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牙列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效果

2023-08-21 01:05郝鵬程陳應德許旺
醫學美學美容 2023年14期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

郝鵬程 陳應德 許旺

【摘 要】目的 探討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牙列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牙列缺失且行口腔種植修復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技術完成修復,觀察組采用數字化技術完成修復,比較兩組修復有效率和就醫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修復總有效率為98.11%,高于對照組的79.25%(P<0.05);觀察組口腔功能、牙齒咬合、牙齒美觀以及服務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牙列缺失患者口腔修復治療中,修復效果較好,能夠改善患者口腔功能,提升牙齒美觀度,患者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失;數字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R78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14-0028-03

Effe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Loss

HAO Peng-cheng, CHEN Ying-de, XU Wang

(Department of Implantology, Xiangt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Xiangtan 411199, Hun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loss. Methods 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loss and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paired by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pair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The repair efficiency and medical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repai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11%, which was higher than 79.25%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oral function, tooth occlusion, tooth aesthetics and service attitud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loss has a good repair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oral function, improve the aesthetics of teeth, and has high patients satisfaction.

【Key words】Oral implant restoration; Dentition missing; Digital technology

牙列缺失不僅會影響正常咀嚼功能、語言功能,還會降低患者的牙齒美觀度和口腔美觀度[1,2]。牙列缺失屬于常見口腔科疾病,多在確診后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可恢復口腔咀嚼及語言功能,改善口腔和牙齒美觀度[3,4]。既往臨床多通過常規技術完成口腔種植修復,對醫生經驗以及操作手法具有很高要求,部分由于肉眼不可見的影響因素易導致操作誤差,影響患者預后。繼數字化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效果均有成效后,該項技術在口腔修復中也得到較高的應用價值[5]?;诖?,本研究結合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種植修復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數字化技術的在口腔修復中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湘潭市口腔醫院收治的106例牙列缺失且行口腔種植修復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牙列缺失診斷標準;具有口腔種植修復指征;配合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口腔種植修復史、合并牙周炎及牙髓炎、凝血功能異常。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3例。對照組男32例,女21例;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38.76±6.34)歲;缺損部位:前牙36例,后牙17例;體重42~78 kg,平均體重(60.25±5.87)kg。觀察組男31例,女22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8.47±6.37)歲;缺損部位:前牙37例,后牙16例;體重43~77 kg,平均體重(60.01±5.85)kg。兩組性別、年齡、缺損類型以及體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技術完成修復:安排專業醫師全面評估患者牙體情況,評估內容包含缺損牙齒的位置、數量以及大小等。結合患者描述,明確患者是否有牙體病、牙髓病以及牙周病,之后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和個人意愿,制定符合患者情況的詳細修復措施,保證治療措施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治療手段包含固定義齒修復以及活動性義齒修復等,結合患者牙體制作印模,安排患者試戴制作成功的義齒。試戴期間,主治醫師還需根據患者的實際訴求調整義齒位置,幫助患者準確佩戴。

