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理念的《融媒體新聞采編》思政教學研究

2023-08-21 06:27馬智宇
今傳媒 2023年8期
關鍵詞:OBE理念課程目標課程思政

馬智宇

摘 要:20世紀80年代,學者Spady提出了OBE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習成果為導向,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課程思政作為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教育理念,與OBE理念高度契合,二者皆強調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媒體融合時代,《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開設的目的是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新聞采編人才,因此,探究其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非常有必要。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從目標起點、目標實施、目標考評三個維度,涉及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四個方面,探尋《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的思政教學方法,旨在為該類課程的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OBE理念;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思政;課程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3)08-0143-04

基金項目: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教研項目:基于OBE理念的《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思政改革研究(2022JY32);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課題:民辦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研究(MBXH21YB202)。

課程思政作為近些年出現的新型教育理念,解決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問題,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重視。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體系之中,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1]。

OBE是英文Outcomes-basededucation的縮寫,OBE理念被稱為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該理念注重學生在受教育后獲得了什么能力和能夠做什么,是一種以終為始(終極成果目標到學習體系)的逆向思維。高校需要根據教育目標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育活動、實施教學策略,同時,整個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只是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而存在[2]。從本質上而言,課程思政與OBE理念是高度契合的,都是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的教育理念。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媒體融合”的概念。2005年,蔡雯教授提出了“媒體融合”,并在國內掀起了研究熱潮[3]。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各高校相關專業紛紛開設了與融媒體相關的課程[4]。本文以OBE理念作為研究基礎,以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作為案例,從目標起點、目標實施、目標考評三個維度探究其中的思政教學方法。

一、目標起點:課程目標支撐畢業要求

OBE理念強調成果導向,即首先需明確成果,學生通過該專業學習需達到怎樣的畢業要求,且每一條畢業要求指標點都需要有對應的課程作為支撐,而支撐所有畢業要求的課程集合就構成了課程體系[5]。

《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作為課程體系其中之一,其教學目標支撐主要體現在指標點1.1、2.1、3.1、3.2中,圍繞這4個畢業要求指標點,設定了如下課程目標:

目標1.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新聞敏感度,使學生樹立新聞媒體人應有的責任意識,發揮黨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今后在各媒體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奠定基礎。

目標2.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的方法,并能學以致用,做好新時代下的新聞采訪、稿件寫作及后期編輯等工作,具備融媒體新聞采編的能力。

目標3.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記者行業現狀,掌握新聞、融合新聞、新聞價值、新聞線索、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以及新聞編輯等相關知識點。

目標4.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媒介大環境,對融媒體、全媒體有基本認識,了解新聞傳播相關方針政策,掌握新聞采、編、制、發等方法。

以上4個課程目標,就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具備應有的素質,掌握應有的知識和技能,其中,目標1可理解為思政目標。筆者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育進行融合,并列為第一個課程目標,后續一系列教學工作的展開都將以此目標為導向,而課程目標最終又將支撐學生達到畢業要求,具體的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

二、目標實施:課程設計支撐課程目標

課程設計是實現“課程思政”目標的基本路徑[6]。傳統的課程設計一般是根據教材確定教學內容,在此,筆者根據OBE教育理念,從目標開始進行逆向設計,確定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首先是基本知識點教學,包括融媒體、新聞、記者、新聞線索、新聞價值等內容;其次是按照新聞采寫編流程進行教學,包括采訪準備、采訪實施、新聞寫作、新聞編輯等內容,且每部分內容分別支撐前文要求的課程目標,這在表1中亦有體現。

教學內容確定之后,還需明確每章內容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思政切入點以及教學方法。例如,新聞線索這一章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能夠使學生了解新聞線索的含義、特征、作用,掌握新聞線索的獲得途徑,具備記者應有的新聞敏感度,能從身邊發現新聞線索,并對新聞線索的價值大小進行分析判斷,為后續新聞選題做準備。教學重點為新聞線索的特點、如何獲取新聞線索。教學難點為培養學生的新聞敏感度,尋找新聞線索,并對其價值大小進行分析,同時要確保新聞線索的真實性,從源頭把好關,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新聞采編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輿論導向。

OBE理念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因此,在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思政切入點確定之后,需針對學生特點,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教學方法設計,還要注重學習成效。

20世紀60年代,相關實驗室提出的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認為: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兩周后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是不一樣的,如圖1所示。

根據圖1可知,當采用聽講、閱讀、視聽、演示這四種被動學習方式時,兩周后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分別為5%、10%、20%、30%,學習效果不太理想;采用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這三種主動學習方式時,兩周后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分別達到50%、75%、90%,這與被動學習方式的效果相差較大。此研究對于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有借鑒意義,《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面向的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該專業比較偏應用型、實踐型,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以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等主動學習方式為主。

(一)開展課堂討論

傳統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OBE教學理念則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設置討論環節,學生通過課堂討論,對搜集到的資料和匯集的意見進行整合,將小組討論結果與大家分享,讓其他同學獲取更多的新意見、新見解。例如,第一章內容為走進融媒體時代,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的特征,通過課堂討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呈現出的新特點。此外,新聞媒體承擔著黨和人民喉舌的作用,在融媒體時代,記者依然要站好這班崗,對此,可將思政元素切入點放在融媒體時代媒體人應有的責任意識上。

