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后街經濟”走向前臺

2023-08-27 16:00靜子
文萃報·周二版 2023年34期
關鍵詞:主街商圈肌理

靜子

在廣州,北京路主街的“商業軸”、后街的“慢行休閑軸”和陳家祠、西堤等文旅資源,共同構成了商文旅特色型商圈;在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盡展“高端范”,吳江路、愚園路、威海路等后街散播“煙火氣”……后街小巷,打開商圈活力新想象。通俗地講,“后街經濟”需利用支路、小巷等打造一批以特色品牌為引領、多元業態融合發展的特色商業街,它們協同主街共同構成兼具商業硬實力與人文軟實力的商圈發展模式。照此理解,如果把主街視作商圈的“大動脈”,那諸多后街則是“毛細血管”,主干交會讓城市功能更具品質與活力。

發展“后街經濟”,釋放消費潛力是一方面,推進城市更新是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后街就以臟亂差的形象出現在城市化進程之中,“配角”特征明顯,存在感較低。隨著同質化的商圈主街漸趨飽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興起,亟待一批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新消費空間出現,“后街經濟”正當其需。比如,不少城市致力于將后街打造成為“數字消費場景的策源地、新型消費品牌的孵化地、高品質文化消費的集聚地”。此外,深入城市肌理的后街串聯起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是整個城市舒筋活血的根本和關鍵。發展“后街經濟”必然離不開空間重構、資源重組、品質重塑,如此才能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從而助推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

后街是一個城市最豐富的“微表情”,發展“后街經濟”就要打造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微表情”,反映到實踐層面即進行“微改造”。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后街改造往往面臨著空間小、產權散、分工亂等問題,如何有效提升改造的質量與效率尤其關鍵。有關部門應在科學規劃指導下深入調研后街的總量、規模、業態分布、產權歸屬等,以便更好地對存量后街的發展進行規劃。此外,“微改造”要明確“一街一景一特色”,努力打破“千街一面”“千店一面”,盡可能保留老街的形制、肌理、空間環境,以便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摘自《南方日報》8.16)

猜你喜歡
主街商圈肌理
關于南方大型醫院建筑醫療主街的消防問題
——以福建省兒童醫院為例
打造世界級文旅窗口 構建千億級黃金商圈
肌理的感受與表達
滲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國卷為例談古詩如何細讀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溫度
農產品電商圈的“烏托邦”
商圈商業的秘密:創新
商圈檔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