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堡城:盛唐最后的臉面

2023-08-15 00:49肖子樹
青海湖 2023年12期
關鍵詞:隴右節度使河西

肖子樹

電影《長安三萬里》中提到的石堡城之戰,是高適再次投筆從戎后,追隨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與吐蕃較量的第一次大戰,雙方傷亡均是數以萬計,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雖然劇情與歷史有些出入,但足見石堡城對大唐政局的影響。自開元十七年至天寶八年整整二十年間,為爭奪石堡城,大唐、吐蕃相繼投入數以百萬計的兵馬,攻守交替幾次大戰,在歷史的長河中掀起驚濤駭浪。

1

天寶六年(公元747 年)春,得知皇上(李隆基,廟號玄宗)已詔令王忠嗣分兵接應董延光攻打石堡城的消息后,李光弼一邊整備兵馬,一邊等候忠帥的號令。

時年四十一歲的王忠嗣是皇上十分倚重的將領,身兼河西、隴右二鎮節度使。天寶五年(公元746 年)正月,王忠嗣率領河西、隴右主力幾次擊退吐蕃大軍,皇上大喜,再次委以重任,讓他暫代朔方、河東二鎮節度使,麾下兵馬約二十七萬。其時,大唐鎮守邊關的軍隊不過四十九萬。四月,王忠嗣上奏皇上請求辭去朔方、河東二鎮節度使的職務?;噬暇谷煌?,還下詔征詢攻占石堡城的方法。

節度使是唐開元、天寶年間在邊防重地新設的集軍政大權于一身的十大軍政首腦,率重兵集團坐鎮西北、北方和西南邊境的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以及南方的嶺南。

李光弼是河西兵馬使,相當于河西七萬三千駐軍的總兵。此時,河西主力已由節度副使董延光率領開赴隴右,準備攻打大唐與吐蕃的邊境戰略要地石堡城。

石堡城位于今青海省湟源縣日月藏族鄉莫多吉村東大山的山脊之上,又名鐵刃城。顧名思義,乃鐵刃上的城堡,東、西、南三側臨懸崖絕壁,北側連接高山,只有一條山間小路可達,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雖有些夸張,但據險而守以一當百是綽綽有余的。吐蕃以此為前沿,屢屢出兵襲擾隴右。

石堡城西通赤嶺(今青海湟源境內日月山),東扼鄯州(今青海樂都)、鄯城(今青海西寧)、廓州(今青海貴德)通往吐蕃的要道(今307 省道),之于大唐是內屏河隴、外御吐蕃、威服西北的支點,之于吐蕃是進擊河隴、掌控西域、東望長安的起點,自然成為大唐與吐蕃耀武揚威的高地。

然而幾天過去,忠帥的號令遲遲未到,倒是起了傳聞,說忠帥雖然接到皇上詔令,卻有意拖延,實則不肯發兵接應董延光。李光弼追隨忠帥多年,深知他為人勇猛剛毅有謀略,表面看寡言少語、治軍嚴明,心里卻是十分體恤將士。

王忠嗣本名王訓,九歲那年,其父戰死沙場,皇上甚是悲痛,將他比作霍去病的遺孤,召他入宮納為養子,賜名忠嗣,與年僅三歲的皇三子李嗣升(即后來的太子李亨、唐肅宗)一同起居生活。于是,王忠嗣與李亨自幼交好情同手足。

2

站在莫多吉村口東望東大山,約高于藥水河床三百米。繞道數十里自東山坡啃膝攀登,但見山體為紅砂巖,完全不同于周邊山體巖質,頓時暗自心驚,或許,這紅砂巖乃萬千將士鮮血浸染所致。山頂上的大方臺、小方臺尤為奇特,如刀劈斧削,實在是難以登臨,且為方寸之地,除儲備軍需軍械等物資,頂多能容納幾百兵士。

大方臺在東南,地勢較平,面積上千平方米。小方臺在西北,呈三角形狀,面積不過數百平方米。兩方臺間有一條狹窄的山梁相連通。千百年過去,大、小方臺上至今仍殘存著烽火臺和瞭望臺,以及修筑石墻、棧道時留下的榫眼。

