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核磁共振儀有多難

2023-08-27 16:00
文萃報·周二版 2023年34期
關鍵詞:頻譜儀全身磁共振

不久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核磁共振儀取得成功,世界首款5.0T(特斯拉)人體全身磁共振儀成為深圳國際高性能醫療器械展會“明星”。它的圖像質量一點都不遜色于國際先進的核磁共振儀器生產廠家,這款儀器可以獲得人體的全身影像,不僅分辨率更高,還加速了成像速度,甚至可以看到人體組織的動態過程,且組織發生移動照片也不會“糊掉”。這將為我國的億萬患者帶來福音。

核磁共振儀我們并不陌生,現在到醫院檢查和治療,時常就要用到它。但做核磁共振時,不僅要排隊,動不動就是大幾百元錢,有時甚至更貴。很多患者和家屬常常想不通。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國沒有先進核磁共振儀的制造能力,這種設備都得從國外進口。而這種成本費用最后也都轉移到患者身上。

核磁共振技術(NMR)的原理并不復雜。簡單來說,核磁共振儀就是用一個強大的外部磁場,讓人身體里的氫原子先排好隊再解散,接收這期間的電磁波信號,就可以給身體內部“畫像”,醫生據此判斷病情。原理是一回事,將其變成治療儀器則是另外一回事。因為這需要保持在目標區域中的高磁場和高均勻度,分辨率越高的機器,就需要越大的磁場。核磁共振儀需要達到最少1.5T的磁場才方便使用,這相當于地球磁場的5萬倍。而更先進的3.0T核磁共振儀,所需要的磁場強度還要大得多,需要超導磁體來解決問題。由于磁體設計的特殊性、工藝的復雜性,需要強大的綜合工程技術作為支撐,技術門檻很高,世界多數國家沒有足夠科研能力涉足。

由于構成核磁共振儀器的部件超導磁體成本高,頻譜儀、射頻系統、計算機圖像重建系統等技術難度高,加之巨頭壟斷等因素,核磁共振儀的購買價格與維護價格昂貴,被譽為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

經過長期努力,雖然我國在1.5T磁共振這個檔次基本實現了普及,但是在3.0T及高場強領域,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品牌手中。為了打破西方壟斷,中國科學院聯手諸多科研單位,帶領200多家企業及數萬工程師長期耕耘,終于在2015年研發出首臺擁有100%知識產權的3.0T核磁共振儀,邁出從“0到1”的關鍵一步。

(摘自《北京科技報》8.16)

猜你喜歡
頻譜儀全身磁共振
石榴全身都是寶
超聲及磁共振診斷骶尾部藏毛竇1例
老鱉全身都是寶
周林頻譜儀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療效分析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如何提高頻譜儀測量弱小信號的能力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小恐龍全身都是傷,發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頻譜儀的本底噪聲對天線噪聲溫度測量的影響
基于ARM9+FPGA頻譜儀的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