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元宇宙”情境的藝術檔案文創策略創新研究

2023-08-19 07:26彭寶攀
檔案管理 2023年3期
關鍵詞:元宇宙立體化商業化

彭寶攀

關鍵詞:“元宇宙”;藝術檔案;檔案文創;沉浸體驗;商業化;立體化

1 引言

2021年8月17日,文旅部和中宣部牽頭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措施》,[1]在文件中明確鼓勵包括檔案館在內的單位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藝術檔案相對于其他檔案而言,更具豐富的藝術基因和美學內涵,是珍貴的文創資源。藝術檔案文創依托內涵豐富的藝術檔案資源,對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等進行提取和整合,深入挖掘藝術檔案中的文化價值、美術審美價值、實用價值、商業價值,形成新的文化創意產品,為藝術檔案賦予全新的活力。[2]因此,檔案學界和檔案機構如何依托豐富的藝術檔案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對藝術檔案進行全新的“活化”,開發出具有新意、創意、審美以及時代意義的文創產品,已成為不可回避、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藝術檔案文創事業已經取得一定進展,出現了一批有特色的文創項目,如故宮博物院推出的天子印鑒筆記本、古籍珍本橡皮擦套裝,蘇州檔案館圍繞“絲綢檔案”開發出具有絲帛元素的真絲書簽、印有絲綢圖案的水杯等文創產品,以及廣州檔案館推出了“新廣州好”百米長卷圖,這些都是檔案館向文創方向破壁的積極探索。但通過文獻分析發現藝術檔案文創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是藝術檔案的文創主體單一化,審美價值簡單化,商業價值潛力不足,研發主體較為單薄,主要是依托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和部分外包機構進行文創工作,創造力、創意度、審美性、創新性有所不足。同時由于消費者未能深度參與創作的過程,并未達到共創共享的效果,藝術感知力差,實用性商業價值不高,因此難以引起消費者的強烈情感共鳴,從而深化文創價值;二是藝術檔案的文創對象碎片化,目前藝術檔案文化創作僅僅停留在個別吸引力較強的藝術檔案上,缺乏對藝術檔案豐富文化內涵、精神力量、美學價值以及其與相關的藝術檔案的縱橫關聯的深入挖掘,未形成體系化的大型檔案文創網絡,進而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創宇宙;三是藝術檔案的文創形式淺層化,文創的最終成果主要體現為書簽、筆記本、雨傘、帆布包等圖文印制形式,審美取向、產品形式單一,未能充分體現出藝術檔案的深邃內涵和文化內核。同時,在文創過程中因缺乏數字技術的引入,其產品給用戶帶來審美性、沉浸感和新奇感不強,難以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基于“元宇宙”情境思考藝術檔案文創的新機遇、新體系、新應用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徑。作為一系列數字智能技術的統攝性應用構想和未來數智社會的輪廓描繪,“元宇宙”為區塊鏈、人工智能、網絡通信、云計算等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的數字、網絡、智能技術提供了一個集成式應用框架。在“元宇宙”的框架之下,人類社會將逐漸通過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進入一個虛實結合的全新狀態,虛擬世界將全面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認知方式、審美價值取向,社會的構建形態將發生巨大的改變。[3]在此情境下,需要重新思考如何通過全新的數字、網絡、美術設計、智能技術,對藝術檔案文創的主體、形式、對象進行重構,實現藝術檔案文創策略的優化和創新,以期活化藝術檔案資源,促進藝術檔案的開發利用,為藝術檔案文創產業帶來全新的機遇和發展。

2 基于“元宇宙”情境的藝術檔案文創的新機遇

“元宇宙”技術是對目前新興的數字、網絡、智能技術的統攝,為藝術檔案的文創策略創新開拓了全新的思路。

一方面,通過區塊鏈技術及區塊鏈的激勵機制擴大藝術檔案文創的群體,比如創作者在進行誠實有效的文創之后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同時,公眾有機會就感興趣的文創產品和檔案信息發表評論,也能提出自己關于文創的想法和預期效果,用戶反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基于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術的利用,在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基礎上為其推送符合受眾喜好的檔案文創產品,并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實現信息的分眾傳播,使用戶不僅是一個消費者,更成為一個與藝術檔案交互對話的創作者,以此推進個性化、定制化、差異化、審美傾向化文創發展。

