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和管理的探討

2023-08-16 14:36韓俊永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態建設城市公園管理措施

摘 要:隨著社會進步,生態功能已經成為一種調和劑,它既能夠維護人類和自然之間的平衡關系,又能夠為全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同時也為保護和合理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構建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打造一個可持續的城市公園,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它不僅可以連接城市和大自然,還能夠激勵人們追求更高層次的綠色發展,進而打造公園城市。

關鍵詞:城市公園;生態建設;管理措施

城市公園的建設是促進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領域發展的關鍵,因此,必須堅持生態文明的理念,把公園建設與自然資源的恢復和利用相結合,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營造綠色宜人的空間,構建擁有綠色環境、綠色資源、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的新型城市,從而實現高效、可持續、和諧、健康、協調的發展目標。

一、城市公園的功能和分類

(一)城市公園的功能

城市公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其具有獨特的生態功能,不僅可以凈化空氣,而且可以調節城市的溫度和濕度,還可以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支持,維持生態平衡。它不僅僅是一個園林,更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豐富的植物和自然風光,可為居民提供舒適、宜人的環境。其次,城市公園不僅僅可以滿足居民的休閑娛樂需求,還可以成為重要的教育基地,為科學研究和教育提供平臺。最后,城市公園建設不僅可以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而且可以營造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態環境。其是一個促進社會發展、增強居民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平臺。

(二)城市公園的分類

根據城市公園的特點,可以將它們劃分為三類:保護型、改善型、修復型。例如,德國奧爾公園、日本梅小路公園等,都是在保護的基礎上建設的。通過采取措施,人們希望保持這些公園的原始狀況,并充分利用它們所具備的自然資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人們能夠與大自然和睦共存。改善型城市公園往往位于充滿發展挑戰的地區,由于受到了人為因素干擾,它們的環境質量不佳。例如,成都浣花溪公園、廣東岐江公園等地的生態環境相對普通,所以城市公園建設需要遵循自然規律,努力創造出更加豐富的景觀,從而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讓其成為充滿活力、舒適宜人的公共空間。修復型城市公園的原有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為了保護重要的自然資源,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重建原有的生態系統,包括建立完善的水生態系統。經過深入研究可以發現,在受到嚴重破壞的地質環境中采取生態措施來恢復它的狀態是非常有效的,這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并尊重自然。

二、城市公園生態建設的具體內容

(一)景觀生態建設

城市公園的景觀結構由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組成。這些景觀組合使用可以營造一種充滿活力的氛圍,如體驗區、展覽區等,讓游客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并且能夠與周圍的環境產生良好的互動效果。

1.人文景觀

城市公園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都市特色和地域特色。它不僅僅是一處景觀,更是一個文化的載體,能將人們的思想、行為習慣、價值觀等融入當地的社會環境中,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一個充滿活力的活動場所,同時為他們提供一個生態教育的平臺,以及一個自然科普的場所。

2.自然景觀

結合植物資源的自然分布特點,我們可以創造出一個有利于各類生物成長的生態環境,從而改善當地的氣候和生態狀況。這不僅讓市民有機會接觸野生動植物,也為許多動植物提供了安全的棲息地,讓它們能夠與城市里的人們和諧共處。在公園中,水塘是一個理想的棲息地,能夠滿足各種水生動植物的生存需求。河南平頂山白鷺洲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一個獨特的風景區,其中的水景就根據“擬自然”的規定,被劃分成了觀賞區、飼養區和隔離區,通過利用蘆葦等水生植物,營造了一個令人愉悅的環境,讓鳥兒們得到了安寧的棲息地。同時,游客可以在觀鷺區和喂食區欣賞各種鳥兒的精彩表演,且這里的環境能夠讓人們和自然和諧共處,避免了其他的干擾。

(二)植物生態建設

1.生態景觀的保護與修復

為了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植物。例如,可在風景區建立一個人工假山森林公園,以便游客可以欣賞到自然美景;在那些受到嚴重破壞的地方,可以采用人工仿生,進行人工栽培,以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生態系統。但總體來說,應該盡可能減少人為干預,以確保植物的多樣性、數量和分布的均衡性。

