學校要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目標,堅持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通過充實師資力量,加強教師培訓學習,健全培養機制,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培養“四有”好老師。我校組織思政課教師參加了2022年廣西中職公共基礎課課程標準培訓(網絡培訓)、“書香校園·閱讀圓夢”活動、廣西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平臺使用培訓(線上培訓)、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建設與申報培訓會(第一期)在線培訓、2022年區級教學診改培訓、2023年全區中職教學成果培訓會及2023年廣西職業院校課程思政示范課展示活動和多個校級培訓活動。經過一系列培訓活動,我校課題組思政課教師發表多篇中職教育教學專題新聞報道,多次參與學生企業頂崗實習和專業見習實習的管理指導工作,獲得市級中職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二等獎,并指導學生參與多技能大賽,獲得了相關獎項,思政課教師的綜合業務水平有了較大提升。學校進一步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增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著力培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堪擔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2.科學制訂教學目標,推行多樣專題化教學,形成精品教學設計

我校思政課教師以《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標準(2020年版)》《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教材〔2020〕6號)為依據,深入細致地研究所授課程的教材、對授課班級進行學情分析,結合學校實際查找相關教學資料,科學設計結構合理、重點突出、前后銜接、規范完整、詳略得當的教學目標;積極采用精品教學設計,優化思政課程、完善課程體系、整合教學內容,構建和諧的生態課堂,促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思政課教師在中職經濟政治與社會課教學中,細心鉆研教材,結合社會熱點和教材難點整合教材內容,開展時政專題教學,精心設計練習,使教育教學向專、精、深、新轉化。如通過設計和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求職應聘、紅色教育、競賽、社會實踐、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輔導等活動,讓學生積極查找知識、進行調查研究、總結歸納、聆聽分享,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由此,我校思政課教師抓住時政熱點進行專題化教學,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拉近了師生距離,提升學生的關注度,增強師生互動性,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從而使思政課入腦、入心、入行,進一步提升了思政課教學質量。

3.優化教學形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構建高效課堂

中職思政課教師要注意結合思政課教育教學實際創新教學模式,對學生因材施教。我校思政課教師合理運用平臺、技術、資源和方法等組織課堂教學,以“八個統一”為統領優化教學過程,采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自主探究、角色扮演、小組合作討論、案例教學、主題教學、生活化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等方法,科學運用多媒體、職教云網站、廣播站等現代化信息教學手段,搭建課外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溝通橋梁,由此形成優質教學資源。教師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實現教學資源整合共享,著力打造開放立體的中職思政課教學模式,有效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多層次、多角度的實踐教學培育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講授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恪守職業道德”這一課時,教師運用啟發式、點撥法、討論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主題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同時,將課件、微課等音頻、視頻資料推送給學生,充實教學內容,加強師生互動,激活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熱情,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這樣的課堂充分發揮中職生愛動手、愛表現的特性,營造了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參與度高的高效課堂,既有助于育人,又有助于育心。

4.創新考核評價方式,完善教學考核評價方案

課堂教學實踐與評價包括教師“教”的實踐和學生“學”的實踐、教師“教”的評價和學生“學”的評價,且重點在教師的教學實踐實效性,范圍限定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實踐。為了檢驗中職思政課的教學成效,我校改進和完善思政課的教學考核評價方式,進一步提升育人效果。我校思政課教師遵循考核評價內容全面化、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的原則,完善思政課教學考核評價方案,提升激勵機制。評價內容全面化,即從認知、情感、行為三方面進行考核評價,并滲透到學生所有的活動范圍。評價主體多元化,即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進行交互式評價等。評價形式多樣化,即根據學生的表現和相關資料實證考查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注重綜合考核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情況、學生階段性的學業進步幅度,注重線上線下評價分析,注重個性化評價,以強化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具體形式為總成績=基礎知識、原理的掌握成績80%+行為習慣、養成意識測評20%,其中,80%的基礎知識、原理的掌握成績包括思政課教師考評、考試50%+課堂聽說讀寫、學思踐行等表現20%+平時作業10%;20%的行為習慣、養成意識測評來自班主任、思政課教師、本班學生、社會評價。我校思政課教師通過實施科學高效的教學考核評價策略,以線上和線下結合強化過程性評價,促進評價范圍全面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真正實現了教學高效、科學的目標。