“元宇宙”技術有助于促進藝術檔案文創的創作體系優化,由單點文創向文創宇宙轉型。將諸多的藝術檔案和相關檔案進行勾連,形成文化IP和文創宇宙。在藝術檔案恢宏龐大的基礎上,“元宇宙”技術能夠將一個個孤立的檔案聯結起來,形成龐大的藝術檔案文創網絡,建構邏輯嚴密、情節完整、審美性強、敘事完善的檔案文創宇宙。

“元宇宙”技術有助于促進藝術檔案文創的創作形式優化,由二維文創向多維文創轉型?!霸钪妗奔夹g能將當下單一現實物理世界延展為虛實相生的虛擬、現實并存的多維世界,在這種融合過程中,藝術檔案將迎來全新的活化機遇,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新的生命力。比如通過“元宇宙”技術進行虛擬空間的創建,運用數字孿生技術重新架構并優化藝術檔案中的情境,引領文創體驗者突破時空的限制,與檔案進行跨越維度的深度交流,從而產生文化認同感和歷史歸屬感。

3 基于“元宇宙”情境的藝術檔案文創的新體系

立足于“元宇宙”技術支持,以大量優秀的藝術檔案資源為依托,建立起藝術檔案文創的新范式,構建出“元宇宙”情境下藝術檔案文創策略的優化體系,如圖1所示。

首先,以“元宇宙”的技術應用作為藝術檔案文創重要的技術支撐。通過運用區塊鏈、虛擬現實、數字孿生、人工智能、電子游戲、云計算和物聯網等“元宇宙”相關技術,為藝術檔案資源文創策略的創新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其次,我國數量眾多的藝術檔案為藝術檔案文創策略創新提供了資源支撐,成為優化文創策略的重要底氣。一方面,歷史長河中形成的藝術檔案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包含繪畫藝術、美術藝術、書法藝術等多樣藝術,并形成了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實物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另一方面,藝術檔案具有豐富的藝術基因和美學內涵,為天然珍貴的文創資源、文化遺產。同時,目前藝術檔案資源的開發空間較大,通過對藝術檔案的深入挖掘、解析和關聯,探索藝術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全面體現藝術檔案的藝術性、審美性、文化性、多元性,為藝術檔案的文創策略創新提供資源支撐。

最后,在全新“元宇宙”技術和藝術檔案資源的基礎上,通過優化藝術檔案文創策略來完善文創體系,擴大文創主體,形成完整的藝術檔案文創宇宙。一方面,藝術檔案文創以文創眾包為抓手,結合區塊鏈、現實增強、VR和數據挖掘等技術,擴大文創主體的范圍,達成共創目的。另一方面,利用“元宇宙”技術對文創產品進行優化,使用數字孿生技術重新架構、優化藝術檔案中的情境,引領文創體驗者突破時空的限制,與藝術檔案中的故事、人物、情節進行深度“交流”,達到沉浸化的體驗效果。同時,利用各種互聯網渠道和數字技術,全方位推廣藝術檔案文創產品,逐步實現商業化,利用市場資金來促進文創事業的發展和文創宇宙的建構。

4 基于“元宇宙”情境的藝術檔案文創的新應用

4.1 文創主體廣泛化。藝術檔案文創的創新應擴大創新主體,以用戶為起點,實現去中心化、個性化的文化創作。

一方面,藝術檔案文創創作應逐步推動學科破壁,進行學科交叉合作,讓不同背景的設計者和用戶進行參與式設計,推動跨領域合作和異質性對話。

另一方面,在這種共創機制基礎上,持續收集用戶信息和用戶反饋,對其文創需求、文創思路進行預測、調整和更新,對所提供的文創內容和形式進行持續性、智能化的優化,最大限度地匹配用戶需求,以高度定制化的柔性創意引導數字文創開發,最終達到文創眾包、私人定制的效果。

