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研究

2023-08-28 22:48付軍儉
電腦迷 2023年5期
關鍵詞:德育滲透歷史教學初中歷史

付軍儉

【摘 要】 新形勢下的教育要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徹到各個學科,初中歷史學科也不例外。文章首先對初中歷史教學與德育的關系進行研判,再結合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的經驗,歸納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希望可以更好地發揮初中歷史學科的育人效能。

【關鍵詞】 初中歷史;歷史教學;德育滲透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將五育并舉的理念融入大學生教育、中學生教育和小學生教育中去,實現完善德育工作體系的構建,保證課程育人機制可以最大化地發揮自身的效能。對于初中歷史學科而言,自然也需要建立對應的德育滲透機制。

一、初中歷史教學與德育的關系分析

初中歷史與德育之間的邏輯關系非常緊密。首先,歷史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學習歷史,學生可以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的奮斗歷程以及人類文明的進步歷程,從而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歷史教育還可以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珍惜和平、勤奮好學等優良品質。其次,德育也是歷史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歷史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在講述抗日戰爭勝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強調中國人民在面對外敵入侵時的堅定信念和英勇斗爭精神,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和維護。最后,初中歷史與德育之間的邏輯關系還體現在二者的相互促進上。通過學習歷史,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規范的形成過程及其現實意義;德育的實踐過程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發生原因及其影響。因此,只有在歷史學科與德育相互融合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目標。比如在學習“抗日戰爭”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會設定對應的德育目標:讓學生了解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背景和重要事件;通過學習抗日英雄的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結合英雄事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一)選擇真實的歷史德育素材,提升德育感知

歷史是人類文明的寶庫,承載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選擇真實的歷史德育素材,可以提升學生的德育感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的內涵和價值。首先,選擇真實的歷史德育素材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及相關人物,如抗日戰爭、“五四運動”等,學生可以深刻理解到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和解放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努力。這種愛國情懷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還能夠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其次,選擇真實的歷史德育素材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學習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及相關的社會變革事件,如孔子、毛澤東等,學生可以了解到這些人的思想和行動對社會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還對今天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學生應該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所應承擔的責任,積極參與到社會建設和發展中去。最后,選擇真實的歷史德育素材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歷史上有許多英雄人物及相關感人故事,他們的精神品質和道德風范都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對象。例如岳飛精忠報國、雷鋒無私奉獻等,這些人物的精神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道德觀念。通過學習這些故事和人物,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比如在講述“秦始皇焚書坑儒”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用真實的歷史資料作為佐證,一方面可以看到秦始皇好大喜功、嚴峻刑法;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修建長城等成就,由此保證學生學會從兩個角度來進行辯證分析,據此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全面、更加客觀地分析問題。

(二)引入直觀的歷史德育素材,增強學生理解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直觀的歷史德育素材是提高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通過講述生動的歷史故事和事件,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的背景、人物和意義,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1. 選擇合適的歷史事件或故事

可以選擇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如改革開放、奧運會等,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如孔子、屈原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選擇適合的故事或事件。

2. 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素材

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如投影儀、視頻等,展示相關的圖片、音頻和視頻素材,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史事件或人物的情況,激發他們的興趣。

3. 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

在講解歷史事件或故事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

4. 強化德育

在引入歷史德育素材的同時,要注重強化德育??梢酝ㄟ^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對歷史事件的反思等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在講授“改革開放”這一歷史事件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改革開放前后的照片和視頻素材,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的巨大影響。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分享自己對改革開放的看法和感受。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對改革開放中的英雄人物進行介紹和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引入直觀的歷史德育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也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該充分重視歷史德育素材的引入和運用。