(二)拓展校園思政課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

我校思政課教師積極聯合多部門、多社團、多學科創設平臺,開展校園思政課情境式實踐教學活動,理實結合、知行合一,多維協同形成教育合力,使思政課“活”起來、“火”起來。如拓展思政課校園實踐教學,在專業課中以“崗課賽證訓”進行綜合育人,提升協同育人力度;通過思政課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識,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通過建設與推廣思政課校園網絡平臺,開展專題講座和研討活動,促使師生加強交流;通過中職思政課開展社團主題活動,豐富師生生活,讓學生開闊眼界;通過中職思政課開展心理咨詢輔導活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接納自己,注重培養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通過中職思政課開展教改成果展示匯演活動,推進思政課教改實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我校中職思政組的姚明珍、勞瓊梅和梁麗萍等教師,參與了2022年秋計算機和電子專業的市級中職技能大賽學生競賽培訓指導工作,通過重構培訓課程體系,建立合力推進的協同育人模式,由專業課教師負責培訓專業知識技能,思政課教師結合專業實際指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培育學生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思政引領、科技賦能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有效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此外,我校邀請老一輩革命家、行業專家、優秀企業家、優秀畢業生等到校進行專題講座,指導思政課教師開展國學研讀活動、家國情懷類征文比賽和演講活動,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我校思政課教師還依托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等開展社團主題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團支部青年凝聚作用、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橋梁紐帶作用,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能力和發揮創造力的舞臺,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升華社會思政課第三課堂實踐教學活動

中職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基地資源開展體驗式社會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通過走進校校與校企共育基地,開展崗位見習/實習的協同育人教學活動,全面推進校校與校企合作辦學,形成教育合力。如我校組織學生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利用紅色資源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促使學生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組織學生走進勞動教育基地,體驗勞動的艱辛,增強勞動意識;組織學生走進德法教育基地,加強德法學習,讓學生懂得做人要有底線,防微杜漸,提升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研活動,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公益服務活動,培養學生的公益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通過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理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中職思政課的育人實效,我校積極進行中職思政課教改創新,教務處組織思政課教師進行政校企融合,開展中職思政課與專業課崗位實習工作融合的協同育人教學活動,由姚明珍、勞瓊梅、潘雪芳和余斌等多名教師走進企業授課,打造中職思政課教育教學“行走”的課堂;針對在廣東企業進行崗位實習的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中職思政課專題教學,如開展人文關懷、入職培訓、安全教育和技術指導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心理上從學生轉變為職業人,進一步挖掘企業文化育人元素,培養新時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德才兼備的高技術勞動人才。這些思政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推動了中職思政課與專業課崗位實習深度融合,構建了校企思政教學合作機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提升其綜合職業素養,實現校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三、總結與反思

經過項目組成員通力合作、辛勤付出、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我校完成了調研問卷、階段總結、社會實踐總結、考核評價機制等材料匯總。教師方面,形成了教育合力,創新了教學模式,增強了教學實效,提升了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獲得感,促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學生方面,我校立德樹人工作有了明顯轉變,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班風和校風,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提高了學生的升學率和就業率。此外,本項目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一是我??蒲袡C制不夠健全,學校方面應完善激勵機制,促進科研發展;二是我校的教學設備存在損壞情況,影響教師發揮教學手段,對此,我校應及時完善教學設備;三是培訓學習力度不足,不利于深化教師教育理念研究,對此,我校應繼續加強教師培訓學習,促進內涵式發展,要求教師把問題當作課題、把教學當作研究、把成長當作成果,盡力做到有課題就有問題,有探究就有進步,有溫度就有深度;四是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不夠完善,我校應凝聚教育合力,用情授課、用力治學、用心育人,認真做好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工作。

總之,縣域中職學?;谒颊n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在夯實校內思政課第一課堂教學基礎上,通過更新教學理念、科學制訂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形式、創新考核評價方式,推進思政課內涵式發展;拓展校園思政課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通過多部門、多社團、多學科聯合創設平臺情境式實踐教學,開展校園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多維協同形成教育合力;升華社會思政課第三課堂實踐教學活動,推進多種實踐基地體驗式實踐教學,開展社會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做實、做深、做細、做好各項工作,促使學生提升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培養具備正確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金英,毛艷麗.新時代中職學校思政課“1+N”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5).

[2]賀曉娟.高?!八颊闭n“多維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構建[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6).

[3]肖華.構建高職院校思政課立體化課堂,做好立德樹人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20(7).

注:本文系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正心、立德、踐行——中職思政課協同育人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GXZZJG2022B2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姚明珍(1975— ),廣西靈山人,本科,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職思政課教育教學;勞展?。?976— ),廣西靈山人,本科,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心理學。

(責編 楊 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