如敦煌文創和騰訊聯合推出的“云采絲巾”項目,用戶不僅可以用千年壁畫經典美術圖案自行設計專屬的絲巾,同時可以通過騰訊的AI技術進行“云試戴”,以美術和技術的融合引導用戶自主探索、思考,使用戶在共創設計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對敦煌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強烈認同,涵養家國情懷。再比如故宮博物院推出的親子互動創作歷《故宮日歷(親子版)》,通過借力互聯網向公眾吸納優秀創意,打通了用戶與文創之間的壁壘,以去中心化、個性化的文創創作促進其對美術藝術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4.2 文創體驗沉浸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娛樂引擎開發等“元宇宙”技術讓沉浸式的體驗成為可能。文創過程不僅僅是對藝術檔案的復刻,更是一種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的二次創作升華,展現出結構化、立體化、場景化的虛擬仿真空間,使用戶獲得更好的文創體驗,以沉浸式感知促進情感共鳴。例如南寧市國家檔案館推出的“壯族文化(南寧)檔案專題VR展”,通過VR全景技術,重新構建了壯族文化的場景,讓體驗者獲得了沉浸式的體驗[4];而故宮博物院的“故宮展覽”App通過模擬的虛擬場景,讓用戶身臨其境地欣賞故宮藏品,深度體驗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深刻理解其蘊含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傳承。同時,故宮出版社研制了《你好呀!故宮》系列性數字出版物,借助虛擬現實等技術達成視聽結合、立體呈現的效果,讓文創成為一種沉浸式的審美體驗,融入新時代藝術性、審美性、創新性元素,增強故宮文化的吸引力和傳播力。

4.3 文創靶向商業化。在“元宇宙”的情境下,文創的目標靶向逐漸向商業化發展,從“禮品”向“商品”轉型,并逐漸走向品牌化。

一方面,在“元宇宙”的情境和技術加持下,藝術檔案的宣傳及大規模商業化的可行性增強,通過虛擬現實、數字出版等“元宇宙”技術手段,結合線上數字化藏品和文創產品形成數字化體系,從而增強用戶對文創的感知力,激起其文化認同感、歷史歸屬感。

另一方面,檔案文創可借助互聯網擴大營銷范圍,利用人工智能等人機交互的新技術,并聯線下的營銷渠道,打造線上、線下等多種互動方式,促進更多用戶理解藝術檔案的藝術內涵、感知傳統文化元素,激發情感價值的釋放,掀起藝術檔案文創新潮流。近年來游戲產業也成為文創的重要方向,許多全新的VR游戲、“元宇宙”游戲與現實世界進行了深度融合,成為藝術檔案文創的商業化創新機遇。比如英國國家檔案館依據《末日審判書》設計開發出游戲軟件,法國國家檔案館也開發了檔案電子游戲,[5]以此促進檔案文創品牌打造,以品牌化的商業效應為藝術檔案帶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4.4 文創宇宙立體化。在“元宇宙”技術的推動下,藝術檔案的文創事業綜合多角度、多時間線進一步縱深發展,逐漸架構起立體化的文創宇宙。

一方面,立足于大量的優秀藝術檔案,從中汲取充足養分,改變碎片化文創舊局面,既實現穿梭于不同的時間點、聯結不同的故事線,通過對藝術檔案資源的深度挖掘,勾畫出相關藝術檔案的大藍圖,并依托“元宇宙”技術進行大型虛擬場景的構建,形成共創、共存、共治、共享的全新局面;

另一方面,在把握藝術檔案開發主線的基礎上,將相關的藝術檔案作為支線進行延伸和拓展,主線和支線相互交融形成文創合力,力求構筑完整的文創體系,最終達到構建立體化文創宇宙的目的。

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開發的虛擬現實作品《御花園》,其中“胤禛美人圖、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等數十種App的開發極具趣味,雍正、康熙等皇帝的表情包以及《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故宮回聲》《太和殿的脊獸》《皇帝的一天》等作品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故宮文創IP宇宙。

將技術的生命力注入藝術檔案文創之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究和實踐,以促進藝術檔案文創事業的發展和創新。

猜你喜歡
元宇宙立體化商業化
元宇宙中的“孤兒們”?
“元宇宙”照出互聯網浮躁(點評)
5G商業化倒計時開始
5G商業化倒計時開始
借錢買房,是商業化行為,而不是啃老
基于立體化教學方式的Java課程教學研究
多元立體化教學模式在《中醫各家學說》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第六師高效立體化栽培技術研究初報
山西太原南中環立體化改造啟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