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質教育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改革分析

2023-08-17 21:11宋亞魯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3年16期
關鍵詞:法治道德活動

宋亞魯

不可否認,我國當前的教育形勢,依舊以應試化教育為主。應試化教育以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能力評判標準,以考定能,難免會讓教育的天平偏向于知識技能的訓練,這也就導致了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引導會被間接性的忽視,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诖?,將核心素養引入道德與法治教學,就是為了幫助該學科有效擺脫文化課“以考定能的誤區”,將“立德樹人”教育思想全面落實到底,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那么,具體該如何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呢?

1、對當前教育模式的反思

2017 年秋季學期,統編版新教材《道德與法治》首次在全國統一使用。在進行本門學科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發現如果再繼續之前的教學模式,《道德與法治》這一門學科將不知去往何處! 當前大部分的課堂模式還是”一言堂”,由教師拿著一本教材進行主講,學生忙著去記筆記,背考點,大部分學生依然沒有自已的思想與觀點,對知識的掌握度并不靈活。在課堂上教師機械的教知識,學生機械的學知識,導致整個課堂氛圍沒有本學科的學科特色,課堂呈顯枯燥與乏味! 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是當下課堂急需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符合現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個性化及主體化理念, 更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 世紀我們應該學會學習、學會變革、學會成長的三大知識支柱。在合作課堂學習過程中能更好的調動每位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創造性學習,能提高學生概括知識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發展,也能體現課堂效率和教師的專業水平。因此,回顧我們的課堂,更多的需要我們對課堂進行改革,實現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合作以及學生的參與。

2、創新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氛圍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我們會發現,該課程屬于理論性課程, 大部分的知識都需要學生進行記憶。教師在教學時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印象,過于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背誦,導致學生學習時只能被動的聽取教師的意見,無法感受到該課程的樂趣。為了實現教學的改革,為了更好地滲透學科素養,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品質,認識是非對錯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一些頭口敘述開展教學,而在使用多煤體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集一些與道德與法治相關的視頻。首先可以搜集一些正面的積極向上的視頻,如在疫情爆發后陸續出現的,小學生不留名捐款的視頻、志愿者自愿在小區門口進行無償輔助檢測體溫工作的視頻等。另外,還要搜集一些反面教材的視頻, 如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的,惡意盜取電梯內部紙巾的行為,惡意傳播謠言等行為。通過兩個視頻的對比,能夠讓學生更為生動直接的了解到什么樣的行為是對的, 什么樣的行為是錯的是違法的。完成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教學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滲透一些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的對待疫情。

3、引導學生實踐,組織豐富實踐活動

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向來是有必要考慮的一項教學策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要根據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參與實踐,為學生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比如,針對安全教育,教師不再局限于簡單的知識宣講,而能夠組織學生參與安全演練活動,為學生直接創造機會,在實際演練活動中掌握各種技巧與知識。在防火教育中,教師則可以讓學生進行消防演習,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消防防毒面具。這樣的活動既能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也深化了學生對安全逃生技巧的掌握,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再比如,針對道德教育,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收獲啟發。學生在學習雷鋒精神時,教師可以聯合相關社會資源,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改善周圍的環境,從中體會為人奉獻的雷鋒精神。從而引導學生收獲啟發,學會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實際行動發揚雷鋒精神。通過這樣的方式,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真正實現了知行合一。

4、觀察學生情況,主動進行溝通交流

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為了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成果,教師必須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解決好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針對學生的學習, 教師要能夠與各科的教師做好交底工作,了解班上各個學生的大概學習情況,能夠對班上的后進生、學困生積極引導。因在小學階段,這些學生一旦感覺到學習的困難,則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對接下來的學習失去信心。這時,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重拾信心,敢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同時與相關學科的教師做好交流,為學困生、后進生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提升學習效果。針對學生的生活,學生往往因為一些小事小問題與朋友產生矛盾。對此,教師也要主動進行溝通交流,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掌握人際交往的小技巧。這對于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提升班級凝聚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教師應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開展教學,首先要對該課程進行了解,結合當前教育開展的情況以及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更為合適的教學手段,從而保證提高最終的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改革。

猜你喜歡
法治道德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