2019 年熱播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里也提到過石堡城。開元十七年(公元729 年)三月,皇上為穩定西北局勢,詔令信安王李祎與河西、隴右駐防將帥共同商議攻取石堡城的辦法。主人公張小敬(雷佳音飾)建言石堡城易守難攻不宜攻取,被李袆撤去其參軍職務降為戍卒,并送“折辱之刀”。

后來,李袆親率大軍攻打石堡城,經過一番鏖戰,犧牲數萬將士才登上石堡城,為自己的加官進爵鋪平道路。

失去石堡城這一戰略要點后,吐蕃舉國震驚,再次遣使求和,遠嫁吐蕃的金城公主也從中斡旋,重修甥舅之好。次年,唐蕃約定以赤嶺為界,并于甘松嶺(今四川松潘境內)及赤嶺互通市貿。開元二十一年,唐蕃在赤嶺豎碑紀念,雙方均派要員參加,數年間再無戰事。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 年)冬,河西、隴右節度使蓋嘉運玩忽職守疏于防范,石堡城被吐蕃攻占。失去這一戰略要點,皇上大為震怒,將蓋嘉運一擼到底,從此在歷史舞臺上消失。

天寶初年,河西、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知道皇上喜好邊功與奉迎,對石堡城更是耿耿于懷。他率領大軍幾次與吐蕃交手,連戰告捷后決定乘勝追擊攻打石堡城,卻遭到吐蕃的殊死抵抗,死亡慘重大敗而回。素有積怨的右相李林甫借機誣告皇甫惟明與刑部尚書韋堅結黨。韋堅乃太子李亨內弟,且皇甫惟明與李亨交好。

大唐自開國以來,皇子甚至公主利用手中勢力發動政變奪取皇位的事例屢見不鮮。當今皇上身為皇子時,也曾暗中積蓄力量,先后發動兩次政變才被立為太子并榮登大寶。為了防范自己的兒子拉攏朝中重臣結交邊關將帥,皇上設置了不少的禁條,并修建“十王宅”,將長大成人的皇子安置其中分院居住,派宦官負責管理諸王的日?;顒?。

皇上聽信李林甫讒言,隨即賜死皇甫惟明,韋堅亦被貶謫,后流放嶺南,不得善終。

3

皇上接受王忠嗣辭去朔方、河東二鎮節度使職務的請求后,還下詔征詢攻占石堡城的方法。明眼人都知道,皇上雖是下詔征詢,實則心中已有定奪。

王忠嗣明白石堡城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多次親臨前沿勘察地形,還派出探子近距離偵查石堡城的軍情,最終決定違抗圣意。

“石堡城地勢險要,吐蕃必定舉國之力守衛。如果我們以疲憊之師攻打石堡城,必定犧牲數萬將士才有可能攻下來。我覺得是得不償失的,請皇上厲兵秣馬,等時機成熟時再攻取石堡城,這是上策?!蓖踔宜迷谧嗾壅f。

皇上接此奏章自然是大失所望。原本就十分忌憚王忠嗣,正愁找不到誣陷借口的李林甫,決定推波助瀾。

天寶六年春,在李林甫及黨羽的攛掇下,河西節度副使董延光上奏皇上,請纓攻打石堡城?;噬洗笙?,詔令王忠嗣分兵接應。王忠嗣表面應承,卻遲遲不肯派兵支援。

王忠嗣長年征戰于北方及西北萬里疆防線上,雖寫不出比自己年長四歲的李白“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這樣的詩句,也寫不出比自己年少七歲的杜甫“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這樣的詩句,然而,這些詩恰如其分描寫他所經歷過的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戰場。

李光弼深知緣由,決定勸說王忠嗣。

“忠帥體恤將士而拒絕分兵接應董延光,可違背皇上的詔令,后果很嚴重?!?/p>

“李將軍,我主意已定,所有后果由我一人承擔?!?/p>

“忠帥,”李光弼竭力勸說,“您得擺出高姿態,哪怕是做做樣子?,F在河西數萬主力已經出征石堡城,您不但要派兵接應,還要拿出財物重賞出征將士,一來鼓舞士氣,二來堵住讒言?!?/p>