(二)案例分享展示

教師在理論知識講授部分可多添加一些案例教學,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案例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例如,教師可以例舉一些優秀記者案例,如范長江、鄒韜奮等;在講授新聞真實性時,可例舉一些反面案例,如紙包子事件、華南虎事件等。在此過程中,教師重在引導,要將案例點拋出,讓學生分組搜集相關資料并制作成PPT在課堂上匯報分享。此處的匯報分享,可等同于學習成效金字塔中的“教授給他人”,不同的小組搜集不同的資料,通過分組匯報的形式進行融會貫通,以此擴充知識面。在講授新聞要素部分時,可以播放一些最新的視頻新聞案例,如央視《新聞聯播》《新聞30分》等節目片段,讓學生看完一條新聞后對其新聞要素進行分析,在案例中學習,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為了更好地進行案例教學,教師應對案例嚴格把關,及時更新案例庫,讓案例庫中不僅有經典案例,亦有最新案例,不僅有正面案例,亦有反面案例;對于學生匯報中比較好的一些案例,亦可收錄到案例庫中,作為后續的教學資源使用。

(三)設置實踐環節

教師要以OBE為導向,著力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設置各種形式的實踐環節,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力求“知行合一”。實踐可分為課堂內實踐和課堂外實踐[8]。課堂內實踐要以各種練習為主,如采訪環節,可分組進行采訪練習,學生分別擔任記者、攝像、被采訪者等不同角色,在實踐練習中將理論知識落到實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今后的正式采訪奠定基礎。課堂外實踐需要到實地進行采訪拍攝,與真實的采訪對象進行溝通交流,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亦可組織學生去到各級融媒體中心,實地參觀學習體驗,加深對崗位的認識。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適時融入思政元素,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整體把關,堅持新聞真實客觀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采訪倫理是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涉及的價值判斷和行為規范,是記者在采訪時的道德自律原則。學者馬驥仲認為,新聞倫理是新聞工作者在其專業領域里對是非和適當與否的良心尺度[9]。對于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答疑解惑,及時關注學生思想上的變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參與學科競賽

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參與比賽,能夠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分為短視頻類、H5類以及新媒體創意寫作類,能夠全方位鍛煉學生的能力。例如,2022年四川省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的主題為“賡續傳統文脈,綻放青春華彩”,學生在正能量的主題下進行創作,在實踐中感受榜樣的力量。此外,通過觀摩各大高校優秀學生的作品,教師更容易發現自己課堂教學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從而為后續教學方式的調整提供參考。

三、目標考評:課程考核支撐課程目標

根據前文提及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確定考核目的、考核原則、考核內容、考核方式?!度诿襟w新聞采編》課程考核旨在全面考查學生對融媒體、新聞、記者、新聞價值、新聞線索、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等主要知識點的學習、理解和掌握情況,旨在為今后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奠定基礎。

在此目標之下,本文確定了三大考核原則:一為內容全覆蓋原則??己藘热菥鶠榻虒W大綱內容,包括融媒體、新聞、新聞線索、新聞價值、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等內容,以理解性知識和運用性知識為主。二為知識、能力并重原則。重點考核學生理解、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知識點進行融媒體新聞的策劃、采訪、拍攝、寫作、編輯。三為教學大綱、講授內容與考試方式相匹配原則??己藘热菥鶠橹v授內容,講授內容均為教學大綱內容,難易適中,重點考核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新聞采編的能力。

考核內容以作品的形式進行提交,要求作品內容完整,具備一定的新聞價值,應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格式規范、排版美觀。

考核方式采用教考分離的形式,作品成績占總成績的60%,考勤成績占總成績的10%,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

與傳統的試卷考試不一樣,《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采用作品的形式進行考核,目的是培養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己顺煽冎辽儆扇粚I教師同時對作品打分,再取平均分,確保公平、公正、客觀。在整個考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作品的真實客觀性、價值導向進行嚴格把關,檢驗其是否忠于事實、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是否注重輿論導向、堅持社會公平正義,是否遵紀守法、廉潔奉公[10],這對本專業課的思政教學成果也是一次檢驗。

四、結 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將其切實融入到每一門專業課程中,實現專業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協同發展,共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本文結合OBE理念,以目標成果作為導向,從目標起點、目標實施、目標考評三個方面探析了《融媒體新聞采編》課程的思政教學方法,以期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職業素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新聞敏感度,使學生樹立新聞媒體人應有的責任意識,發揮黨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今后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5-28.

[2] 王梅.OBE理念下課程思政在韓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2,39(01):120-123.

[3] 張云峰.淺析媒體融合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策略[J].今傳媒,2022,30(11):51-53.

[4]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試論“融合新聞”及其挑戰[J].國際新聞界,2006(5):31-35.

[5] 李志義,王澤武.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1,37(3):91-98+113.

[6] 朱曉莉.課程思政育人理念下新聞采訪與寫作教學實踐探索[J].傳媒,2021(7):83-85.

[7] 孫海民,蔡永華,李秀云,等.以成果為導向的學習活動教學設計[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2,38(6):99-111+123-124.

[8] 孫濤.OBE視角下全媒體人才核心專業能力培養[J].青年記者,2022(6):119-121.

[9] 周平.全媒體新聞采訪學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356.

[10] 羅以澄.新聞采訪與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41-45.

[責任編輯:李慕荷]

猜你喜歡
OBE理念課程目標課程思政
國內外高中化學課程目標比較與啟示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OBE理念下高職教師成長機制的評價
基于OBE理念的大學物理課程體系改革與探索
歷史課程目標及其分類的探索
淺談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