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號學下傳統菜場改造前后的設計探究

2023-08-16 14:36王艷芳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雙塔市集菜場

摘 要:菜場與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直接反映一個城市的現代化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傳統菜場普遍存在地域文化缺失、外觀落后、功能單一、人性化服務與硬件設施欠缺、交通擁堵以及煙火氣銳減等問題,這些問題在菜場的更新改造過程中亟待解決。公共空間在地文化符號是城市的語言,它與激發空間活力存在緊密的聯系,特別是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實踐更是值得挖掘的寶貴財富。通過對江蘇蘇州雙塔市集設計改造后的橫組合與縱聚合的研究,探索出一條適合傳統菜場空間改造的參考方案,以激活菜場的公共空間活力。

關鍵詞:菜場;地域文化;在地文化符號;空間活力

菜場往往處于城市人口集中區或者交通樞紐的位置,可以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此外,菜場也不僅僅是諸如蔬菜、水果、肉蛋等生鮮食品的交易場所,其在不斷發展和變遷過程中承載了一定的人文內涵和居民的情感歸屬。目前還有一些城市菜場存在問題,并沒有找到適合的改造方案。在存量空間更新時代,探索出一條適合目前傳統菜場空間改造的參考方案勢在必行。

一、傳統菜場的現狀與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城市土地使用的分區以及城市規劃系統的置入,菜場要跟隨城市的發展節奏改造成更加靈活機動的場所,并將地域文化糅合其中,保留其歷史價值。許多菜場的更新僅僅停留在外觀和部分功能的升級階段,并沒有激活支撐經濟的文化驅動力。

目前傳統菜場往往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地域文化缺失。在菜場的不斷發展和變遷過程中,地域特色體現不明顯,空間的可識別性不強。第二,外觀落后,缺乏系統完善的管理。菜場建筑與周圍環境風貌不協調;商鋪分布雜亂,內部采光不足,環境混亂。第三,更新改造力度較小,配套設施不足。停車位不足,臨時占道現象普遍;市場內部衛生間、休息區等僅能滿足攤販的需求。第四,市場內部動態規劃不合理,流線不暢。貨流和消防組織不完善,給周圍居民出行帶來不便的同時也阻礙消防通道的暢通,造成安全隱患。第五,功能較為單一,附加值較低。市場銷售的產品以農副產品為主,不能帶動居民服務性消費?,F代人消費模式的多元化,造成市場原本的目標群體在縮小。第六,使用人群局限,空間活力不足。菜場的使用人群以周邊社區的中老年人為主,除高峰時段外的其他時間,菜場基本處于閑置狀態。第七,很多改造后的菜場超市化嚴重,煙火氣較改造前明顯減少,商販與居民認為不接地氣,接受度有所下降。

二、公共空間的文化和煙火氣符號保留與空間

改造之間的關聯

從雷·奧登伯格1989年在其著作中提出的“第三場所”的概念來看,第三場所就是人們經常前往的地方,熟人、鄰居、同事甚至陌生人都在那里交流,因此是一個受人歡迎、舒適的地方。設置這樣一個公共空間,有助于在公民之間建立必要的信任和熟悉感,也有利于在地文化的保留。菜場就可視為一種第三場所。改造菜場的主要目標是重塑人民群體對傳統菜場的印象,努力構建一個用文化與煙火氣記錄集市生活的多元功能空間。

雙塔市集的平面設計中,運用了蘇州古老的民間傳統商業數字形式——蘇州碼子,從早年的花碼中提取設計文字的筆畫,高度凝練傳統書法字體脈絡,演化為“雙塔”的藝術外形,進行市集LOGO的設計。市集內的平面裝飾及室內軟裝設計靈感來源于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在顏色取舍上選擇了桃花塢年畫中桃紅柳綠、柔美祥和的色彩,為雙塔市集構筑了一套既秉承了傳統文化又具有現代構成方式的色彩濃郁、獨一無二的視覺機制。借助傳統色彩與幾何圖形的融合,使傳統色彩裝飾符號在平面招貼設計中形成了一種新的形式,展示了與眾不同的地域風格,更豐富了產品的商業價值,顯現了該地獨有的文化內涵,是對傳統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公共空間的消費者和經營者具備一定的自主權。通過對其日常生活和地域文化的分析,延續和發揚在地場所精神,能夠為社會空間保留鮮活的傳統基因。在城市轉型期間,諸如鄉土文化、當代都市文化、民俗文化等形式在空間改造過程中都應考慮在內。

三、符號學中橫組合與縱聚合的概念

符號的組合順序是有條件、有限制的,因為符號是先后依次出現的,因而順序位置不同,組合起來的關系也就會有所不同,意義也就不一樣。

橫組合關系可比作橫向水平關系,每個設計都有其合理的橫組合性,其語構連接的關系一旦確立,不容隨意調換??v聚合關系就是符號與符號之間的替換關系,因為每一個符號單元都有自己的等值縱聚合集,在其中的實體雖然不同,但其符號形式、語義完全相同。聚合關系就是這些符號之間的這種替換關系。

四、蘇州雙塔市集改造后的

橫組合與縱聚合分析

雙塔市集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由于運行時間過長,傳統集市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它也存在,往日菜場內熱鬧的生活氣息已不復存在,對于菜場的現代化改造升級是大勢所趨。

雙塔市集于2019年進行改造,被重新規劃空間,改建成為一個多功能混合集市空間,一個集農副產品交易區、百姓飯桌、生活長廊、文化休閑驛站和百姓小茶館于一體的蘇州特色市集。利用古城區核心社區生活的縮影來應對城市復興的問題,提升舊城社區公共設施,更新城市文化策略方式新追求,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軟實力。集市空間規劃的橫組合關系構成了市場的空間文化。這一空間文化主要是由市場的功能性所決定的,其相對應的是空間規劃的合理性。改造前后的平面圖如圖1和圖2。