“李將軍此言差矣,”王忠嗣說,“你要知道,我們得到石堡城不足以壓制敵軍,沒有石堡城對我大唐沒有害處?!?/p>

“忠帥三思,”李光弼苦口婆心地說,“您只要一聲令下,將士用命,攻取石堡城后自然是加官晉爵。如果不派兵接應,致使董將軍未能攻占石堡城,必定歸罪于您?!?/p>

“在李將軍眼里,我是追求顯貴的人嗎,我怎么能用數萬將士的性命去換取自己的前程?!蓖踔宜眉拥卣f,“再說,皇上乃圣主明君,即便是怪罪下來,頂多是撤我的職,大不了回去當侍衛?!?/p>

李光弼知道多說無益,拱手作別退出內堂。也許,他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有所預料。當然,王忠嗣也應該料到了,只是不愿意相信而已。

皇上一向賞識王忠嗣,也格外憐惜他,還曾下詔邊關將帥保護好他。二十五歲時,王忠嗣已成長為著名戰將,轉戰萬里屢建奇功。

此一時彼一時,董延光攻打石堡城損兵折將大敗而回,上奏說王忠嗣未派兵支援延誤戰機導致兵敗。李林甫借機煽風點火,說王忠嗣在河東節度使任上時曾說,“自幼與忠王同住宮中情同手足,我想尊奉太子?!?/p>

李亨曾被封為忠王,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 年),皇上廢殺太子李瑛,次年立李亨為太子。

此話無異于捅了皇上的心窩子,怒召王忠嗣入朝,罷免一切官職并交由三司問審。

三司問審是唐朝審理大案時的一種審判制度,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刑部為中央司法行政機關,御史臺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每逢皇上親自過問或交辦的大案要案重案,均由大理寺卿會同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共同審理。

4

就在大家都以為王忠嗣必死無疑,且唯恐避之不及時,接替王忠嗣出任隴右節度的哥舒翰不顧個人安危出面求情。

哥舒翰慣使長槍沖鋒陷陣,家奴左車身負長刀追隨左右,哥舒翰將敵將挑落馬下,左車隨即上前斬首,主仆二人配合默契成為奇談。在王忠嗣的舉薦下,不到兩年時間,哥舒翰從一個底層衙將升任為隴右節度副使,統領隴右軍主力。

得知王忠嗣命懸一線后,哥舒翰心急如焚。適逢皇上與楊貴妃駐蹕華清宮,下詔接見哥舒翰。

哥舒翰英勇善戰、為人俠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商高。與皇上交談時,哥舒翰揣摩圣意,每一句話都能說到皇上的心坎上,深得歡心與寵信,一連封了好幾個官。

“皇上圣明,微臣今日能有為皇上鎮守隴右之幸和攻取石堡城之功,全賴忠帥的賞識與舉薦,還請……”趁皇上高興之際,哥舒翰話鋒一轉提及王忠嗣。

“大膽?!被噬喜淮缡婧舱f完,一聲怒喝打斷他的話,隨即拂袖而去,準備起駕回宮。

“忠帥常說當今皇上乃圣主明君,斷然不會被讒言所惑?!备缡婧矝]有退縮,反倒緊隨其后,一邊叩頭一邊聲淚俱下地說,“皇上曾說忠帥乃霍去病遺孤,今后必成良將。忠帥不負皇上教導與期許,屢立奇功威震邊疆。微臣忠君報國,卻不及忠帥之萬一。微臣愿請辭一切官職,寧為隴右戍卒,但求皇上饒過忠帥?!?/p>

哥舒翰的說辭終于打動皇上,王忠嗣被貶為漢陽太守,次年轉任為漢東太守,天寶八年(公元749 年)暴死,終年四十四歲,一代名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同年,哥舒翰在鞏固邊防后上奏皇上,欲集結隴右軍主力攻取石堡城,請皇上詔令河東、朔方節度使及突厥阿布思部兵馬支援?;噬洗笙?,詔令各路大軍集結鄯州,加上隴右調集的兵馬合計十萬有余。六月,哥舒翰率主力六萬三千兵馬正面進攻石堡城,其余各部分路阻擊吐蕃援軍。

石堡城上的守軍不過數百人,激戰數日,石堡城下血流成河,唐軍將士們踩著同胞的尸體,以死傷數萬人的慘重代價取得勝利。當然,吐蕃的增援部隊也付出巨大的傷亡,莫多吉村境內埋葬著許多吐蕃將士。