(三)選擇典型的歷史教育素材,提升德育針對性

歷史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載體,通過選擇典型的歷史教育素材,可以提升德育的針對性。在中國歷史的教學中,有許多具有深刻道德意義的故事和事件,這些素材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又可以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以“岳飛掛帥”為例,這是一個發生在南宋時期的著名歷史故事。岳飛是一位忠誠的將領,他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一次戰斗中,岳飛的軍隊被敵軍包圍,情勢十分危急。此時,岳飛的兒子岳云請求父親撤軍,但岳飛堅決不同意。他說:“國家大事,豈能因個人私情而改變!”最終,岳飛帶領軍隊壯烈犧牲,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個故事可以作為歷史教育素材,引導學生學習岳飛忠誠、勇敢和無私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史實、分析人物性格、討論道德問題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個故事背后的道德內涵。教師還可以結合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將岳飛的精神與現代社會中的道德問題相結合,提高德育的針對性。例如當前社會,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他人的生命和財產。這種行為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也是對道德的踐踏。通過學習岳飛的故事,學生可以認識到忠誠、勇敢和無私精神的重要性,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傊?,選擇典型的歷史教育素材,可以提升德育的針對性。通過深入挖掘歷史故事背后的道德內涵,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歷史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還可以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

(四)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素材,培育學生德育素養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課外活動滲透德育素材,可以有效地培育學生的德育素養,使他們成為有道德、有責任心、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學校決定組織初一年級的學生參加為期一周的“紅色之旅”社會實踐活動?;顒又荚谧寣W生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歷程,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歷史教材內容,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景點讓學生進行參觀學習。例如學生去井岡山、延安等地,參觀毛澤東故居、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等紅色景點。在參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歷史細節,講述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使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付出的巨大犧牲。此外,還可以組織一場主題為“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重任”的班會活動。在班會上,學生分享自己在參觀過程中的感悟和體會,表達對祖國和黨的熱愛之情。教師可以講述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楊靖宇將軍、趙一曼女士等英雄人物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通過這次“紅色之旅”社會實踐活動,學生不僅了解了中國革命歷史,更深刻地認識到共產主義事業的偉大意義。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的努力,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激發了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心和決心。通過這個教學案例,可以看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組織課外活動、滲透德育素材,可以有效地培育學生的德育素養。這種方式既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五)提升初中歷史德育能力,將德育融入教學評價

對于初中歷史教育來說,德育能力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將德育融入歷史教學,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因此,應該將德育融入教學評價中去,以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某中學的歷史教師在教授“新中國成立”這一課時,就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她通過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性。隨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并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了全面評價學生的德育能力,該老師采用了多種評價方式。首先,她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發言進行了點評,并針對每個學生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意見。其次,她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我為祖國獻一策”的小論文,以此來檢驗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最后,她還將學生的德育表現納入期末考試的總成績,以體現德育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重要性。通過以上教學案例可以看出,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將德育融入教學評價。這種做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還可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因此,應在教學工作上更加重視德育能力的培養,并將其融入教學評價中去。同時,還需要積極主動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明確德育目標。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品質等素養。在評價中設置相應的德育指標,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德育水平;其次,設計合理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應該既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德育表現,又能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活動。例如可以采用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個人陳述等多種形式進行評價;最后,注重過程性評價。德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僅僅看重結果。因此,在評價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德育行為的觀察和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懂得合理地將德育指標融入進去,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應該不斷將德育理念融合進去。在此過程中,要保證德育素材的真實性、典型性、實踐性、直觀性,這樣才能夠保證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中,德育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黃杰. 指向學科德育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與反思[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3(12):37-39.

[2] 申曉飛. 初中歷史教學同德育有機融合的策略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2(09):124-126.

[3] 王麗莉. 以史為鑒 立德樹人——基于學科德育的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探究[J]. 華夏教師,2022(18):6-8.

[4] 吳進平. 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 華夏教師,2022(16):65-67.

[5] 沈曉萍. 初中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滲透德育的策略[J]. 亞太教育,2021(24):68-70.

猜你喜歡
德育滲透歷史教學初中歷史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