圖中的綠色部分是農副產品交易區;橙色部分是百姓飯桌;紫色區域的舞臺,還有市集外面的文創小店,1/9書店等都屬于文化休閑驛站;藍色部分的過渡灰空間有生活長廊和百姓小茶館,生活長廊有裁縫店、鑰匙店、雜貨鋪、小酒館、咖啡店等。從圖1和圖2功能區域劃分的對比,可以看出通過重新規劃空間,打造多元功能的集市會更有吸引力,由此通過在地文化和集市原本功能的結合使集市的橫組合關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如圖3。

改造前的雙塔市集只有農副產品區和生活長廊,而升級改造后的雙塔市集空間的橫組合改變了,多了傳統文化符號、百姓飯桌、文化休閑驛站、百姓小茶館等。改造前的市集相較改造后的市集的橫組合,在語法約束和語義約束方面也產生很大的變化。改造前的市集橫組合關系中,語法約束只考慮到了市場貨物情況和攤販的種類,語義約束也僅僅是看是否滿足市民“食”與“用”的問題。改造后的市集橫組合關系,在語法約束方面考慮更多元,包括功能、形式、地域文化氛圍、衛生環境、顧客體驗等;語義約束則是看居民是否愿意在地域文化氛圍濃厚的環境下消費,是否在這樣人性化的環境下駐足良久。分析雙塔市集改造后的橫組合關系下其縱聚合關系的應用,如圖4。

傳統菜場在現代化社會中不斷變化,可以借鑒像雙塔市集這樣成功案例的改造模式,但不能生搬硬套,因為地域文化有差異性,在公共空間要展現出來的文化符號也是千姿百態。這樣能在避免城市同質化的同時,保留原本的煙火氣。

五、菜場空間設計改造的對策與建議

首先,從國家建設、城市發展和規劃設計的角度去分析菜場空間設計,為菜場的整體規劃和空間設計指明方向。挖掘諸如歷史文化、飲食習慣等地域文化融入菜場的設計中,避免城市同質化問題,也有助于當地居民和游客識別在地文化和提高文化自信。在當地挖掘出獨特的文化元素轉化為合理的設計符號,既尊重當地的歷史,也提高了空間認同感和空間活力。

其次,拓寬菜場的功能性特征,增加區域相連接的過渡灰空間,增加相應的硬件設備,提高市民在室內環境的體驗。市場增加日用百貨、文化用品、小吃飲品、閱讀、舞臺展示等區域,有利于提高菜場的使用頻率。針對使用者而言,與室內和街道貫通的酒館、咖啡館、鹵品店、小吃店、文創用品區和閱讀空間可以適應年輕人的需求。市集只有吸引不同年齡段的人,才能增加活力,真正體現社會意義。多數菜場的灰空間是被占用的或空間界限不明朗。將這種過渡灰空間打造成地區文化展示區域,對營造室內良好的氛圍和整潔干凈的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污水排放系統、中央通風與溫控系統、垃圾處理系統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最后,菜場在更新改造過程中,要盡可能多地保留原本的煙火氣,不能讓“高顏值”遮住了煙火氣。近幾年菜場的改造有像雙塔市集這樣的成功案例,也有像月浜市集等改造后越發蕭條的案例。菜場商販反映,改造之后反而喪失了許多原住民的光臨,認為空間沒有被充分利用,設計得過于高大上讓附近居民不愿駐足,甚至部分菜場的很多區域一直處于閑置狀態。這就提醒設計師在今后的菜場改造中優化空間的同時要接地氣,讓老百姓真正地接受。

六、結語

像菜場這樣的本地市場,是一個歷史遺址、一個社交聚會的場所。地方改造的普遍雷同性提醒我們,城市想要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征,避免從根本上喪失支撐經濟的文化驅動力。在諸如雙塔市集這樣的成功案例于改造之后所形成的空間劃分合理橫組合基礎上,通過對縱聚合的改變,“一城一案”,挖掘出當地的文化符號并加以利用。其積極意義在于設計策略充分地考慮到了當地用戶需求與地域文化的相對重要性,既保存了當地社區的傳統,又吸納了當代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運用生活中的傳統元素以及生活習俗進行現代設計的轉化,同時也要保留足夠的煙火氣。

參考文獻:

[1]曾謝.蘇州老城區菜市場空間設計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9.

[2]干露.菜場—攤販—空間格局:“溫州村”公共空間演變“規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6.

[3]孔令揚,傅凱.附設式菜市場功能設計與空間活力的聯系:以蘇州雙塔市集為例[J].城市建筑,2020(2):96-97.

[4]裴芙蓉.橫組合性的隱喻和縱聚合性的轉喻[J].文學語言學研究,2007(42):140-141.

[5]張憲榮.設計符號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6]李新雪.古城復興視角下的菜場更新改造設計探究[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1(5):36-37.

[7]計晨泓.市井底色:蘇州雙塔市集設計改造中的人文情懷[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5):36-38.

作者簡介:

王艷芳,西南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內設計與理論。

通訊作者:

徐釗,西南林業大學設計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室內設計與理論。

猜你喜歡
雙塔市集菜場
雙塔雙循環濕法脫硫系統SO3脫除率及排放測試
雙塔雙循環脫硫系統超低排放運行優化研究
菜場
市集
雙塔水庫抬高汛期限制水位的可行性探討
小“管家婆”進菜場
商圈場景:“市集”+“體驗互動”
菜場里的小秘密
熱鬧的菜場
雙塔換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