2.生態濕地景觀的營造

要想解決水質和土壤問題,在植物品種的選擇上,應該優先考慮抗性較強、根系較深的植物。此外,在高氧環境下的水草和濕生植物可以有效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并將氧氣輸送給微生物,從而改善水質和土壤。為了營造出多樣化的水邊植物景觀,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濕地護岸進行精心設計,并結合植物的密度、色彩、習性等特征進行搭配。在公園里,香蒲、馬蹄蓮和其他水草可被種植在水中和水邊,并在岸邊打造一片由喬木、灌木和草組成的景觀。為了營造獨特的濕地景觀,可采用群植、單株、混合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植物的高度、葉形、葉色等特性,營造一種自然而又美麗的環境。

3.生態陸地景觀的建立

為了讓公園更加美麗迷人,可以合理搭配竹子、草本花卉、巖石植物、草坡生態護岸等,營造豐富的景觀層次,并且根據地形的變化,采用喬木、灌木、草坪或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的組合,使公園景觀在四季都能夠得到完美展現。

(三)水體生態建設

1.水質改善

城市公園是一個能有效凈化水源的地方,可以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來改善水質。例如,可以采用人工濕地凈化系統,有效保護水環境,減少對水環境的破壞。采用厭氧池、流水雕塑以及兼性池等,可以對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實現降解,并通過沉淀、植物吸附以及氧化作用來改善水質。將流水雕塑使用的生活用水暴露于氧氣環境中,再經由魚塘、嬉戲池、自然溝等多種渠道匯入河流,實現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從而徹底解決水污染問題。除了這些,還可以在儲水區域,例如雨水花園或植草溝,實現攔截和短期儲存降水。

2.水系聯通

通過建立一個循環水系統,可以有效地促進水體循環,使各種物質得以在不同的區域內實現均衡分布。此外,該系統可以通過植被的凈化作用,改善當地水質,從而達到優化周圍生態環境的目的。

三、城市公園生態管理的要點

(一)計劃管理要點

在建設城市公園時,應該充分考慮其周邊的生態環境,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布置,以提升整體的生態效益。為此,應該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科學合理地規劃植物布局,并確定所需的水源,以達到最佳的景觀效果。

(二)施工管理要點

為了營造一個綠色的城市公園,需要精心設計和完善園內的基礎設施,使其內部的生態系統得到有效的整合。例如,可以在城市公園中設置許多環境友好的標志,以便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生態環境。通過采取有效措施,不僅可以打造無害化的生態環境,而且可以滿足公園建設的要求,同時減少對園區自然環境的破壞。

(三)綠化管理要點

綠化管理的核心是改善生態環境。加強綠化管理,可以幫助植物恢復健康,提高土壤肥力,并且加快它們的成長。同時,也應該加強對游客的管理,避免隨意扔垃圾,以確保公園的整體生態平衡。

(四)生態措施的應用

要想充分發揮城市公園的生態功能,應該增加植物種類,擴大生物群落,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城市公園的生態系統越復雜,其自然功能就越豐富,對動植物的生長和繁衍也更有利。鳥類的出現可大大改善公園環境,它們不僅可以消滅害蟲,還可以取食水草的葉子,控制水草的生長,而且它們的排泄物可以成為水中的營養物質,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使公園景觀變得更加美麗多彩。在城市公園管理中,可以通過實地調研、位置觀測等方式,深入了解城市公園的環境和人口變化,制定出具體的生態保護措施,從而提高公園的管理水平。