1.2.2觀察組 采用數字化技術完成修復:首先使用計算機掃描患者的牙體情況,設計相應的義齒,明確臨界線、邊緣線。結合系統運算制作精準修復體以及患者喜好,由專業醫師完成修復體調節及修改,獲取三維數據圖,通過數字化材料技術將三維圖轉變為實體,之后進行增量、削減以調節修復體情況。修復手術之前,依次拔除殘存牙根,讓患者用漱口水充分清理口腔,消毒口腔以及以口腔周圍10 cm部位皮膚。常規鋪設無菌巾,給予濃度4%阿替卡因局部麻醉,之后結合引導板完成植入點定位,通過環形刀將骨面-黏骨膜剖開并形成孔洞,準確量測粘骨膜厚度,充分顯示牙槽骨視野,通過先鋒鉆完成植入點鉆孔,之后利用擴孔鉆完成分級鉆孔,進行種植窩預備,將種植體準確置入種植窩,植入扭矩控制在35 N?cm,實施無張力縫合手術操作。術后常規進行抗感染治療,并給予漱口液漱口,指導患者嚴格遵醫囑完成漱口操作,配合醫院完成3個月隨訪,且定時回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6] 顯效:修復3個月后,咀嚼功能恢復正常,牙齒咬合恢復正常,口腔美觀度較好;有效:修復3個月后,咀嚼功能、牙齒咬合基本恢復,口腔美觀度尚可;無效:修復3個月后,咀嚼功能、牙齒咬合、口腔美觀度無明顯變化,或病情進一步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就醫滿意度 通過口腔科自制就醫滿意度問卷評估,評估項目包含口腔功能、牙齒咬合、牙齒美觀、服務態度四項,單項總分10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較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修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就醫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口腔功能、牙齒咬合、牙齒美觀以及服務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口腔種植修復屬于牙列缺失患者的常用治療方法,既往多應用常規技術完成修復治療。但術中需要進行切齦翻瓣,操作相對復雜,手術耗時較長,術后需縫合切口,后期需再次進行切開操作[7,8]。在這一過程中,患者牙齒始終處于缺口狀態,因此會感到不適,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積極性[9]。且在常規技術輔助口腔種植修復時,主治醫師的手術視野有限,難以精準定位植入位點,所以術后牙體整體契合度、舒適度不理想。數字化技術近年來在醫療領域中廣泛應用,其能夠更精確分析患者口腔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就醫滿意度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口腔修復治療中數字化技術優于常規技術。牙列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期間應用數字化技術,可通過該技術精準定位患者的植入體植入位點,術中無需進行翻瓣操作,頜骨暴露明顯減少,手術時間明顯縮短。且患者無需進行縫合操作,可進行即刻修復,患者的缺牙時間明顯縮短。應用數字化技術輔助種植,后期無需反復切開,可減少不必要口腔組織傷害。在骨頭恢復良好后,可直接完成取模操作,減輕患者的不適反應。此外,借助數字化技術,可有效省略常規印模過程中的繁雜手術步驟,可簡化手術操作流程,手術耗時更短,手術效率更高,還可提升患者的就醫滿意度以及就醫舒適度[10]。

綜上所述,牙列缺失患者口腔種植修復期間應用數字化技術,修復有效率更高,且具有較高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Orentlicher G,Horowitz A,Kobren L.Computer-Guided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of Complete Arch Restoration of Edentulous and Terminal Dentition Patients[J].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2019,31(3):399-426.

[2] Int Veld M,Schulten EAJM,Leusink FKJ.Immediate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and restoration in the edentulous mandible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21,29(2):126-137.

[3] 柯怡芳,張耀鵬,陳俊鍇,等.幾何特征輔助口內三維掃描儀獲取牙列缺失種植修復數字印模的精度研究[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2,57(2):161-166.

[4] Noharet R,Van Dooren E.Combination of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AD-CAM techniques for maintaining natural emergence profile in immediate extraction and/or implant plac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a central incisor:A dental technique[J].J Prosthet Dent,2019,122(3):193-197.

[5] Kun Q,Bingqing L,Tingting P,et al.Fitness of self-glazed zirconia onlays using conventional and digital impressions[J].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2022,121:3(93-100).

[6] 馮樹艷.數字化技術對口腔上前牙區種植修復患者初戴每單位修復體調改時間及修復后滿意度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16):71-72.

[7] 詹璐,楊雨菲,羅依麟,等.牽張成骨重建下頜骨節段性缺損術后數字化種植修復的3年回顧性病例系列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22,32(2):110-117.

[8] 毛福得,王永功.數字化導航技術結合點位保存對前牙美學區種植修復患者牙齒健康狀況及美學評分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2):73-75.

[9] 萬浩元,董天貞,鄧蔓菁.數字化即刻種植修復與角度螺絲通道基臺在美學區的應用1例并文獻回顧[J].口腔疾病防治,2020,28(7):443-448.

[10] 李靜,陳希鵬,陳振棟,等.半可調架結合數字化技術在牙列缺損伴嚴重磨耗患者牙列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精準醫學雜志,2020,35(5):441-444.

編輯 柴泛宇

猜你喜歡
數字化技術
數字化技術在房地產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基于移動學習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基于內容的圖像數據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中的實現與應用——以南通藍印花布為例
數字化室內設計教學理念與方法的相互滲透
廣播電視發射機數字化改造
數字化技術在房地產檔案管理中的運用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皮影藝術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的研究
數字化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輔助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