戰后,哥舒翰紫袍加身封賞甚多,子嗣一并得到封賞。依據唐朝官制,各等級官員的官服顏色是有明顯區別的,紫袍為三品官服,乃實職最高官階,一品、二品均為榮譽性虛職,且多為死后追贈。

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中提及此事,“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詩中還提到“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李北海即北海太守李邕?!堕L安三萬里》中,李白來到長安,結交秘書監賀知章、右相李適之、李邕等人后,連忙寫信召賦閑在家的高適來長安結識這些達官貴人。然而,出身將門渴望建功立業的高適卻仰慕石堡城一戰成名的哥舒翰。

5

天寶十一年(公元752 年)秋,經隴右節度使幕府屬官田梁丘推薦,高適辭去縣尉官職,經長安遠赴西北投奔哥舒翰,于秋末冬初輾轉河西來到隴右鄯州。哥舒翰知人善用,授高適正八品下左驍衛兵曹,任節度掌書記之職(即機要秘書)。

次年,哥舒翰以石堡城為前沿,率領大軍攻占黃河九曲(今青海貴南、同德、共和、興海)富庶之地,設澆河、洮陽二郡,遏制吐蕃東進。對哥舒翰頂禮膜拜的高適欣然寫下《九曲詞三首》,用“青海只今將飲馬,黃河不用更防秋”贊頌心中的男神。

戰功卓著的哥舒翰得到皇上重賞,領隴右、河西二鎮節度使坐鎮西北,封涼國公、西平郡王、太子太保,成為當朝少有的從一品且手握兵權的要員。得遇哥舒翰及九曲之戰也成為高適的重要轉折,人生從此開掛。

此時,懷才不遇的李白對哥舒翰的態度也出現極大轉變,寫下《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一詩,用“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歌頌其功德。同樣,壯志難酬的杜甫寫下《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長詩,請正在長安出差的田梁丘轉交哥舒翰,開篇以“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懷,又以“青海無傳箭,天山早掛弓”頌揚哥舒翰的功勞,結尾更是用“防身一長劍,欲將倚崆峒”表達自己投靠隴右、河西幕府參謀軍事的愿望。

然而,位高權重的哥舒翰縱情酒色不知節制,于天寶十四年(公元755 年)二月突然中風昏迷,一代豪杰風光不再。同年十一月,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噬霞闭俑缡婧猜屎游?、隴右主力東進平叛。

吐蕃乘隴右、河西兵力空虛,立即發兵攻取石堡城,打開大唐的西陲門戶,繼而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將隴右、河西相繼納入版圖,進而掌控西域,大唐再也無暇顧及西北,從此衰落。

拂去歷史的塵埃,石堡城的戰略地位彰顯昭著。之于大唐是盛唐的臉面,更是謀略全局的支點:得之可威服吐蕃及西羌、北方諸國(部落),進而令西域三十六國服膺大唐;失之不僅顏面無存,更是西陲門戶洞開,置隴右、河西于虎狼之側。之于吐蕃是賴以保國的基石所在,更是進軍隴右、河西的跳板:失之國威無存,只得遣使求和,否則偏安一隅;得之可攬河湟、河西富庶之地,拓地千里,繼而進軍安西、北庭二鎮控制西域,回頭可東望長安。

廣德元年(公元763 年),吐蕃揮師東進攻陷長安,國君倉皇逃往陜州(今河南陜縣),大唐幾近亡國,顏面掃地。此后兩年間,吐蕃大軍二度進攻長安,出入關中如逛菜市。

猜你喜歡
隴右節度使河西
最后的鐵血軍團: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唐末五代宋初定難軍節度使王爵研究
淺論杜甫辭官西走之原因
敦煌歸義軍節度使承襲制度研究(上)——張氏歸義軍節度使的承襲引發的有關問題
中小學開展隴右經典詩歌誦讀的實踐研究
唐末至宋初定難軍節度使及其僚屬的兼官與帶職
升級版河西之戰
淺析宋代隴右石刻碑文的記憶功能
魏晉南北朝時期隴右的文教事業及其影響
河西行(組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