四、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和管理措施

(一)構建生態網絡空間

在城市發展中,我們需要將公園建設從單一項目轉變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將包含各種不同的功能,并且可以通過“園即城、城即園”的科學規劃來連接各個地方。同時,需要建立分層次的、能覆蓋整個城市的、包括郊野和社區的城市公園,并要在其中加入一些小型的和立體化的綠化。通過加強城市公園與高速公路、鐵路、城市主干道、河流水系等的聯系,可打造一個擁有完善的生態廊道和綠色環境的社會,形成藍綠交織的美麗景觀。以人民為中心,構建一個平等、包容的綠色環境,充分利用各種公共資源,如口袋公園,形成“出門見綠、步行入園”的城市空間網絡,同時,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營造出一種獨特的城市公園景觀。通過合理的規劃和管理,在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給予城市足夠的空間來實現“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文化景觀布置,使其成為一個充滿綠意的大型公共場所。

(二)保持原始的生態特征

為了維護城市公園的生態環境,必須認真考慮如何維護植物群落的穩定性。對此,應該遵循生態建設的原則,精心挑選適宜的植物,包括喬木、灌木、草等,盡可能地模仿自然環境,突出它們的本質特征,從而營造一個充滿自然風情的、美麗的城市公園。為了更有效地進行生態管理,必須確保植物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以降低后期維護成本,同時實現全面的管理,使其重新回歸自然的狀態。

(三)合理把握“城”與“園”的空間布局形態

在整個區域的布局中,各種類型的綠地以不同的組團形式被納入城市生態系統,由此,其價值功能與居民的基本需求實現有效結合,從而大大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城市公園的建設為城市生態系統的優化提升提供了獨特的功能價值,它們既可以是堅固的,也可以是靈活的,以滿足不同的需求。通過建設和完善城市綠地網絡、斑塊廊道、立體綠化等多種綠色空間,使城市公園的形態與城市的空間結構相互協調,從而成為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構建生態文明城市提供堅實的基礎。在建設公園城市時,我們不應該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應該進行綜合性的調研,制定合理的方案,并且按照“慢工出細活”的原則進行建設。衡量公園城市的價值時,不應該僅看規模和數量,更重要的是它的整體空間布局能否滿足居民對舒適、安全、整潔和美觀的需求,以及能否讓公眾共同參與、共同分享和管理。為了實現“四生合一”的美好生活愿景,必須將自然生態系統和城市空間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從空間布局和生態價值兩個層面上實現轉型,打造具有生產、生活、生境和生態功能的公園城市。

(四)實現園區設施的環保節能

物質與能量的循環是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采取創新的技術手段,盡可能地減少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在構建城市公園時,我們應該堅持節約能源、綠色發展的原則,不斷完善公園中的各項設施,比如采用太陽能照明系統,利用地表溫度調節空氣溫度,采取清潔、安全的飲用水,等等。同時,要充分考慮到河流的自然循環,實現對水體清潔、安全的管理,從而實現綠色發展。為了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需要努力推進公共綠地的建設,以實現節約資源的目標。

五、結語

加快推動城市公園的建設與發展,不僅可以極大地提升城市綠化率,而且能夠為城市居民帶來更加美麗的景觀,讓居民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的休閑娛樂空間。作為生活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公園不僅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舒適的環境,更能讓人們享受自然的美好。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城市公園的生態建設與管理工作日益重視。經過不懈努力,城市公園的生態建設與管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它以生態學的思想和多樣性的原則,打造出一個完善的綠色景觀體系。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強城市公園的生態建設與管理,以期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存,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吳楠,吳澌灝.景觀生態學視野下的城市生態公園規劃建設設計探究[J].中外建筑,2020(6):148-150.

[2]梁正榮.公園綠地在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探究[J].中華建設,2020(4):142-143.

[3]陳宇夫.現代生態型城市公園的發展趨勢[J].城市建筑,2014(2):6-7.

[4]孫懷志.論城市公園的生態功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190.

作者簡介:

韓俊永,碩士,深圳市鹽田區公園管理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綠地系統規劃、公園建設管理。

猜你喜歡
生態建設城市公園管理措施
我將打掃城市公園
淺析城市公園中的景觀設計
論城市公園設計
淺析城市公園種植設計
探討生態堤防的現狀與建設思路
克拉瑪依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思考
地方高校對宿遷生態建設影響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